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應武:舉全市之力推動落實大灣區建設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 沈文金 潘曉晨)“要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抓好抓緊抓實,自覺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近日,江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應武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江門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提出的四個方面重要要求,結合“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進一步理清思路,積極謀劃本地本部門的貫徹落實舉措,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落實的強大動力,努力建設“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示範城市。

按照部署,江門將堅定不移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深刻把握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要求,站在更高起點上謀劃推動改革開放。要全方位融入大灣區建設,緊緊抓住大灣區建設的大機遇、大文章,將其作為全市改革開放的“二次創業”,舉全市之力推動落實,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的增長極、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

以聞雞起舞、夙夜在公的精神狀態

奮力開創江門改革發展新局面

南方日報: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視察廣東發表了重要講話,並對廣東工作提出了四個方面重要要求。請您談談感受和體會。

林應武:在改革開放40週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推進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宣佈大橋正式開通,來到廣東視察指導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廣東的工作,高度評價改革開放40年廣東取得的成績和創造的經驗,要求廣東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為我們在新時代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進一步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對廣東人民的親切關懷,對全省幹部群眾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大、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廣東的展開和具體化,是我們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以新擔當新作為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的行動綱領,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根本遵循,是指導我們準確把握國際國內發展形勢、牢牢掌握改革發展主動權的科學行動指南,是我們以新擔當新作為開創工作新局面的動力源泉。

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深切期望,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四個方面重要要求,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發展寄予的殷切期望,學深學透、思深悟透,強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一切工作、處理一切問題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弘揚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的大無畏精神氣魄,以聞雞起舞、夙夜在公的精神狀態,奮力開創江門改革發展新局面,努力建設“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示範城市。

深刻把握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要求

站在更高起點上謀劃推動改革開放

南方日報: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江門接下來如何利用好改革開放這一“關鍵一招”?

林應武: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我們要堅定不移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深刻把握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要求,站在更高起點上謀劃推動改革開放。

一是全方位融入大灣區建設。緊緊抓住大灣區建設的大機遇、大文章,將其作為我市改革開放的“二次創業”,舉全市之力推動落實,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的增長極、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我們將主動服務港澳發展,加強產業合作、創新合作開發模式,探索開展“飛地經濟”合作。要充分發揮大廣海灣經濟區資源稟賦優勢,推動銀湖灣濱海地區實質性規劃和建設,啟動大廣海灣產業佈局,搭建承載國家戰略、佈局超大型項目的產業平臺。謀劃一批超百億元的交通基礎設施、產業能源等重大項目,加快推動銀洲湖高速、黃茅海大橋、深水港、LNG項目、新材料產業園等規劃建設。圍繞打造珠西綜合交通樞紐,重點對接好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全方位融入大灣區現代綜合交通網。

二是全面擴大開放。江門是一個僑務大市,400多萬五邑籍鄉親遍佈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豐富獨特的僑務資源為我們深度參與全球化、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條件。接下來,江門將充分發揮僑鄉獨特優勢,廣泛動員和凝聚廣大僑胞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姿態,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力爭在能源資源、海洋經濟、旅遊等領域形成一批“絲路明珠”示範項目。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走出去”,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切實提高國際貿易便利化,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堅持以“僑”為橋,引資引智,確保每個市(區)每年都有帶動力強的大項目落戶。

三是全力推動重點領域改革。近兩年來,江門多項改革工作成效顯著,獲國家和省的肯定。比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實事中事後監管等工作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和督查激勵;成為全國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聯合監管試點市;“多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經驗列入全省複製推廣清單;在全省率先建成網上中介服務超市,“數字政府”綜合改革成為全省試點等等。這些改革,推動了江門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截至10月底,全市新發展市場主體15.63萬戶,同比增長249.44%,主體總量達44.4萬戶,同比增長48.87%。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對照中央和省有關機構改革的原則、目標、要求,嚴格遵循上級的頂層設計,穩妥推進市縣機構改革,確保機構改革任務按時完成。積極推動“數字政府”綜合改革,系統推進“政務上雲”“流程再造”“服務提升”“信息惠民”“政府慧治”五大工程,實現互聯網和政務服務深度融合,打造政務服務新模式,提升政府整體服務效能。著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推動“多證合一”“證照分離”“雙隨機一公開”改革,深化審批服務便民化改革,在政府投資審批、工程建設審批等領域取得新突破,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新體系

江門力爭實現高質量發展

南方日報: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江門將在哪些重點領域發力?

林應武:李希書記在江門調研時指出,江門要落實“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江門實現新發展。江門始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今年以來,全市經濟發展穩中向好。1-9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33億元,增長7.7%,增幅全省第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7%,增幅全省第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1%,增幅全省第4;外貿出口增長2.8%,增幅全省第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2%,增幅全省第3。高質量發展的動力進一步增強,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前三季度共引入超億元項目161個,總投資992.8億元,其中超億元工業項目129個,超10億元項目14個;全市新設立外商投資項目387個,是去年同期的3.25倍。

接下來,江門將堅持工業立市不動搖,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發展以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製造業為主體、傳統優勢產業為支撐、生產性服務業相配套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提高產業發展整體水平,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新體系,努力重振江門製造輝煌,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八大舉措”,推進江門高新區提質升級,支持符合條件的園區創建省級高新區。堅持以財政科技投入拉動企業與社會研發投入,力爭今年研發經費支出佔地方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1%;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量行動,力爭今年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科技型小微企業突破3000家;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各類企業研發機構,確保到年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50%,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構建以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為載體的孵化生態,提升全社會創新創業孵化能力。積極對接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規劃,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強化政策落實和兌現,深入實施百名博(碩)士引育工程,加快創新人才集聚。充分發揮好江門人才島建設指揮部作用,加強市、區聯動,加快推動人才島建設。大力支持五邑大學建設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

二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堅持工業立市不動搖,大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大健康、新材料等五大新興產業,紮實推進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建設,加快發展以軌道交通、工作母機、機電裝備等為代表的裝備製造業,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實施“智能製造”“機器人應用”工程,加速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大中小企業一視同仁、共同發展,繼續培育龍頭骨幹企業和抓好“小微雙創”,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細分行業“小巨人”。加快發展以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工業設計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主動承接大灣區生產性服務業的“溢出效應”。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入開展“暖企業、促投資”行動,加大對民營上市公司的引導和政策扶持力度,拓展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全力推動五大萬畝園區和“1+6”園區建設,為引進優質項目提供完善的載體。加快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和自身能力建設,推動國資和國企改革,重點做大做強交投、城投、金控、水務等國資平臺。積極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全面提升江門產品、工程、服務、環境質量。

三是堅決打好環境保護攻堅戰。江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決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持續推進鐵腕治汙。全面落實河長制,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縣鎮村四級河長制,6條黑臭水體水質明顯改善;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今年6月對廣東開展“回頭看”督察期間交辦給我市的信訪舉報案件261件,已辦結259件,辦結率為99.23%。下一步,江門將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和省環保督察組反饋問題整改,集中力量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淨土防禦戰,重點抓好潭江水環境治理、黑臭水體整治、集中飲用水源保護地保護、“清廢除患”專項行動等任務,全面深化工業汙染、農業面源汙染、生活汙水汙染等方面的源頭治理,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和高汙染高排放行業企業,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性改善。

四要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1-9月,江門財政民生支出207.5億元,同比增長10.4%。目前,17所義務教育專項工程學校建設進展順利,14所交付投入使用,預計全部建成後新增優質學位2.7萬個。16家醫聯體試點建設順利推進,其中13個試點分院已基本達到二級醫院標準或基建主體工程完工,3家試點分院的原址改造工程已完工,全省首個動工、首個建成、首個開業的中心衛生院升級項目—台山人民醫院汶村分院投入使用,可服務周邊群眾30多萬人。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800元/人月,實現了全市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市、縣兩級籌集財政扶貧資金3.5億元,累計建檔立卡貧困戶3221戶10517人實現脫貧目標,佔脫貧總任務16659人的63.1%。大力實施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已完成投資超過140億元。接下來,我市將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辦好“十件民生實事”,繼續推進“六項民生改革”。加快義務教育專項工程學校、“醫聯體”試點分院等民生工程建設。聚焦扶貧攻堅,全域推進低保線和扶貧線“兩線合一”,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脫貧致富一個不能落下。大力實施城市品質提升行動,突出僑鄉特色,用“繡花”功夫推進“城市雙修”,加大城市微改造力度,爭取明年春節前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緊扣江門實際研究精準化政策

著力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

南方日報:發展不平衡是江門發展的突出短板之一,未來江門在提升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方面的思路和計劃是什麼?

林應武:實現城鄉、區域、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我們要按照總書記要求,緊扣江門實際,研究更加精準化的政策、精細化的措施、機制化的安排,著力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

第一,著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按照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要求,集中資源力量解決短板弱項,重點推動“廁所革命”“四好農村路”、村道巷道硬化、飲水安全、垃圾汙水處理設施等建設,到今年底,全市要基本完成1108個行政村“三清三拆三整治”環境整治任務;東部三區一市基本完成“廁所革命”任務,西部三市要取得明顯成效。推進綠色興農、品牌興農,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中信赤坎古鎮和華僑城古勞水鄉兩大龍頭項目建設帶動發展旅遊業,實施“粵菜師傅”工程,多措並舉促進富民興村。

第二,著力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是制約江門經濟發展的一大問題。當前,江門城市空間呈現出快速擴張的態勢,但東西部發展不協調,西部三市發展相對滯後,佔全市30%的土地面積的東部蓬江、江海、新會、鶴山發展較快,貢獻了全市近70%的經濟總量;城鄉收入差距大,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接近2:1。為此,江門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提出了都市核心區、大廣海灣區、生態發展區“三區並進”的思路,突破行政區劃侷限,以功能區為引領,推動全市發展一盤棋。都市核心區是江門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主戰場,努力打造城市協同發展、產城高度融合、輻射帶動能力強、競爭優勢突出的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大廣海灣區將立足於面向全國、服務港澳,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生態發展區按照綠色發展標準推動區域內現有產業和園區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深入挖掘旅遊資源,做足生態文章,在高水平保護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三,著力塑造社會文明新風尚。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打造精神文明建設新陣地。完善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補齊基層服務短板。鞏固創文成果,推動台山市、鶴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平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恩平市創建省文明城市。大力發展現代文化產業,實施文藝精品提升工程,培育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加強對僑鄉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發揮陳白沙、梁啟超等歷史文化名人優良家風的薰陶作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第四,著力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堅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組織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推動更多資源、服務、管理下移到基層社區,為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構建新時代的“熟人社會”。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加大對涉黑涉惡犯罪團伙的打擊和涉黑涉惡腐敗、“保護傘”的查處力度,加強涉黑涉惡突出問題地區的掛牌整治,繼續開展社會治安重點整治,擦亮“平安江門”的金字招牌。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強化司法公正,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好

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南方日報:辦好江門的事情,關鍵在黨。江門將如何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林應武: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東要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重要要求,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好、建設強,為江門新時代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第一,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抓好抓緊抓實,自覺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領導帶頭學,從市委常委班子成員做起,各級領導幹部發揮表率作用,通過常委會會議、黨組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形式全面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帶動市縣鎮村四級迅速興起學習熱潮。抓好學習培訓,集中開展大規模、精準化學習培訓,確保學習貫徹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覆蓋無遺漏。精心組織策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宣傳工作,持續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宣傳宣講活動,營造學習貫徹的濃厚氛圍,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五進五入”,即進學校、入課堂,進農村、入農戶,進企業、入車間,進社區、入家庭,進機關、入科室。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提出的四個方面重要要求,結合“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進一步理清思路,積極謀劃本地本部門的貫徹落實舉措,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落實的強大動力。

第二,堅決履行“兩個維護”政治責任。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教育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定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第三,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始終做到“五個必須”,堅決反對“七個有之”,做到“三個決不允許”,抓好中央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堅決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惡劣影響,認真吸取毛榮楷、鄧偉根、聶黨權、鄒家軍、王積俊等腐敗案件的深刻教訓,堅決破除圈子文化,讓搞“小圈子”、團團夥夥、信奉好人主義的幹部沒市場、受懲戒。堅持“行賄受賄一起查”,防範商品交換原則向黨內滲透,規範政商交往行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第四,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不斷提升新聞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和壯大主流聲音。堅決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思想觀點,加強互聯網建設管理運用,全方位築牢意識形態安全的“護城河”“防火牆”。

第五,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認真落實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市委全面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實施意見,重點抓好兩項工作:一是全力推進基層黨建“十大專項行動”。在全市部署實施黨建促脫貧攻堅、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建促生態文明建設、“頭雁”培育、黨組織達標創優、先鋒模範示範帶動、“紅色+”黨建品牌創建、基層基礎保障、新興領域黨建擴面提質和村級幹部隊伍優化提升等十大專項行動。其中,“頭雁”培育方面,大力選拔政治意識強、素質能力好、群眾威望高的基層帶頭人隊伍;“紅色+”黨建品牌創建方面,打造“紅色棗工”黨建宣傳陣地、“紅色家園”黨建服務陣地、“紅色印記”黨建教育陣地和“紅色指數”黨建工作體系,構築具有鮮明特色的高質量高水平黨建品牌。二是加大基層黨組織建設保障力度。近兩年,江門在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保障投入上明顯加大。人員方面,全市73個鎮(街)均配備了1名股級組織員,組織辦配備了不少於4名黨務工作者,鎮(街)黨校配備不少於1名專職工作人員,有效解決基層黨務工作力量不足、業務不專的問題。經費方面,從2017年起,每個鎮(街)在保持原有支出基礎上,每年配套不少於30萬元的黨建日常經費;全面落實村(社區)“兩委”幹部補貼、辦公經費補助、黨組織書記績效獎勵、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等基層組織建設經費。陣地建設方面,改造升級149個村級辦公及活動場所,實現了全市“100%的村(社區)辦公及活動場所面積達200平方米以上,100%有黨員活動室”的目標;所有鎮(街)均為組織工作設立了獨立辦公場所和黨員人事檔案室,實現市縣鎮村四級黨群服務陣地建設網絡全覆蓋。接下來,將持續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做到“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址議事”。強化組織保障,機關黨委根據工作需要設置辦事機構,規範完善基層黨組織活動陣地建設,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強化人力保障,科學選配各領域專兼職黨務幹部,確保機關、社區、新興領域黨委配備黨建專職副書記,黨建指導員實現全覆蓋,黨務工作者隊伍保持相對穩定。強化經費保障,實施基層黨建“億元保障計劃”,2018年市縣兩級財政在原有投入基礎上新增投入1億元,到2020年保持每年遞增不少於30%。

第六,激勵廣大幹部新擔當新作為。突出政治標準,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的選人用人導向和新時代“好乾部”標準,著眼於江門實現新發展的實踐需要,大力選拔奮戰在三大攻堅戰、鄉村振興、深化改革、維護穩定等工作成績突出的幹部。今年8月,江門市召開了全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會議,在全市遴選出13名鎮(街)黨(工)委書記進行現場述職,接受與會人員評議,目的就是樹立“選拔任用幹部看黨建”的鮮明導向。要旗幟鮮明為好乾部撐腰鼓勁,深入落實中央《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讓敢擔當善作為的幹部有舞臺、受褒獎,讓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的幹部讓位置、摘帽子,健全乾部待遇激勵保障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不斷增強幹部的榮譽感、歸屬感、獲得感。

第七,持之以恆正風反腐。大力整治各種隱形變異“四風”問題和“為官不為”問題,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進一步鞏固和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持續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嚴厲整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對扶貧領域、涉黑涉惡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問題必查必核、嚴懲不貸。進一步加大巡察力度,推動巡察向縱深發展。

■數讀

基層黨建不斷夯實

全市73個鎮(街)均配備了1名股級組織員,組織辦配備了不少於4名黨務工作者,鎮(街)黨校不少於1名專職工作人員。

從2017年起,每個鎮(街)在保持原有支出基礎上,每年配套不少於30萬元的黨建日常經費。

實施基層黨建“億元保障計劃”,2018年市縣兩級財政在原有投入基礎上新增投入1億元,到2020年保持每年遞增不少於30%。

改造升級149個村級辦公及活動場所,實現了全市“100%的村(社區)辦公及活動場所面積達200平方米以上,100%有黨員活動室”的目標。

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1-9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33億元,增長7.7%,增幅全省第四;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7%,增幅全省第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1%,增幅全省第四;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2%,增幅全省第三。全市工業高技術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大幅增長20.8%。

招商引資成效明顯

1-9月,全市共引入超億元項目161個,總投資992.8億元,其中超億元工業項目129個,超10億元項目14個。全市新設立外商投資項目387個,是去年同期的3.25倍。

市場主體大幅增加

截至10月底,全市新發展市場主體15.63萬戶,同比增長249.44%,主體總量達44.4萬,同比增長48.87%。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1-9月,江門財政民生支出207.5億元,同比增長10.4%。

市、縣兩級籌集財政扶貧資金3.5億元,累計建檔立卡貧困戶3221戶10517人實現脫貧目標,佔脫貧總任務16659人的63.1%。

17所義務教育專項工程學校建設進展順利,14所交付投入使用,預計全部建成後新增優質學位2.7萬個。

16家醫聯體試點建設順利推進,其中13個試點分院已基本達到二級醫院標準或基建主體工程完工,3家試點分院的原址改造工程已完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