和田玉籽料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和田!炒作就是聰明人玩“聰明人”

內地一位玉料商人是說。

“前幾日一位新疆朋友,出價20萬元買走了,他手裡的一塊和田玉料子,他說回家能賣個好價錢.....” 很多人都會覺得詫異:

新疆缺料子麼?!

還需要跑到內地收?!

......

和田玉籽料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和田!炒作就是聰明人玩“聰明人”

但大多數人仍然相信“去源頭買原料更便宜”,畢竟是一手的渠道,這無可厚非。但實際上新疆缺料子嗎?——“缺,非常缺”


籽料迴流,這不是第一次

從今年春節前,就有不少的阿達西開始在內地各大玉料市場大量回收籽料,蘇州、上海等原料市場也陸續出現了老料的迴流現象。

和田玉籽料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和田!炒作就是聰明人玩“聰明人”

籽料迴流的現象,並非突然來襲。早在08年的時候,和田玉收藏市場異常火熱,大批和田玉高端籽料和雕刻作品從臺灣迴流到內地,當然這些籽料大部分也是早期臺灣商人從內地和新疆收的。

和田玉籽料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和田!炒作就是聰明人玩“聰明人”

時至今日,籽料迴流再度上演,一部分好料從港臺迴流到內地,但更多地,還是原料從內地迴流到新疆。

和田玉籽料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和田!炒作就是聰明人玩“聰明人”

但現在更殘酷的現實可能是,沒料子維族人就到處回收好料子返回和田以更高的價格出售,這也是為什麼好料子價格一路飆升、輪番上漲的最直接原因之一。

和田玉籽料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和田!炒作就是聰明人玩“聰明人”

17年的玉價一度現象:和田玉價高於喀什,喀什高於烏魯木齊,烏魯木齊又高於內地。且從16年開始,一批資本正在陸續進入和田玉市場,其中也包括籽料源頭——和田。高端料在巴紮上非常走俏,如果仔細捋一捋,會發現其成交價格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便宜”。

和田玉籽料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和田!炒作就是聰明人玩“聰明人”

△ 這塊料子是賣掉後,又收上來再次出現在和田巴紮上

現在市場上流通的絕大多數好料子老料子,都是以前人家挑剩下的料子,或者是曾經的存料存貨拿出來。

哪來那麼多新料?

籽料的流通肯定是流向有高需求的地方。然而和田產的籽料越來越少。而以後禁挖會越來越頻繁,引入水源、讓玉龍河休養生息後,挖籽料就更加不可能,目前總閘口的一些攤位上所謂的新料,據說都是迴流過來的料子。

和田玉籽料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和田!炒作就是聰明人玩“聰明人”

本地人也在搶料子!

隨著新疆地區經濟實力增強,當地人也對玉文化關注度不斷提升,好不容易見到好料子他們當然也不會放過,要麼投資入手過來,等待“大老闆”;要麼自己屯著。

和田玉籽料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和田!炒作就是聰明人玩“聰明人”

很多有實力的阿達西回收存料,不是在市場收,而是為他們自己的高端客戶人群收,一收上來,料子就直奔客戶處,幾乎不會在市場與巴扎露面。很多常年收料的玉商談及近年自己每次去和田:帶去的錢用不完,好東西收不到。

內地生意,並不好做

與和田本地市場的熱象形成對比的則是,內地籽料市場的相對“降溫”。料子放在手中賣不到好的價錢,很多商家寧願把料子“送”到和田去賣,既賣的快,又賣的好。

和田玉籽料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和田!炒作就是聰明人玩“聰明人”

大形勢直接影響銷售,很多內地玉商和工作室因為資金的問題,料子急需出手用於週轉,所以中高端原石或作品“能出則出”的穩妥保底也時有發生。

和田玉籽料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和田!炒作就是聰明人玩“聰明人”

籽料迴流至源頭,多少令人啼笑皆非。感慨的是源頭優質籽料資源的銳減,可笑的是當你我以為源頭拿貨收料減少中間環節能撿到“一手價”時,此時此刻到你手裡的料子說不定已經被倒了幾個來回了。

和田玉籽料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和田!炒作就是聰明人玩“聰明人”

這當然不是絕對的,因為好料的需求居高不下,哪裡有好料,哪裡就能賣出好價,當你在猶疑手中的原石,過半個月,這塊料子已經被收一個來回,價格翻了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