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我说真话但不违法


袁世凯这个人一生的贡献真的非常多,他的功绩也是很大的,因为袁世凯的复辟,所有人都选择性的遗忘他的功绩,提起袁世凯就是不停的谩骂。实际上袁世凯选择复辟也有自己的打算,并不只是为了当皇帝,这个今日暂且不提,先说说袁世凯的贡献,别的不说,推翻清王朝就是最大的一个贡献。

有人可能要说了,推翻清王朝的是辛亥革命,如果你仔细去了解这段历史就会发现,如果没有袁世凯的支持,大清可不会那么快就亡。目前来看袁世凯的评价是两极化的,一方面是有人将他骂的体无完肤,一方面也有人肯定他的功绩,将他夸上了天,那么我们来看看除了推翻清王朝,他还有啥功绩。

首先第一个肯定就是创立新军,袁世凯当时可是为此费了不少的心思,他还专门从德国聘用了高级军官前来训练新兵,当时袁世凯是从制度下手,彻底的改革,创立新军。当时袁世凯可是培养出了不少的人才,这就是袁世凯的一大贡献。

袁世凯这个人别看是个大老粗,他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在当时的历史中,袁世凯是非常的有远见的,科举制度废除后,他重视新式学校的发展,并且还提出国家繁荣昌盛,根本系于国民的品德和知识以及体力的高超,而这些的根本在于教育,袁世凯掌权之后,因为重视教育,这也为后来国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袁世凯重视实业的发展,袁世凯还出钱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在他掌权的时候,工农商三者都是迅速的发展,有趣的是袁世凯当时还在全国各地都修建了戒烟馆,强制人们戒掉大烟。看历史人物要从多方面去看,不能因为这个人做的一件错事就去否定他所有的一切,总的来说袁世凯的功绩还是非常多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袁世凯最大的贡献,就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虽然今天一般来说,清朝是被辛亥革命推翻的,但是如果没有袁世凯,清朝还真恐怕不会这么快覆灭。武昌起义后,革命党推举黎元洪作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但是大半壁江山还属于清政府,王牌军队北洋军也没有拿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摄政王载沣决定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派其带领北洋军镇压革命。

但是袁世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一边让清政府暂缓进攻,一边与南方的革命政府议和。革命政府也觉得必须要袁世凯这样的人才能掌控局面,于是在1911年12月2日的汉口会议上,就确定把临时总统的位置空出来,就等着袁世凯反正后坐上。但是同盟会那边又支持孙中山,最后选出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结果就是革命军节节败退,武汉三镇被袁世凯攻下两镇。

这时候双方进行最后磋商,同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总统。于是袁世凯和北洋将领通电,逼迫溥仪退位,支持共和。手上无兵的清政府只能答应袁世凯的条件,同意袁世凯组建中华民国。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袁世凯果然原形毕露,先是反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阁制,正式就任大总统;后来又称皇帝。但是民主共和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袁世凯只能在一片反对中去世。


林屋公子


袁世凯是河南周口项城人,生于1859年,死于1916年,葬于河南安阳。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他的一生为中国做出了六大贡献。

1895年,小站练兵,建立中国第一支新军。

1905年,与张之洞合作,第一次提出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学堂。

1905年,在天津设立第一个巡警部。

1912年,第一次以和平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统治。

1913年,第一次实行国会选举,建立国会制度。

1913年,成为第一位国会选举产生的正式总统。

袁世凯还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如:建立中国第一家银行、修建中国国内第一条铁路、第一家自来公司、第一家发电厂、第一个电话电报公司、第一个电车电灯公司、第一个烟草公司等等。

袁世凯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富有最具争议的一生,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可是他对中国的做出的贡献不容抹杀,也是中国近年最具领导才能的政治人物,在他死后中国有进入了军阀混乱的时代,有让中国弄得四分五裂的局面。袁世凯是一个仅仅做了83天的皇帝,又是一个最不该死的坏人。





晚秋195087521



袁世凯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堪比千古一帝隋文帝杨坚。

一、捍卫国家主权,未失一寸土地。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疆域。

无论是袁世凯,还是之后的北洋政府。都在国家积贫积弱的情况下,未失一寸土地。

当时革命党的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把满清驱逐到关外。

新疆和西藏各民族都是向满清孝忠。若依据革命党之言,在法理上,中国将失去东北、内蒙古、西藏、新疆和青海等地区。中国的疆域会和宋朝大体相当。

而袁世凯则是说服隆裕太后把政权禅让给北洋政府。从清帝颁布的退位诏书中,可以看出政权是和平交接。无论是法理上,还是实际情况,清朝都是把所有疆域都交接给了北洋政府。

二、真正的走民主、法治、宪政之路。

无论是袁世凯,还是他死后的北洋政府。都是一心一意搞宪政。在全国实行选举。在北洋政府控制的城市,逐步实行司法独立。

袁世凯称帝,也是搞君主立宪制。

三、文化开放,言论自由。

中国有两个时期言论最为自由。一个是周王朝,一个是北洋政府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是以儒家思想治天下,思想自由,大师辈出。

四、弘扬传统文化。

北洋政府,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把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作为奋斗目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杨朱学派


只说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称帝是一个很迷的事情,袁世凯为什么称帝呢?很费解。

在称帝之前,已经是站在中国政治巅峰的第一人,他又为什么贪图皇帝这个虚名呢?这个虚名是无所谓的,搞帝制肯定不是无聊到想要以皇帝的身份被记载到历史。

我认为袁世凯有以下的考虑:

首先,中国经过辛亥革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进步,并且是倒退了。皇帝被打倒了,所以关于皇帝的一切也崩溃了,没有了所谓“王法”的社会乱成了一团,这时是不适合进行经济建设的。中国需要稳定,需要建设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是新思想无法提供的,旧的思想就可以继续维持,恢复皇帝在人民心中的信仰就是当务之急。

由于中国并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经验,参考国外的列强,中国必须选去一个模板去发展。而最好的模板不是法美的共和制,而是德日的君主立宪制。施行共和制必然新旧势力对立,一场大仗在所难免,当时的中国无法在承受这样一场战争。而君主立宪制的艺术就是妥协,这是适合中国发展实际的。

但是中国人苦于满清统治久矣,一提到皇帝就恨得牙根痒痒。袁世凯是没有想到的,再加上政府和列强的鼓吹,袁世凯更加被蒙蔽了。即使全国掀起讨袁运动,袁世凯都认为自己是众望所归。直到众叛亲离,他才知道自己的预计是多么离谱。


艺趣老年驿站


袁世凯最大的贡献是帮助民国完整地继承了清帝国的版图

袁世凯在近代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时至今日人们对他的评价仍旧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独夫民贼,有人却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乱世豪杰。

(袁世凯)

袁世凯,河南项城人,出生于官宦世家,叔祖袁甲三曾位居漕运总督,是封疆大吏。而其父亲袁保庆则官至江宁盐法道,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

袁世凯少时放浪不羁,曾多次参加乡试不中,因此愤而放弃读书做官的想法。他在22岁时选择投笔从戎,投奔了父亲的故交,淮军将领吴长庆。吴长庆曾经受到袁父袁保庆的提拔,所以对袁世凯非常照顾。

1882年清帝国的藩属国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朝鲜国王李熙的生父,朝鲜顽固派首领兴宣大院君李昰应发动兵变,夺取朝鲜政权,随后与大院君政见相左的朝鲜王妃闵妃(明成皇后)紧忙请求清廷出兵平乱。清廷在接到闵妃请求后派遣淮军前往朝鲜镇压兵变,而袁世凯则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

在清廷的介入之下,此次政变被很快平定,而袁世凯在朝鲜期间则表现出极高的军事才华和勇气。战后袁世凯奉命驻留朝鲜,并在1884年挫败了亲日分子策划的“甲申政变”,维护了清廷对朝鲜的控制。

袁世凯在朝鲜总共待了12年,期间他与闵妃一党关系良好,但也得罪了朝鲜的开化党。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日本以护侨为名迅速出兵朝鲜,甲午战争爆发。此时正在朝鲜的袁世凯自知不敌日军,隧潜逃回国,后被派往辽东前线筹备粮草。

甲午战败后袁世凯深感清军的落后,于是极力主张编练新军。后经清廷批准,袁世凯在天津小站以德军为蓝本编练新式陆军。这只军队日后成为袁世凯发家的资本,也是北洋军阀前身。

除了军事上的改革外,当时清廷也在推行政治变革。在慈禧的允许下,康有为、谭嗣同等人掀起了著名的戊戌变法。但是康谭等人的变法太过激进,引发了慈禧的极力不满,于是准备废除变法。

康谭等人这时也感到了时局不妙,于是在1898年9月18日深夜,谭嗣同只身前往北京城外的法华寺密见袁世凯,要求其出兵包围颐和园,刺杀慈禧。

袁世凯虽然当时手上有点军权,但尚不足以与后党相抗衡,以卵击石的事情袁世凯是不会干的。在打发了谭嗣同后,袁世凯几经思量,最后前往天津向慈禧亲信荣禄告发康党等人图谋。

其实早在袁世凯告密之前慈禧就已经准备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袁世凯的告密对慈禧的决策没有多大影响,只不过是加剧了慈禧对变法派的憎恶。但此次告密确实对袁世凯的仕助力不小,之后在1899他被朝廷任命为山东巡抚,成为地方大员,此时他才40岁!

袁世凯在上任山东巡抚后大力镇压省内的义和团,并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响后拒绝了朝廷勤王的旨令,加入了东南互保,使得山东幸免于战火。

战后袁世凯不仅没有遭到清廷的责罚,反而备受器重,参与到新政当中,而他所创建的新军也进一步扩充至北洋六镇,其中五镇由他亲自统帅,可谓大权在握。

(北洋新军)

满人在入关之后几乎从未让汉人染指过最高军权,因此手握重兵的袁世凯遭到了满洲贵族的极力打压。特别是在慈禧去世之后,摄政王载沣(载沣是光绪皇帝的弟弟)极为厌恶袁世凯,于是借机解除了袁世凯的兵权,将他放逐回家。

但是北洋军作为淮军的延续,在实质上属于私人军队,除了袁世凯以外谁的命令都不听,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根本调不动北洋军。于是载沣被迫重启袁世凯,任命其为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清朝历史上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汉臣。但袁世凯终究没有成为清廷的第二个曾国藩,而是当了帝国的终结者。

在看到清廷大势将去后,他选择与南方民军议和,最后逼迫隆裕太后下诏退位,成为中国民国第二位临时大总统。到1913年他又操纵国会,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会见各国驻华公使)

袁世凯走到这一步时,虽然与孙中山等人颇有龃龉,但是他和平地完成了政权交接,并且以五族共和为旗帜,顺利的接管了清帝国的所有领土,武力打消了外蒙古的独立,这些都足以让他名垂清史。但遗憾的是,他晚年的称帝之举毁掉了他所有的声誉,即便他最后主动取消了称帝,但还是被国人唾骂不止。

实事求是的讲,袁世凯确实为中华民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革命党人根本无力控制边疆的蒙古、西藏等地,只有袁世凯才有能力稳住全国局势,不至于让国家分崩离析。而袁世凯也成功地将一个完成的国家交给了中华民国,窃以为这是袁世凯对中国最大的历史贡献。


千佛山车神


1915年12月,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宣布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自立为帝。取消共和、复辟帝制,消息一传出来,就遭到全国上下各界激烈,引发护国运动。83天后,在巨大压力之下,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孙中山批评袁世凯为“独夫民贼”,陈伯达斥骂袁世凯为“窃国大盗”,复辟帝制是袁世凯永远的污点,无法洗刷。但是近代历史上又有几个至真至善、十全十美的人物呢?当我们暂时不去考虑袁世凯的错误,探寻他的贡献时,我们会发现他的最大贡献就是推动了清帝逊位、封建帝制的终结,也许对于大清王朝来说袁世凯是个罪人,但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袁世凯的确作了大功一件。

武昌首义吹响了革命的号角,但也带来了南北战事的相持不下。袁世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清廷与革命派之间周旋,他力图借权力来自清帝逊让之名,以便主导南北政府合并,使得延续清朝的法统与承接清朝的政府相辅相成。通过清帝退位,辛亥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成果,在实现帝制到共和跨越的同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


老照片


说到袁世凯,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袁大头?只做了83天皇帝?

还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但是,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

袁世凯少时学文又习武,还喜爱兵法,立志要学“万人敌”。

他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册,因而被人讥笑为“袁书呆” 。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为他日后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的领袖奠定了基础。

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1859~1916),病逝后葬于河南安阳。

他的一生,颇有争议,但他为中国做出的贡献不能抹去

。他的最大贡献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袁世凯具体有哪些贡献?请听有书君娓娓道来:

一、以和平方式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皇权统治,在中国首次实行宪政。

辛亥革命的爆发,给清政府亮起了红灯。

袁世凯在1912年带领北洋军队,通过各种努力,终于逼迫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了清朝,避免了南方革命党与北洋军队的一场大战。

因而得到了孙中山的夸奖:”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

可以说,没有袁世凯,就没有中华民国。

历史上哪有朝廷在军事上占优势,却与革命党谈判?从无先例!正是袁世凯的授权与安排,南北议和才在上海正式启动,也正是袁世凯,促成了国家政权的和平移交。

袁世凯认为,”官可以不做,宪法不能不立”。他在晚清时期,高举”立宪”的大旗孤军奋战,请求立宪,这对晚清宪政的形成至关重要。

二、竭力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袁世凯不仅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还竭力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利益。

他在1912年4月22日,发布了大总统令,明确宣告”蒙、藏、回疆各地方的一切政治俱属中国内政。”

三、创建新式军队,培养大批军事人才。

1894年12月,袁世凯到天津小站接练定武军。他仿照西方国家,把陆军分成不同的兵种训练,以适应近代化作战。

他还开办随营学堂,培养军事人才,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军制改革的使命,做出了别人做不到的成绩。真不愧是行伍出身, 兵书战册没白学,赢得”中国的华盛顿”一说。

四、创立中国近代警察体系。

中国”警察”是何时出现的?猜猜看。对,是在1902年,袁世凯先在直隶省城保定首设了巡警总局和分局。

到了1905年,又在北京、天津创建警务学堂,为警察系统培养了大批人才。四年以后,全国的各大城市都有了巡警。

基于此,袁世凯被称为中国公安警察教育的创始人。

五、废除科举制度,推广免费国民学校。

科举制度害人不浅,袁世凯因乡试不过,影响他的前程。于是他在1905年,极力主张废除科举制度。

为了培养新式人才,他建立了各级师范学校40多所。即使财政捉襟见肘,他也要压缩军费,也要推广全部免费的国民学校,即四年制初级小学。

他在直隶总督任内的几年内,建立了大学2所、各种专门学校达到29所,山东大学也是他创建的。他是百年来当政者中重视教育的第一人,这一点,阎锡山与他相似。

六、督修了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詹天佑这个名字大家都熟悉。他在1905年,被袁世凯任命为总工程师兼办路务,不到四年时间,修成了约200公里长的京张铁路。

其实,袁世凯的贡献不止这些,他还建立了中国好多个第一,在此不做累牍。

大变局时代,幸有袁世凯。如果袁世凯再活十年、二十年,中国也许不会四分五裂、军阀混战,老百姓也可免受战争之苦。

但中国误会了袁世凯。说他是出卖主权的“卖国贼”、窃取革命果实的“窃国大盗”。事实上,他已经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取得了弱国外交的胜利。

毁就毁在”称帝”这件事上,说他是重开历史倒车。

其实他是被某些人蛊惑了,其中就有他自己的儿子,好在他所遗留的接班人里,并没有自家儿子,说明什么?他以国家为重,国家高于一切,他没有私心。

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褒贬不一。是他逼退了清帝,和平地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他对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他还建立了第一支新军、废除了科举制度、设立了巡警部、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督修了第一条京张铁路、实行了宪政……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也是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他对中国做出的贡献不容抹杀。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有的作者把袁世凯写的多冤枉,什么被别人挖坑,我倒想问问这些颠倒黑白的也能过?

1)袁世凯九房姨太太,并且和津门有名的名妓有一段佳话,这也是操心为公?平时在慈祥太后面前阿谀奉承像个跳梁小丑,这也是忍辱负重?

2)袁世凯的确是历史对他的评价“窃国大盗”,他唯一的贡献就是让大清朝安乐死,而不是靠战争来完成这个过程。

3)袁大头上刻的是总统,可他却回头做皇帝,这也是别人逼的?83天的皇帝难道是别人骗他的?他的这种行为直接导致全国反复辟战争,本来说袁世凯是个复杂的人还可以,可是当皇帝让他的“窃国大盗”落了口实。



4)天津小站建立新军,这是他篡权的本钱,说是他的贡献不如说是他逼皇帝退位的资本。另外说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不是他所为,难道他上台反对过?


袁世凯的病死是最好的结局,如果继续下去不知道他会多惨!


黄蜂二师兄


甲午战争时期,袁世凯是李鸿章的部属,参与了朝鲜的对日战争及甲午海战,被打败之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出去,朝鲜也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清朝的统治也到了末日,那时袁世凯已经是权倾朝野。



1915年,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约》,台湾割让给日本。1916年。袁世凯称帝后。大量铸造金币。耗去了举国之本。下面说说袁世凯的贡献。


1、袁世凯留下了无数的金币,价值连城,一个金币价值7000多元。现在农村许多地方,结婚必须要这个东西。用来在收藏,可是价值不菲啊。

2、袁世凯留下了人们争议的素材,无数的文人墨客,以此为题材。杜撰了无数个故事。有的说袁世凯卖国。有的说他没有丢掉一寸土地。


3、留下了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导致中国积贫积弱,直至最危险的时候。不过袁大头的金币,人人都想得到,现在供一组图给大家欣赏,一饱眼福。

个人认为史料的记栽,经得起推理,按时间的顺序,当时所发生的事,可以作出判断。地上人多心不平,各有观念,各有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