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和姜昆的相聲,你更喜歡誰的?

巴山夜茶


要論更喜歡誰的,那就要說一下他們為相聲做的貢獻和各自的經典作品

姜昆的貢獻

姜昆是當今曲藝協會主席,代表著一個相聲時代,曾主持編訂的《中國傳統相聲大全》有幾百萬的訂閱,這個對相聲的傳播有著很大的意義。

郭德綱的貢獻

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使幾近滅亡的相聲藝術再次呈現在大眾視野裡。

經典作品對比

姜昆的經典作品:《虎口遐想》

郭德綱經典作品:

所以說我還是比較喜歡郭德綱的。

至於大家喜歡誰可以探討下,上述僅為個人觀點。


米小粥粥粥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小時候經常挺姜昆的相聲,覺得他的相聲描述的栩栩如生,聲情並茂。說特別好玩到也沒有,但是確實覺得還是挺又意思的,聽完之後覺得沒有什麼太多·值得回味的,但是第一次聽覺得還是可以的。在2000年之後,姜昆的相聲開始走了下坡路,相聲段子空洞不說,甚至一點點都不好笑,感覺大不如前。

2004年之後我就開始關注了德雲社的郭德綱于謙,剛開始的時候也沒想到會變得這麼痴迷。以前也加上沒有互聯網這麼發達,如果說我聽姜昆的1段相聲,可能聽郭德綱的至少要聽10段,而且大多都值得聽第二遍。我覺得,就算姜昆年輕時候也不及郭德綱,事實勝於雄辯。郭德綱會的太多了,不僅僅相聲有造詣,京劇大鼓梆子幾乎無所不能。雖然郭德綱是一個草根藝術家,但是他早期的相聲大多是傳統相聲,因為時代的原因,有很多段子都不知道為什麼沒人表演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糟粕?但是郭德綱說的傳統段子也非常搞笑,我真心覺得姜昆的段子甚至沒有小白,岳雲鵬搞笑。感覺完全是不同的相聲世界,而老郭又是和于謙老師合作,于謙老師的舞臺經驗和喜劇表演技巧也都非常出色。可以說,姜昆的成名作是《虎頭脫險》,其他能拿出手的有什麼?恕我軲轆刮人了!那郭德綱的相聲簡直多如牛毛,我覺得郭德綱才是真真正正說相聲的,高產而有質量。這是兢兢業業的勞動的產物!這才是把相聲這門手藝進行了傳承和發揚!

綜上所述把,我個人是很喜歡郭德綱的!


網遊魅力達人


拿姜昆的相聲與郭德綱的相聲做比較,但比的方法有缺陷,一個共產黨的幹部,曲協主席,一個是刺青紋身民間相聲藝人,怎麼比,不在一個時代,不同一個平臺,沒有可比性,細想起來,還是能比的,這個比的平臺也很公正公平,參與評判的觀眾幾呼是十幾億人,這個平臺就是央視春晚。郭德綱上春晚前昔億萬觀眾對他抱有很高期望,但春晚作品不近人意,億萬觀眾很是失望 ,幾呼同時嘆氣聲響遍每家每戶,原來如此,狗肉真的上不了席。姜昆在春晚的相聲如合呢?多麼不好也要比郭德綱在春晚上的相聲強上百倍吧!這可是億萬觀眾的真實評判,不代有任何妙作性,真實可靠,這個比較平臺是不是很公正公平。不要單看網上一小撮,綱絲胡捧亂吹,假的很。捧紅捧火郭德綱的是這群噴手,捧死捧臭郭德綱的也是這群噴手。


三門俠


小編很幼稚,託兒所剛畢業吧?百姓喜歡誰得相聲,不用說明吧?看收入,看現場人數,看收視率,看個人藝術功底!姜昆是什麼東西?一個相聲參與者,一個不會傳統相聲藝術的非物質文化繼承人!也不知道姜昆搶先這個非物質文化繼承人的目的是什麼?_?底氣從何而來?不要臉程度怎麼這麼高?還標榜反三俗排頭兵?姜昆你候二叔又有女徒弟了,還買珍珠耳環了,你候二叔又開始泡妞了,你管不管?姜昆,你反三俗只反老郭一個人嗎?只針對老郭才反三俗嗎?姜昆,你的搭檔戴志成二婚是怎麼回事?是離婚再娶?還是搞破鞋後離的婚?主流陳寒柏在體育場大罵某足球隊,這不是三俗嗎?老郭退出的幾個徒弟,幕後誰做的推手,姜昆你不知道嗎?挖牆腳,委任職稱待遇,姜昆你無所不用其極,攪局,告黑狀,打壓同行,姜昆你無所不用辣手!姜昆,你本事不濟,能力不行,還讓德雲社自己說日本商演是曲協幫忙協調的,你怎麼可以這麼不要你那狗臉?!!!!!支持德雲社!支持老郭!天地間,人心有杆稱,是非終有報應!而且,報應隨時應驗到你姜昆身上的!





小園160357992


姜昆給郭德綱提鞋都不配!相聲是雅俗共賞的藝術,以逗人發笑為目的,離開了這個功能,相聲就喪失生命力了。你要想“雅”,乾脆到會場裡聽報告不是更“雅”嗎?何必聽“俗”的相聲呢?!


敖包相回


僵公公把相聲弄死了,郭德綱把相聲救活了,看過不要臉的,沒看過僵公公這樣不要臉的,他的臉皮比城牆還還厚,遠遠超過了人類的想象力!你當郭德綱的徒孫都不合格,那涼快那待著吧!不要出來噁心人,有本事出來走兩步,搞個商演,看看有人喜歡花錢去聽嗎!你是曲藝邪會的領導已經變成阻礙曲藝發展的絆腳石和千古罪人了,不要出來找罵了,你有癮嗎?


正義的力量123


好像每次提到相聲都要提一下姜昆和老郭,每次提姜昆和老郭都要提相聲。

在梁啟超的《李鴻章傳》裡提出了時勢造英雄

這句話流行了百十年,也驗證了百十年。

姜昆和老郭的成功有自己的努力,也有歷史進程的推動。


在粉碎"四人幫"以後,整個文化藝術界都呈現出一種蓬勃發展的狀態,老百姓都想衝破束縛,對文化藝術充滿渴望。

當時,《帽子工廠》、《舞臺風雷》、《白骨精現行記》幾個相聲相繼出現,已經發出了人們需要改革,人們的思想需要解放的信號。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姜昆憑藉著作品《如此照相》在當時一戰成名,裡面的一些段子充滿了時代印記。
這是非常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的,也是觀眾們喜歡的。

那個時候的觀眾不看基本功,不看傳統性,在這個時勢下,在那個還靠著傳統媒體進行演出宣傳的時代,造就了姜昆的火爆。

一直到九十年代的相聲還是晚會的主要成員,比如馮鞏牛群的《小偷公司》等諷刺相聲十分受歡迎。

但是在兩千年後,諷刺型相聲收到了壓制,歌功頌德一夜之間成為了主流,觀眾對相聲的不斷失望反而造就了另一個“時勢”...
1995年,炯然一身的郭德綱一頭扎進了北京這座大城市,

三進三出逐漸組成了《德雲社》的前身《北京相聲大會》

郭德綱的想法是發揚相聲傳統,以老段子翻新為主,講究“說學逗唱”,觀眾們正吐槽著舞臺相聲的“高雅”,突然發現有一幫人說的接地氣,搞笑,還那麼講究,一下就被吸引住了。

後期靠著紮實的基本功和強大的舞臺掌控能力,老郭一步一步的火遍全國,做到去國外商演。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

德雲社的成功也帶動了更多的人去喜歡相聲,壓抑的相聲造就了德雲社的崛起,德雲社的崛起引領了學習相聲的風潮。


當年第一次看姜昆的《虎口脫險》的時候我笑了,後來看老郭的《扒馬褂》我也笑了。

不同的時代下人們有著不同的笑點,說實在話,我現在更喜歡老郭,之前看到姜昆壓制郭德綱的新聞我也會罵上幾句,做上一次鍵盤俠,但是我有時也會想起當初那個小小的黑白電視,帶著一點雪花的屏幕上播放著一年一度的全民慶典,給我的童年帶來一股歡愉的微風。


慶字輩兒


如果說相聲,聽姜昆比郭德綱早,《虎口脫險》聽完覺得也挺可樂的,但聽完也就聽完了。後來基本上就很少聽到對方的相聲,接觸郭德綱的相聲是在大學畢業之後的2010年左右了。聽郭德綱之前喜歡《壹周立波秀》,當時覺得也不錯,有點意思。後來,聽了郭德綱之後就很少看其他的了,聽別的是覺得有點意思,聽郭德綱是上癮,現在車裡面還有很多郭德綱的相親,關鍵是百聽不厭,有些段子都聽熟了,但聽著聽著照樣樂。這一點,周立波比不了,姜昆也比不了了。也不是討厭姜昆,他在近期的《笑禮相迎》上說的話聽著也挺正派的,看著也不討厭,但相對來說,他更適合做領導而不是做藝術,架子有了,無形中就有了疏離感,相聲講究代入,聽眾融不進去自然也樂不起來。另外,就是姜這些年的相聲比較偏離,說是去三俗,但形式大於內容,沒有階段性代表作,郭德綱則在弘揚民族文化藝術,挖掘民間字數,小曲,大鼓,出國演出,近期也開始得到了官媒的認可,一路打拼,素人出身,歷經艱難困苦,終於迎來功成名就,桃李芬芳。即是拯救相聲於低谷的大藝術家,也是人生逆境拼搏的榜樣!!

所以,必須是郭德綱!!


方十一


我喜歡郭德綱的相聲。並且,我會無視他的作品中的屎尿屁,願意聽他穿插講的很多傳統的東西以及道理。相反,對姜昆的作品沒有什麼印象,並且我當年在北京上大學時,有一次學校領導班子還請姜昆來做演講,題目是“什麼是幽默藝術”。我當時聽完的感受就是兩個多小時,他穿插了無數個笑話,但也沒有聽到什麼“乾貨”。對了,還有那時白巖松也有時到我們校足球場來踢球。有一次學校請他來演講,絕對要甩姜昆好幾條街!


飄來蕩去的風


再好的事

一旦走向極端

好事也非再是好事

再好的經

一旦理解片面

好經亦會將禍害傳

雅可雅

莫雅成了不食人間煙火氣的神仙

俗可俗

莫俗成了老少爺們罵大會的場面

相聲有何用 曲藝啥貢獻

不疼不癢的包袱

實乃偏離了捧與逗內涵

一味惹傻笑 畢功於淺言

說學逗唱忒可惜

再不似原來的喜人風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