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寶寶的便便來判斷寶寶的消化情況?

黃書包


自從當了媽以後,要學會的育兒知識特別的多。我們知道,寶寶的大便與健康有著緊密的關係,寶寶大便的次數和質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狀況。媽媽們如果能早些解讀到寶寶大便中的異常情況,有助於早期發現寶寶腸胃疾病。





從寶寶出生到一歲這個階段,寶寶大便經常會發生變化的,比如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寶寶是否添加輔食等。

那麼,如何從寶寶的便便來判斷寶寶的消化情況?

1.喝母乳的寶寶每天排便在3-5次,正常大便狀態為黃色均勻的膏狀,或者夾帶著比較小的顆粒,有點酸味但是不臭的。如果母乳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比較多,使得大便在腸道發酵,那麼寶寶的大便就帶泡沫,且次數增多,說明寶寶消化不良。如果寶寶拉綠便的話,那麼說明媽媽的母乳質量有問題,媽媽應該調整飲食習慣。

2.喝配方奶粉的寶寶每2天左右排便一次,大便的顏色有黃色、墨綠色、棕色等,味道比較臭比較難聞,且大便比較乾硬。所以,喝母乳的寶寶要及時的補充水分,待4個月後可以適當添加蔬菜水或者水果汁。



文海撈夢話育兒


本文總結了寶寶大便的所有正常和不正常形態!建議收藏!

寶寶從出生到餵奶到添加輔食,每個階段的便便都是不同的。我們分別來說什麼是正常的便便以及不正常大便對應的症狀是什麼?


1.新生兒胎便(墨綠色)

新生寶寶出生後6~12小時也會拉出墨綠色胎便。 大概經過2~3天,每天3~5次,墨綠色胎便才可以排洩完成。

2.過渡期大便(黃綠色)

從胎便向正常大便過度時,大便呈黃綠色,一般發生在新生兒吃奶2~3天后。

3.哺乳期大便

a.母乳餵養的寶寶(金黃色的軟糊便)

大部分寶寶不會有硬便的情形,也不會有明顯臭味,呈金黃色。

如果寶寶的大便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有酸味沒有泡沫,只要嬰兒精神良好,吃奶正常,體重增加正常,都是屬於正常情況。

母乳餵養寶寶,新生兒期每天排便2~5次,也會發生一天7~8次,屬於生理性腹瀉,是正常現象。

b.人工餵養的寶寶(土黃色的硬膏便)

用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大便較乾燥、粗糙,稍硬如硬膏。土黃或金黃。

有的寶寶的大便黃中帶綠或青綠,這是因為配方奶鐵質含量都很高,寶寶對鐵質吸收不完全,就會發生這種現象。這是正常的。

4.吃輔食以後的大便(顏色較暗)

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大便開始變得顏色較暗。大便也很寶寶添加的輔食有關係。 如果寶寶吃較多蔬菜、水果,大便會較蓬鬆。吃魚、肉、奶、蛋,大便就會比較臭。


下面是寶寶大便異常的情況

1. 豆腐渣便

大便稀薄有粘液,黃綠色,豆腐渣狀。寶寶可能患上了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可能排這樣的大便。

2.蛋花湯樣大便

寶寶排便次數增至每天五至十次, 有很多沒有消化的奶塊,但不含粘液。如果是喝配方奶粉的寶寶,要適當調整飲食結構, 奶粉要稀一些。

3. 臭雞蛋便

指寶寶的糞便氣味像臭雞蛋,這是因為由於補充蛋白質過量或消化良引起。 要把奶粉稀釋。 如果已經添加輔食,需要暫停幾天。

4. 油性大便

寶寶排出的大便像油珠一樣發亮且可以滑動。 這是由於寶寶攝入脂肪含量過高,。母乳餵養的寶寶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媽媽要少食脂肪高的食物。寶寶可以用稀釋奶粉代替幾天。

5. 綠色稀便

寶寶大便綠色液狀, 且量少次數多, 就有可能是寶寶攝入的乳糖過量或是 餵養的奶量不夠。 另外寶寶如果食用母乳或綠色菜泥也會有排出綠色 的糞便,這是父母就要注意區分,防止出現異常情況。

6. 水便分離

若是孩子大便如蛋花湯一般, 且每天大便次數和量 都變多,這些症狀很可能是腸炎、秋季腹瀉等疾病導致。

7. 粘液或膿血便

膿血便多為由細菌感染引起,常發於天氣熱的時候,夏季多見,寶寶 要是出現這類情況應及早就診。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J媽學堂


寶寶的健康總是影響媽媽的心臟,尤其在嬰兒時期,寶寶的飲食較少,消化功能也不完善,還讓父母擔心腸子,父母可以觀察寶寶的大便來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當然,寶寶的身體狀況也是如此。大便也受餵養方式、飲食結構影響,那麼通過哪些現象來判斷寶寶的身體有什麼不適呢?

一、嬰兒的正常糞便:

1、母乳餵養嬰兒糞便:

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通常比較柔軟,呈金黃色,有時伴有凝結,有一定的排便規律,如果嬰兒的大便基本保持正常規律,並且體重增長正常,精神狀態良好,則表明嬰兒的健康狀況良好。

2、奶粉嬰兒糞便:

因為配方奶的組成與母乳的組成略有不同,不像母乳,它可以被嬰兒的腸胃很好地吸收,所以配方奶中添加的一些營養成分不能被嬰兒及時地完全吸收,而且一些殘留物會排入嬰兒體內。他大便了,所以嬰兒奶粉的大便有點臭,淡黃色,而且大便不是很軟。有大便形狀,若長時間不排便,寶寶會有排便困難感。

3、輔食嬰兒:

嬰兒在4-5個月前幾乎完全母乳餵養和母乳餵養,但6個月後嬰兒需要補充餵養。在補充餵養之後,寶寶就可能會吃什麼拉什麼,大便也會因吃入的輔食不同有不同的形狀。隨著嬰兒吃越來越多的補充食物和吃越來越多的食物,嬰兒的大便變得越來越臭,越來越黑,越來越厚。如果寶寶補充了食物,大便一切正常,表明寶寶可以適應所吃的食物。

二、嬰兒異常排便:

1、顆粒和奶瓣:

如果母乳餵養嬰兒的糞便常伴有顆粒狀、奶瓣狀的粗食,那麼母親需要減少高蛋白食物的消耗,多吃容易吸收和消化的蔬菜。

2、泡沫:

如果嬰兒的糞便有泡沫,可能是由於嬰兒的腸胃受寒,或者是由於母親最近吃了太多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有泡沫糞便和嬰兒的精神狀態不好,嬰兒應及時送往醫院。為了避免嬰幼兒腸炎,延誤治療。

3、聞起來很難聞:

如果嬰兒的糞便有明顯的氣味和以前的不一樣,說明可能在嬰兒的身體有異常情況,如胃腸炎或細菌感染,有必要觀察嬰兒是否伴有發燒和嘔吐症狀的時間。當嬰兒的糞便稀疏,氣味明顯時,建議帶嬰兒去醫院看醫生,以避免嬰兒的拉稀脫水。

4、黑色糞便:

寶寶的大便變黑主要是由於寶寶的胃腸消化不良,或者因為寶寶補充了過多的鐵,大便中的鐵含量過高,也會變黑。

5、綠色糞便:

一般來說,奶粉嬰兒的糞便在消化不良時容易變綠。此時,應注意配方奶的比例,或觀察嬰兒奶粉中乳糖的組成是否過高。如果吃某種奶粉已經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及時用更合適的奶粉代替。另外,如果寶寶的身體沒有不舒服,就不要在嬰兒期頻繁更換奶粉品牌。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健康管家


導讀:如何從寶寶的大便顏色來判斷寶寶的消化情況?喝母乳與喝奶粉的大便顏色是怎麼的呢,什麼顏色是病理性的?

美媽帶上高清圖詳細為你講解。

通常來說,新生兒生後12小時開始排黑色或深綠色的胎便,三四天可排完。2周左右後,大便就會變成黃色。

吃母乳的小寶寶拉出的大便多為金黃色糊狀,形態較為稀軟鬆散。

大便次數不一,生後前一個月每天7-10次。 生後一個月大便次數逐漸減少,一般為2-5次每天。

五六個月後,大便形態變成茶色泥狀。


如果一天拉十幾二十次,大便有酸臭味,呈泡沫狀,糞便與水分分開,就要考慮乳糖不耐受了。寶媽要注意控制澱粉與糖分的攝取量。

如果小寶寶的大便有臭雞蛋的惡臭,發硬有結塊,說明母乳含有的蛋白質過多,寶媽要控制攝取過多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蛋類、豆製品、肉類、奶類等。

吃奶粉的小寶寶拉出的大便多為淡黃色或茶色,比餵母乳的大便少硬,偶爾會有便秘,大便次數比喝母乳的少。

總的來說,大便的顏色為黃色、茶色、淡綠色或綠色,都是正常的。

有家長看到綠色便會驚慌,會不會腹瀉了?其實這是腸內積存了氣體,所以會變成綠色,不是生病,所以不用擔心。


值得注意的是,當小寶寶經常哭鬧,大便與拉尿次數很少,大便顏色發暗,說明奶量不足,要加奶了。

哪些情況是病理性的呢?

如果出現了像紅色草莓醬那樣的大便的話,可能腸道有問題。

如果大便顏色是白色糞便且酸味重,可能感染了病毒。

如果大便顏色是灰中帶白,有可能寶寶有先天性膽道封閉。

如果大便混有血液,可能是大腸菌引起的大腸炎。 這些都是病理性的,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好了,就說到這裡了,大家有疑問的可在評論區留言。



美媽很帥


小寶寶由於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善,餵養方式和食物種類也經常變化,因此容易發生消化道疾病。而寶寶的便便通常是寶寶消化情況的預警信號。

一般來說,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便便氣味、顏色、性狀來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進而採取相應的措施。

寶寶正常的大便是怎樣的?

寶寶在剛出生後,會排出墨綠色的、粘稠無臭味的胎便,胎便一般在出生3-4天內排完,此後,大便顏色逐漸變成黃色。

母乳餵養的寶寶的大便,正常情況下是呈軟膏狀,大都是金黃色或黃色,偶爾呈淡綠色,可以見到奶瓣,無明顯氣味或略有酸味。由於母乳具有輕瀉作用,所以前幾個月的寶寶如果1天10次便便也不算異常,母乳又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前幾個月的寶寶10天1次大便也是正常的。

奶粉餵養的寶寶的大便,正常情況下呈泥狀,顏色和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差不多,也可以看到奶瓣,無明顯氣味或略有臭味。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的次數要比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的次數要少一些。

而混合餵養的寶寶的大便介於母乳餵養的寶寶和奶粉餵養的寶寶之間。

等寶寶添加輔食後,便便就比較接近於成人。

如何從寶寶的便便來判斷寶寶的消化情況?

1、蛋花湯樣大便

這很可能是因為嬰兒腸道功能發育不全,大便含有多未消化的奶塊。這種大便往往無黏液,表示消化不良。

2 、綠色稀便

在天氣變化著涼或吃了難以消化的食物後,會出現此症狀的寶寶往往一定要排洩5~10次。

3、水樣大便

這種情況常見於秋冬季節,天氣寒冷乾燥,寶寶容易受病毒感染。

4、便秘

寶寶排便困難,大便乾燥,呈顆粒狀,往往幾天才大便一次,寶寶還會出現腹脹、情緒不安等情況。

5、泡沫狀

如果是母乳餵養,可能是前奶吃得多,後奶吃得少導致的,或者是媽媽甜食吃多了。奶粉餵養的寶寶,可能是奶粉中的糖分過多導致的。

暫時就寫這麼多,有什麼疑問,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意討論,謝謝!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所謂大便性狀,就是大便是否成型,軟的還是硬的,水多還是少。

下面,高能圖來了啊~

下圖就是大便的性狀(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從類型1到類型7,性狀逐漸變稀。

這些名稱和圖片對應起來著實有點……難以名狀,是不是?但是這樣是最直觀的,而且非常便於大家理解,有木有?

從大便的性狀而言,以母乳或配方粉為主食的孩子的便便應該是糊狀便(類型6),含水較多,比較稀。

而隨著生長、添加輔食,大便的含水量會減少,幼兒和成人的大便如果是香腸狀便(類型4),就是最適合的。當然,炸雞塊狀(類型5)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如果出現類型2、3,則提示大便較硬,需要注意便秘的問題;如果出現類型1那樣的兔子便便,並且孩子在大便時候伴有難受的表現,就可以診斷為便秘啦。

另外,如果1歲以上孩子的大便是類型6、7這樣的,則提示腸道功能不好,不過不用太過緊張,可能是一過性的,比如受涼後,腸道蠕動一過性增快導致的腹瀉;當然,也可能是感染導致的腹瀉,需要引起注意啦。


崔玉濤育學園


寶寶每天吃喝拉撒,吃完飯後,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排便。

像我家寶寶天天拉下便便後,我有時候給天天換紙尿褲後,嫌天天的便便太臭了,可天天媽都要去觀察便便的形狀、顏色,有時候還要再聞一聞,從而來判斷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

正常的便便是什麼樣子呢?

一般母乳餵養的寶寶排便不費什麼力氣,每天排便3次或者3天排便1次都屬於正常,金黃色軟便,有點酸味。

人工餵養的寶寶便便呈淡黃色或土灰色,硬膏狀,略帶臭味,每天大便1~2次,或是隔天一次大便

添加輔食後,隨著寶寶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多,寶寶便便開始慢慢接近成人,顏色開始變得較暗,一般呈現棕色或深棕色,比花生醬稠,但仍然是糊狀。對於魚、肉、奶、蛋類吃得較多的寶寶,因為蛋白質分解,便便一般會比較臭。

那麼如何判斷寶寶的消化情況呢?

圖表比較直觀,我們直接來看下圖

寶媽可以根據圖表中的情形來判斷寶寶的消化情況。圖表只供參考,遇到特殊情況還應及時就診。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用,我是天天爸爸,關注育兒成長,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天天爸爸


寶寶大便能夠真實地反映寶寶的消化功能的好壞,而判斷寶寶大便好不好,主要通過顏色和形狀來分辨:

一看寶寶大便的顏色:

1,寶寶正常而健康的大便是金黃色,形狀為糊狀或者大便偏軟。低於這個標準,就提示寶寶胃腸道消化能力不好。

2,寶寶大便顏色越淺,說明寶寶發育偏瘦或者營養不足。因為大便顏色越淺就代表寶寶的肝膽分泌的膽汁無法順利排出。比如說如果大便發白,這就代表寶寶肝臟細胞發育不好,寶寶很可能還有黃疸。


3,寶寶大便顏色越深,提示寶寶營養過剩和消化不良,或者寶寶有宿便。比如說大便停留在寶寶腸道內時間過長,顏色就比較深;還有就是寶寶營養攝入過多食物難以消化,就容易出現墨綠色或者發黑的大便的。胎便,除外。

4,寶寶大便顏色偏紅,很可能提示寶寶消化出血的信號。比如說長時間的便秘,大便過於乾燥劃破結腸就可能會造成偏紅色大便。

二看寶寶大便的形狀:

1,寶寶正常而健康的大便,為糊狀或香腸的形狀。低月齡的寶寶大便因為主要靠喝母乳和奶粉,大便含水量較大一般為糊狀,寶寶添加輔食之後就變成了潤滑的香腸形態,這都是非常健康的大便。

2,寶寶大便乾結成顆粒球狀,大便表面裂紋較多,甚至帶有少量的血絲,這就代表寶寶便秘了。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就要增加蔬菜當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比如說,菠菜粥,青菜粥都可以。

3,如果寶寶大便為稀湯水樣大便,則代表寶寶被輪狀病毒感染腹瀉了。除了看醫生,還可以將蘋果蒸熟之後給寶寶喂一些,因為蘋果的果膠加熱之後具有止瀉的作用。必要時還需要給寶寶補充益生菌、補充補液鹽和補鋅。

4,如果寶寶大便中含有大量的泡沫,並且大便非常稀。這是提示寶寶體內乳糖酶活性不高,對母乳或牛奶的乳糖不耐受,而且寶寶很有可能會有腸脹氣和腸絞痛症狀,這是需要及時送寶寶去看醫生的。


爸爸不講理


目前,兒童健康手冊的“嬰兒大便卡”已增修為九色。新的“九色嬰兒大便卡”,不正常的顏色增為6色,編號1~6號;正常顏色為7~9號。


因為
膽汁顏色為鮮黃或鮮綠色,順利排出的膽汁跟大便混合,糞便就會呈黃色或綠色。膽汁的分泌會讓便便呈現黃綠色,而便便在腸道里時間越長,腸道內的細菌作用愈久則顏色越深。

如果寶寶吃了許多紅蘿蔔,便便會帶紅色,如果多吃了綠色蔬菜,便便也會是偏綠的顏色。這些是正常的現象。

酸性的便便顏色比較黃,而鹼性的偏褐色。所以吃母乳的嬰兒便便一般都是金黃色,而吃奶粉的嬰兒呈現深褐色。


only135028594


寶寶的便便是很多媽媽判斷寶寶腸胃是否健康,消化好不好的標準,那麼你知道什麼是好便便什麼是壞便便嗎?以及你的寶寶拉的便便正常嗎?別急,小編奉上幾張圖保證你看完就懂了!


你家寶寶大便屬於以下哪種類型呢?快來對比一下吧!
寶寶大便異常情況一覽:





溫馨提示:

對於上火的火寶寶如果大便乾燥,家長不必太過擔心,科學應對,飲食儘量清淡,多飲水,多吃水果蔬菜,克服便便乾燥難題,如果寶寶便秘嚴重拉不出來難受的哭,實在不行可用開塞露,幫助寶寶潤滑下便便,以幫助寶寶緩解脹肚難受。

➕關注“Vera育娃”瞭解更多育兒,健康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