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投档分数线是否为最终录取分数线?

云霄情歌-smile


你好,我是陕西省目前唯一正规注册的,经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审批的专业权威机构一一西安市户县金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心的首席专家张老师,现在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投档线不一定会是学校的最终录取线。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投档。才能知道什么是投档线。

投档的含义甚至在录取的过程中,根据高校当年的招生计划数。省级招生办按照规定的比例数,把符合高校录取分数的考生志愿档案提取出来,投放到高校的过程,提取后投放到高效的过程,所以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投档和提档是一个意思。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省份或者批次,投档的比例数规定;省内院校的提档比例规定在105%以内;省外院校提档比例控制在110%以内。譬如,某外省高校在我省的理工类招生计划数是30人。按照投档比例110%,该校可以提取33人的考生档案,最后高校录取33人被高校退档。所以,说高校的投档分数不一定是高校的最终录取分数。

到省级招生办把考生的档案提取之后投放到高校,高校接到投进来的考生档案之后,还要对考生档案进行专业提档,也就是说投档,或者提档两个连续的过程,一个是省招办按照比例数把符合院校投档分数的考生档案提取之后投放到高校;其次,高校再对已经被投档的考生进行专业投档的过程。具体专业投档办法和规则分为三种;一种是"专业清",也叫做以专业志愿优先模式。如某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招生计划是2名,那么把第一专业志愿填报通信工程专业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提取前2名考生的专业志愿档案,提取之后,如果这两名考生的其他各方面都达到录取要求,则被通信工程专业录取,如果专业1没有完成该专业的招生计划,则开始提取专业2填报该专业的考生志愿,以此类推。二是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分数优先的模式,就是高校把被省级招生办投放进来的考生档案。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谁的分数高,则优先提取他的专业志愿档案。(大多地方都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

三是设置专业级差的方式。

不是每所院校都设置专业级差,同时各个院校设置级差的分值也不同,有些院校是不超过五分的级差,有的院校是不超过三分的级差。有些院校规定为2,2,1。0等等,还有院校根据当年的报考情况决定级差的分值。设置级差的专业提档方式意思是,同一个专业,填报在专业栏第二的专业志愿要减去分数级差分与报在第一志愿专业志愿的考生进行分数排序,然后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专业投档。如院校的级差分数分别是2,2,1,0,填报在专业二位置的就要减去2分,专业三位置的就要减去4分,专业四的要减去五分,减去相应的级差分后,被投档所有考生进行分数排序。谁的分数高,优先提取他的专业志愿档案。


高校在录取过程中比如说提取了33年的考生档案,那么第33名考生的分数,就是当年考生的最低投档线;考生的位置就是该院校当年投档最低位次。最低位次和最低分具有不确定性。不能在高考填报志愿的过程中,作为参考参考的主要依据。不少的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只看到最低分和最低位次,就造成了滑档。

高校当年的投档线只有在实行录取开始之后,才可以知道。投档线分为最高投档线和最低投档线,最低投档线是当年某所院校投档的最低分数,最高投档线也就是当年某所院校投档的最高分数。最高投档线应该是当年高校录取的最高分,但是最低投档线就不一定是该校当年录取的最低分。该校录取的最低分应当等于或者大于最低提档线,因此,最低投档线在实际的填报志愿中不具备指导意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总是大于或者等于院校的最低投档分,院校的最低投档分不是院校的最低录取分。


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高校投档分数线是否为最终录取分数线?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先弄清楚什么是投档分数线?什么是录取分数线?


投档分数线是指省招办,根据招生学校当年的招生计划,按照一定的比例,一般是1:1.2,也有很多学校是1:1的比例,按照填报该校志愿考生的成绩由高到低排序而成。

比如:某所大学文史类招生60人,而填报该校这一专业的人数且成绩达到省一本录取分数线以上的高达100人,省招办就按照招生计划数的1.2倍投档,即72人。排在第72位考生的成绩就是投档线。当然,这72位考生不可能都录取,通过审核,择优录取60人,那么第60个人的分数就是录取分数线。


从中就可以看出,投档分数线不等于录取分数线,考生过了投档分数线也可能因为专业不服从调剂,或者某一科成绩没有达到标准,而不被录取。

不同院校的投档比例不同,有的院校是1:1.2,而有的院校投档比例为1:1.05或者1:1,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投档比例较低的院校,可以减少被退档的几率,录取的可能更大。


静等花开2579


  高校招生分投档、录取两个阶段,并分别形成投档线、录取线两个概念。录取线高于或等于投档线。

  投档阶段由考试院主导。平行志愿批次通常按100%-105%比例确定投档人数。如某校理工类计划招收100人,按105%比例考试院将向该校投出105个考生的电子档案。被投档到该校的第105名考生(即最低分者)的成绩就是该校的投档线。

  录取阶段由高校主导。录取过程将决定哪些考生能被录取、录取到什么专业,哪些考生将被退档。如提档了105人的高校,有15人被退档,则被录取的90人中最低分者的成绩就是该院校的录取线;而录取到每个专业的最低分者的成绩就是该专业的录取线。如果高校提档后将全部考生录取(没有退档),则该校投档线等于录取线。

  在填报志愿时,院校投档线、录取线,专业录取线这几个数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欢迎大家关注!


高考与教育


高校投档分数线是否为最终录取分数线,这个问题在前面的问题回答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投档分≠录取分。下面我以2017年在河北省文科录取时两所大学出现问题来解释一下:

2018年河北省文科两所学校在录取过程中因招生计划没有完成而出现了断档情况,分别是北京工业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两所大学的投档分均为517分,与河北省2017年文科本一的分数控制线相同。

如果投档分数是最低的录取分数的话,那么这两所大学最低的录取分数都应该是517分,2018年5月份河北省考试院出版《全国普通高校在河北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一书中,我们来看一看最终录取分数是否为517分。

北京工业大学

从上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在河北文理录取的最低分为553分,而不是投档分517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同样,我们看到华电(北京)最低录取分数为585分,而非投档分517分。

综上所述,高校投档分数线并不是最终录取分数线,最终录取分数线可能比投档分高也可能比投档分低,而投档分低的情况往往会出现在一些农业大学中,农学类专业是征集志愿的大头,在征集时会因没有学生填报而低于一志愿投档分录取的情况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