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百花奖之后冯小刚的《芳华》再度无缘华表奖,你怎么看?

读剧慧眼


冯大导演的《芳华》无缘华表奖,绝对与崔老师之间的口水官司有关。看样子,经此一战,冯大导演不仅在观众心中已形象坍塌,在专业圈子也不再那么吃香了。

有网友说,因冯大导演人品或经济问题就封杀他的电影,是中国电影的悲哀。小珺君不敢苟同,且不说罪恶的土壤是否会开出罪恶的花。就问影片背后的资本运作有问题要不要禁,演员的大小合同阴阳合同要不要禁?

再有,大家还记得冯大导演“十问崔永元”的最后一问吗(见下图)。那种手指到鼻子上,涶沫喷到脸上的挑衅样真有种“小钢炮”的混劲。不知等到时过境迁《手机二》能否享受《大轰炸》的同等待遇。

前阵子网传冯大导演被罚32亿,《芳华》在百花、华表也颗粒无收。这一切,只想跟冯大导演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呀”。


TANGIN瑞士天珺表


《芳华》在这两次评奖中都落选,说明崔永元引发的社会大众对冯小刚的愤恨和厌恶至今没有消除。这是中国电影的巨大遗憾,也是我们这个不成熟的社会的一种遗憾!

“百花奖”可以不去管它了,它的影响力已经早就掉到阴山背后去了!而“华表奖”,反应的是主管部门的看法。本来是值得重视的。不过,当前社会纷氛下,评、颁奖单位可能顾忌太多,不愿惹这个麻烦,所以干脆急略、冷落了《芳华》。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样一来,评奖的公信力也要打折扣,这对电影事业的发展可能是一个打击。

本来,金鸡奖、金鹰奖、百花奖、华表奖都应该是艺术领域的事情。客观公正、远离争议,应该是评奖、颁奖的基本原则。每一出笼的奖项,都对未来创作具有带风向的意义。显然,这两次评奖,都绕过了《芳华》,这是不正常的。我们这个社会的心理健康存在巨大的问题,很多方面符合“巨婴王国”的特征。冯小刚被压下去了,大家都痛快极了!这幅“踏上一万只🦶,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图画,似曾相识,让人心生一丝寒意。

关于《芳华》的旨趣、票房成功,我曾在第一次观影后持强烈的否定态度。一年后,又重看了一遍,却完全翻转了我的看法。是我否定了我!我觉得自己误读了冯小刚、严歌苓的苦心意旨。所以,我重新写了一篇影评。今天,重登此评,算是为《芳华》争取一个“马后炮式”的获奖理由。当然,这是徒劳无功的、可笑的,更是可悲的!(12.8.2018)

——————-———-———

《芳华》是一部怀旧影片吗?

怀旧影片的特点是过去的时光是温暖的,值得记念的。比如,美国的《廊桥遗梦》、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就是怀旧影片。每个人都有珍藏的旧影集,那泛黄的照片就足以让人怀旧、感动。

对照上述论述,《芳华》就不能算是什么怀旧电影。就故事线索来看,它从197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了世纪之交,并且在2016年才结束了回忆、讲述。

影片叙述的故事包括了“文革”、战争、改革开放三件大事,而且故事并没有结束。可以说,三个阶段的故事各占三分之一,文革阶段的影响至今并没有完全结束,反而在每个人的身心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文革”是一段人鬼颠倒的岁月,没有人是幸运的。军区文工团虽然是一个封闭的艺术团体,但依然充满了“文革”的气息,那群青年男女的身上都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影片中的“文革”故事,集中在一小部分人对何小萍的厌恶、嫌弃、欺侮上。作为那个岁月的一抹亮光,刘峰这个全军的学雷锋标兵,其让人欲哭无泪的遭遇将人性的善恶美丑都给呈现出来了。刘、何二人后来的生活境遇,都在文工团里埋下了伏笔。

所以,这部电影不是什么怀旧电影,而是控诉电影。人们常用“残酷的青春”来形容一段复杂的青春岁月。《芳华》所展示的,正是一段真实的“残酷青春”。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是文艺作品的不二法门。这部电影描写的“文革”故事,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和怀念的。我曾说过,《芳华》二字前面应该加上几个字,变成《去他妈的芳华!》

不知冯小刚、严歌苓的内心或本意是不是这样想的?希望我没有会错意。

这部电影是以萧穗子的回忆和点评来展开故事的,当然带有反思的意味在里面。她揭露了青春的残酷一面和时代的荒谬性。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和见证者、参与者。萧穗子的反思带有批判性,对观众的欣赏和理解“芳华”二字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人们本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回忆或了解那个特殊年代的“芳华”的。只看电影的表面,人们容易把刘峰、何小萍的悲剧人生与二人在文工团的“战友们”的无良言行挂钩。实际上,创作者在本质上是想引向观众认识导致“战友们”言行变态的历史背景。何小萍之所以被歧视、排斥、欺侮,根本的原因还是“血统论”在作怪。那群“团友”内心深处有没有用“黑五类”的眼光打量何小萍?刘峰这个在何小萍眼中是“比雷锋还雷锋”的好人,在“团友”的眼里却并不值钱。特别是林丁丁处于重压下生发的自我保护心理,作出伤害刘峰的指控,可以说是创作者的锥心之痛,借此对“文革”扭曲和摧残人性的历史悲剧作出严厉的挞伐!

不过,这是被创作者一笔带过的情节,没有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对于不善饮酒的人来说,当辛辣的酒精刺激喉咙时,哪怕是茅台酒也会被骂上一通的。长期以来,我们对“文革”灾难的反思、批判是不足够的,许多年轻的观众也因此缺乏切身体会,故而是会忽略这个情节的深层缘由的。

在萧穗子的回忆和评论中,也有愤世嫉俗的一面。当刘峰在手臂被打断、要提着火焰喷射器照看牺性的战友们并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她却评论到:“也许刘峰渴望以这种方式死去。然后,他的英雄事迹被挖掘、整理出来,并谱成《英雄赞歌》广为传唱。而且最好是由林丁丁来唱这首歌!”这是多么刻薄的评论啊!

显然,这是创作者的有意为之。刘锋之前被刻意拨高、形塑,此时却被作这样嘲弄式地刻薄评论,让人有突然吞下了一个苍蝇的极度恶心感!真不知,为何冯、严二人会借萧穗子之口说出这样的来话?这是把崇高、牺牲拿来当球踢吗?其情其意何其毒也!这是整个影片的败笔!

《芳华》是一部欲言又止的电影,创作者刻意地打着“擦边球”,让人似懂非懂。这部影片人们不看两遍以上,是没有发言权的。这是我时隔一年后,看了第二遍后的一点感受。(11.4.2018)


太平洋之遠


电影《芳华》,由冯小刚一手主导,有的观众评论认为冯小刚的作品中刻意将军队内部写成勾心斗角的场面,将军人铁的组织纪律,苗绘成喜戏浪漫的天地,改写成私心严重的人民军队,作为人民子弟兵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让观众感觉出是散曼的色情份演其中,不论是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人民军队处处彰显出威武雄壮,高昂的英雄气魄,铁的组织纪律,有了这些严密的纪律,我国的人民军队无往而不胜,电影《芳华》,从主观上看它冲淡了电影的主流思想,而实际上是一部失去价值的生活片,总之人们的看法和意识不一致,说好的有,说坏的也有,看一部影片的艺术价值,影片的中心思想,会给社会上的观众带去什么效应这才是正道,作为冯小刚的人品传闻很多,德不配位,在导演艺术方面不妨有诸多缺陷和错误,作为娱乐圈的许多丑闻百出,不管什么样的奖项会拿在手上发抖,冯小刚你说呢?


林海雪原185164327


585偷税人之一



手机用户92769075522


从支持崔永元举报明星偷税的角度,以及冯的所做所为来讲,我感觉这部作品没有进入评选环节非常正常。毕竟国家需要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大家都是支持的。当然,在演艺圈,甚至在这个社会当中,冯并不算是最坏的。

从艺术角度来讲,冯近年的作品还是很有价值的,基本摆脱了脑筋急转弯的阶段(商业片),芳华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也非常敏感,有很多角度是普通导演不敢涉猎的,几个演员尤其是黄轩对角色处理的非常好,怎么说呢,点到即止吧,没有入围非常遗憾。








娱乐圈忠义堂


想必大家对冯小刚导演都非常的熟悉,我们国内有很多的影视作品都是他导演的,并且他还捧火了很多我们熟知的明星。不过冯小刚最近的几部作品《老炮》和《芳华》都饱受观众好评,而这两部电影展示的都是曾经的岁月年华,激起了大家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向往。

而且冯小刚的这些作品的票房和口碑都非常不错,但是在前段时间出事以后,他拍摄的电影业被抵制了,华谊也跟着吃了很多亏,因此只能说娱乐圈中没有人可以一直顺风顺水的。不过在12月8日的晚上,中国电影政府最高奖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在北京盛大举行。

尽管在当天晚上的北京温度非常低,甚至只有零下6度,但是明星们个个都是盛装出席,可谓是美丽冻人。而当天来临的明星将近有300人,可见这次的颁奖典礼是多么盛大。不过最终的颁奖结果,吴京和陈瑾再度问鼎影帝影后宝座,这也是两人继百花奖之后,再度凭借在《战狼2》、《十八洞村》中的精彩表现获得大奖。

而这次冯小刚携手妻子徐帆一起来到了华表奖的晚会上,大家都知道如今冯小刚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特别差,而这次他们夫妻两人高调亮相,行事作风丝毫没有任何变化。而在此前的百花奖上,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一个奖也没有得上,而这次他继续是颗粒无收,不仅如此,《芳华》这部电影连十佳影片都没有入围。

而如今他们夫妻二人来到了颁奖典礼上,面对这镜头笑得非常灿烂,徐帆还挽着冯小刚的胳膊喜笑颜开,非常大方的秀恩爱,不过如今的徐帆已经51岁了,但是她的皮肤状态还是非常好,而冯小刚面对镜头却十分严肃,不过虽然冯小刚最近经历了太严重的风波,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对此,你们认为呢?


孤岛求生之路


这说明,无论是谁,正直做人跟正直做事有多重要。

纵然你在某个领域,足以掀起滔天的波澜,也有足够的强势力可以大事化小。但该你承受的,总会来到。一切欺骗和手脚,总有被拆穿的一天。

做人,走正路吧





无揖


因为芳华是冯小刚最烂的一部电影,结构像流水账,主题是恶心人,镜头乱七八糟,故事是胡编乱造,也是从此部电影,冯小刚开始失去了他的导演神话,因为他和编剧把观众当傻瓜,胡编乱造不说,还严重诋毁那一代人的青春芳华,他和编剧把自己在文工团的生活中的龌龊心理按在角色身上,看的让人恶心。

冯小刚在这部电影里和张艺谋比烂,对人性恶的肆意演绎,已经脱离了人们的忍受度,所以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恶心,它又怎么能够获奖?没有和小崔的骂架影响,没有偷逃税的嫌疑,它也不可能得奖。


劳布斯1


套用白癫疯的一句话:垃圾观众只配看垃圾电影。所谓理解看懂这部电影的那些人,百分九十是五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怀旧,不平,愤怒,植入性的想起那个时代的自已,对比今天的自已而支持白癫疯罢了,有什么艺术价值?揭伤疤而己!我不是药神才是神片!


和坤反贪


俺是一个严重的抑郁症患者,看了很多医院和专家,他们一致认为,医治好病根,唯一药方就是,冯小刚把税交了,并且,法律上得到应用的判罚,否则好不了的。太没天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