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何定都无险可守的开封城?

姜胃志


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好回答。

首先,北宋得位于后周,后周本身定都开封,若是赵匡胤是被一众武将扶持上位的,若是定都其他地方会引发很大的利益转换,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你迁都,那些在开封有家有室的官员、武将还会支持你吗?他们会想到开封无险可守吗?改朝换代肯定需要稳定,所以北宋立国没有迁都。

第二,在北宋立国之初,赵匡胤以及赵光义初期,与很多人所想的有些不一样,那时候宋国国力军力强盛,对辽国甚至出现了战略进攻的 态势,那个时候的宋朝并不需要迁都避开北方的威胁。

第三,开封地处,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在当时不仅是中原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且那时候开封的漕运通行天下,十分适合发展商业,与宋的国策很是相符。另外,开封在五代十国以来很多朝代都是以开封作为首都的。


开封的无险可守主要归咎于燕云之地落入北方之手,所以整个宋朝都一直心心念念地要拿下燕云十六州,对燕云的执念也导致了南北两宋有不少大的战略失误。


金道人


北宋将开封选为首都,直接原因是因为被赵匡胤灭掉的后周首都是开封,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还得从五代十国的第一个王朝后梁说起,正是从后梁开始,开封才被定为了首都。

赵匡胤是当时实在没有其他地方可选了。长安和洛阳,唐朝末年因为黄巢之乱和藩镇割据,长安和洛阳经历了多次战乱已是破败不堪。后来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对长安的宫殿楼宇又进行了毁坏,关中人口也凋零,无法支撑起一个国家的首都;黄河以北由于石敬瑭送出了幽云十六州的缘故,已无险可守;郑州不如开封条件完备;南京还在南唐手中;杭州、成都、太原、长沙当时都是小国的首都,难以担任大任。

赵匡胤坐稳江山后,也不是没有动过迁都的念头,他曾多次谈起迁都洛阳,可每次都遭到了臣子们的反对,其中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后来的太宗赵光义。赵光义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洛阳凋敝,开封交通便利,安邦“在德不在险”等调调。

赵匡胤在的时候想迁都没迁成,而赵光义上台后就不可能迁了,再迁就打脸了。于是乎北宋的首都就这样度过了无险可守的一百多年,直到金兵南下。金兵兵临开封城下,此时北宋的君臣再想起迁都,可什么都来不及了。


许钧堡


众所周知,北宋是在北周的肩膀上建立起来的。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登上皇位的,窃取了北周江山。而北周当时的首付正是开封,北宋考虑到安稳人心,也不能一建国就想着迁都的(想想北魏孝文帝迁都何等艰难)。后来为什么一直也没有迁都,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传统意义上的都城,比如长安、洛阳。经过唐末、五代时期的战乱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如果要在这一片废墟下建立都城势必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对于新生的北宋政权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当时的开封城在经过周世宗柴荣的全面改革,已经成为“华夷辐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益繁盛”的大都市,具备了定都的基本条件。



其二,开封的漕运系统四通八达,很容易将全国各地的资源运输至国都,以满足国家的日常需求。据《宋史·河渠志》又载:“惠民、金水、五丈、汴水曰渠,派引脉分,咸会天邑,舳舻相接,赡给公私,所以无匮乏。 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要知道,北宋年间开封城已经是一个人口上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了。

其三,赵匡胤定都开封,也是一种“天子守国门”的作法,北宋时期最大的敌人辽国就是起源自东北地区,并发展壮大起来,赵匡胤将国都定在开封主要也是考虑到军事力量的部署与调动,方便日后对抗辽国。北宋前期,也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只是后期,碰上了不争气的儿孙,被游牧民族一攻就破,也不是赵匡胤能想到的了。


其实,靖康之难发生,北宋最终灭亡,和都城在哪儿真的关系不大,人心散了,就是铜墙铁臂也不管用,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少吗?


子说非说


因为赵匡胤迁都洛阳没有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