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改革開放40年了,為什麼還有人把陰陽五行當作科學真理?

科學探索菌


科學與哲學是不可分開的,只是在理論上、文字上、教育宣傳上分割開來,但是現代教育都把世界割裂開來教育,失去了傳統的智慧了。因為沒有了真正的普遍聯繫的思維方式。沒有哲學思維,就沒有科學的進步。哲學是一切科學之母,是愛因斯坦說的吧。所以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不明白。

陰陽五行是自然哲學,是在長期實踐中整體形成的哲學體系,被定義成為了樸素的唯物主義。但是中國傳統哲學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因為他們沒有細化的語言,可以說是樸素的哲學,哲學是學說,是用於傳播的,“主義”是意識形態,是要形成於人與社會的意識,它不是學說,而是構成人的意識的一部分,因此不管陰陽五行學說的語言如何簡單,它與辯證唯物主義在傳播後,構成於人與社會的意識形態的結果是一樣的,會有細節或外在表現上的不同,比如想到辯證唯物主義可能想到的是矛盾、量變、質變、物質、意識等名詞,想到陰陽五行學說時,想到的是、陰消陽長、陰陽互根、五行相生相剋等名詞,但是這些名詞所表述的自然規律都是一樣的,是陰消陽長陰陽互根,也是矛盾對立統一,是物質的也是五行的。

名詞只是人的意識加於自然規律的物質上而已,不能因為名詞的不同而有樸素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區別,主義不是學說,它是意識形態,這就是根本的區別,不明白這個區別的實質是隻主註文字的表象而無法深入表象後的本質。

如“五行”既然是古代自然哲學中的概念,那麼它就是一個哲學名詞,而不是科學名稱,那麼“五行”定義“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就不能與原子,分子這類科學上的名詞相類,而是哲學的名稱。

既然“五行”是哲學名稱,那麼就不是一種具體的形質,那麼它與“物質”這種哲學含義就是同類的,對客觀世界樸素不樸素了,而是對客觀世界的高度概括,那麼“陰陽五行理論”也是具有高深的哲學內涵,與辯證唯物主義相併列,是完全相似的對客觀世界觀察後總結出來的普遍真理。

同時它與辯證唯物主義更為進步的地方就在於,它指導了中華文化幾千年的發展,並保障了中華文明發展從未發生過斷層,而在實踐中不斷證明其先進性與科學性。陰陽五行理論可以融合辯證唯物主義分析優勢而更深入人心。

辯證唯物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必須重新地審視它,因為當初創建這項學說時,都是在沒有實踐的前提下,而中醫及中國哲學論述,是幾千年的實踐活動中總結而形成的,陰陽五行理論的哲學意義,在於認識到唯物,認識到整體,認為到運動。它們應用到的思維,既是客觀世界的總結,而且經過長期實踐的檢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傳統哲學是客觀世界的反映,必須與時俱進,必須更改部分不恰當的表述,現代中國很多的問題,我認為就是這種錯誤的理論概念導向所形成演變的。

比如物質與意識的關係,它們是整體,物質第一性與意識的能動性是哲學的整體,不能偏於某一項,正則治,偏則害。而陰陽學說,陽明心學都都充分體現了整體客觀的辯證法則。

辯證與樸素就不是兩個相同範疇的概念,不能進行對比,比如辯證唯物主義與樸素唯物主義(陰陽五行)

辯證唯物主義的本質與樸素唯物主義的本質都是客觀存在的。

辯證唯物主義的現象、形式就與樸素唯物主義的現象與形式就不相同。

前者的理論與陰陽五行的理論形式是不同的表現形式。

但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才與陰陽五行理論存在著詳略關係,但事實上這種詳略關係並不會使思維的實踐產生區別。

源於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但現在很多時候,講說“陰陽”的學者不說“矛盾”的話,說“矛盾”的人不說“陰陽五行”的話,只注重概念形式,而忽略了學說本質規律。

更不用說將陰陽五行說成不是科學的,不是哲學的。

可是他們是思維的,是指導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的思維模式,只是百姓們日用而不知罷了。

可嘆啊,越想越可嘆,那是一座多高的山峰上的塔,你們所無法達到的高度。



岐黃道心


都改革開放40年了,之所以還有人把陰陽五行當作科學真理,是因為科學普及還遠遠不夠!

據中國科協的官方統計,直到2016年,我國具備科研素養的人僅有不到5%。而這個數字也和我國的本科生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是相當的。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如果一個人不具備高中的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基本知識,那麼他就很難去理解很多基本的科學道理。比如,對於到底是太陽繞地球轉,還是地球繞太陽轉的事情。很多人如果僅憑感覺來想象,就會認為當然是太陽繞著地球旋轉。所以,這樣的情況下,顯然有很多人還是會把古代傳承下來的陰陽五行當做科學真理。因為,這樣的東西顯然更容易理解,更符合他們對世界的認識!

但是,實際上科學是什麼呢?科學是人類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定量化的理性思維。而科學最厲害的地方,在於科學不推崇任何事情是絕對正確的,而是鼓勵大家質疑,哪怕是自己創立的理論。所以,這樣的情況才能使得人類認識世界的水平得到不斷的深化。而陰陽五行則是不斷宣稱自己絕對正確,可以解釋一切事情,從而雖然能夠迷惑一些人,但是終究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地震博士


歐美國家進入發達國家那麼久了,為啥還信仰上帝呢?有誰見過上帝嗎?



漫步哼歌


陰陽、五行是老祖發現萬事萬物,生長壯老死的變化規律,是定律。不能因為它古老,就拋棄。

今天就說陰陽吧,說文解字上說: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山之北水之有謂之陰。這是陰陽的原意,說的在明白一點,凡是太陽能照到的地方都是陽,照不到的地方就是陰。凡是太陽能照的時侯就是陽,照不到的時候就是陰。所以說山南為陽,山北為陰,白天為陽,夜晚為陰。

那陽與陰差別在哪?凡是太陽能照到的地方就熱,照不到的地方就冷。所以陽代表熱,用當前的話叫正能量。陰代表冷,用當前的話叫負能量。

好了說到這,我們來看看我們人類自己吧,健康的人面色紅潤光亮,手腳溫熱,這種人陽氣足;大部分有病的人,面色青白無光,手腳冰涼,這種人陽氣少,稱為陽虛。


開放包容2018


看了這麼多回答,簡單總結一下。

首先,這個問題有毒,改革開放和陰陽五行有什麼必然的衝突嗎?顯然沒有,因為這是兩個完全不相干的概念,一個是國家政策,一個是傳統哲學。這個問題的本質,就好比問為何人們吃了飯還要喝水一樣,純屬瞎尐叐扯淡。

第二,回答中反對陰陽五行理論的人,基本都是不懂陰陽五行是什麼意思的人,所以他們的回答,也是瞎尐叐扯淡。就像一個小學生回答量子力學的問題一樣,說多少多是廢話。因為小學生不懂量子力學,就像反對陰陽五行的人不懂陰陽五行,道理是一樣的。

第三,支持陰陽五行的人,努力的回答了陰陽五行的內涵,有深有淺,但是,也是沒太多的作用。因為,你講太多,也是白講,就好比一個博士後突然跟小學生講量子力學,講得再生動也是廢話。

一言以蔽之;改革開放不影響陰陽五行,就像吃飯不影響喝水,一個道理。


異龍浪子


五行實際上是一套哲學體系,在這個理論體系中,世界萬物根據其特性可分為五大類,如金屬類的東西屬金,它的特性能發出聲響,能砍伐其它東西。人體的呼吸系統能發出聲音,所以屬金。秋季樹葉凋謝,枝葉繁茂的樹木到了秋季就像死了一樣,所以秋季也屬金。水是涼的,夏天熱了洗個澡,身體就涼爽下來。某處起火了,用水一澆火就滅了,那麼具有寒涼性質的物質就屬水。人體中,腎臟系統主要負責水的排洩,還負責給身體降溫,所以屬水。五行中有相生相剋,如金生水,水克火,身體五臟六腑是相互關聯的,如何相互影響一般人弄不清楚,但按照五行分類後,五臟六腑之間的關係就一目瞭然了,一般人容易掌握瞭解。如熱性體質的人,調理的辦法或是心火過旺,調節心火處於正常範圍;或是腎臟功能太弱,不能和心火達到平衡。根據望、問、切、聞,確定底是哪個臟腑不正常,再施以藥物進行治療,達到治病的目的。由此可見,根據五行治病是符合辯證法的,符合客觀規律,並不是偽科學,更不是愚昧和迷信。


點石成金No1


最近在讀周易,一位研究者說,周易不是神學,是中國古人探究自然規律的一部書,還闡明瞭一種觀點,是直接說出答案的,是神通。總結數據,把推理過程,一一說清,再說出答案的是推理。我認為周易就是一部省略了過程的推斷書。孔子言,子不語怪力亂神。缺給周易做十翼,說明孔子也不認為周易是迷信的書。中國依據五行八卦發展了幾千年,強盛過,衰敗過,但這就是中國的根基。他沒有過時,只是現代人讀懂的太少了,沒有好好的應用。中醫的理論也是建立在五行八卦上的,總有人說中醫不治病,那幾千年中國人是怎麼過來的?西醫也不是什麼病都能治吧,就面癱,腰脫而言,中醫的針灸治療就比西醫更有效果。


教徒-我是樹袋熊


陰陽五行是古人發現的人體生存與自然界運行的基本規律。其表相就如人必須吃、喝、穿、拉、撒、睡的生理需求及活動必需隨順自然一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可違逆。陰是黑夜,是寒涼,是潛藏,是疆硬,是凝固,其結局是死亡。陽是白日,是溫熱,是張揚,是柔軟,是彭漲,其結果是生存。五行是自然物質的本質屬性,金水木火土的永恆轉換變化一一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相剋。離克趨生,就是人類發現的養生之道。改革開放,是人類的社會行為,是人類的主觀看法和行為、活動的方式方法。但是,人類不論如何想、如何做,都不可能違背大自然運行的基本規律。改革開放四十年以至一百年、一干年、一萬年,難道客觀規律就不可以遵守了?人,可以不吃、不喝、不用呼吸空氣了?


傻瓜尋真


都改革開放四十年了,為什麼有人把陰陽五行當作科學真現?

陰行五行原於古代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在醫學上的應用,不斷髮楊光大,中國醫學傳遍世界各地。中醫倡導的自然療法,養生之道被越來越多的受益所肯定。人們渴望迴歸大自然,是歷史發展的趨勢。

中醫的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金對應人體的肺、木對應肝、水對應泌尿系統,火對應心臟,循環系統,土代表脾。

陰陽是人體陰陽兩個方面,即能用肉眼看見的是陽性的器官,看不見的即陰性物質。

用於辯證施治的還有中醫子午流注,晝夜的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人體的變化,(附圖)便於施治。子午時是人體感受陰陽的分界線。

中醫在世界醫學發展史上會寫上重重的一筆。



弘陽真人


如果中國所有人都丟棄陰陽五行學說,中國就會很快變味了;其實中華文明就是五行學說撐起來的,從伏羲畫卦,到黃帝演繹五行學說,看《黃帝內經》,《黃帝外經》就是陰陽五行的產物;現代中國有人千萬百計否定中醫,抹掉五行學說,卻把西醫奉若神明,很快後遺症便來了。象日本德國西方人投入財力物力研究中醫學、探尋東方五行學說,據說《黃帝外經》就是日本人盜走的,將中國祖宗秘方申請了專利,甚至還把黃帝經方的知識產權據為己有,這是中國的悲哀!什麼叫做醫易同源?希望大家不要丟棄祖宗的知識,這是人類文化繁衍的結晶,是東方文明流傳下來的瑰寶,應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