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欠王君安一个“奥斯卡”,青春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相信很多君迷(喜欢王君安的越剧迷)都有这样一种感受,每每谈起为什么喜欢君安,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我是被盘进来的”,没错,大多数是因为看了君安的《盘妻索妻》,被“盘进来”了。从此,喜欢上这个人,喜欢这个人的一切。

越剧欠王君安一个“奥斯卡”,青春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虽说演《盘妻索妻》的,不止芳华一个剧团,不止君安一个“梁玉书”,但君安的玉书算得上让人一见难忘的,无论是从唱腔还是身段,还是痴态都是一绝。

越剧欠王君安一个“奥斯卡”,青春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越剧《盘妻索妻》尹派的经典著作,从越剧《盘夫索夫》中延伸改编而来,1961年,芳华越剧团尹桂芳等人,整理排演。至此传演开来,后来的改编也大体按照这一版本改编而来。

越剧欠王君安一个“奥斯卡”,青春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盘妻索妻》讲的是当朝相府公子游春偶遇谢云霞,并一见钟情。几番周折与云霞结成连理,但妻子总是对自己很冷淡,八月十五盘妻不成,偶然在房外听得真相,妻子房内诉苦露真方知是自己的父亲害死了谢云霞父母,梁玉书同情妻子的遭遇,遂与妻讲明,夫妻二人和好,随之玉书被父要求上京赴试,得中一甲,被逼入赘皇室,抵死不从,逃婚出来,谁料妻子不见,先后向母妹、云霞义兄刘师兄索妻,终得刘相助,夫妻团圆,双双离家出走。故事到此就结束了,给观众留下无限遐想。

越剧欠王君安一个“奥斯卡”,青春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剧中梁玉书,本就是一个,善良正义,儒雅守礼,温存多情的谦谦君子,虽是相府公子,却待人接物平和真诚,正值二八年华,对爱情,对友情都是极其真挚的,第一场游春,身边书童要求去大寺庵游玩,玉书借“烧香妇女众多,不便前去”,因而拒绝,这样的君子,有礼有节,是每个青春少女的梦中情郎。

越剧欠王君安一个“奥斯卡”,青春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为娶一觉钟情的女子,多次请求,可谓真心诚意,苦等三月,一腔欣喜已不是高兴能形容,洞房花烛夜,百般情怀纠结,但依然尊重云霞的守孝之礼,再等三月又何妨,这样的男儿有有耐心,能体谅,是真君子。

越剧欠王君安一个“奥斯卡”,青春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盘妻更是煞费苦心,千般言,万般语,都难猜娘子心中事,到底不是蓬莱仙子,这时的梁玉书憨厚可爱,非常真实,在君安演来,每一个小表情都非常可爱,一挑眉,一挥手,足见其灵气。

越剧欠王君安一个“奥斯卡”,青春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露真一折,云霞的叙述自己遭遇虽感凄苦,但此处梁玉书的表现甚是可爱,门外偷听,妻子伤心他也不禁泪沾襟,当讲到自己家人所做的坏事,也并无偏袒包庇之嫌,但当讲到要诛杀自己时,那喊冤的神态甚是可爱,二八年华的男儿,怎么会懂得隐藏什么,对即使对,错也就错了。进门之后对妻子的一系列盘问,更显其情深。甚至为了多听一句“官人”而故端架子,吓唬云霞。其实,观众听了云霞的一番叙述,本该是悲伤的,但梁玉书的一系列动作,更是逗笑台下,观众席中总有阵阵笑声传来,这样的男儿格局和胸怀都值得赞叹,相对来说,此时的梁玉书是未经世事的,忽而有这份特有的单纯和率真。我想这也是那么多君迷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

越剧欠王君安一个“奥斯卡”,青春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在君安的人物塑造中,唯有这一个角色,那一份率真,那一份单纯,那一份未经世事却明辨是非的真诚,对女子而言,要的正是这样的男儿,相伴一生,何其幸福。

越剧欠王君安一个“奥斯卡”,青春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君安从二八年华演梁玉书,到如今四十几岁,依然演玉书,年龄虽然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梁玉书的那一份单纯和真诚,正如君安一样,经历过鲜花和掌声之后,依然淡雅可人,不慕名不争利,一生默默无闻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越剧欠王君安一个“奥斯卡”,青春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这浮华闹世,找到一份真挚的爱情不容易更何况还是这样真挚的男儿,这戏文终究是戏文,成不了真,所以,这个世界终究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越剧欠王君安一个“奥斯卡”,青春欠我们一个“梁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