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老火车站将迎来巨变 一个更具大都市范的火车站区域将亮相

合肥老火车站将迎来巨变 一个更具大都市范的火车站区域将亮相

9日,记者从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合肥火车站片区综合提升工程(二期)建筑立面整治、景观绿化及街巷工程施工即将展开,招标项目已经启动,未来一个更具大都市范的火车站区域将亮相。

今年初,火车站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一期)顺利完成。

合肥老火车站将迎来巨变 一个更具大都市范的火车站区域将亮相

世贸商城、唯克宾馆、天龙商城、时代商城以及白马天桥、客运总站天桥等陆续进行了“装扮”。

合肥老火车站将迎来巨变 一个更具大都市范的火车站区域将亮相

对火车站站房两侧、站前路上的大型楼宇重点进行亮化,用不同的灯光效果点缀都市夜景。在实施建筑立面改造时,除了对混乱的店招进行整治,还提升了两边楼宇的形象。

合肥老火车站将迎来巨变 一个更具大都市范的火车站区域将亮相

即将实施的二期改造项目

位于瑶海区

改造范围,立项批复范围为东至铜陵路、西至新蚌埠路、南至临泉路、北至北二环。本次招标的范围涉及多个改造环节。

立面整治工程范围

建筑立面整治主要位于站前路、全椒路、站西路、滁菊路、敬亭山路、丰乐路、胜利路、中都路、淮丰路周边。

景观绿化工程范围

景观绿化工程主要包括站前路、站西路、淮丰路、三星路、中都路、淮光路、白马路、西发南路、淮丰北路、永辉路、全椒路、滁菊路、敬亭山路、金方城路、迪美路、新鸿安路、敬全巷的道路红线至建筑之间的铺装、绿化提升。

街巷和院落工程范围

街巷和院落工程主要包括永辉路(站西路-三星路)、淮丰北路(丰乐路-站前路)、西发南路(站前路-中都路)、白马路(淮丰路-西发南路)、迪美路(东发路-敬亭山路)、金方城路(滁菊路-迪美路)、新鸿安路(站前路-中都路)、敬全巷(敬亭山路-全椒路)、五洲商城ABCD区、天龙商城、城市驿站。

合肥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合肥站源于淮南铁路,没有淮南铁路就没有合肥站。

改革开放前的淮南铁路命运波折,从建设伊始就沦为四大家族和日本侵略者掠夺安徽矿产资源的工具。此时的合肥站命运波折,铁路线路两拆两建,发展几度停滞,运输效率十分低下。

合肥站建站于淮南线第一期工程完工之后,于1935年10月动工兴建,1936年4月竣工。当时被定为二等车站。站内设有售票房、行李室、电报室、候车室、办公室等区域,共有房屋17间,占地约638平方米。线路股道只有192米,负责煤炭装卸。

由于合肥站建站后就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史时期,且主要运输煤炭,导致合肥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此期间合肥站先后被命名为“庐江驿”、“合肥车站”等名称。

合肥老火车站将迎来巨变 一个更具大都市范的火车站区域将亮相

改革开放初,旅客在合肥站广场露天候车

建国后,铁路事业得到大力发展,合肥站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经历了枢纽布局调整和多次改扩建,铁路运输业务种类跨客、货运和技术作业三大种类,是全路为数不多的多业务,多功能性车务单位。

合肥老火车站将迎来巨变 一个更具大都市范的火车站区域将亮相

改革开放初期时的火车售票方式

时代的变迁,加快了合肥地区铁路建设发展的步伐,车站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合肥站作为安徽对外“窗口”的地位日益显著。

合肥老火车站将迎来巨变 一个更具大都市范的火车站区域将亮相

图为改革开放初,停在合肥站的绿皮车

1978年后,合肥铁路客流量猛增。此时,合肥站建立了“客流组织八项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方便旅客购票措施,让旅客运输秩序井然。在当时车站重点加强生产作业安全把控、增收创效、售票营销、客运组织和行包货运工作。

合肥老火车站将迎来巨变 一个更具大都市范的火车站区域将亮相

1978年4月1日合肥至北京127/128次旅客直快列车首次始发。

赴京列车是联接合肥与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1978年4月1日合肥至北京127/128次旅客直快列车首次始发;1995年9月15日,128次列车更换新型空调车底,车次变更为T63/4次;2004年4月17日,合肥至北京Z74/3次列车开行。

最高峰时,合肥站每日开行到达北京方向普速列车11趟,发送旅客近3万人。合京列车的开行受到地方政府党委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几十年来一直广受旅客的欢迎。

1959年时的合肥火车站

以2008年全国第一条有砟高速铁路——合宁客专开通为起点,合肥站掀起大规模铁路建设和发展的高潮。

在历经站房改造、生产力布局调整、多座高铁站运营、多条高铁开通和举办多次全国性大型会议等重点任务的考验,合肥铁路枢纽实现了“米”字型高铁网络和高铁站新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突破,走出了一条合站人“风正人和、务实创新”的康庄大道。

2009年8月8日,合肥站开始首次站改;紧随其后,2014年10月19日合肥站站前广场改建工程启动。直至2016年12月26日,合肥站两次站改工程竣工,合肥站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示人。

合肥老火车站将迎来巨变 一个更具大都市范的火车站区域将亮相

2014年11月12日合肥南站开通运营。新建的合肥南站采取“五岳朝天、四水归堂”徽派建筑设计风格,站房面积9.93万平方,设计最高集聚旅客9500人。站场设有沪汉蓉、合福2场,共22站台26股道,雨棚面积61280平方;车站采取“上进下出、平进平出”的立体客流流线设计模式,地上的两层为高铁进站层,地下的三层为城市交通层,共有91部自动扶梯,32部垂直电梯以实现站内快速交通。

合肥南站和合肥站的建成,构成了现在合肥市铁路交通大格局。

合肥老火车站将迎来巨变 一个更具大都市范的火车站区域将亮相

如今,百姓不用再为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彻夜排队,曾经“壮观”的购票“长蛇阵”场景消失了,出行“买票难”大大缓解,倒票“黄牛”失去了市场。

今年7月1日,长三角铁路进行了第二阶段调图,从此,合肥与全国24个省会城市(含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均有列车直达,新增的高铁站点、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也让百姓们出行更加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