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一個決定讓燕雲十六州四百年不在中原王朝控制之中,他是歷史的罪人嗎?你怎麼看?

法號清塵


自古以來,為了獲取同盟在軍事、經濟以及政治上的支持而割讓土地的事實在太多了,但是沒有一個人會以獲得的支持而原諒割讓土地的行為,因為祖宗疆土都是曝霜露、斬荊棘一點一點打下來的,所以應該死守才對。從另一方面來說,皇帝乃是眾人推舉的,不應該是孤家寡人。他們的一切都是老百姓給的,而土地則是老百姓及其祖先用鮮血換來的,哪能你一個人說送,就送出去了?當時的百姓被拋棄,後世的百姓同樣會痛罵。

而石敬瑭更不一樣了,他本身就不是漢族人(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其父臬捩雞,本出於西夷),卻認了契丹皇帝為父,又輕易地把漢唐的土地割讓給了契丹人,試問您有什麼權利?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他是把擁有先進文明的王朝的土地割讓給了文明相對落後的另一個王朝,這就是相當於把兇器交給了惡人啊!試想如果燕雲十六州沒有被割讓出去或者石重貴把這片土地要了回來,那麼趙匡胤和趙光義在完成南方的統一之後,在消滅了北漢之後就很有可能會繼續消滅後晉啊,這樣的話擁有高度文明的宋朝就相對安全多了,然後會用更大的力量去傳播文明,讓歷史向著更積極的一面發展,而不是兩度亡國,讓後面幾百年的歷史越來越封閉,越來越落後啊!

石敬瑭這種為了個人的統治而割讓土地,並且讓中國的文明出現倒退的作為,當然要被定位歷史的罪人!


國史通論


石敬瑭(892一942)唐末五代時期後晉高祖皇帝,因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使華夏北方門戶洞開任憑北方草原鐵蹄肆虐中原遭到千載罵名。石敬塘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後唐末帝李從珂是李嗣源的養子。兩個人都善騎射刀馬純熟為後唐的建立做出巨大的貢獻。在那個混亂年代,道德淪喪擁有兵權的節度使造反稱帝的事惰是家常便飯。潞王李從珂就是靠武力做上皇位的,他對同樣擁有實力的河東節度使石敬塘非常忌憚。於是,李從珂下詔讓石敬塘與其他地方的節度使位置對調。石敬塘沒有奉詔反而勸李從珂把帝位傳給李嗣源的兒子李從益。李從苛大怒下詔免去石敬塘所兼各職並派重兵攻打晉陽城。石敬塘見自已勢力孤單向契丹國主耶律德光求援,耶律德興窺視中原己經很久了一直沒有染指的機會,接到石敬塘求援信後立刻率軍南下。於是石敬塘允諾"願以雁門以北及幽州之地為壽。”"仍約歲輸皂三十萬,契丹主許之。契丹國主耶律德光封石敬塘為"大晉國皇帝",45歲的石敬塘拜34歲的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後唐在契丹兵和石敬塘軍夾擊下滅亡。石敬塘按約定把燕雲十六國割讓給遼國(耶律德光在洛陽稱帝改國號為遼)。燕雲十六州地區是華夏居民傳統生息之地。是北方草原進入中原的天然屏障,往南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區非常適合騎兵作戰。失去燕雲十六州地區中原門戶洞開,北方騎兵可以肆無忌憚的在燕雲十六州地區南下。後晉末帝石崇貴就是被遼國擄到北方,後周和北宋試圖滅北漢時,遼國幾次派兵救援,金國也是在幽州出發千里奔襲把宋徽宗父子擄到北國。燕雲十六州地區失去四百多年後才回到中原王朝手中。石敬塘為官清廉政績卓著常穿麻衣囗碑不錯,不管他是沙陀人還是漢人,他做的是中原的皇帝,推行的是漢文化是漢人無疑,遭到千年罵名理所當然。





關東俠客


石敬瑭是漢人(祖上是突厥人),為一己之私出賣中國的利益於契丹人。

無論燕雲十六州能不能收回,他都是歷史的罪人!!!

自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幽燕之地是脫離中國幾百年了,但是也僅僅就這幾百年而已。

如果他知道一千年後的今天,燕雲十六州還在中國手裡,那麼他當時是不是可以割讓燕雲之地呢?!

所以,收不收回燕雲十六州,和他是不是歷史的罪人無關!!!



石敬瑭是有罪,但是他終究是政治家。任何政治家都是為了解決當時的政治局面,他不可能拋開現實不論,考慮千秋萬代的政治格局。

畢竟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國家民族的未來會怎麼樣!哪怕他是商鞅,是王安石,是張居正。

而即便商鞅、王安石、張居正,他們的政治行為都是為了解決當時的朝政問題。如果出賣國家的利益能解決國家危機,那麼他們也會義無反顧。

滿清割地賠款算是歷史罪人了吧,但是如果它不割地不賠款,它會連國家都保不住。還有什麼比國破家亡更嚴重的呢!!!

而石敬瑭當時就面臨著國破家亡的危機!

《資治通鑑》:唐主遣使諭之,令昭殺使者。甲戌,以宣武節度使兼中書令範延光為天雄四面行營招討使、知魏博行府事,以張敬達充太原四面招討使,以楊光遠為副使。丙子,以西京留守李周為天雄軍四面行營副招討使。 張敬達發懷州彰聖軍戍虎北口,其指揮使張萬迪將五百騎奔河東,丙辰,詔盡誅其家。 石敬瑭遣間使求救於契丹,令桑維翰草表稱臣於契丹主,且請以父禮事之,約事捷之日,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之。

歷史長河波濤洶湧,多愁善感的都是我們小老百姓,婦人之仁的也都是我們小老百姓了。




【世事洞明皆學問,學而不思則罔,我是瀟湘夜雨,我為您解惑!】


瀟湘夜雨l


唐朝滅亡以後,中國出現了四分五裂,處於多個政權割據分治的特殊歷史時期,史稱“五代十國”時期。

石敬瑭(892年—942年),即後晉高祖,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

石敬瑭年輕的時候,樸實穩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隸屬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後梁朱溫與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爭雄,石敬瑭衝鋒陷陣,戰功卓著。

後梁貞明元年(915年),李存勖得魏州,梁將劉尋急攻清平(今山東清縣),李存勖急往馳援,為劉尋所圍,石敬瑭率十餘騎擊敗劉尋,救李存勖於危難之中,李存勖拊其背而壯之,由此聲威大振,在軍中名噪一時,他還數次解救李嗣源於危急之中,從而得到器重,逐漸成為李嗣源之心腹,李嗣源遂把女兒永寧公主嫁給他,並讓他統率“左射軍”的親兵。

後唐末帝李從珂繼位後,任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但雙方互相猜忌,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後唐軍兵圍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並甘做“兒皇帝”,隨後,石敬瑭滅後唐,定都汴梁,國號“晉”。

石敬瑭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藉助外國的支持,推翻腐敗的政權,建立起新型的政權,並不應該受到任何非議,割讓幽雲十六州,那屬於利益交換。

之後,又歷經後漢,後周,北宋,北宋,幾個中國的分治割據的朝代,北宋沒有能力統一中國,卻把責任推到相隔幾個朝代以前的後晉皇帝石敬瑭,確實是無知無恥的行為。

後人不明就裡,天真的以為宋朝代表中國,實際上,在北宋時期,代表中國的是遼國,在南宋時期,代表中國的是金國。



瀋陽楊藝


石敬瑭的身世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認為石敬瑭是西漢名臣石奮的後人,石奮距離石敬瑭有一千多年,更像是稱帝后杜撰出來的,是真是假恐怕只有天知道,所以歐陽修堅定的認為石敬瑭身世不可考。

拋開祖先的來歷,石敬瑭本人只能算半個漢人,他的高祖父石瞡於唐朝憲宗年間追隨沙陀軍朱邪赤心(朱耶家後改姓李)從靈武入關歸附唐朝,雖說後來漢人自居,但從血統上說屬於胡人的成分居多。

石敬瑭的前半生可謂中規中矩,他追隨李嗣源南征北戰,並擁護李嗣源上位,成為後唐的大功臣,但李嗣源的去世讓石敬瑭失去了靠山,而他的功績和地位又讓繼任者李從珂不無顧忌,如此一來,石敬瑭的身份就變的尷尬起來。

後人對石敬瑭引契丹人入中原,並自稱“兒皇帝”十分不忿,認為他丟了漢人的臉面,其實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的政權因為與胡人勾連不斷,倫理綱常十分混亂,當時的家國意識也遠不如今天來的強烈,各軍閥之間如同山大王一般,你方唱罷我登場,勝者為王,石敬瑭不過是其中做的較為過分的,就其影響力而言,遠沒有今天看起來那麼震撼。

真正讓他載入史冊的不是“兒皇帝”的屈辱,而是他主動割讓幽雲十六州的嚴重後果。

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幽雲十六州是華北平原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一道天險,這裡崇山峻嶺,隘口眾多,無論是哪一方佔據都是易守難攻。所以歷來被中原政權認為是不可缺失的天然屏障。失去了幽雲十六州,意味著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直接進入廣闊的華北平原,廣大的中原地區無險可守,而在平原地區,步兵根本不是胡人騎兵的對手。

此後四百年,幽雲十六州一直被北方的遊牧民族控制,直接造成了遼國、金國、蒙古直接南下,一直到明朝才重新奪回。

可以說,石敬瑭以中原王朝四百年的安危為代價,換取了自身短暫的安全與皇位。站在他個人的角度無可厚非,與其死在李從珂手裡,不如受契丹人胯下之辱,“兒皇帝”也是皇帝,總比掉腦袋來的實惠,但這種極端利己的做法實在為人所不齒,他的兒子都比他有骨氣,以至於大臣劉知遠都看不下去了: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許以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

可見當時並非只有割讓幽雲十六州一個辦法,但石敬瑭膽小怕事,一心想著做烏龜,攔都攔不住,等兒子石重貴為契丹人擄走,劉知遠馬上取而代之,石敬瑭苦心經營多年的後晉就這麼煙消雲散了。



日慕鄉關



大運河時空


其實歷史上像他這樣向外族借兵的,太多了,

當初,李淵想爭奪天下,也是向突厥借兵,那也是挺下本的啊。

平定安史之亂時,唐肅宗也是向外族回紇借兵啊,那是更下本了。

凡是打下的城市,人口、財富你們都帶走,把土地留下來就行了,你這一說,那他們肯定就是三光了,你說這些人恨安祿山叛軍還是恨唐軍?

初,上欲速得京師,與回紇約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

面對李自成的軍隊,南明小朝廷也是秉承“借駑平寇”的策略,吳三桂請清軍入關,史可法派人去慰問,稱他為英雄,發放慰問品。

當時皇帝是李從珂,石敬瑭造反,李從珂的近臣呂琦建議把寓居在後唐的契丹王子耶律倍送給耶律德光,同時送美女和寶物締結盟好,達到孤立石敬瑭的目的,李從珂覺得這個辦法不錯。

但是憤青大臣薛文遇大怒:以天子之尊,屈身奉夷狄,不亦辱乎!又,虜若循故事求尚公主,何以拒之?

李從珂覺得很有道理,就信了他,結果呢?石敬瑭請來了契丹軍,李從珂就被殺了,石敬瑭稱帝。

李從珂臨死前說了千古名言。

“我見此物(薛文遇),幾乎肉顫,恨不拔刀刺死了他!”

你覺得石敬瑭是賣國賊,是他一個人要這樣,其他人不同意,

那是你太年輕,哪一個軍隊是一個人能說了算的?都是高層的幾個人一起決定的

如果大家都要投降契丹,你一個人不同意,那結果肯定是你被殺了,

敬達曰:“吾受明宗及今上厚恩,為元帥而敗軍,其罪已大,況降敵乎!今援兵旦暮至,且當俟之。必若力盡勢窮,則諸軍斬我首,攜之出降,自求多福,未為晚也。”....諸將每旦集於招討使營,甲子,高行周、符彥卿未至,光遠乘其無備,斬敬達首,帥諸將上表降於契丹。

所以,石敬瑭的選擇是幾個大佬一起決定的,是代表了大家的利益,

如果李從珂聽了近臣綠琦的建議,那就是看他跟石敬瑭肯下本了。

如果石敬瑭統一天下了,那自然可以洗白自己,跟李淵、李亨一樣,但他失敗了,自然就臭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


石敬瑭這種做法在當時看來,是一種生存之道!身處四戰之地,對內統治都沒有十足的信心,對外征戰毫無把握!依附遼國是無奈之舉!向南軍閥混戰,向北強遼壓境!石重貴就是最好的說明!

當時北方軍閥,沒有漢族一統江山的概念。有漢化的突厥人,粟特人,契丹人,党項人,和漢化鮮卑血統的人!

如果說石敬瑭是漢奸,那麼李淵,李亨,引突厥人進入中原燒殺淫掠,罪比漢奸更大!

如果說石敬瑭沒有民族氣節,他又能代表那個民族?

如果說北宋因為失去燕雲而不能受中原,試問北宋統治者有沒有把燕雲百姓看成自己的子民?民心不在地可能回?

石敬瑭沒有必要提升到漢奸的高度,他就是為了生存的無奈之舉!


秋霜入楓林


這個豬一樣的皇帝而且還是兒皇帝

由於他把燕雲十六州白白送給了

異族導致了北方屏障徹底空虛

無險可守以至於北方少數民

族南下如過草原一樣容易

給中華漢族文明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打擊最終

直到1368年大明帝國時代太祖皇帝中原王朝

才收復失地


中國喜劇之王周星馳


歷史上只有兩種人,成者王敗者寇!

對於歷史人物是非功過要放在那個時代,客觀地進行分析。

作為政客,免不了投機取巧的機智,選邊站隊更少不得殫精竭慮的“籌謀”,所以在皇權之爭,天下驚變的時候,這樣的人當然會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再懷揣不臣之心,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萬夫所指的事也就在事理之中了。

我國始終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是儒教貫穿歷史的大部分時間,漢族情節也就衍生出“漢奸”文化,對於石敬瑭那種千里疆土拱手異族,漢文化影響的知識分子社會精英當然無法容忍,所以千夫所指萬人唾棄在所難免,誰讓他動了某些利益集團的奶酪呢。

石敬瑭,不過也只是個人,一個弄潮的政客而已,作為歷史人物,繼續讓歷史讓更多後人去評定他的是是非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