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始建于1949年,1958年升格为沈阳机电学院,1985年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

据2017年7月官网资料显示,学校由位于沈阳市的中央校区、兴顺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辽阳市的辽阳分校等4个校区(三区一园)组成,总占地面积158.9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4.27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工程实训中心,有53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有教师1308人,普通本科生19072人,硕士研究生2807人,博士研究生283人,在站博士后17人,其他类硕士生535人,专科生1707人,成人教育学生7811人,外国留学生221人。

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文化传统

校徽

沈阳工业大学校徽(标识)以圆形和艺术线条的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沈阳地域特色、工大办学理念的历史传承和美好远景等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幻化成“工”字,蕴含着浓重的中国文化的味道,同时优化成“沈工大”中国汉语拼音字头“SGD”的变体,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的神蕴。夸张后的“SGD”似腾飞、似翔云、似川流。校徽(标识)传达着五层信息和含义:

一是校徽(标识)选用正蓝色、纯白色两种色调作为基准颜色,蓝色寓意着海洋和天空,白色代表了纯洁、远大,表现出工大永恒、博大、理性、宽广、包容、深远和希望,体现沈阳工业大学“自强,笃行”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校训校风。

二是校徽(标识)整体结构比例协调,自然、简洁、大方、流畅,动静结合。上半部分造型象征沈阳工业大学新校区在浑河北岸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具有特定的沈阳地域特征。下半部分造型象征着沈阳的母亲河——浑河之水。

三是校徽(标识)整体设计体现了形式美法则和设计中的基本要素结合。三条流线传达了沈阳工业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授位权的信息,同时还充分体现了学校承担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主要功能。上边的两条线代表着学校教学和科研两大功能,造型寓有腾飞之意。

四是校徽(标识)整体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环抱部分代表“乾”,下环抱部分代表“坤”,有吸其天地之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含义。上下环抱的笔触设计语言象征着沈阳工业大学的和谐、团结和凝聚。

五是校徽(标识)按照国内外通用的设计惯例、以国内外高校校徽通用的表现方式圆形结构为整体造型。校徽(标识)黑体阿拉伯数字“1949”表达学校与共和国同龄,注释了学校的创办年份。上半圆内为毛泽东字体的学校中文校名,下半圆内为校名英文。

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校训:自强、笃行

“自强”,语出《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学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宋史·董槐传》:“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老子《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说:“博学要笃志,有一个中心,意志坚定,建立人品,那么知识渊博,有如一颗好的种子,意志的坚定是肥料,培养出花和果来。”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若夫笃信好学,志在生民者,略有之数。”

校风:严谨、求实、勤奋、创新

教风: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

学风:崇真、务实、勤奋、进取

师德师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求实创新

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9月,该校设有三校区一科技园共20个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工程实践中心。主校沈阳校区(包含中央校区、兴顺校区)举办研究生、本科教育;辽阳分校举办研究生、本科、专科教育。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6月,该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5个一级学科和19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7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另外还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以及工程管理硕士4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2个招生领域,是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该校电机与电器为国家重点学科,另外还有4个省重点一级学科(含培育),16个省重点二级学科。2010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研究生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是辽宁省四所获此荣誉的高校之一。

国家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

省重点一级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重点培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省重点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

一级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力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经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材料工程、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仪器仪表工程、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物流工程、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等、法学、生物医学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高校教师硕士授权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电机与电器、材料加工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工商管理。

双一流学科

2017年1月,《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其中确定了22所“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含2所部属高校)和65个重点建设“一流学科”。沈阳工业大学入选一流学科的详细名单: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4个学科。

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2006年至2014年3月,该校共建有5个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辽宁省示范性本科专业、12个省级教学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0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4门省级精品课,3门省级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资源共享课,2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承担国家级教改课题3项、省级教改课题74项,获省级以上教改成果奖51项,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3人。

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

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铸锻工业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

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辽宁省示范性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工业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

省级教学团队:电子技术教学团队、化工工艺教学团队、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

省级精品课:毛泽东思想、会计学基础、机械原理、化工原理、反应过程与设备、材料成型工程综合实验、大学物理、电机学、高等数学、化工热力学、电路基础与网络理论、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分离过程及设备、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民法学、大学外语、国际贸易实务、技术经济学、线性代数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中心、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石油化工与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等。

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3月,该校共建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工业设计中心1个,省级以上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协同创新基地5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1个。另外,“现代电工装备理论与共性技术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大学科技园:沈阳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

教育部工程中心:教育部稀土永磁应用工程中心。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沈阳工业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省级工程中心:辽宁省振动噪声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沈阳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风力发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中心等。

省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机器视觉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聚合物催化合成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电网安全运行与监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电网安全运行与监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镁合金及其成型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复杂曲面数控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电压强电流与新型电机重点实验室等。

省级文科科研基地:辽宁省知识产权研究院、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基地、辽宁省高校微观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心等。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先进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嵌入式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轻金属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先进在线检测技术实验室、辽宁省高校复杂曲面数控制造装备实验室等。

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历史沿革

沈阳工业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东北机械管理局技工学校。

1949年9月,改名为机械工业管理局机械职业学校。

1950年8月,改为中等专业学校,校名为机械工业管理局机械高级职业学校,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1952年10月,学校北迁至长春市,改名为机器工业学校。

1954年,改名为长春机器制造学校。

1955年5月,经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学校回迁沈阳市,改名为沈阳机器制造学校。

1958年8月,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由中专学校晋升为工科大学,校名为沈阳机电学院,隶属沈阳市。沈阳业余机械学院和沈阳业余工学院并入,1959年沈阳市铁西区工业大学并入。

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

1981年,铸造、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两个学科首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当时的本科各专业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函授教育,面向全国招生,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设65个函授站。

1985年6月1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和机械工业部对沈阳机电学院实行联合办学,沈阳机电学院改名为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88年2月,经国家机械委批准,成立成人教育学院。

1990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被列为新增博士授予单位。

2001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获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机与电器学科获准为国家重点学科。12月,学校唐任远教授当选国家工程院院士。

2002年2月,原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学校,成为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11月8日,国家科技部批准学校组建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6年,沈阳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获批成立。1月25日,在国务院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中,学新增博士点2个,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

2012年7月24日,学校获得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

2014年12月,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2011年起已停止招生,至此沈阳工业大学取消了独立学院。

2016年5月18日,沈阳工业大学铁岭研究院成立,成为学校与铁岭市政府全面战略合作的最新成果。

2017年1月,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4个学科,入选《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5月8日,成立了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