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

《狗十三》: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

《狗十三》告诉我们:有时候,人和人相处比人和狗相处更难!

比如少女李玩,和口口声声说“我们都是为你着想,爸爸因为爱你才打你,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你好。”的长辈们相处,还不如和名叫爱因斯坦的狗相处来得融洽舒服轻松快乐。难怪爷爷会感叹:在李玩心中,他不如一条狗。

什么是为我好,什么是为我着想?“好”的标准又是什么?不了解“我”,也可能认为没有必要了解“我”,不尊重“我”,也认为“我”还小,不需要尊重。

《狗十三》: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

总知,孩子不服从大人就是不懂事,就是不孝,大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欺骗敷衍绑架孩子的意志思想,大人们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自然不能理解孩子的痛苦,孩子没有长大,也无法理解大人的所作所为,人和人之间有语言,亲人之间有血缘,但却无法 沟通,横亘着一条鸿沟,无法相互走进彼此的世界,只能用争吵代替交流,用伤害代替相爱,这是孩子的悲哀,也是大人的悲哀。

《狗十三》: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

而狗的世界相对单纯,和孩子的世界一样简单,它没有心计,没有厚此薄彼,没有三六九等,没有伪善,没有欺骗,最重要的,它是认真的,爱你是认真的,对你的忠诚也是认真的,它认真地和你玩,认真地讨好你,它认真地将李玩当成自己的整个世界。

所以,不需要语言,甚至不需要都是为你好,它们就走进彼此心里,相互温暖,相依为命了。

大人的世界比狗复杂得多。爷爷无疑是爱李玩的,但他更爱李玩的弟弟,李玩是女孩,她的名字是随便取的,而弟弟是男孩子,名字必须郑重其事地取。

《狗十三》: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

父亲也是爱李玩的,但他更偏爱小儿子,李玩无意推倒了爷爷,他暴打她,摁着脑袋逼着她道歉,弟弟打伤了奶奶,反而得到了爸爸的安慰抚爱。

在这个家里,爸爸爷爷奶奶常背着李玩打电话,商量事情,这看似善意的隐瞒,实际上是悄悄的将她蒙在鼓里,将她一点点变成家庭之外的人。

在这个家里,不如李玩的,是被大人们视为畜生的爱因斯坦,只有李玩疼惜这个畜生,他们一样弱小,没有话语权,处于这个家生物链的底层。狗不如人,这个人不如那个人,比如李玩不如小弟弟,比如李玩英语演讲弃赛不如物理考全省第一,人的价值在变,在亲人心目中的位置在变,男孩比女孩受重视,学习好的女孩比不争气的女孩能得到大家更多的爱。

《狗十三》: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

好在,李玩的学习很好,为她在这个家和爸爸心中争得了地位。如果李玩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或者说狗的丢失让她消沉,成绩一落千丈,她在这个家受到的责骂肯定会更多,会更进一步被边缘化。而世间的你我,也可能有李玩这样痛苦,这样的经历,却没有她出色,没有她幸运,现实永远比电影更扎心。

《狗十三》: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

在狗的生命里,主人是生活的全部,所以狗全身心信任李玩,依赖李玩,主人回来时,狗急切地扑上去,因为速度太快刹不住而在地板上滑行,狗的眼里只有李玩,不管她是男孩女孩,不管她学习好坏,成功失败,狗爱的是她这个人,不是附加在她身上的价值,这可能最接近无条件的爱。这种热情和无条件的接纳让人感动,这种情感在大人的世界李玩是无法得到的。

《狗十三》: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

李玩眼中的狗是伟人爱因斯坦,是朋友、亲人、伙伴,她和它同吃同睡,这份亲近,甚至超越了父亲和爷爷奶奶,但是,在大人眼里,爱因斯坦只是一条狗,一个畜生。李玩是个不懂事,不让人省心的该长大的孩子。

大人们从孩子长成了大人,离开孩子的世界太久,忘了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因为他们的不了解,或者说不想了解,让李玩愤怒,绝望,疯狂,他们总是想哄骗,欺瞒她,当她挣扎反抗,她们会用大帽子压制绑架她,正如她的后母所说:你是和你爸生气,还是和爷爷奶奶怄气,你再这么闹,就是和大人过不去,就是不懂事。大人的话句句在理,让你无法反驳,你除了妥协,还能怎样?

《狗十三》: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

没有人试着去了解李玩,去和她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失去爱因斯坦的痛苦,她是大人世界的局外人,像这个家里多余的人,这种痛苦无法言说,无人能懂。

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投降,适应现实,你还能怎样,你除了更快地变成大人,融入那个伪善的世界,你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没有?!

人必须适应环境,顺应大人世界的规则,狗也必须顺应命运的安排,妥协了的第一个爱因斯坦有了新主人,它忘了旧主人,活得好好的,激烈抗争的第二个爱因斯坦,绝食而死。李玩最后放弃了她曾经心心念念,疯狂寻找的爱因斯坦,她做不了自己的主,更决定不了狗的命运,已经失去了的,就永远失去吧。

《狗十三》: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

像一首歌里唱的: 走吧 走吧 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走吧 走吧 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

走吧 走吧 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也曾伤心流泪 也曾黯然心碎……

看电影的时候,黑暗里不时传来啜泣声和吸鼻子的声音,我不知哪个细节触动了看电影的人,只知道,这世上哪个人不是哭着妥协,哭着忘记,哭着别离,哭着成长……

《狗十三》: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

《狗十三》:在成长的路上,你除了妥协,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

郑小萍,笔名看云起,新闻媒体从业者,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知音》、《女友》、《辽宁青年》、《西安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散文《母亲的虎头鞋》被收入《没有大人的夜晚——感动小学生的100歌故事》一书(九州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