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专业书法,为什么现在感觉表演写书法的人更受欢迎?

写字那些事儿


近年来,丑书,怪书层出不容,这两天又出现了一些“书法表演艺术家”,他们打着书法的幌子,在一些场合进行所谓的书法创新表演,其实就是一些吸引眼球的伎俩!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那些“书法表演艺术家”呢?那我们就先来看看那些“书法艺术表演艺术家”!来说说时下最火的三位“书法表演艺术家”!

一,曾翔“吼书”

曾翔是较早进行“书法表演”的人,也是较早的“书法表演艺术家”,他还曾经在《墨池直播汇》上直播他的丑书表演,在今年上半年他又举办了他的“春秋笔法狮子吼”书法展览,依旧是那些巨幅“作品”,依旧是那样浓墨重彩!


曾翔是当之无愧的“书法表演艺术家”,因为他发明了“吼书”,在书写的时候,他不仅抡起扫帚就开干,并且还会大喊大叫,为自己壮胆!这表演让大家直呼过瘾!而他自己也累得不行!

二,邵岩“射书”

邵岩今年发明的“射书”可真是火了一把,邵岩用注射器当笔,再配合上他妖娆的步伐,就在身后的纸上留下斑斑墨迹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线条,你说神不神奇?

邵岩还声称他的书法,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因为他走的是艺术路线。除此之外,邵岩还有“渔网书”,自己披一个蓑衣,将渔网在纸上拖行,巨幅纸边上放着鸡当镇尺,这真是脑洞大开,令人万万没想到!从下面邵岩的这张图片可以看出,邵岩就像是在耕田一样!


三,王冬龄“竹书”

王冬龄这位教授也变身“书法表演艺术家”了,创造了“竹书”,这不是篆刻,而是直接用毛笔在毛竹上书写,用的全是几米长的整根竹子,一场“竹书”写下来,用了几亩竹子!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搞这样的表演?毫无疑问是为了哗众取宠,吸引眼球!那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那些“表演艺术家”呢?究其原因,有的人是看热闹,有些人出于好奇,我想,在书法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绝大部分人都是有辨别能力的,只是把这些表演当做一种把戏来看待,这种表演不是书法,也不可能成为主流!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铁匠论书画


谁说的,我就不喜欢。

我喜欢规规矩矩的,在继承传统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的。

像现代的书法家陈忠康,还有台湾的陈忠建。早些时候书法家白蕉的行书作品。

陈忠康的书法作品,可以说是当代正统书法的一个典范。
还有“少帅”
吕英儒的书法作品,在继承传统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而像曾翔,王冬龄的书法作品,简直是垃圾,100年之后,必定会烟消云散。


京东千里行书法


呵呵😄……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

七、八岁时跟着邻居我叫二大爷的人,学写楷书。每年腊月,二大爷几乎为全村人写春联,我帮着裁纸、拉对联。二大爷的字体是正楷,写的一丝不苟。夏冬两季的假期,我几乎泡在二大爷家,跟他诵读:大学之道,在明眀德,在钦明,在止于至善。那是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

毕业后在一个企业的宣传部门工作,同事们都有出板书、写标语的一技之长。于是我业余临习了赵孟頫巜膽巴碑》。但终因不够勤奋又天性愚笨而彻底放弃,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爱好者。

所谓书法表演是近几年的事,而且愈演愈烈。好好地有手,为什么偏要用嘴写,还要喊着写、跑着写、哭着写,不一而足……我真的不喜欢👎


李玉麟的故事


书画也是一个多极化和个性化各有千秋展示优美艺术。中国人喜欢画,过去叫美术创作于字上叫书画。





Ws元931一泉元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书法表演是书法爱好者或"书法家"在现场表演书写,这对书写者各个方面的考验,也是书写艺术家最显书法功底的表现,书法表演不仅是现场几笔画就完成作品那么简单,写不好还会砸自己的名誉,所以更多的人为了提高知名度就去热爱书法表演。


曙光文苑


有很多人见不到书家现写。只是经常看到其作品,看书家现场挥豪,更能明白书家怎样用笔,正好学习学习。


智多星84183183


所有的艺术都能通过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书法表演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书法艺术表演艺术家其实跟其他的艺术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通过表演的形式来传递和传播技艺的一种方法。

有些人喜欢表演艺术家就跟有些人喜欢影视明星、体育明星、文学大师是一样的。他们喜欢这样的表演方式,通过特定的方式来欣赏其中的美 。


筱小先声


一件书法作品不会一蹴而就,非得写上几十张甚至百张,书法表演讲的是现场写,很多人观看,这就需要一定的功力,心理素质,临场发挥能力,人们大多只看到完成的作品,都很好奇怎么创作的。


卤城山人


谁说的喜欢?!捧臭脚!大多数的人都是在看他们的笑话,找乐!不懂吗?!


阿拉蕾9895


谁欢迎了,给大家取乐子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