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发布《人工智能协调计划》

关注全球技术地图

获取科技前沿动态

科技战略

英国发布《工业战略:行业交易》政策文件

据英国政府官网12月6日消息,英国发布发布《工业战略:行业交易》政策文件,旨在加强政府和行业特定部门的合作,以促进创新,提高技能、生产率和就业,涉及生命科学、汽车、创意、人工智能、建筑、核能、航空航天和铁路等行业或领域。

欧盟发布《人工智能协调计划》

据欧盟委员会官网12月7日消息,欧盟发布《人工智能协调计划》。根据该计划,未来欧盟将通过增加投资、增加数据供给、培养人才和确保信任(道德和伦理)等4个方面,使欧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开发和部署、道德和安全等领域的领导者。预计到2020年,欧盟公共及私人部门在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方面的投资将超过200亿欧元。此外,欧盟还将建立共同的数据空间。

日本国会通过《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修正案

据澎湃新闻网12月8日消息,日本国会8日通过《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修正案,预计将从2019年4月起正式实施。法案新设两种“在留资格”(居留资格)以接收外国劳动者,旨在扩大外国人才引进,以缓解日本国内少子化、老龄化等问题造成的劳动力不足。第一种对应满足一定技能水平即可从事的行业,仅允许外国劳动者本人在日本居留5年;第二种对应需要熟练技能才能从事的行业,可以带家属且允许更新居留期限。

美陆军发布《2028多域作战中的美国陆军》文件

据战略前沿技术12月9日消息,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6日发布《2028多域作战中的美国陆军》文件。文件称,多域作战概念提出了解决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威胁的详细解决方案。文件阐述了多域作战的中心思想、主要原则海和战略目标,分析了多域作战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指出了陆军的能力建设重点。

信息

华为将出资20亿美元解决英国对其产品的网络安全顾虑

据Cnbc网12月7日消息,华为公司已同意英国安全部门的要求,承诺将出资20亿美元解决英国政府对其产品的网络安全顾虑。今年7月份,英国安全部门政府通信总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华为公司制造的设备技术和供应链存在相应问题,限制了英方安全研究人员检查其内部产品代码,华为采用的美国供应商第三方组件安全性潜藏问题,使英国国家电讯网络面临新的安全风险。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开发的AI城市安全系统,将于明年在拉斯维加斯投入使用

据CnBeta网12月10日消息,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收集数据迅速发现及预测事件、事故的公共安全系统,将从明年春季起在美国西部城市拉斯维加斯投入商业运用。该系统是日本电报电话公司运用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城市的举措之一,公司还计划将其推广至美国及日本等世界各城市。

澳大利亚对Facebook和谷歌发起调查,关注其滥用市场地位问题

据路透社12月10日消息,澳大利亚反垄断监管机构表示正对美国互联网巨头Facebook和谷歌展开调查,检查它们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力,破坏了新闻媒体行业,损害了出版商和消费者的利益。该机构还建议成立一个新的监管机构来监督Facebook和谷歌,并检视这两家公司在线上广告及新闻市场的主导地位。

麻省理工学院成功开发出微加工技术,可将3D晶体管工艺缩小至2.5nm

据CnBeta网12月10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科罗拉多大学的工程师近日成功研发出新的微加工技术,可将3D晶体管工艺缩小至2.5nm。目前市场上最佳晶体管工艺水平为7.5nm,新技术能够将工艺尺寸缩小至其三分之一,可大幅提升集成电路的性能。

生物

俄科学家研发出可读取身体信号的“肌肉接口”装置

据科技日报12月5日消息,俄罗斯国立核研究大学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肌肉接口”装置,可读取肢体运动时的肌肉电场活跃度,并将其转化为信号,从而实现利用手势控制装置的目的。该项成果有望用于制造康复练习器、运动员智能服装、假手管理系统、远程控制智能手机及“智能家居”系统等。

俄罗斯首次在太空完成3D打印生物器官

据俄罗斯通讯社12月9日消息,俄罗斯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利用3D生物打印机Organaut,在零重力条件下打印出实验鼠的甲状腺,这是人类首次在太空3D打印出生物器官。Organaut打印机由俄医疗企业Invitro子公司研发,并在本月3日被“联盟MS-11”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俄研究人员表示,在零重力环境下打印出的器官和组织比在地球上成熟得更快,最新研究将为在国际空间站上打印出人体器官铺平道路。据报道,美国计划于2019年春季在太空开展3D打印生物器官的研究工作。

能源

俄罗斯首座浮动核电站进行发电测试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12月7日消息,俄罗斯首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的1号机组以10%的功率启动。“功率启动”是在“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反应堆上进行的一系列并网前的功能和安全测试。据悉,为了保证浮动核电站的安全,在每个阶段都要对各种操作模式进行测试。第一阶段测试,反应堆功率在1%~10%;最后阶段测试,反应堆功率在110%。

道达尔宣布新建1000个快充桩

据中国储能网12月9日消息,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宣布将在其300个加油服务站的基础上安装1000个直流快速充电器(每个150千瓦)。安装完成后,西欧地区可实现每150公里一个快充桩。据分析人士表示,此次计划不是道达尔向汽车电气化方向迈出的第一步。早在2018年9月,道达尔收购了法国电动汽车充电供应商G2mobility,并通过子公司Total Gas&Power与英国充电商ChargePoint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为英国的电动车主们提供充电服务。

本田联合开发新一代氟离子电池,可实现室温下的充放电循环

据中国储能网12月9日消息,本田研究所、加州理工学院以及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一代氟离子電池(fluoride-based battery,FIB),并在常温条件下实现了充放电循环。该研究作者Robert Grubbs表示,在理论上,氟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比锂离子电池高出 10 倍,充满电后的使用时长可超过锂电池 8 倍,但其在常温条件下难以保持良好的充放电循环。为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将干燥的四烷基铵氟化物盐溶解在有机氟化醚溶剂中制成新的电解液,有助于氟离子在电池内部来回穿梭,以此开发出一种新的氟化物电池。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制成的电池可在常温下实现可逆的电化学循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Science 》期刊。

海洋

韩国2018年新接LNG船订单量达52艘,占全球订单总量的82%

据中国船舶在线12月10日消息,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韩国现代重工、大宇造船海洋和三星重工获得的LNG船订单分别为25艘、14艘和13艘,共计52艘,占全球订单总量的82%。与2017年11艘的订单量相比,2018年韩国LNG船订单量剧增,克拉克森分析这可能是美国积极扩大能源出口以及中国主张环保能源消费政策使全球LNG货物吞吐量剧增,LNG船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中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母船“深海一号”下水

据国际船舶网12月8日消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载人潜水器母船——“深海一号”在武船集团总部顺利下水。该船由中船工业第708所设计,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承制,其长90.2米,宽16.8米,设计排水量4500吨,续航力超过12000海里,自持力达60天。“深海一号”是根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特点专门设计的,不仅可为“蛟龙”号深潜作业提供合适的水下、水面支持,还具备数据、样品的现场处理和分析能力,也可同时搭载“蛟龙”“潜龙”和“海龙”号3台潜水器开展深潜作业。

航空

英国政府投资1.25亿英镑用于航空航天新技术项目开发

据航空简报12月9日消息,英国政府承诺投资1.25亿英镑(1.59亿美元)用于未来航空航天新技术项目发开,以促进航空航天行业发展。英国政府将通过工业战略挑战基金支持“未来飞行挑战”计划。该计划重点支持电动飞机、无人机和城市空中机动飞行器等新技术的开发。此外,英国政府还将支持中小型供应商的发展,以提高其竞争力。

俄罗斯苏-57战斗机将装备类似于“匕首”的高超声速导弹

据航空工业信息网12月10日消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苏-57将装备一种类似于“匕首”的高超声速导弹,相关工作已列入2018-2027年俄罗斯国家装备规划。根据2018-2027年国家装备规划,该型导弹将采用机体内置方式,且外形尺寸比“匕首”更小。目前,俄罗斯暂未说明该型导弹的性能参数及其代号以及测试时间。

航天

波音公司在美国国家安全局施压下,退出由中国公司投资的Global IP卫星项目

据今日头条12月7日消息,波音公司宣布退出Global IP的一个卫星定位项目,并称因为中国公司未按合同付款,但真实原因是波音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施压下不得不退出该项目。根据美国出口管制法规,波音不得将卫星直接卖给中国。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称,担心这项商用技术可能被用于军事用途。该卫星准备用于非洲,将为其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目前已接近完工。

新材料

美国加州大学采用天然材料3D打印离体生长的组织

据南极熊12月5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开发出一种3D生物打印技术,可采用天然材料制作逼真的器官组织模型。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将天然材料3D打印成血管化肠道模型,该模型能够在乳腺癌肿瘤在体外存活。该研究的目的不是制造可植入人体的器官,而是创建人体器官模型,以帮助药物筛选和体外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期刊。

美日企业联合推进石墨烯-硅锂离子电池商用化

据新材料在线12月7日消息,美国石墨烯材料开发商SiNode Systems和日本特种化学品制造商JNC公司将联合成立合资企业NanoGraf公司,致力于推进石墨烯-硅锂离子电池及先进材料商业化。NanoGraf公司将利用美国西北大学发明的技术,通过石墨烯包裹的硅阳极来提高电池材料的性能。据悉,柔性3D石墨烯网络能够将电池功率密度提升50%,并改善电池的循环寿命。

先进制造

台湾大学研发智能交通系统,促使车辆停等次数减少3成

据环球网12月10日消息,台湾大学研究人员与企业合作研发基于人工智能运算的“交通信号灯时制重整技术”,搭配“智能影像车流分析”技术,开发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城市车流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在路口设置360°摄像机记录车流,掌握各路口车流量,预判车辆行驶方向,运算出最合适的红绿灯周期秒数,联动邻近路段,重新设定交通信号灯变化,改善交通效能,疏解车流量。目前。该技术已用于新竹市光复路路口,在此系统下,车辆平均停等次数减少了30%,行车时间节省了3分钟。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欧盟发布《人工智能协调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