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拆迁分了七八套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01:十栋楼收租,一栋有7层


看到一个视频,很刺激人。

广州一家好吃又便宜的鸭仔饭小店,鸭肉+无限续鸭油饭+青菜+鸭汤才卖12元。

主持人问道:“你为什么能卖那么便宜啊?挣得一定很少吧。”

老板摆摆手:“挣得少,但是我生活得很开心。因为我有十栋房子收租。”

那些拆迁分了七八套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主持人强调老板有十套房可以收租的时候,老板在旁边忍不住提醒:

“是十栋哦,不是十套房,一栋有7层。”

老板一脸诚恳地说,自己买了辆宝马车来装菜送货,就喜欢这种简单而又快乐的生活。


02:拆迁户的幸福生活

这种拥有十套房,不,十栋楼的拆迁户,大概成了中国人心目中最被羡慕的群体。

投胎技术好,生在一个恰当的时代,在一个恰当的地方,然后,不劳而获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关键是“不劳而获”。

从此,过上了“简单而又快乐的生活”。

这是一栋房子,待拆迁状态。门口是一辆潇潇洒洒的宝马。远处,商品房影影绰绰。这里的房价5万/㎡。

那些拆迁分了七八套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在附近的小区里,一个保洁大叔做事很认真,和他攀谈了几句。大叔表示,之前拆迁,分到了7套房。到家门口的商品房小区应聘了保洁员,平时扫扫地,清洁清洁。毕竟男人嘛,总要干点事业才对,人不能太闲着

城市鳞次栉比的写字楼,无数白领拿着手机点着饿了么美团,和办公室几人拼单,看到贵点的豪华套餐也不敢下手,专挑优惠单。每天的生活几乎在两点一线,睁开眼,不想起床。闭上眼,又不想睡觉,尤其是夜晚,无人打扰时,翻看手机看得热血澎湃睡不着。第二天再昏昏沉沉,不断重复这样的生活。

每个月到手,也就六七千,算一算,根本买不起看得上眼的房,买不起宝马香车,周末和哥们几个吃顿饭,喝点啤酒,满腹的豪言壮语和牛逼,到了周一,还是苦逼。

有人说,现在的努力就是完成当年吹下的牛逼

但这样的苦巴巴日子,谁不羡慕拆迁户?


03:人生无忧?并非如此


“我家的宝马是用来装菜的”,“有十栋楼收租”,人生无忧?

然而,并不是如此。

一位老摄影师陈光挥,曾经拍了很多城中村的拆迁照片,采访了很多拆迁户前后的生活。

他们没有太多时间与以往的生活作别,借着城市扩张的雄心,让原来“穷得裤子都穿不上的人”突然有了资产。5天多了7辆豪车,特意数的,参加过拆迁的工作人员笑说“应该在赔偿组旁边开个4S店”。

那些拆迁分了七八套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很多人因此一夜暴富。陈光挥在拍照的同时,也听来了不少“拆二代”的故事:以前开垃圾车的小伙子转身拿出60万元参加环塔拉力赛;一对夫妻拿上拆迁补偿款直奔香港豪掷12万元;还有的手握七八十万元去赌博,一晚上就输了4万元。“有的人突然钱多了不会打理,就使劲消费。”

有了钱,就使劲消费。

简单的说,人生就两件事,消费和投资。消费可以让人更舒服,更体面,吃喝玩乐,享受美好生活,挺好。但投资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确定性,需要忍苦耐心,但相当于给人生多一些安全感和选择性。正常人,都是消费、投资两种属性合适的分配。

那么,这些一下子多了巨款的拆迁户,其中不小比例花在消费上,整天麻将、打牌、旅游,甚至普遍染上赌博恶习。

那么,这些“有钱人”对待教育也很重视吗?还是以南京建邺区为例,有11所初中,其中拆迁户为主要的生源,排名倒数第1。而且,三门功课总分比倒数第二足足低了30多分。

一代拆迁,巨款;二代教育,虚弱。财富消耗而不是有效传承。


那么,这一笔从天而降的巨款,在一代、二代的岁月流转中,能保存多少?按照现在急遽变化的纸币含金量,当年的万元户,又如何呢。

实际上,风险很大。三年就是一种模样,十年大变样。


04:按倒拆迁妹


微博上的上海房产博主“财上海”,人称“菜菜”。

格言:“京沪永远涨,按倒拆迁妹。一印解千愁,内环最美丽!”


“按倒拆迁妹”,也许有戏谑成分,但堂而皇之的写成财经学出版,客观上也让很多一无所有的男青年,

欲望很深,但技能浅薄,又不愿吃大苦,于是把快速致富、住到内环线大平层的捷径放到了校园里社会上那些白甜的女孩身上。

那些拆迁分了七八套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前几天,有朋友发给我一些聊天截图,在上海、北京、深圳、苏州、南京、杭州、成都有一些论坛和微信群,专门切磋女人、交换技艺,如何钓到有钱人家的傻白甜姑娘,如何扮做勤奋的潜力股青年,获取好感

,用数年时间如何如何掏光姑娘家财富,然后一脚踢开,游戏人间。

很多内容不堪入目。

譬如:

一定要在大学阶段,趁她们涉世未深的时候,拿下白富美、最不济也要找拆迁妹,同时要找那些没什么恋爱经验的乖乖女,她们天然有一膜到底、从一而终的念头,好控制。临毕业的时候最好能搞怀孕,只要在她肚子里放进我们的人,那么就胜利在望,住进中心内环大平层就指日可待了。

女孩子的忠贞,被认为是“一膜到底、从一而终的念头,好控制”

最后,“在肚子里放进我们的人,那么就胜利在望,住进中心内环大平层就指日可待了。”

阳光灿烂的社会背后,一双双阴暗的眼睛,饿狼似的盯着。

“在肚子里放人”,搞定,城市的特洛伊木马。

如果没有好的教育,没有游刃有余这个社会的能力,面对阴暗的红色眼睛,也就沦为“刀俎鱼肉”了。


这些手握巨款、多套房,又不怎么重视教育不了解教育,没有很强认知社会能力的拆迁户及其子女们,“按倒拆迁妹”的狼群一直存在,无非是不同面目。


05: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春秋左传·桓公十年》,原文:初,虞叔有玉,求旃。虞公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翻译:当初,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他,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可是,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说:“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将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就发兵攻打虞公。

这段故事中,虞叔因为担心贪图财宝招来祸患,所以,把宝玉献出去了;但是,虞公得到了宝玉仍不知满足,最终因为贪得无厌而引来灾祸。

世上之事,财产、美貌本身都没有罪过,然而心术不正的人总是想要摧毁或者抢夺。

留给子女如果500万,简简单单,平平安安;留5000万,小康富足之家;如果是50亿,反而要担心了!


说穿了,财富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来驾驭,招致祸患

马云聪明,所以他现在是马老师。


06:人生无忧?并非如此

一夜暴富,解千愁。

但如何暴富很关键,如果凭真实能力与本事,踏实心安,所谓取之有道。如果仅仅是一夜暴富,不知所以。

不装逼的说,这种暴富,并不特别使人持续快乐。

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头,每天在海边钓鱼。有一天,一个大富翁拿着鱼杆来到海边,坐在老头旁边钓鱼。大富翁对老头说:我给你个建议,你每天多钓点鱼,吃不了把它卖掉。

老头说:卖掉干什么呢?

富翁说:把钱攒起来。

老头说:攒钱干什么呢?

富翁说:用它买条船,去打更多的鱼。

老头说:打更多的鱼干什么呢?

富翁说:卖了鱼买更多的船,打更多的鱼。

老头说:打更多的鱼干什么呢?

富翁说:将来像我一样住大房子,吃好吃的,还能到处旅游,到海边悠闲地钓鱼。

老头说:我现在不就是在海边悠闲地钓鱼吗?

故事的原本意思是,人生在世,悠悠闲闲地过一辈子,似乎也是挺好的,那么辛苦劳碌努力拼搏的,最后还不是一样为了悠闲过日子,不是吗?

当然,不是。

富翁最后说:“将来像我一样住大房子,吃好吃的,还能到处旅游,到海边悠闲地钓鱼。”而老头的回答看起来机智,其实不过“顾左右而言他”,对于老头,除了海边钓鱼,还能干吗呢?而富翁呢,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可以钓鱼,也可以做其他。他可以在中国钓鱼,在新西兰钓鱼,也可以兴之所至到任何一个他想去的地方钓鱼,何况,这些都只是他的选择之一。

最重要的是,过程

因为,人生不是解答题,直接有答案就仿佛可以跳过,直接从出生蹦到死亡。

只有经历过失恋,才更深的珍惜情缘。只有经历过山穷水尽,才会为柳暗花明而感恩。只有经历过动荡与波折,才明白宁静的美好。


大风大雨,汗水淋漓,殚精竭虑的过程。有一天,坐在海边钓鱼,桃花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这种悠然钓鱼的境界,比一直在海边钓鱼的老头,人生更有厚度

即便努力过了,失败了,也成不了什么富翁,就像《老人与海》的老人,最后拖着一副鱼骨回家。看似什么都没有获得,但经历了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也无悔于这人生。

文章开头的鸭仔饭小店老板,继续卖饭事业,心态悠然。

拆迁出十栋楼的财富,挺好,但如果有赢得十栋楼的能力,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