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韩复渠在抗日战争中的作为?

焦思聪


韩复渠在历史中的评价很糟糕,几乎成了人人喊打的一个军事将领:无能,鲁莽,违抗军令,甚至是汉奸所为。

但历史的细节并没有这么简单用几个词可以概括,韩复渠统治山东八年,确确实实地在山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就是在他主政期间,大儒梁漱溟在山东试验了乡村建设运动,没有韩复渠的支持,梁漱溟的试验也绝对展开不了。山东在这八年间确实有了长足发展,成为当时的大省。


但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山东战区属于第五战区,李宗仁是司令,韩复渠为副司令。

日本人攻打到山东沿线,老蒋给韩复渠下令抵抗日本,本就对老蒋有些许不满,在老蒋又将两个重炮部队调到汤恩伯部队,而没有给山东战区的时候,韩复渠彻底炸毛了。采取了不抵抗日本的战略,山东迅速被日本占领。

老蒋炸毛了,韩复渠那是公开违抗军令,不严惩韩复渠,何以树军威。因而就有了之后的老蒋设计诱杀韩复渠。

违抗军令而被杀这一点无可争议,但韩复渠八年主政山东做的事情还是值得肯定的。

你觉得韩复渠不抵抗日本,可以被理解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首先,韩复渠在山东主政期间,对山东是做了很大贡献的。他澄清吏治、禁烟、剿匪,并大力发展山东教育事业,建设模范新乡村,并号召山东农村大力学习模范乡村,以提倡经济保障。



抗日战争爆发,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韩复榘断然拒绝了日本人的“华北五省自治”计划。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韩复榘亲自在第一线指挥,进行了夜袭桑园车站、血战德州、坚守临邑、济阳遭遇战、徒骇河之战、济南战役、夜袭大汶口等战役。

期间韩与蒋介石多次发生矛盾,后韩复榘不听国民政府命令,擅自撤离山东战场而被蒋介石在开封诱捕并因此治罪,审判后被戴笠特务暗杀。



从道理和前因后果来讲,韩复渠擅自撤离山东战场完全是蒋介石流氓行为所致。韩复渠擅自撤离也是意气用事,缺乏民族大义!



韩复渠这么死,是笨死!


一嘟噜一嘟噜的八月呦


韩复渠和石友三在中原大战时倒戈,背叛倒戈将军冯玉祥。蒋介石最终能取得胜利,石友三和韩复渠功不可没。

石友三大汉奸屠杀抗日人士,最后被活埋。韩复渠后来担任山东省主席,长达7年。

在台儿庄战役前夕,日军进攻山东。韩复渠为了保存实力,把山东拱手送给日本人。



在军事会议上,当蒋介石质问韩复渠丢失济南之罪时。他居然理直气壮说:老蒋把上海、南京都丢了。阎锡山把太原也丢了。他们不该被治罪吗?

上海丢了,但打了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伤亡惨重。

阎锡山也是打了忻口会战,晋绥军伤亡过半。

总之,上海、南京、太原都是组织了抗战,付出巨大牺牲后,打不过日军,战败了,才丢失的。

而韩复渠丢济南,是没放一枪一炮。把济南拱手送给日本人的。

韩复渠在抗战中的行径,与汉奸无疑。

枪毙他合情合理。

日军进攻山东,如果韩复渠组织济南会战,同时向军事委员会求援。打一场轰轰烈烈的济南保卫战。即使战败,即使济南沦陷。韩依然是民族英雄。

但他最终却做了窝囊的狗熊,被蒋介石枪毙。

韩复渠的名字也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世唾骂。


杨朱学派


韩复榘为什么掉脑袋?就因为蒋介石小心眼?

【萨沙讲史堂第五百一十八期】(历史系列第206讲)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的是,老蒋是个政治家。作为政治家,一切都要从政治出发,个人的感情要放在背后,不会因为私仇杀人。韩复榘之所以被杀,说到底还是自找的,谁让你跑路。听萨沙说一说。

日本鬼子大兵压境,山东危急。

蒋介石突然宣布解除自己第五战区司令的职务(蒋介石代理第五战区司令),却并没有任命副司令官韩复榘接任,却任命桂系将领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司令。

蒋介石为什么这样安排?还是怕韩复榘保存实力,擅自调动部队,让老军阀李宗仁来指挥他。

如果山东作战由韩复榘指挥,那么韩想怎么样都可以,甚至可以以司令官名义制定各种战术,合理合法的回避和日军决战。

如果让一个中央军将领指挥韩复榘,他立即会利用舆论攻击老蒋借机吃掉他的地盘和军队。

无可奈何,只能让同是军阀的李宗仁来指挥。韩就必须服从李的命令,不然就是违抗军令了。

蒋介石并没有下决心整肃韩复榘,毕竟宋哲元都放过去了,况且一个韩复榘呢。

没想到,韩复榘根本不在乎李宗仁的命令。

他先是放弃了黄河天险,随后连续放弃济南、泰安,导致山东门户大开,大片领土迅速沦陷。

在短短20天内,由于韩复榘的任意撤退,日军连接攻占山东省超过二分之一地区,南北行军超过200公里,基本没遭遇什么抵抗。

所谓的黄河天险,仅仅被1000多日军突破,国内外媒体对此大肆抨击。

包括李宗仁在内,几乎所有人都对韩复榘很得要命。

李宗仁曾经说:山东老百姓养条狗,还可以看看门;养头猪,还可以杀了吃肉;养了韩复榘这么多年,还不如猪狗。

此时,就算韩复榘算错棋了。

这时候,他很危险,老蒋已经具备了收拾他的条件。

韩复榘丢掉了山东的地盘,经济上就必须依靠国民政府补给。如果后者不给军费,他的6万大军就要散伙。

军阀有奶就是娘,老蒋早已分化了韩复榘的部下。

韩复榘的部下已经许诺,就算动了老大韩复榘,他们也不会叛乱。

抗战头几个月,华北三大军阀:宋哲元、阎锡山、韩复榘都在搞事,其他小军阀部队也颇有不听命令胡乱行动的。

这时候,恰恰需要一个大佬的人头来祭旗,韩复榘就算碰到了枪口上。

同时,干掉韩复榘可以消灭他的军阀割据实力,少了一个内部的敌人,这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鸿门宴:

蒋介石先开了一个徐州会议,表面是商讨山东下一步作战计划,其实是诱捕韩复榘。

韩复榘如惊弓之鸟,相当敏感,根本没有敢参加。

稍后,蒋介石又在开封召开了北方抗日将领会议,通知所有北方将领都必须参加。这样一来韩复榘就不太好推辞了。

话虽如此,韩复榘心里还是怕的,他赶忙电话给李宗仁摸摸虚实:李长官,我怕委员长生我的气啊,我看这次会议我还是不去的好。

李宗仁狡猾异常,其实就是他第一个要求严惩韩复榘的。他却说:向方啊,你太多心了!我问你,你有没有同日本人勾结呢?没有吧!那你还怕什么呢?你如果不去,反而让别人怀疑你串通日寇。委员长脾气虽然大,顶多也就批你几句,到时你承认个错误就完了。

对付韩复榘这一幕很有戏剧性。

韩复榘带着孙桐萱军长和一群卫兵,赶到河南开封。

第二天下午,他们就乘车到达开封南关袁家花园礼堂,参加这个北方高级将领会议。

从他们下车开始,情节就按照蒋介石的布置发展。

韩复榘下车后,走到礼堂大门口。几个中央宪兵拦住孙桐萱军长和几个卫兵说:委员长有命令,随从一律不允许进入礼堂,请这几位到傍边屋子休息。

韩复榘军政经验非常丰富,顿时就有点怀疑。不过,那间随从休息室里面非常热闹,上百名随从军官在屋子里大声聊天攀谈、抽烟,欢声雷动。于是,韩复榘的一点疑心,也被打消了。

他扔给孙桐萱几包香烟说:没事,你们也去热闹热闹,跟他们抽烟去。开完了会,我们再一起回去。

于是,孙桐萱和警卫们就这样被引开了!

韩复榘一人往里面走,周围都是北方的高级将领,大半是韩复榘的熟人。

很快走到礼堂门口,却看见几个副官放了张桌子在礼堂门口。

门口贴着一张公告,上面写到:奉委座谕,今日高级军事会议,为慎重起见,所有与会将领,不可携带武器进入会厅,应将随身自卫武器,暂交副官处保管。

这不是缴械吗?韩复榘心里有些嘀咕。

不过,身边同样级别的将军们,纷纷拔出手枪交给副官登记。

韩复榘没有办法,只得交出了自己2支手枪,嘀嘀咕咕的抱怨蒋介石胆子小,怕被打黑枪。

这一手,自然也是专门对付他的!

刚进去以后没多久,蒋介石就走入会场,会议立即开始!

会议开始前,蒋介石还跟韩复榘客套了几句说:向方啊,我看你发福了,是不是山东的鱼虾把你养胖了。

韩复榘见蒋介石开玩笑,心情顿时放松下来,警惕心降到了低点!

没想到,会议刚开始,蒋介石就严厉说道:抗日这个重大的责任,应该是我们每个将领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竟有一个高级将领,放弃山东黄河天险,违抗命令,连续失陷数座大城市。他使日寇顺利进入山东,影响巨大,危害极大。

韩复榘在台下听到这段话,如坐针毡一样。

接着蒋介石把矛头直接对准韩复榘,转头厉声说:我问你,韩总司令!你不发一枪,从山东黄河北岸,一再向后撤退,继而放弃济南、泰安,使后方动摇,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韩复榘也是臭脾气,顿时也火了。

他刷的一下站起来:山东丢失,我有责任。可是南京丢失算谁的责任?

蒋介石一项以丢失南京为奇耻大辱,被韩复榘这样一顶撞,气的全身哆嗦,大声说道:我问的是山东,不是问的南京!南京丢失,自有人负责!

韩复榘还要争辩,旁边的刘峙用力拉他坐下,小声说:向方啊,你不要强辩了,不要惹委员长生气。

好在蒋介石突然话锋一转,没再提山东问题,说起河南省作战计划。

气呼呼的开完会,韩复榘立即起身要走。

傍边的刘峙又拉住他说:向方啊,我们好久没见了,别急着走,跟我聊聊去。我这边有点上好的西湖龙井,正好一起尝尝。

韩还在气愤中,也想找个人诉诉苦,就跟着走了。

刚走到一个偏厅,突然迎面走来几个人。韩一看,为首居然是军统的头子戴笠。

韩复榘顿时全身冷汗,本能的伸手去摸抢,摸了个空。

他想大声喊警卫,但连孙桐萱他们到底在哪儿都不知道,叫破喉咙也没用。

转头再一看,身边刘峙早早已开溜了,前前后后都是持枪的军统特工。

戴笠皮笑肉不笑的对韩复榘说:韩主席,委屈您了。我们奉委员长的命令,请你去武汉走一趟。

韩复榘听到这句话,顿时全身发软,知道在劫难逃了。

后面特务见他身体晃动,赶忙伸手扶住了他,押他上了外面的一辆汽车。

一路上,只见车行沿途布满了岗哨。汽车急速开到火车站,将韩压上一辆专列,车箱里布满了大批荷枪实弹的宪兵、特务,戴笠亲自当押车人员。

韩复榘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蒋介石是处心积虑要他的命!

【萨沙讲史堂第五百一十八期】(历史系列第206讲)


萨沙


曾经的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韩复榘远没有江湖传说的那么笨蛋,开着专列去参加蒋介石在开封召开的军事会议时,带了整整一个手枪营护驾,不过还是着了蒋介石与戴笠算好的道,诱捕之后迅速押往武汉。没办法,作为下级,他要么执行命令到会,就得入瓮;要么拒不奉召,同样也给了蒋介石解决他的借口。

在抗日问题上,韩复榘的政治立场没有问题,1933年就断然拒绝了日本人所提出的“华北五省自治”方案,作为地方实力派,坚决不当汉奸,甚至比态度暧昧的第29军宋哲元做的决绝;军事行动方面也远胜张学良,在抗战爆发的“上半场”也曾经血战德州,所部第3集团军三个师伤亡过半,发扬西北军的大刀作风,夜袭桑园车站、夜袭大汶口等战斗也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韩复榘在“下半场”判若两人的主因有二,第一是明显感觉到了蒋介石的不信任,比如将许诺的重炮旅转隶汤恩伯,比如中央军只配置第二线纵深等情况,互相已经戒心甚剧;第二是传统军阀思想作祟,深知一旦嫡系部队拼光则无论地位和地盘,必然此后一无所有,从这一层看,与张学良撤守锦州的动机无二。

但是韩复榘因此放弃黄河防线和泰山天险,崩盘式完全撤离山东战场,在军事上仍然是不可原谅的,军事委员会原本拟定坚持一个月的防御作战几天内便告破产,使日军矶谷第10师团得以长驱直入直扑徐州,李宗仁第五战区在苏鲁交界几乎没有战役准备时间,全赖川军与西北军庞炳勋部死守,才有后面的台儿庄大捷。



韩复榘上将被审判枪决,倒是也有贡献,它使第五战区的各路杂牌军队将领再不敢轻易抗命,因为李宗仁麾下大多是西北军、东北军、川军和滇军部队,中央军第20军团汤恩伯和桂系第31集团军连总兵力的半数都不到,如果战场号令不遵,也将是灾难性的。徐州会战第一阶段的胜利和台儿庄大捷,与各部较听招呼关系极大。

以韩复榘第3集团军的五个军能守住山东吗?答案是否定的,但罪过在于,没有坚决防御达成战役规定时间,让第五战区全盘被动,作为战区副司令官,韩复榘难辞其咎,但似乎罪不致死,丧师失地的国军高级将领多了去了 ,但蒋介石必杀韩复榘除战场抗命外,更有深层原因:



第一,韩复榘并非蒋介石黄埔嫡系,是中原大战中叛冯投蒋获封山东地盘的,主鲁后建设“独立王国”,截留税收,扩编军队,对国民政府的指示阳奉阴违,俨然成为新的实力派地方军阀,这与蒋介石力求军政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早晚必须解决。

第二,西安事变爆发时韩复榘公然通电支持张杨,甚至有配合张杨夹击中央军的作战计划,以蒋介石的为人和作风,想必早就动了杀机,不过在寻找合适机会而已。

第三,韩复榘事后察觉不妙,与四川实力派刘湘秘密结盟,试图倒蒋自保,结果事泄,刘湘被蒋介石派专人申斥,惊恐之下病亡,下一个轮到的,也一定是“韩主席”了。

可以无能,不可不忠,这是老蒋用人的重要标准。1938年1月24日,韩复榘被戴笠的特务枪杀于武汉。


度度狼gg


说到韩复榘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不由自主会想到另外一个人:张学良。

张学良:东北王张作霖的继任者,东北军统帅。918事变中,张手握30万大军,不战而退,撤出关外,将东三省拱手让人。

韩复榘:当时的山东省主席,手下有五个师一个旅,军队数量大概在6到7万。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之中,韩复榘面对日军的进犯,擅自撤离山东战场,导致日军长驱直入。




这两人的行为,确实有诸多的相似之处。面对日军的进攻,都是手握重兵,不战而退。这种行为,其实可以理解:乱世之中,军队是军阀的立身之本,手底下有枪杆子,才能有说话的权力;韩复榘对于这点是深有体会,他的老上司在中原大战中输的精光,再无翻身的机会。张学良是军阀,韩复榘也是军阀,这种保存实力的做法,符合他们军阀身份!


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公而忘私的人很少,特别是对于军阀来说。他们是中国人不假,和那些汉奸相比,他们相对来说还保有一点民族气节,虽然保存实力,却并未当汉奸。


当然,韩复榘和张学良还是有区别的。张学良是完全没有和日本人打过就退出了东北,而韩复榘在抗日战争初期还是积极抗日的:

  1. 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韩复榘便通电全国,支持张杨的行动,要求蒋抗日;
  2. 1937年韩复榘拒绝了日本“华北五省自治”计划,回绝了日本人的拉拢;
  3. 全面抗战爆发后,韩复榘多次抵抗日本人的进攻,进行了夜袭桑园车站、血战德州、坚守临邑、济阳遭遇战、徒骇河之战、济南战役、夜袭大汶口等战役。

这样一个坚决抗日的人,为什么后来会为了保存实力不战自退?这和他的出身有关。韩复榘是冯玉祥的旧部,冯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中原大战前脱离冯玉祥,投靠蒋。在主政山东期间,韩复榘大力发展自己势力,这就引起了蒋介石的猜忌。而且韩复榘作战勇猛,二次北伐期间是第一个打到北京城下的将领,被人称为飞将军。

面对这样一个人,蒋介石颇为顾忌,总是有意无意的给韩复榘使绊子,削弱他的力量,德州血战期间,韩复榘兵力已经损失过半。抗日战争初期,韩蒋之间的矛盾就已经很深了,蒋介石甚至希望借助他人之手消灭韩复榘。而蒋介石在此前借故调走了韩复榘手下的炮兵旅,让韩复榘去送死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了。


所以为了保存实力,韩复榘选择了撤退。李宗仁曾电令其死守泰安,韩复榘回电:“南京不守,何守泰安。”蒋得知后大怒,决意除去韩复榘,以正军纪。最终,韩复榘在开封被蒋介石诱捕,审判后被军统暗杀。


这是一次选择:战,可能尸骨无存,成全自己抗日英雄之名;退,保存实力,但会背上万世的骂名。韩复榘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作为军阀的选择!


胡史乱翔


韩复渠这人历史上要不看那档子事多多少少也算有些好名声,无论是禁烟、剿匪还是澄清吏治上他干的都有些起色。甚至韩复渠一个军阀在那个年代还能重视教育,隔三差五还会去演讲、写点字什么的。重视到什么程度呢?说蒋介石曾经问韩复渠的教育部长:“省里欠你多少教育经费?”教育部长何思源的回答是韩复渠从来没欠过教育经费。

但无论如何,他也算是国家的罪人,丢了山东。只可惜,那个年月这样的罪人实在太多,而且有的还是在蒋的授意下获罪的。我很能理解对于韩复渠而言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当时南京是蒋在做主。蒋对非嫡系是怎么做的呢?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49军、51军、53军、57军、67军、骑兵第二军,这是东北军撤入关内的部队番号。后来怎样呢?除了51军和53军以外不是被黄埔系的人架空就是慢慢耗到被撤编。三十万东北军,到最后竟然落得这么个下场。

韩复渠能不知道么?更何况他手底下满打满算才十万人。打起来的话,耗光了拼光了,为国尽忠了。然后呢?中国人那个时候大多都太聪明,初一的时候刀架在脖子上,还有心思想十五时候的事。韩复渠不是个笨人,作为一方军阀他不会像张自忠那种“笨人”一样先想到国家利益和军人荣誉并愿意为之死战。

后来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他跑也没能跑多久。不过要说枪毙的话他挺冤的,他没有张学良那时的运气,不然按丢失的国土面积算韩复渠枪毙一次的话张学良够起码被枪毙四次,可是张学良活着,他死了。


军事新观察


首先我要更正一下,是韩复榘,不是“渠”。全面抗战开始后,韩复榘顶是顶了一下的,时间不长,所以一般人不太了解。他的部队原先叫第3路军,抗战初期改编为第3集团军,下辖第12、第55、第56军,合计六七万人吧。

1937年11月,日军从河北沧州进攻山东北部,第3集团军在德州、惠民、齐东一线防守,韩复榘亲率卫队旅第1团赴前线督战,相持月余。有一次,韩复榘在济阳县城被日军包围,卫队团伤亡殆尽,总算护着主公安全突围。经此一战,韩复榘受到很大打击。

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找韩复榘商量对策,建议第3集团军以沂蒙山区为后方,必要时将弹药给养物资等运往山区,准备打游击战。韩复榘几乎跳起来,“不行不行,浦口已失,敌人即将打到蚌埠,中央军节节撤退,我们不能变成包子馅儿!”

日军进攻济南,韩复榘早己无心抵抗,一味装运物资运送河南漯河以西各县。李宗仁来电阻止,豫西非第3集团军后方,为何运往该地?韩复榘反问,“开封、郑州亦非五战区后方,为什么将弹药、给养存在该地?”李宗仁命令守泰安,韩复榘又拒不执行,“南京不守,何况泰安”。



1938年1月,蒋介石在开封召集第一、第五战区团长以上军官举行作战会议,趁机诱捕韩复榘,罪名是“违抗命令,擅自撤退”。后来,韩复榘在武昌伏法。事实证明,蒋介石没有冤枉他。没有抗战之前,都说要枪口一致对外,大家团结起来,真的抗战了,你又不听指挥,这仗怎么打!蒋介石之所以一直拖延、避免全面抗战,就是因为中日国力差距大,中国又有那么多不服中央的地方实力派。

总结一下,韩复榘在抗战初期表现不是一般差,蒋介石为了整肃军纪,当然有必要从严治军,我觉得还是不够严,抗战中后期军纪又是大幅度下滑。


冯杰


韩复榘的所作所为就是军阀割据的思想。他有民族大义绝不投降,但是更多的是自身利益。

如果你认为看中自身利益不算什么,但是为了保存实力,放弃整个山东,放弃黄河天险,放弃泰山天险,那就是遗臭万年的事情。


南京沦陷后,李宗仁多次对韩表示要加强对山东的防御,并且说已经调动东北军和桂军阻击日军。韩出于对蒋的不信任,居然放弃黄河天险。日军仅用1000人渡过黄河,震惊了国内外。日本渡过黄河后他又放火烧了济南,放弃济南。

济南沦陷后,李宗仁又电告韩军事重地泰安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放弃了,他居然说:“南京不守,何守泰安?”泰山天险又是拱手让人,短短20天韩把整个山东拱手让人。

韩的退让导致第五战区差点全线崩溃,李宗仁徐州会战的部署还未完成,而鲁南全部暴露在日军铁蹄之下。连李宗仁的徐州司令部都直接暴露给日军,危在旦夕。



当时参加徐州会战的国军还在路上,导致李宗仁甚至无兵可用,如果不是紧急赶来的川军抵挡了一周不要说台儿庄战役,整个徐州会战都不可能存在。如果没有徐州会战,被誉为中国战场的转折点的武汉会战也宣告流产。

韩为一己之私,放弃整个山东,造成的恶劣影响几乎导致整个抗日战争大溃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他都无法洗掉这个污点。


渔耕樵读


韩复渠刚开始也想跟日本人好好打一仗,毕竟山东是韩复渠苦心经营多年的地盘,日本人进攻山东已经触犯到韩复渠核心利益所以韩复渠是要御敌与山东之外的。只是关键时刻蒋介石把配合韩作战的重炮部队撤走,韩复渠深感凭自身实力难以应对日本人更感觉蒋想假日本人之手消灭自己,于是置民族国家利益于不顾放弃黄河防务撤出济南任凭日本人在山东长驱直入同时造成了当时国民政府战略上极大的被动。在当时不杀韩不足以平民愤不杀韩不足以整肃国民政府涣散的军纪。当然在杀韩的问题上蒋介石也是藏有消灭异己的私心的。其实韩复渠绝不是后世传说的像个草包似的,当年韩在山东还是很有建树的毕竟韩也是一个文化人早期也跟日本人打了几仗。但是在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把自身利益置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怎么说也是一个该杀的民族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