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行業的難言之痛——剖析當前混凝土行業的困局!

有人曾把混凝土比作建材工業中的“食品行業”,高層建築、高速公路、水利和鐵路等基建設施也都需要大量的混凝土。遺憾的是,全社會對混凝土行業的認知度和重視度,卻遠不如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甚至,在大多數老百姓的觀念中,根本不清楚混凝土的好壞對一幢建築的壽命與堅固性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全社會對混凝土的陌生與漠視,使得混凝土行業始終掩埋在建築領域的影子之中,無論是自身的發展,抑或是與相關聯產業之間的關係,都顯得唯唯諾諾、謹小慎微,許多“細菌”在其中滋生,也因為自身難抗又無人問津,而逐步成為難以根除的頑症。我國預拌混凝土行業普遍存在的各種問題如果不加以重視,不想辦法解決,繼續隱晦避談,最終的結果就如同“定時炸彈”隱藏在每一方建築之中,隨時可能土崩瓦解。

混凝土行業的確存在著阻礙發展的諸多因素,產能過剩日益嚴重已成為行業之痛;企業的確存在著生存問題,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影響的不僅僅是企業的溫飽,還有行業的尊嚴,而這正是痛之本源,牽一髮而動全身。

混凝土行業的難言之痛——剖析當前混凝土行業的困局!


(1)應收賬款企業之痛

賒銷本是預拌混凝土行業本身的屬性使然,因為預拌混凝土在交易時並非成品,而是拌合物。於是,對於混凝土質量的檢驗需要一定的週期。因此,在預拌混凝土企業打開市場的初期階段,用墊資的方式來贏取客戶的訂單和信任無可厚非。

賒銷本無過,但是欠錢不還就是萬惡之源。隨著混凝土行業的發展,建築方賒銷的數額越來越大、時間拖欠得越來越長。此時,我們便意識到,混凝土行業從頂層設計到企業自身建設等各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隨之暴露。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為何我國混凝土行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問題難以解決?

首先,它在行業運營模式上就存在先天缺陷。

“你知道現在預拌混凝土行業是怎麼銷售的嗎?”一個混凝土行業的銷售人員自問自答:“磕頭賣!”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銷售環節便在當前預拌混凝土行業中起到一個最關鍵的作用。由此看出,行業中存在的回扣、降價,甚至墊資等問題都不值得一提。

其次,行業自身建設缺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曾經聽一個預拌混凝土行業人士講起某地區企業不爭氣的笑話。意思大致是說:某一個地區的混凝土企業實在受不了應收賬款總是居高不下的情況,於是召集整個地區內預拌混凝土商討論如何增強話語權的問題。大家一致商定在地區內統一定價,一旦有建築企業拖欠款,全體混凝土企業要團結起來概不對外供應混凝土。結果沒幾天,就有企業爭相放水,降價銷售。放水的企業反倒覺得委屈:“再不降價我們就更賣不出去了啊!”

雖然是一個笑話,但卻真切反映了目前混凝土行業毫無章法的事實。

有行業專家認為,混凝土行業完全不必放低姿態。當前出現這種現狀的原因就是行業自身缺少規範。

除此之外,有關法律制度不完善也加劇了應收賬款問題。

目前情況下,我國法律對應收賬款的問題不管在懲罰力度上還是在收回款項方面都十分無力,這實際上助長了建築方欠款不還的風氣。建築企業在應收賬款方面違法成本太低,有的建築商甚至直接把混凝土企業當銀行,因為相比於銀行高額的利息,繳納的滯納金、違約金更低,更佔優勢。這種情況都會導致投資難以回籠,預拌混凝土企業自然也難收回款,甚至成為死賬。此外,現階段混凝土行業的瘋狂擴張行為直接導致了市場不正當競爭的加劇,更讓回款遙遙無期。

混凝土行業的難言之痛——剖析當前混凝土行業的困局!


(2)產能過剩行業之痛

放眼整個行業,如今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現象。究其原因,還在於行業進入門檻低、建設資金投資少等。具體來說,相比與水泥行業,預拌混凝土行業不管在技術、資金投資,還是行業准入等方面,門檻都比其低得多,加劇了這一行業中盲目投資的現象。

據部分地區的預拌混凝土企業反映,前段時間,一些生產預拌混凝土設備的廠家為了銷售設備採取低首付、分期付款的買賣方式,更是大大降低了行業投資門檻。

在盲目投資的同時,監管缺失又為新增產能打開了“天窗”。我國當前混凝土項目投資沒有嚴格的審核制度,因此對於遏制新增產能難度更大。即使少數城市有針對預拌混凝土布局的規劃,其執行力度也非常小,由於缺乏嚴格的准入制度和主管部門的監管,規劃只是一紙空文。

此外,混凝土行業的產能過剩在其他問題,特別是應收帳款問題的掩蓋下,很難引起人們足夠重視,在很多情況下不得其法,有些措施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比如,近兩年一些大型水泥集團進入預拌混凝土行業進行兼併重組,企圖整合市場,遏制新增產能。但一方面由於水泥企業發展商混業務以新建線居多,另一方面又因為被收購的商混企業老闆拿到超高溢價後,又新建一批混凝土攪拌站,反而更加劇了新增現象,產能過剩也就愈演愈烈。

混凝土行業的難言之痛——剖析當前混凝土行業的困局!


(3)質量隱患之痛

預拌混凝土行業和食品行業一樣,涉及國計民生,直接影響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一旦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由於混凝土的質量問題而拆樓已不是個例。各地出現的一些“樓歪歪”“樓倒倒”,雖不能說該類建築出現的質量問題與預拌混凝土行業存在絕對關係,但也要引起全社會對預拌混凝土行業質量的重視。

拿我們熟悉的食品行業與之作比較。食品行業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很快地通過人們的不良反映表現出來;而對於預拌混凝土行業而言,其產生的問題大多是質量隱患,如沒有經過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將很難發現其中存在的重大問題,一旦出現,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就是預拌混凝土質量問題難以管理的原因之一隱蔽性。

工程建設是水泥行業、預拌混凝土行業以及施工體系三大行業緊密合作的一個結果,所以一旦出現問題,很難判斷出是哪一環節出現問題,也就無法及時得到解決。而在這其中隱藏的鑽空子、偷工減料、推卸責任、過分逐利的思想也是腐蝕混凝土行業質量的毒蟲。由此看出,建築質量出現問題與水泥、混凝土以及施工方三個行業的隔離有很大關係。在這個系統工程中,原材料、水泥、攪拌站、施工單位等多方面相互聯動,系統工程中的每一部分互為因果,牽一髮而動全身,每一個原因都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