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傳奇:沖天炮

一、路遇

陳望春從來就沒想到,那天進趟城,還會遇上一件讓他改變命運的事。

那是初秋時節的一天。正當正午,陳望春到城裡去看望朋友,路過一片小山丘前,忽然聽見一陣淒涼的女人的哭聲。他好奇地停住腳步,又聽了一會,聽出哭聲來自那片低矮的樹林裡。伴隨著哭泣,不但有男人粗暴的叫罵聲,還夾雜著一個男人低低的求饒聲。

陳望春好奇地走上山丘去,發現一個高大富態的男人,正在指揮身邊的下人“收拾”一個躺在地上的老漢,而老漢身邊一個年輕的女子,則一邊護著老漢,一邊向對方求情哭泣。

陳望春看不過眼,就走上去說:“打架的,逞夠了威風過足了癮,也該停下來了。有人已經被打倒了,難道你們想把人打死嗎?”

富態男人一聽有人插嘴,轉過身來,看到是一個年輕的男人多管閒事,就說:“喲!狗咬耗子。他是你爹?”陳望春說:“不是,他肯定是你爹。以少欺老,我一看你就是畜生不如的不孝之人。”

富態男人聽了,氣得眉頭皺成疙瘩,瞪著陳望春怒吼道:“喲?誰家鐵鏈沒拴緊,跑出來一條野狗!兄弟們,給我打這個狗雜種……”

一聲令下,富態男人的家僕幫手中,一個身體壯實的漢子舉起鞭子就向陳望春頭上抽過來。陳望春也不躲閃,看準對方來勢,一把奪過鞭子,反手抽了那人腿上一鞭子,那傢伙疼得捂住腿直跳騰。另一個家僕趁陳望春不留意,從後面操起木棒,向陳望春打過去。陳望春伸手格開木棒,一把捏住這傢伙的衣領,把他提了起來,接著往旁邊一扔。這傢伙跌倒在一丈開外,不住地叫娘喊爹。

富態男人一看對方不好惹,說聲“撤”,讓家僕們扶起受傷的下人,急忙騎上馬,向馬屁股上揮了兩鞭子,一溜煙溜走了。

陳望春扶起老漢。老漢卻“咚”地跪下:“恩人!謝謝您的救命大恩,老漢給您磕頭了……”連連向陳望春磕了幾個頭,感謝恩人的救命之恩。陳望春趕緊把他拉了起來。接著,老人卻坐在地上,放聲哭了起來。

陳望春覺得奇怪:“大伯,壞人已經跑了,你們不回家去,卻又哭什麼?”老漢說:“恩人,你救了我田老漢的一命,可那麻老爺跑了,往後,我家可沒法過了呀……”陳望春一聽,更是一頭霧水,忙問:“這是怎麼回事?”

老漢只是傷心流淚,卻不回答。陳望春更急了,問道:“大伯,有啥緣故,快說呀?”

田老頭“唉”地一聲長嘆,說了事情原委。剛才跑了的富態男人叫麻五爺,是本縣龍門鎮的富翁。今天早晨,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子帶了幾個人在這個山丘上打獵,那小子追趕一頭小鹿時,把老漢家一頭在山崗上放牧的3個月大的小牛犢,誤當獵物給射殺了。老漢發現後,趕來揪住小子要他給賠償,可這小子掙脫老漢跳上馬背就逃。誰知,驚慌中,這小子剛跑了幾十步,卻從馬上掉了下來,把小腿給跌骨折了。老漢心軟,見那孩子受傷,就不想跟對方計較了,示意對方走人。那小子則在同伴的救護下被抬走了。

那些人走了,老漢正在一邊收拾小牛犢的屍體,一邊自嘆倒黴。一會兒,來了一夥人,領頭的自稱是麻五爺,說是有人把他兒子的腿打折了,特來拜會對方。老漢這才得知,剛才跌折了腿的小子,是麻五爺的兒子。老漢就把事情原情說了,可麻五爺硬是不信。他說,如果真是他兒子射死了牛犢,他們賠償得起,但是老漢不該打斷他兒子的腿。麻五爺說,人比牲畜值錢,張嘴就要150兩銀子的醫藥及療養費。老漢苦苦哀求,請對方饒他一回,減少數額,少要一點。可是麻五爺說,就算是他兒子射死了小牛犢,除去賠償牛犢的20兩銀子,老漢還得拿來130兩銀子現場結賬。如果拖到明天,就得付140兩銀子。

老漢真是欲哭無淚。恰在這時,老漢的女兒冬梅來了,麻五爺一看冬梅長得漂亮,就生了邪念。他假惺惺地說:“田老頭,如果你實在拿不出來現錢付清賬,我給你兩個選擇,你任選其一:一,你可拿你的女兒來抵債,我不會虧待她的;二,你可用你家的田地契約來抵債。你馬上選擇決定,當場兌現,我可不想在這兒久等。”

這兩個條件,都像是要田老漢的命。老漢只有冬梅這一個女兒,哪能讓麻五爺把女兒拐去!再說,土地是百姓的生存之本,他家3口,共有5畝薄田,如果把它們抵給了麻五爺,往後他家靠什麼來生活?

老漢堅決不答應這兩個條件。麻五爺大罵了老漢一番,問他還有什麼抵債條件。老漢流著淚說:“就算你兒子的腿是我打斷的,血肉債用血肉來抵。你若答應一筆勾銷,就可以當場打斷我的一條腿。”麻五爺應道:“可以。”

冬梅一聽,攔住爹,哭著說不行。她說願意用地契來抵債。她不顧父親反對,很快回家取來了地契交給了麻五爺。她扶住父親正要離開,麻五爺卻攔住了她們。麻五爺沉著臉說:“慢著!你們地契上的田地太少,不夠抵債。田老漢你得用抽打70鞭的皮肉之苦,來抵消一部分,否則此賬不能兩清。”

田老漢聽了又氣又恨,為了抵債,不顧女兒的再次攔阻,答應讓麻五爺抽打70鞭子。於是,麻五爺就讓下人狠狠地打起老漢來了。他還說,如果田老漢能捱上200鞭子,地契他麻五爺就不要了。狡詐的麻五爺暗想,只要老漢承受不住毒打,他的女兒一定會心疼老父,答應跟他去他們麻家抵債的。這樣,就可白得個美人了。

可是,田老漢剛捱了40鞭子,陳望春就來救下了他。麻五爺見再佔不到便宜,便趁混亂拿上地契溜走了

二、逃生

陳望春見老漢是為地契而哭泣,很為老漢的遭遇氣憤。他把老漢父女倆安慰了一番,讓她們回家去,說他會想辦法把老漢家的地契弄回來的。陳望春把田老漢父女送回家,才繼續進城去辦事。

次日傍晚,陳望春潛入麻五爺家中的後花園。三更後,麻府一片寂靜,陳望春摸到賬房,將田老漢的地契尋到,拿了出來。次日,他把地契還給了田老漢。田老漢地契得而復還,高興得快暈過去,但當他聽說地契是陳望春夜入麻府暗中取回來的,又害怕了。

陳望春說:怕什麼,地契在誰手上,誰就是田地的主人,而且地契上的名字他們還沒換掉,拿到哪裡去說這也是你的地契。田老漢覺得有理,就讓女兒用好酒好菜感謝陳望春,還留陳望春住了兩天。當田老漢看到陳望春與冬梅在一起互敬友愛的情景,不禁心中有了想法。老漢把想法跟老伴一商量,老伴也覺得兩個年輕人是郎才女貌。老漢問陳望春的身世,陳望春如實相告:由於父親和爺爺都在一場農民起義運動中先後犧牲了,所以,他和母親在親戚的勸說下,就隱居在鄉下,過平靜的小民生活。但是,因性情耿直,他從小練成了一身十分了得的武功,一有時間,他就會幹些劫富濟貧的營生。

老漢聽了陳望春的身世和家底,一陣唏噓。他很讚賞陳望春的為人,心想,把女兒嫁給這樣的人,真是嫁對了!就把欲許女兒給他的話挑明。兩個年輕人是心有靈犀,早就相互愛慕,自然都沒意見。

過了一個月,田老漢傷勢基本好了,就選擇了個好日子,給陳望春和冬梅辦了喜事。不久,陳望春在田老漢的提議下,把老孃接過來,兩家合住在一起。

一天,陳望春去龍門鎮上買東西,看到鎮上有好幾家在淒涼地辦喪事。圍觀者不少,大家的神情都很異常。陳望春經過一番打聽,這才得知,原來麻五爺憑藉財富,趁機放高利貸斂聚錢財,逼得不少人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陳望春十分氣憤,次日夜晚,他潛入麻五爺家,準備偷他的不義之財去救濟災民。

陳望春在麻府內轉了一圈,沒發現值錢的東西。他又去了賬房,還是沒有發現與財產有關之物。他想,莫非麻某已有戒心,把東西藏在他的臥室了?既然來了,一定不能空手而歸!

後半夜,陳望春看到院內漆黑一片,就準備摸進麻五爺的房間裡,搜索他的銀錢。當陳望春潛到麻五爺的睡房門口時,聽到麻五爺打鼾的聲音。陳望春心想,這老東西今天肯定沒想到我會來他的臥室。今晚乾脆先綁了他,再拿了他的銀票去救濟窮人。走時,把麻五爺帶到野外去凍一夜。

陳望春用刀輕輕地撥開了房門,剛要進門時,嗖的一聲,一支冷箭射了過來。陳望春一閃,躲了過去,接著又是“嗖”“嗖”兩聲,兩支利箭射來,陳望春又輕巧地躲過了。

剛站定,兩個黑漢子手舞鋼刀,從黑暗中衝了上來。陳望春揮刀迎了上去。打鬥了十幾個來回,陳望春邊打邊退,剛退到後門前,又衝上來兩個漢子。陳望春知道今晚情況不妙,發起神威一陣廝殺,那幾個漢子處在了下風。陳望春正想借此機會脫身而退,後門的暗處又跳出來了一個漢子,向他攻了上來。陳望春發了一聲吼,連向最後這個漢子砍了幾刀。那漢子抵擋不住,中了一刀,倒在地上。

陳望春心裡一陣輕鬆,正想飛奔而去,這時,他卻遭了暗算。冷不丁,一股黑東西射向了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只覺有一陣酸辣的味兒刺入骨髓,頓時眼前一片黑暗。

接著,陳望春就身不由已地摔倒在地上。

當晚,陳望春被麻五爺請來護院的5名黑道高手圍攻,用裝了石灰水的噴水槍射中眼睛,終因寡不敵眾,陳望春被對方撤來的大網罩住,生擒活捉。原來,自上次麻五爺搶來的地契莫名其妙地失蹤後,他為了安全,就請了幾個武林高手來當護院了。

兇殘成性的麻五爺,正恨死了陳望春呢!既然捉住了,就將他用鐵鏈綁了,遊街示眾一番後,麻五爺咬了咬牙,叫來一個高個兒家丁,叮囑了幾句,家丁點頭而去。

這天半夜時,麻五爺在幾個家丁的簇擁下,押著陳望春,來到鎮後那座荒山頂上。麻五爺說:“陳望春,你屢次犯我,太讓大爺我失望了,有你,我就不得安寧。今天,麻大爺我要送你回老家,見你祖宗爺爺去!”

陳望春聽麻五爺這樣說,就破口大罵:“麻老五,你心狠手辣,壞事做絕,喪失天良,你不得好死……”

麻五爺打了陳望春一個耳光,怒吼著:“死到臨頭,你還嘴硬!”轉身對下人道,“都他媽手腳利索點,送他走!”手下七手八腳地挖著地上的土。很快,坑挖好了,麻五把陳望春推下坑去,給活埋了。陳望春死時,他的妻子冬梅已有了幾個月的身孕。

她得知陳望春的死訊後,哭得死去活來。她跪在地上,給陳望春燒了一堆紙,向他死去的方向磕了幾個頭,然後坐在地上發呆。她深知麻五爺是蛇蠍心腸,怕他斬草除根來追殺自己,便收拾了一些金銀細軟,要舉家外逃。可田老漢說自己年紀大了,說啥也不願走。他催促冬梅快走。

冬梅只好帶上婆婆,連夜逃往廣東。進入衡陽地界時,一路顛簸的婆婆得了重病,沒幾天就病逝了。安埋了婆婆,冬梅盤纏已經用盡,由於挺著個大肚子,她又無法給人做工掙錢,只得沿途乞討,晚上蹲屋簷下或者睡橋墩下,狼狽至極。

一天晚上,冬梅又在一間破廟裡過夜。剛安頓下來,一陣猛烈的疼痛襲來,本就又累又餓的冬梅,哪裡經得起這樣的折騰,渾身汗如雨下,她呻吟了幾聲,一下子就昏了過去。

冬梅醒過來時,卻發現自己躺在一問溫暖舒適的客棧裡。她吃力地抬起頭,彷彿要尋找什麼,只聽旁邊有人說:“醒了,她終於醒過來了。”接著,一個丫環裝束的女子走到跟前說:“恭喜夫人生了個千金。”

冬梅顧不得對方道賀,茫然地說:“你是什麼人?我這是在什麼地方?”

丫環說:“也是夫人福大命大,我家娘娘乃當今皇上的愛妃,因有孕在身,前來嶽山祈求神靈贈她一個阿哥。回途時,卻要生產了,沒法,只好去了一座破廟,正好碰上你也在那裡生產。娘娘如願生了一位阿哥,心裡一高興,便吩咐下人把你也帶來客棧調養。”

冬梅聽了,慌得掙扎著站起來,讓丫環領她起來去拜謝娘娘。娘娘果然很是和善,關切地問她為何流落在這樣的地方。冬梅悲悲切切地把事情的經過,都一件一件地說了出來。

娘娘沉思了一會,說:“廣東這麼大,你去了也不一定找得著你的叔叔。你不如跟我去京城吧,我和你同時淪落到這座破廟,不算是前世有緣,也可算是今生有約。”

冬梅望著娘娘,心想,自己既無安身之地,又剛產下幼兒,真是身處艱難境地,弄得不好,連性命都不保。想到這裡,她便拜謝了娘娘,跟她們一道去了京城。

三、燒墳

麻五爺當時將陳望春活埋後,派人去追殺冬梅,卻發現冬梅早已逃走。他想冬梅一個婦道人家,諒她也成不了什麼氣候,便也不再追究。

幾月後,一個遊方道士來鎮上雲遊,踏遍了這裡的山山水水後,在一個酒店裡喝酒。剛好遇上鄰座幾個青年人划拳喝酒,因為爭輸贏爭得鼻青眼紅,差點兒打起來。

道士就勸他們:

“各位,消停點吧!不就是幾杯酒嘛,何必爭得如此認真呢!真正要爭的東西,你們看不到也不在意,古人說的真好啊:大人物爭位,小人物爭地,討口乞丐爭橋底。你們連幾寸土地都沒爭,盡爭這口中之物,不就是幾碗水做的東西嘛,值得這樣嗎?輸了就挺起胸脯多喝一杯,贏了,就暫且高興一時唄。”

幾個人一聽,這個道士說得有道理,就不爭了,圍上來問道士此地有什麼樣的東西他們沒看到?可道士卻笑而不答,自己慢慢地飲酒。

這幾個人一看,這道士可不簡單呢,就邀道士過來同飲。

道士答應了:“也罷,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也。”就把酒菜搬了過來。

飲了一會兒後,道士說:“你們都是當地人,真是司空見慣,不知好歹啊!你們後面這座高聳入雲的山峰,頂上有一處天子地,可惜已經葬了人,如果造化好,這家人啊,日後必有人貴為天子。你們都是當地人,為何不爭這樣的幾尺土地啊?”

“真有這樣的事?”眾人覺得很新鮮。

“信則有,不信則無。我還有事,不陪同各位了。”道士說罷,轉身走了出去。

這消息一傳開,麻五爺的心裡就著了慌。為何?因為這座荒山上只葬了一個人,那就是被他活埋的陳望春。試想,如果陳望春有子嗣貴為天子,還不將他滿門抄斬以報殺父之仇?那道士能這樣說,可能是個高人。麻五爺越想越怕,情急之下,又想出一個陰毒的辦法來。那道士不是說陳望春葬的是天子地嗎?我就把它毀了,破了他的地氣,天子也就出不來啦。於是,當日晚上,麻五爺帶著幾個心腹家丁,操起傢伙,趁著夜色上了山,將陳望春的墳堆扒開,在屍骨上澆上桐油,然後點燃。只見熊熊火光沖天而起,頃刻間,陳望春的屍骨就化為灰燼。想到一件“好事”辦得隨心盡意,麻五爺不由一陣仰天大笑。

“小的們,回去大爺賞你們一罈美酒,好好喝幾杯!走!”麻五爺大手一揮,帶著隨從心滿意足地下了山。

第二天,那個遊方道士又在鎮上晃悠,並在那幾個酒友的陪同和慫恿下,再去察看那座山頭。見到尺骨被燒的情景,他吃驚地對眾人說:“這家人還真造化好呀!”

“怎麼個造化好法?”眾人不明白,急問。

道士擺擺手中拂塵,捋捋稀稀的鬍子,說:“你們知道什麼?這是一座蠟燭山,從遠外看,酷似一根蠟燭插在蓮臺上,這墳卻正葬在燭頂上。如今墳裡的屍骨被燒,也就是點燃了蠟燭,蠟燭大放光明,這家人必有人貴為天子。只是,現在有人毀了他的祖墳,這天子成了大器後,帶給這地方的,恐怕將是禍不是福啊。”

眾人聽得戰戰兢兢。有人就問該怎麼辦?道士擺擺手中拂塵,一言不發,轉身就走了。

其實,人群裡混有麻五爺的人。此人把道士的話報告給麻五爺,他昕了此話後,更是頓足連連,懊悔自己害人不成,倒幫了仇家。

四、伏法

冬梅自從進京之後,就跟在娘娘身邊服伺兩個孩子,她還被娘娘的兒子南盛認做奶孃。由於她出身貧民,勤勞善良,很受眾人喜歡。

一晃10年,那阿哥已長成一個英俊少年,冬梅看他越長越像她死去的丈夫,便起了疑心。一天,她悄悄地問娘娘身邊的丫環,那丫環在她的苦苦求告下,才把實情講了出來。原來,那娘娘很受皇帝恩寵,但苦於一直沒有兒子。那次去南嶽許願回來,偏偏在破廟裡又生下個女兒,正好碰上冬梅生了兒子之後,昏了過去。娘娘為了能在後宮立住腳,就調了包,用女兒把冬梅的兒子換了過來。

冬梅聽了又悲又喜:悲的是,親生兒子就在身邊,卻無法相認;喜的是,天緣巧合,一場將錯就錯的同地產子,讓兒子進入皇家,還成了皇子,殺夫之仇有望可報。

果然,不久後冬梅的兒子南盛被立為太子,過了幾年先帝駕崩,他又成了九五之尊的皇上。這真是多年媳婦熬成了婆!冬梅找個機會向皇上講明實情,南盛便決定私訪江南,一來,想看看自己的故鄉;二來,想查證冬梅所講的是否屬實。由於走得匆忙,又加上運氣不佳,到了南方未能查到什麼。他不死心,還想周旋一些日子,沒想到,母后派人來催他,說朝中有事速回決斷,他便回宮了。

但南盛對那件事耿耿於懷,一直想弄清楚。過了兩個月,他又帶著幾個人來了南方。

這一天,南盛來到一處風景不錯的地方,遊玩了一天。黃昏時,南盛來到了一戶很氣派的人家府上要求住宿。主人是個年輕人,很熱情,還用好飯菜招待了他們。半夜,他被一陣嗵嗵嗵的炮聲驚醒,貼身護衛劉一手趕緊把他叫醒,兩人跑出門,門外火把照得如同白晝。有十幾個手持刀槍的人,把他們的房子團團圍住,一見他倆露面,大家就蜂湧而上,捉住了他們,用繩子反綁了。有人還高叫:“一個也不能放他跑掉。”他們一看,另外4個隨從早已被綁了,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這時,一個60歲左右的老人,走上來陰森森地說:“好啊!都給保護起來了。不錯!不錯!小的們,現在請他們到後院去,咱們送他們一程!”隨後,他們被押向後院。後院有一塊長著花草的空地,已經挖掘好了一個大坑,看來他們要被活埋了。

南盛說:“誰是當家的?俗話說:吃要吃個痛快,死要死個理由。現在,我們一隻腳已踏在鬼門關,但是,不能當屈死鬼!”

60餘歲的男人說:“我是當家的,人稱麻五爺,以後5位到了陰司,告狀就告我吧……”

正在這時,呼啦啦一陣響聲,一下湧進來200多名官兵,把在場的人全包圍了。

麻五爺見事兒不妙,突然搶過一把刀,向南盛奔來,想劫持他。就在這一眨眼間,只聽咯嘣一聲,南盛用力掙斷了捆綁的繩子,他飛起一腳,正中麻五爺的左膀,麻五爺猝不及防,一下跌倒在地。

這時,忽聽得“唰唰唰”幾聲,一條人影從空中飛奔而來,應聲落在麻五爺身邊。他還沒爬起來,一道寒光一閃而過,一柄長劍已橫在他的脖子上。

麻五爺急忙道:“好漢饒命,好漢饒命,有話好說……”麻五爺已被人用刀逼住,手下人見敗勢已定,只好放下器械。很快,這些幫手被官兵全部拿獲了。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幾年前麻五爺知道以後凶多吉少後,就在離他家相距約一里之處的地方又買地造了一所新住宅,與他的兒子分開住,並秘密在兩府之間的地下打通了地道。因為他們想,若真有一天黴運到來了,皇帝要抄他家時,他們好從地下通道悄悄地溜到新府宅而逃之天天。

這天,皇帝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投宿在麻五的新府宅。麻五爺聽了兒子派家僕給他送來的報告,從長相上他斷定此人是皇帝。真是天賜良機啊!就一咬牙,決定來個先下手為強。於是,半夜以鳴炮為號,帶領家僕家丁們趕來,從四面同時下手,捉拿皇帝要以絕後患。

可惜那沖天的一聲炮響,壞了他的大事。原來,南盛皇帝入住麻五爺的新宅後,太后派來暗中保護他的兩個護衛官,其中之一的王無影是個智勇雙全的人,他多了個心眼,就讓護衛同伴安一心住在5裡外的縣城。兩人約定若有意外事,他以放沖天炮為號,安一心若聽到號炮,就帶領官兵火速來解救。而王無影呢,早就悄悄爬上麻府新宅院牆外面的一棵3丈高大樹的枝權上,等候著呢。

這天半夜,麻五爺突然在一聲炮響之後,對皇帝發起了攻擊。當時王無影見出事了,按照約定他要放炮報信,但想到敵人已經放了炮,就知道安一心聽見炮響會帶人來的,便藏在樹上暗中觀察動靜。當安一心帶的人到了府外,他也弄準了麻五爺的身份後,便出其不意地從大樹上飄然而下,擒住了賊首。

其實,南盛皇帝在奶孃冬梅的勸告下,從小就跟武教師學了一身武藝,只是深藏不輕露而已。

麻五爺全家被押送到官府,皇帝羅列其幾大罪狀,將作惡多端的麻五爺全家正法,終於報了殺父之仇。南盛下令將陳望春的墳墓很快修復好,賜號為“尊義俠”,取意“至尊仁義”之意。

南盛此次私訪回京後,準備認祖歸宗。冬梅勸阻說:“你姓什麼,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顆寬大仁慈的心,勤政愛民,讓百姓安寧地生活,多為天下的窮苦人謀福利,做一個好皇帝。”

南盛也考慮到朝中重臣都是保守之人,如果認祖歸宗,勢必引起皇室之爭,這樣於國於民都不利,便也作罷。後來,他謹遵母訓,勤於朝政,公正處事,經常體察民情,除弊興利,成了萬民敬仰的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