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城市化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那需要多少個像北上廣深那樣的城市?

李大專家


能否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和城市化沒有直接關係。發達國家的定義只是人均經濟數據,無關其他。所以北歐很多城市化率並不高的小國也都是發達國家,論城市規模,恐怕能達到我國中等城市標準的都沒幾個,但人家人均生產總值高,人均收入高,那麼就會被稱為發達國家。

南京、杭州這樣的城市雖然富人比例已經不低於歐洲,但月薪不足5000的人群佔比高達近8成,這種實際薪資水平,縱使人均收入萬把塊又能代表什麼?10%的人相當於90%人的財富,這10%沒問題是發達國家水平了,剩下這月薪四五千甚至三四千的幾百萬人,放在歐美就是月薪五六百塊歐元,這個收入水平會因為城建水平高、城市化率高而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嗎?

所以南京杭州這樣收入水平全國前十、綜合實力全國前十的城市,目前都達不到發達國家水平,那麼再有100個也只是1+1=2,而不是1+1>2。擁有100座能寧杭級別城市,那意味著我們的國力堪比美國,但民眾收入能否跟得上城市在世界上的地位,請參考北上廣深。

所以我們的定位要更加高遠,當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重中之重需要轉移到民眾收入水平上。或者說,普通老百姓收入節節攀升之後,消費能力大增,那麼少幾棟摩天大樓又如何?城市化率低一些又如何?現在發達國家很多大城市仍然是農村包圍城市,高收入人群更喜歡在郊區住別墅開車上下班,真正的大城市也並不多,絕大多數還是中等規模的存在。

至於怎樣能發展成40個一線城市,上百個新一線城市,這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每座城市都在進步,20年後或許有100座二三線城市都達到了如今南京杭州的實力,但屆時南京杭州已經達到了如今京滬的實力,所以永遠不可能有這麼大批量的城市實現同等地位。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我國不論大中小城市,近些年來的變化真的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GaWC世界一線城市排名當中,我國城市名次不僅在大幅提升,而且每年都有新增入榜的城市,照此速度下去,20年後有上百座世界三線或以上城市是很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