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招远有个“槐树庄”村,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

槐树庄这个名字,在胶东地区十分常见,仅烟台市境内,就有四个槐树庄村,牟平区、栖霞市、蓬莱市、招远市各有一个,这篇故事要介绍的是招远市张星镇的槐树庄。

烟台招远有个“槐树庄”村,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

顾名思义,槐树庄这个名字,是以树得名,以上这几个槐树庄,根据记载,在古时村中都有槐树,虽然树木大多没有保留到现在,但村名一直未改。

不过,招远这个槐树庄名字的由来,说法稍微多一些。除了建村之初有槐树这种说法之外,该村的村名石碑和招远市的地名资料还记载了另外两种说法,这两种说法的背后,都有一个历史故事。

烟台招远有个“槐树庄”村,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

(配图均为槐树庄村周边场景)

该村村名石碑记载的一种说法是:“相传,古代一名举子赶考时经过此村,在路边歇马,马啃了村里的一棵树,村里众人不允,于是这位举子就栽了一棵树作为偿还,因此该村取名‘还树庄’,后来演变为槐树庄。”

这个说法既有可信之处,又有令人疑问的点。可信的是,槐树庄村的位置距离黄县的黄山馆不远,黄山馆是古代胶东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东来西往、形形色色的旅客从此处经过,是常见的事情,举子从这里路过,并非没有可能。令人疑问的是,倘若当初有村民不允的话,那么此处应该早已有了名字,不必等到还树之后再起名,并且举子(举人)在古代是有功名在身的人物,普通村民恐怕奈何不了他吧。

烟台招远有个“槐树庄”村,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

相对而言,招远地名资料记载的另外一种说法,则可信度较高一些。资料称,明洪武年间,孙姓作为山西大槐树移民迁到此处,为了纪念故土,给新建的村庄命名为“槐树庄”。

烟台招远有个“槐树庄”村,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

不过,这种说法又跟槐树庄的村名石碑有出入。村名石碑没有记载孙姓是大槐树移民的说法,而是称孙姓是从白石夼村(现属辛庄镇)迁来,到了明朝末年,邢姓也迁来居住。

关于村名的由来和孙姓的渊源,各种说法莫衷一是,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槐树庄村的交通位置比较便利,在古代时就行旅不断。

烟台招远有个“槐树庄”村,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

《招远市志》中的另一记载也能印证槐树庄村的交通便利,据记载,1935年春,槐树庄村孙揆一等,购买了全县第一辆汽车。

在那个年代,能买汽车的人,除了要有钱之外,还需要能跑车的路况。如今,从槐树庄村往北不远就是206国道,而它的前身在1930年代时叫烟潍公路,是胶东半岛为数不多可以比较通畅地跑汽车的道路。槐树庄村能成为招远历史上一个有汽车的村庄,也得益于此。

由此看来,这个村庄,的确是一个挺有故事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