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行业的难言之痛——剖析当前混凝土行业的困局!

有人曾把混凝土比作建材工业中的“食品行业”,高层建筑、高速公路、水利和铁路等基建设施也都需要大量的混凝土。遗憾的是,全社会对混凝土行业的认知度和重视度,却远不如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甚至,在大多数老百姓的观念中,根本不清楚混凝土的好坏对一幢建筑的寿命与坚固性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全社会对混凝土的陌生与漠视,使得混凝土行业始终掩埋在建筑领域的影子之中,无论是自身的发展,抑或是与相关联产业之间的关系,都显得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许多“细菌”在其中滋生,也因为自身难抗又无人问津,而逐步成为难以根除的顽症。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不想办法解决,继续隐晦避谈,最终的结果就如同“定时炸弹”隐藏在每一方建筑之中,随时可能土崩瓦解。

混凝土行业的确存在着阻碍发展的诸多因素,产能过剩日益严重已成为行业之痛;企业的确存在着生存问题,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的温饱,还有行业的尊严,而这正是痛之本源,牵一发而动全身。

混凝土行业的难言之痛——剖析当前混凝土行业的困局!


(1)应收账款企业之痛

赊销本是预拌混凝土行业本身的属性使然,因为预拌混凝土在交易时并非成品,而是拌合物。于是,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检验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在预拌混凝土企业打开市场的初期阶段,用垫资的方式来赢取客户的订单和信任无可厚非。

赊销本无过,但是欠钱不还就是万恶之源。随着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建筑方赊销的数额越来越大、时间拖欠得越来越长。此时,我们便意识到,混凝土行业从顶层设计到企业自身建设等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随之暴露。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我国混凝土行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问题难以解决?

首先,它在行业运营模式上就存在先天缺陷。

“你知道现在预拌混凝土行业是怎么销售的吗?”一个混凝土行业的销售人员自问自答:“磕头卖!”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销售环节便在当前预拌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一个最关键的作用。由此看出,行业中存在的回扣、降价,甚至垫资等问题都不值得一提。

其次,行业自身建设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曾经听一个预拌混凝土行业人士讲起某地区企业不争气的笑话。意思大致是说:某一个地区的混凝土企业实在受不了应收账款总是居高不下的情况,于是召集整个地区内预拌混凝土商讨论如何增强话语权的问题。大家一致商定在地区内统一定价,一旦有建筑企业拖欠款,全体混凝土企业要团结起来概不对外供应混凝土。结果没几天,就有企业争相放水,降价销售。放水的企业反倒觉得委屈:“再不降价我们就更卖不出去了啊!”

虽然是一个笑话,但却真切反映了目前混凝土行业毫无章法的事实。

有行业专家认为,混凝土行业完全不必放低姿态。当前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行业自身缺少规范。

除此之外,有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也加剧了应收账款问题。

目前情况下,我国法律对应收账款的问题不管在惩罚力度上还是在收回款项方面都十分无力,这实际上助长了建筑方欠款不还的风气。建筑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违法成本太低,有的建筑商甚至直接把混凝土企业当银行,因为相比于银行高额的利息,缴纳的滞纳金、违约金更低,更占优势。这种情况都会导致投资难以回笼,预拌混凝土企业自然也难收回款,甚至成为死账。此外,现阶段混凝土行业的疯狂扩张行为直接导致了市场不正当竞争的加剧,更让回款遥遥无期。

混凝土行业的难言之痛——剖析当前混凝土行业的困局!


(2)产能过剩行业之痛

放眼整个行业,如今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究其原因,还在于行业进入门槛低、建设资金投资少等。具体来说,相比与水泥行业,预拌混凝土行业不管在技术、资金投资,还是行业准入等方面,门槛都比其低得多,加剧了这一行业中盲目投资的现象。

据部分地区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反映,前段时间,一些生产预拌混凝土设备的厂家为了销售设备采取低首付、分期付款的买卖方式,更是大大降低了行业投资门槛。

在盲目投资的同时,监管缺失又为新增产能打开了“天窗”。我国当前混凝土项目投资没有严格的审核制度,因此对于遏制新增产能难度更大。即使少数城市有针对预拌混凝土布局的规划,其执行力度也非常小,由于缺乏严格的准入制度和主管部门的监管,规划只是一纸空文。

此外,混凝土行业的产能过剩在其他问题,特别是应收帐款问题的掩盖下,很难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在很多情况下不得其法,有些措施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比如,近两年一些大型水泥集团进入预拌混凝土行业进行兼并重组,企图整合市场,遏制新增产能。但一方面由于水泥企业发展商混业务以新建线居多,另一方面又因为被收购的商混企业老板拿到超高溢价后,又新建一批混凝土搅拌站,反而更加剧了新增现象,产能过剩也就愈演愈烈。

混凝土行业的难言之痛——剖析当前混凝土行业的困局!


(3)质量隐患之痛

预拌混凝土行业和食品行业一样,涉及国计民生,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由于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而拆楼已不是个例。各地出现的一些“楼歪歪”“楼倒倒”,虽不能说该类建筑出现的质量问题与预拌混凝土行业存在绝对关系,但也要引起全社会对预拌混凝土行业质量的重视。

拿我们熟悉的食品行业与之作比较。食品行业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很快地通过人们的不良反映表现出来;而对于预拌混凝土行业而言,其产生的问题大多是质量隐患,如没有经过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将很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一旦出现,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就是预拌混凝土质量问题难以管理的原因之一隐蔽性。

工程建设是水泥行业、预拌混凝土行业以及施工体系三大行业紧密合作的一个结果,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判断出是哪一环节出现问题,也就无法及时得到解决。而在这其中隐藏的钻空子、偷工减料、推卸责任、过分逐利的思想也是腐蚀混凝土行业质量的毒虫。由此看出,建筑质量出现问题与水泥、混凝土以及施工方三个行业的隔离有很大关系。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原材料、水泥、搅拌站、施工单位等多方面相互联动,系统工程中的每一部分互为因果,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原因都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