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委开始收拾“疯狂的黄庄”了,我却让孩子开始学奥数了

教委开始收拾“疯狂的黄庄”了,我却让孩子开始学奥数了

上个周末对于黄庄的培训机构们来说,是寒冷的。(下图中的“听课”想必是写错了,应该是“停课”)


教委开始收拾“疯狂的黄庄”了,我却让孩子开始学奥数了


这其实只是近日来多项行动中的一步,看下面这个通知的落款,就知道这回是动真格的了。


教委开始收拾“疯狂的黄庄”了,我却让孩子开始学奥数了



非常不巧的是,我6岁儿子从这个月开始学奥数了,从上上个周末开始的。也就是才学了一周,就碰上黄庄“扫黄”!感觉自己莫非踏错了节奏,是要逆天而行!

我深吸了一口北京的冷空气,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觉得我们还是要继续按照我们的计划和节奏把奥数学下去。所以,本文写一下我个人对奥数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01


大半年前的一个周末,那时我儿子5岁多,我带他去公园打篮球,碰到了一位同样带孩子来打球的爸爸。一聊天,发现俩孩子一样大,都将在今年9月进入一年级。

他问我,你们上奥数班了吗?

我惊道,没有,还没上小学呢,就有奥数班了吗?

他说,有啊!我们就在上。

我说,这会不会太小,大点再学不迟吧?

他笑道,你这就不懂了吧。奥数要从小学的,超过三年级再学奥数,就彻底晚了,再也追不上别人了。

我说,这么小学奥数有啥用处呢?

他说,参加竞赛啊,小升初的时候用啊,好中学主要就看奥数成绩的。

我说,小升初还好几年呢,五六年级再学,再参赛不行吗?

他说,不早点开始培养,等孩子到五六年级,就差同学好大一截了,没有可能追上的。

那位爸爸那天给我讲了很多奥数圈内的事情,我非常惊讶他孩子不过5岁多,他竟然了解这么多事情。而他看我的眼神,简直就是看一个不上道的外行。

02


那事过去没多久,我们一家周末去附近商场吃饭。那家商场我们老去吃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人气不旺,所以周末吃饭不拥挤。

不想那天竟然家家餐馆都爆满,而且全是三口之家,孩子们看上去都差不多大,十一二岁的样子。

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个空桌坐下,就听见旁边桌和旁边的旁边那桌,两家人聊起来了。

我听他们聊了一会儿,才知道大概商场里有一家知名奥数培训机构,今天是某个奥数竞赛还是什么考试在此举行,所以孩子们都是来考试的。而这次考试的成绩似乎和某所知名初中的录取存在联系。所以家家户户都倾巢出动,为孩子们提供后援支持。

两桌的妈妈聊了一会儿,其中一位妈妈转过头来对自己孩子说话。不料,她刚说出四五个字,就被孩子打断了。

孩子脸上写满了厌恶,眼睛都没看妈妈一眼,说道,你别再说了,这些你都说了多少遍了。

他妈妈叹了一口气,说道,不是我想说这些,但你要明白,现在是学校挑选你们,而不是你们挑选学校啊!

孩子再不答话,母子二人仿佛都陷入沉思,到吃完饭也再没说过一句话。

03


看着上面这对母子,我可以非常清晰地感觉到,奥数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而喜悦是很少的。

但奥数给我带来过很多喜悦,压力却是很少的!尽管我奥数成绩并不好。

我小的时候,小学五年级才能参加奥数比赛。我五年级参赛时,一天奥数都没有学过,不料却考得不错,和六年级的孩子一起排名,竟然考了全校第2名。于是父母送我去某个奥数班学了一个寒假。那个寒假结束,我也就没学了。

当我真正长时间地,有计划地学奥数时,我已经高一了。

我高中时去参加过一个我们市的奥数夏令营,恰好和我们年级奥数水平大约排第二和第三的两个孩子住在一个宿舍。

很快,我就发现他俩的奥数水平远远超过我。他俩在奥数这件事情上,智商确实比我高一点,学得确实比我早几年,而且平日的努力程度是我的三倍。

后来他俩都如愿拿了一等奖,高考加了20分,一个进了清华,一个进了北大。

我们年级奥数第一那个孩子呢?

他的努力程度仅仅大致和我相当,学得确实也比我早几年,但是在奥数这件事情上的智商实在过于惊人了。

我们那几年所有的中学生数学竞赛,他只要参赛就几乎肯定全市第一名。高三那年参加决定命运的奥赛时,他竟然提前半小时交卷,还是拿了全市第一名。后来进了全国冬令营,直接保送了北大数学系。

我高中参加了两次奥数竞赛,都只拿到三等奖。从高考的角度来说,不能加分,没有帮助,是浪费时间。但我一点都不认为这是浪费。我真觉得奥数挺有意思的。

整个高中三年,我更多地是把奥数当做是一种调剂,一种自我挑战的游戏。它令我看到新的世界,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提升。我觉得这个过程是非常愉悦的!

虽然从竞赛结果来看,我并不理想。

但是奥数本质是一项竞技运动,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用看待体育比赛的视角来看奥数,就会豁然开朗——绝大多数父母不会逼孩子从小练篮球,然后目标是进NBA的,因为绝大多数父母看看自己的身高就知道这没戏。

04


为何我小时候学奥数愉悦比压力多,而现在的孩子压力比愉悦多呢?

我想还是升学机制造成的。

我们小时候能通过奥数获得升学优势的孩子是极少数人,就像体育特长生是极少数人一样。大部分孩子还是有较大机会通过正常的升学考试,进入好学校的。所以,孩子是奥数这块料,家里就使点劲;不是这块料,也没啥,父母也不会施加压力,升学考试好好考也有机会。

而现在,奥数成为升学进入好学校的一个关键指标。不仅仅北京如此,我老家二线城市也如此。

我老家表哥的孩子即将小升初,他说划片只能去很糟糕的初中,要想去好初中,奥数成绩不佳基本上是一票否决的。

这样一来,大量不擅长也不喜欢奥数的孩子,被迫参与到这项竞技运动中来。那自然是痛苦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是教育资源不均。

同一个区的学校,很可能牛的特别牛,差的特别差。那么学生们当然都想去牛校。但牛校也不能无限招生,这么多孩子来报名,总得想个办法排一下座次。于是选中了和智商关系比较密切的奥数。

所以,奥数本身没罪。如果牛校们明天改成谁体育好就录取谁,黄庄肯定会变成体育老师们的天下。

05


我儿子现在6岁多了,数学成绩很好,从学前班到一年级都一直是全班第一。

虽然,我觉得他比我同年龄的时候水平要高一些,但考虑到我和我媳妇学生时代的奥数战绩都不甚突出,我们对他未来能在奥数比赛上攻城拔寨,还是不抱太大希望,也许拿个小奖还是可以的吧。毕竟我非常清楚,奥数作为一项竞技运动真的是天赋、努力、机会、运气缺一不可的。

所以,宏观上,我们至少目前不准备让孩子走上竞技路线。

但是,课内的数学对他来说确实太简单了。下图是一张他平时的作业。这种重复劳动,对已经会了的孩子来说,毫无乐趣可言,完全是一种负担。


教委开始收拾“疯狂的黄庄”了,我却让孩子开始学奥数了



老做这样的机械劳动,对孩子是不利的。既不利于提升水平,也不容易培养兴趣,还容易造成精神上的懈怠。

解决方案,要么超前学,要么在现有知识的前提下,换角度学。

超前学我试过了,适度超前是可以的,但不能无限制地超前下去,而且和未来学校要教的重合了,也容易导致副作用。所以,我想来想去,只有用奥数来换换口味了。

考虑到我儿子英语还不错,我找了一套国外的奥数教材(不是广告,所以本文不会透露是什么教材),国外的奥数教材也没有什么偏题怪题。一周花一小时左右的时间,自学一点,再做做练习题。

到现在做了两周。他70%的习题能一次做对,20%的习题在做错后,能自己改对,还有10%的习题需要我讲解。

我儿子一下就来劲了!因为每道题都得花点脑子才能搞定,但又不是那种因为基础知识不够,完全搞不定的。也就是以小朋友现有知识水平,蹦一蹦就能够到。(下图是他做的其中一页)


教委开始收拾“疯狂的黄庄”了,我却让孩子开始学奥数了



我觉得对我们家来说,这样的奥数实施计划至少在目前是挺合适的。小朋友很喜欢,锻炼了他的思维,培养了他的兴趣。我们把学奥数渲染成一个脑力游戏,孩子就当是玩,完全没压力,到周末还催我赶紧拿出来给他玩。而我们大人也就是买两本书,谈不上什么经济负担。

我个人觉得,奥数好比是一个体育项目,咱们稍微练练看看。是那块料,再朝着领奖台努力不迟;不是那块料,就朝着强身健体的方向走了。

至于说未来是不是要为升学服务?

我个人还是保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如果真不是那块料,过分努力只会让大家都难受。不如去探索和发现孩子在其他方面是不是有更好的天赋?看到时候能不能找到一个欣赏其他方面的学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