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的說法?

Avrola™




太監天天在皇帝身邊,而文官和皇帝隔著皇宮的高牆。所以,太監干政從封建社會一開始就有了,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出了一個大太監趙高,趙高的權力大到能對大臣指鹿為馬,趙高說什麼就是什麼,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都沒有關係。

西東兩漢的皇帝和官員被太監玩的團團轉,但太監影響最大的時候是唐朝中期以後,太監不但能把官員玩的一愣一愣的,而且可以廢立皇帝。我們常聽到的天子門生,說的是某人是天子的學生,但是唐朝是太監門生天子,說的是天子成了太監的學生。



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後,深感太監不是好鳥,在對歷代政治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做了改革,揚長避短,著重防止太監干政問題,這一點宋朝處理的比較好,宋朝沒有出過什麼如雷貫耳的太監,但是太祖太宗之後也沒有什麼雄才大略的皇帝,反正啥事也幹不成。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也很重視防止太監架空皇權的問題。朱元璋這人心思縝密,他不但防止太監干政,也防止大臣功高震主,為此取消了宰相制度,將中央和地方的權力分散,中央不設宰相,這樣就沒有老二,沒有老二就沒有人能威脅皇權,朝廷六部互不統屬,又有督察院、五軍都督府等單位,軍權被分割的七零八散,調兵權、練兵權、統兵權分別屬於不同部門。後來內閣形成,內閣和六部相互牽制,內閣又和司禮監相互制約。

在明朝,若是想在中央層面辦成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是很難很難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連皇帝也很難對付得了,比如萬曆皇帝,只好躲在皇宮大內不出門。



明朝在地方上也是權力分割,在省一級設立布政使、按察使、指揮使,分別管行政、監察和軍事,互不統屬,一個省三個主官,這三人一樣大,沒有人能在一省之內坐大。 在這樣的體制下,文官無法架空皇帝,武將更無法造反,沒有卵的太監就更不可能威脅皇權。

這種體制意味著明朝皇帝是文官、太監(東廠)、武將、外戚、宗室、錦衣衛等各方的共同主人,誰離開皇帝的聖旨,都辦不成任何事情,皇帝不在北京,皇帝修道煉丹,都沒有關係,除了明朝中前期的藩王,根本沒有人反皇上。

這麼複雜的國家機器,要是沒有皇帝發話,別的部門的領導不可能會聽你的,告你一狀還差不多。 魏忠賢有多厲害?其實只是木匠皇帝朱由校的一條惡狗,不是不服管的老虎 。別看木匠皇帝朱由校年紀小,但這人特別聰明,他自己充楞裝傻,壞事都交給魏忠賢去辦,木匠皇帝殺人不沾血,有時還下旨說自己不知道這事,表示要處分兇手。



沒有皇帝的金口、沒有皇帝的支持,魏忠賢啥也辦不成,但是,有了皇帝的聖旨或是金口,魏忠賢就是九千九百九十歲,魏忠賢是不要臉的,皇帝下不了手的事,魏忠賢可以辦的妥妥的。比如文官特別是東林黨整天唧唧歪歪,眼高手低,反對對富人徵稅,反對礦稅,但是魏忠賢可以讓他們交稅,魏忠賢可以壓制他們,對不聽木匠話的,要麼搞死,要麼罷官。錢有了,耳根也清靜了。

魏忠賢死的那一年還沒有大規模農民起義,當時主要是奢崇明在四川叛亂,在魏忠賢的調度下,基本已被朝廷平定。還有就是遼東的後金問題,在魏忠賢手上花了大價錢一邊構築了寧錦防線,一邊由毛文龍率數萬人在鴨綠江口的皮島駐守,一前一後,牽制後金,皇太極氣的咬牙切齒,但毫無辦法,遇上雪災,只好請求明朝賑災,而不敢率軍到明朝搶掠。



這些是木匠皇帝高瞻遠矚的成績,也是魏忠賢執行有力的結果。這是天大功勞,不然你看魏忠賢一死,毛文龍就被人無端殺了,戰略平衡被打破,皇太極此後到明朝搶錢來去自由,把明朝當成取款機。

臨死前,木匠皇帝朱由校沒有兒子,交代接班的弟弟朱由檢,有兩句最出名:

1.吾弟當為堯舜之君;2.王體乾和魏忠賢忠心耿耿會辦事。這兩句會話是很有深意的。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當皇帝要愛惜自己的名聲,皇帝是各方的主人,一定要有好名聲,有好名聲才能服眾;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這兩個太監會辦事,又忠誠,自己不好出面、不下手的事情,比如殺人、要錢等,就讓他們去辦,你自己可以做做木匠、也可以鬥鬥蛐蛐,裝傻就好。 自視甚高的崇禎皇帝朱由檢根本就沒有好好琢磨哥哥朱由校說的這兩句話,上臺一個月就處死了魏忠賢,魏忠賢死後,崇禎面對的就是一群老油條,要麼出工不出力,要麼忽悠年少的崇禎。明朝從此不再有好日子,直到崇禎皇帝上吊。


坐看東南了


魏忠賢,這個被醜化了幾百年的臉譜式的人物。

愚以為,被醜化,主要是魏公公得罪了拿著筆桿子的東林黨的知識分子群體,他們堅持不懈的特書大書,終於成功洗腦了處世未深的崇禎,在特定的時候,筆墨遠比刀劍更加鋒利!崇禎一道聖旨,歷數了魏忠賢數道罪狀,處死了大明的最後的頂樑柱,這一天東林黨high到了頂點,但是十七年後,在北京城外炮火隆隆的崇禎17年三月份的某天,崇禎徹底明白了,自己的江山是親手斷送在了自己手裡,17年前的蝴蝶效應餘波如此巨大,他這個時候才真正明白了老哥天啟帝死前的那句話“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的真正意義。

崇禎親手打倒的魏忠賢是忠於皇室的,是忠於老朱家的,但他身為皇帝,不能認錯,但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內心的掙扎和愧疚。崇禎親自安排人手找到了魏忠賢的遺體,葬在了京西碧雲寺,這個行為相當於為魏公公平反了。

崇禎在上吊前,深深的明白了,誰是大明的吸血鬼,誰是大明皇室的忠實家犬。

魏公公在天啟執政間,為什麼代表農民階級的李自成沒有反叛,就是因為魏忠賢出身農門,深深明白農民的不易,搞的一些政策還是有傾斜的,比如在大旱大澇的災年,都能夠免除受災群眾的徭役賦稅,還給籌錢賑災,安頓民心,讓老百姓至少能活下去,魏忠賢的政策偏向於像江南等富庶區域進行重稅,比如戰爭狀態的時候加徵貿易稅,商業稅,開採礦產稅,鹽稅來籌集軍餉資金,使得雖然大明在天啟帝就進行的打擊叛亂戰爭沒缺過錢,後院幾乎也沒有著過火,但是唯一樹敵的便是代表江南富戶的大地主的東林黨的利益,他們出身都是這些家族,自然對魏忠賢的政策嚴重不滿!誰動了我的奶酪,我們就噴誰,管他什麼國家利益,這個準則是萬古不變的。

有時候,滿嘴仁義道德的知識分子遠不如一個閹人在大事上更有深明大義和遠見。

事後崇禎認識到,那些叫囂的比誰都歡的東林黨大臣和王公們,遇到事兒了,個個都哭窮喊冤。血淋淋的打臉事件便是在李自成攻佔北京之後,那些在朝堂上死活叫囂拿不出錢的王室貴族,王公大臣們,被小李一通暴打,結果大家都清楚,比如只願意出一萬的國丈,足足搜出了幾百萬兩之巨,他們都是大明的蛀蟲,喂不飽的貔貅。

他們借刀殺人,利用崇禎把他們的剋星魏忠賢弄死後,愉快開心的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至於後期加派遼餉,管我p事。找農民要去,結果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活活的把崇禎坑死了。

最後在景山歪脖樹上吊的崇禎耳邊終於響起了太監曹化淳那句忠言。

“忠賢若在,事必不至此”!!!


老豬的碎碎念


在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禎帝在煤山上的那棵老歪脖子樹上上吊的前幾天,大太監曹化淳見大明滅亡之勢已無力迴天說到:“忠賢若在,此事不至此”。

其實萬曆皇帝和魏忠賢也並不是平常我們想象的那麼混暗。主要是明神宗萬曆皇帝和魏忠賢把東林黨那群文人得罪了,那些文人自然而然的要把這兩位黑的連媽都不認識的地步。

歷史上明熹宗在臨終時對弟弟信王朱由說:“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可崇禎帝一登基就把魏忠賢給幹掉了。恐怕十七年後在煤山上準備上吊的崇禎帝才明白哥哥的囑託,不知道內心有多少隻草尼瑪在奔騰。要知道在魏忠賢權傾朝野時的東北,雖然薩爾滸之戰大敗,但是魏忠賢任用熊廷弼把努爾哈赤打的叫爸爸,親自跑到後金的勢力範圍內巡視,袁崇煥寧遠大捷一炮把努爾哈赤打成重傷,不久就“掛了電話”。

在魏忠賢延續明神宗徵收商業稅、出版稅、礦稅、鹽稅,還允許老百姓穿絲綢,說白了只要你交錢。這也就解釋了明末神宗、熹宗時期商品經濟的發達。而且在災年對災區減輕傜役,對江南商賈富貴之地給以重稅,種種政策也就自然的得罪了那些文人。那些東林黨的文人道德口號喊得整天響,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喂草。就容不下相對於他們幹實事的閹黨,借崇禎帝的手幹掉了魏忠賢。

最後李自成打進北京城,崇禎帝叫群臣們捐錢,要搜刮幾百萬的國丈捐錢,可這國丈才捐一萬。被太監一通狂揍!

居然在崇禎自縊後的南明政權還是保持這這種習氣,當清兵快打到南京時,他們還在爭皇位!筆者真是納悶南明還能堅持十八年之久,奇蹟!


陸棄


“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的說法還是有其道理的!

首先,無論明粉還是普通人都承認明朝已經具備資本主義萌芽。因此明朝的主要財政收入必然要來源於工商業。魏忠賢當政時,顯然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明朝才可以不僅抵禦住後金的進攻,甚至可以壓制後金。而這可都是在發生完萬曆三大徵以後,明朝國庫的長年積累被消耗殆盡以後完成的。而後來崇禎皇帝上臺以後,倒魏行動的支持者東林黨,表面上的理由是魏忠賢篡國謀逆,實際上就是改變他們在東南沿海產業被徵稅的局面,後來魏忠賢被打倒以後,果然東林黨開始廢除和他們利益相關的東南沿海的工商業稅收。轉而向農民徵收重稅。吳思先生在其著作《潛規則》裡面形象的描述了,明朝崇禎年間的一個困境,由於要打擊後金,必須向農民徵收重稅,加上當時天災不斷,很多農民不堪重負,甚至賣兒賣女,只好造反。而造反的農民越多,政府就需要向農民徵收更多的稅收,以便抵禦後金和剿滅農民起義軍。最後竟然向農民徵收其土地毛產出的十倍的稅收,因而大量農民只好離開土地變成流民。最終明朝政府在面對後金和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的雙面夾擊下,自然節節敗退,最終忘於李自成起義軍也就一點兒也不奇怪了!

其次,與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東林黨人相比,魏忠賢更能識人用人。比如袁崇煥,雖然魏忠賢要求他對其諂媚,甚至為其修生祠。但是,魏對袁有絕對控制力。才是袁能夠炮轟努爾哈赤,誘發了其最終的死亡,大大延緩了後金的崛起。而崇禎皇帝和東林黨人,不僅不能完全控制朝政,而其互相猜忌。崇禎皇帝認為東林黨人不能盡心盡力,東林黨人認為崇禎皇帝剛愎自用、太過急躁。最終,崇禎皇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東林黨出於猜忌心,也鼓動京城民眾,使得袁崇煥不僅被處死,而且肉都被京城民眾吃掉。直接導致了袁崇煥部將祖大壽投敵,後期明軍統帥洪承籌投敵,也說明其與袁相比不僅不瞭解遼東,也不能統帥諸將!而無論李自成攻入北京,還是多爾袞攻入北京。這些東林黨人都恬不知恥的投敵,沒有一個人殉國。僅僅由於李自成對他們拷掠太甚,他們就甘願叩拜多爾袞為親爹。這一切,雖然是發生在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之後,但是他在死前已經心如明鏡。其直接例子就是:崇禎皇帝在李自成兵臨城下的危急時刻還是下令厚葬魏忠賢。

總之,魏忠賢不死,明朝就有抵禦後金進攻的物質保障;同時魏忠賢識人用人能力極強,從而可以使明朝可以有壓制後金的智力儲備!明朝絕不會屈辱的敗於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後金!


地震博士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眼見大明王朝大勢已去,面對這樣的變故。崇禎皇帝的貼身太監曹化淳發出了“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的感慨,也正是這時候,崇禎皇帝才最終領會了皇兄臨死前強調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的深意所在。正是崇禎皇帝煤山上吊前5天的這個感悟,後世才有了關於“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的爭論。那麼作為一個太監的魏忠賢究竟有什麼能力,能夠保證大明不會滅亡呢?

大奸之臣亦是大忠之臣

關於魏忠賢的評價,多是偏向於負面的評價。這主要是因為魏忠賢對於權力的渴望,為了爭奪權力聯合客夫人禍亂後宮,然後排除異己把持朝政將政敵一一扳倒,最終引發了與東林黨的黨爭。正是這一系列黨爭,一點一點地耗費了大明王朝的國力。所以說在很多史學家眼裡,魏忠賢是一個不擇不扣的大奸之臣。然而記載這段歷史的大部分是被魏忠賢排擠的文官集團,所以出於政敵的身份,關於魏忠賢的記載在現在看來可能過於偏激、主觀。從現在的角度,客觀的說魏忠賢確實是一個大奸之臣,但是我們也要看待他把持朝政期間的一些政績,正是因為他的這些政績,才使得大明王朝得以苟延殘喘,從天啟帝的角度而言,魏忠賢就是一個大忠臣。

在國家民族大義面前,一向被認為是任人唯親的魏忠賢,卻一反常態的堅守原則。明末皇太極率兵攻打錦州,作為魏忠賢的親信袁崇煥下令不救援錦州。後來袁崇煥手下滿桂公然違令出兵救援錦州,最終與堅守錦州的趙率教一同擊退皇太極,並取得寧錦大捷。事後魏忠賢論功行賞了滿桂、趙率教,處理了一直以來對他百般奉承的袁崇煥的怯敵避戰之罪。此外魏忠賢把持朝政之後,接連任用了兵部尚書趙南星、孫承宗及兵部左侍郎袁可立等,雖然這些人骨子裡都是不服自己與自己作對,但是這些人都是能臣、直臣。正是在這些能臣、直臣的統領之下,明朝與後金的邊境局勢才能相對平穩。在邊境將領的任免獎懲上至少說明魏忠賢也有愛國之心,這樣一個奸臣至少還是一名效忠皇帝、民族的忠臣。

自斷財路的崇禎帝

魏忠賢主政期間,對天啟帝最大的一個幫助就是制定合理的財政稅收,保證了大明王朝這臺機器的正常運營。崇禎帝一上臺就誅殺魏忠賢,並廢除了魏忠賢主政期間這財政稅收政策,最終導致國庫空虛,賑災無糧,軍隊無餉,農民起義爆發,鎮壓軍隊平叛不積極。如果是魏忠賢不死的話,至少崇禎皇帝不會面臨國庫空虛這樣的窘境。另外魏忠賢在一些關於老百姓受災和遼東戰局的是還是比較上心的。為了給遼東將士們提供兵器馬匹等物品,魏忠賢以個人的名義捐獻了大量財物。兩浙受災時,魏忠賢主張,免除為皇家輸送物品的專營戶向內庫交納的孝敬費用。徵用物品入庫,須交納小費,以便驗收合格,這是明朝管庫太監創制的惡例。廢除這個惡例,魏公公也算多了一件德政。魏忠賢這個人,雖然渴望權力但是他還是有一定的理財能力,面對大是大非的時候還是懂得犧牲自己的利益的。

看完朋友,記得隨手關注蘇子哦~每天都有精彩有趣的內容等著你~~~


蘇子侃歷史


這個說法怎麼樣,姑且不論,不過這裡既然提到這個問題,我想原因無非就是魏忠賢的作用。

歷史上記載的魏忠賢未必是真的

明末由於商人的發展,可是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他們的財富和他們的地位嚴重不對等,所以他們就培養一批文人去朝中做官,這就是後來說的東林黨人,東林黨人敢和皇帝叫板,讓皇權很多時候受制於大臣,明末帝王普遍有這個情況。

天啟皇帝的做法是隨便你們怎麼鬧,反正你們手裡沒權,我沒錢了就讓魏忠賢去砍頭抄家,所以魏忠賢是用來制衡東林黨勢力的。而清朝之後修明史很多都是東林黨人修的,所以魏忠賢的記載有偏差也是難免的。

崇禎繼位,重用東林

天啟去世以後,崇禎繼位,上來就把魏忠賢殺了,然後重用東林黨,可是崇禎這個人用人無度,前後換了五個大學士,自己足夠節儉,卻依然沒錢,要是有魏忠賢,讓他去抄家不就完了,所以他就有錢,有錢就都好辦了,全國兵馬隨便調動,再不濟也不會讓李自成把都城佔領了。

而崇禎讓大臣捐錢大臣紛紛沒錢,可是李自成過來直接搜刮帶走7000萬兩。

所以有了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大概就是指崇禎的用人問題吧!


故城舊影


中流砥柱魏公公,這純屬意淫過度的扯淡說法。

也就在這十年間,魏忠賢成為了網絡歷史學界的翻案寵兒,熱度直追十多年前的李鴻章。最近的一個高潮是,《繡春刀2》在去年7月上映前後,微信朋友圈裡似乎是猝不及防地來了一波“魏公公翻案風”,將深藏在百度貼吧與知乎等網站中的廠公粉們紛紛召喚了出來。

百度貼吧裡有一個“魏忠賢吧”,Slogan叫“廠臣魏忠賢功在社稷,海內之共見共聞”。吧內文章的標題多為《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滅,東林黨才是禍國殃民的廢物》《東林黨人誤國,如果魏公公沒死就好了》《魏忠賢:大明帝國的最後守護神》此類經典畫風;一篇大概是吧主寫的鎮吧強文,更是大走成功學勵志路線雲:“即便拋開魏忠賢的功過不說,我們在這裡要學習的是他的精神,從一個家徒四壁的農民出身,混到權傾朝野的人物,這其中包含了多少智慧、辛酸和汗水?”

東林黨和魏忠賢似乎成為了價值觀的兩端。一位知乎網友說的煞是有趣,“十歲時,魏忠賢的形象,全憑電視劇描述,一個非常不堪的大壞蛋。十五歲,讀了幾本書,多數是其殘害東林黨人的事,魏的形象更加不堪。二十歲時,接觸的史料多了,又覺得東林黨人更禍國殃民。如今二十五歲了,再也不敢輕易給歷史人物下結論了”。

一般來說,“廠公粉”都是“東林黨黑”。他們堅定地認為,東林黨是大明亡國的最大罪人,空談誤國,大搞黨爭,對抗皇權,反對向富人收稅,和現在的知識分子一樣可恨。而魏公公呢,廠公粉們從不粉飾他的道德情操,這的確沒啥好洗的,但堅決反對拿私德說事,最離奇的觀點是,魏忠賢代表著帝國底層群眾與東林黨代表的士紳階層作鬥爭,正因為公公反對將稅收加在農民身上,力主向士紳階層開徵“工商稅”,這才遭致東林黨人的瘋狂報復。

我其實也並不那麼喜歡東林黨。東林黨人和晚清的清流有一點很像,自命清高,似乎總是一副真理在手的樣子,高談闊論,但大多數人又嚴重缺乏治國的實操能力。

但反過來說,東林黨人也就是迂腐和才識平庸而已,非要如廠公粉們所說的那樣“大明亡於東林黨”,實在沒有什麼可靠的證據,還不如“大明亡於鼠疫”和“大明亡於小冰河期”這些故作驚人之語來得靠譜呢。退一萬步說,天啟初年之後,東林黨人都被魏公公清洗得差不多了,哪裡還有什麼能力出來禍國殃民呢?


東林黨人不會治國,這沒錯,但難道魏公公就會了?不知道從何時起,魏公公突然被捧成了天賦異稟的治國高手。但事實上,魏忠賢的那種“私德有虧,才華橫溢”政治形象是今人出於某種政治想象逐步建構出來的。魏忠賢缺乏足夠的文化素養,又沒有任何國家層面的政治經驗(宮廷內部是有的),單憑一些不入流的小聰明和陰謀詭計,就真的可以操盤一個內憂外患中的老大帝國了?

舉個例子,遼東戰事吃緊,急需馬匹,魏忠賢突發奇想,依大明朝舊例,大臣有特殊貢獻者可賜給在宮中騎馬的特權,不過,作為條件,騎馬者逢年過節要向皇帝進獻好馬一匹。魏忠賢就一下子賜給幾百名太監在宮中騎馬的特權,而後就不斷地降諭旨讓他們進獻馬匹,逼得這些太監同僚直罵娘。

朝廷由此倒真的得到不少馬匹,但結果呢?由於管理不善,獻馬又多以老病充數,等到了遼東,“隨至倒死者相望,軍士啖馬者比比也”。用苗棣先生在《魏忠賢專權研究》一書中的說法,國戰當前,“魏忠賢表現出來的多是小農式的狡黠和算計,而並不是政治家所需要的文韜武略”。


張明揚不說話


曾有人提出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為何會有人得出這樣的結論呢?歷史的史實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曾掌管特務機關東廠,兇殘跋扈,殺人甚多。當時,趨炎附勢之徒對他競相諂媚,《明史·魏忠賢傳》記載:“群小益求媚”,“相率歸忠賢,稱義兒”,“監生陸萬齡至請以忠賢配孔子。”魏忠賢本系市井無賴,中年自鬮入宮,由守門太監一躍而成為控制內閣、左右朝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他利用手中權勢結黨營私,殺戮忠良,無惡不作,禍國殃民。通過特務機構東廠、錦衣衛、鎮撫司殘酷壓榨和殺戮人民;魏忠賢的閹黨把大批反對他們的正直的士大夫,如東林黨人,編成“天鑑錄”、“點將錄”等名冊,按名殺害。魏忠賢的國家觀念,皇太極猛攻錦州時,袁崇煥與監軍紀用一起下令不許出戰,任憑趙率教在錦州苦苦支撐,在錦州破在旦夕的時刻,滿桂公然違抗袁崇煥的不抵抗命令,主動出擊,冒死以救錦州。寧錦大捷後,魏忠賢論功行賞,升了血戰有功的滿桂、趙率教的官,而罷免了畏敵避戰,不救錦州的袁崇煥。魏忠賢並沒有因為這位一心熱衷於議和的袁崇煥在寧遠城給他修生祠而放過他在寧錦之戰中的怕死避戰之罪,也沒有因為毛文龍上書力保和他作對的東林黨人而處分毛帥,這也是為什麼天啟朝後期關外局勢一直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原因。

魏忠賢死後大明王朝便滅亡了,崇禎即位的時候,海內難民揭竿四起、關外清兵虎視眈眈,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富有處理軍國大事經驗,以及善於把握動盪時局的“能人”來獨當一面,雖然無法扭轉國勢日衰、積重難返的敗亡趨勢,但也不至於在短時間內坍塌崩潰。但崇禎為了整飭內政和平息民憤,更是為了獨掌大權,藉著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勢,一舉肅清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殺殉國前的第五天,崇禎在大勢已去、大廈將傾的絕望中,在聽到太監曹化淳說的那句“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的話之後,終於領會到天啟皇帝臨終前,強調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的深意所在。幡然醒悟的同時,無力迴天的崇禎在精神上徹底崩潰了。收葬魏忠賢遺骸,既是他對魏忠賢價值和功績的重新肯定,也是對自己17年執政生涯的全盤否定。所以說魏忠賢不死國家不滅,魏忠賢雖說有過失,但也不至於投敵叛國,他對於這個國家還是有存在的意義的!


暢聊君


說點題外話:總有這樣的問題:假若誰誰不死,什麼什麼朝代如何!總覺得提問者有虛無主義的傾向,人生不能重來,昨天一去不返,地球不會自西向東!所以,誰也不能用事實來證明你的假設,這假設縱使精彩紛呈、天衣無縫、完美無缺也是鏡花水月。

假設多了,“廬山真面目”反而隱藏更深,現在“秦檜站起來”,“袁崇煥該殺”,

“如果魏忠賢不死,大明就不會亡”等謬論層出不窮、甚囂塵上,我覺很好無聊!

你在特定的歷史條件生活過嗎?你懂得世事如白駒過隙、風雲瞬息變幻嗎?你曉得歷史是任人塗抹的小姑娘嗎?假設來假設去,弄得忠奸不辯、事實不清、正邪難分,沒見到哪個唯物歷史觀的學者出來當頭棒喝,還有資深什麼什麼家的來推波助瀾,令人大跌眼鏡。


就論該題,魏忠賢時代,孫承宗和袁崇煥文武雙全,固守邊疆,捷報憑傳。本來勝利在望,魏謀的小動作一上來,就前功盡棄!

再來假設孫傳庭、熊廷弼的、盧象升不死如何如何!任何一個假設放在當時的背景下,其它諸元素都會發生變化,比喻:你說孫傳庭沒死如何時,我說假若當時李自成病了如何呢!所以,時間、地點、條件都發生了變化,這假設是茶餘飯後的自欺欺人,根本沒說服力。



所以,希望對歷史的假設論調少點!多用證據還原真相才是正途!


希望星晨58298869


因為瞎扯。我就從財政角度談下魏忠賢時代吧,即《魏忠賢主政時期,明朝財政到底有多弱》。


要點

萬曆三大徵沒讓財政枯竭,朝廷在魏忠賢主政前夕的家底,比較豐厚。

魏忠賢主政之後,遼東缺餉是常態,因為士兵工資照發,故局勢較穩。

魏公公徵稅能力被嚴重誇大,向富商徵收商稅更是病急亂投醫。

崇禎初,“眾正盈朝”,穩住了魏忠賢主政以來瀕臨崩潰的財政。

相比閹黨,東林黨人的確問題也不少,但把明朝垮臺歸因於魏忠賢的政策沒能為後者貫徹,既想當然又荒謬。

名詞

邊餉 負責沿邊n鎮的軍費年例銀,每年開支300多萬兩。

新餉 遼事興起後,負責遼東及周邊防禦支出,每年開支400-700萬白銀不等。


魏忠賢主政之前的家底

要了解魏忠賢主政時期(天啟四年—天啟七年)遼東及其他邊軍的軍餉情況,不妨先了解其主政前夕明廷的財政情況。

記錄這一時期財政狀況,有四種史料很重要,分別是《明神宗實錄》(萬曆朝歷史)、《明熹宗實錄》(天啟朝歷史)、《三朝遼事實錄》以及《度支奏議》,其均屬檔案資料彙編,各色財政數據多能相互印證,其中《三朝遼事實錄》的作者是王在晉,《度支奏議》的作者是畢自嚴,二者均有豐富的軍政經驗。上述史料都比較可靠,本文的諸多財政數據,均來源於此。

天啟朝初年的財政儲蓄,自然繼承自前朝,尤其是萬曆一朝,在這一時期,財政還是比較充盈的。即便是經過前朝“萬曆三大徵”的折騰,朝廷的財政壓力也不大。

▲萬曆三大徵之“壬辰倭亂”。圖為朝明聯軍的一次攻城戰。

據學者劉利平的研究①,以及《三朝遼事實錄》、《明神宗實錄》等文獻的記載,三大徵花費的白銀總共在1000萬兩上下。從1591到1600年,三大徵前後耗時十年,平均下來每年耗費100多萬兩,並不算一個特別大的數目,和宮裡每年收上來的黃蠟、白米、瓷器、毛皮價值(盧象升認最少有200萬兩②、黃仁宇估算為400-500萬兩③)相比,不值一提。

所以,“萬曆三大徵”並沒有將明朝的國庫耗盡,銀子還是有,萬曆留下的內庫就至少有700萬兩。但在萬曆四十六年春,明清戰爭開始之後,更多銀子被作為軍餉投入到遼東前線。第二年春,明廷出兵10萬攻打後金,耗費500-600萬兩;開原丟失後,先後有18萬明軍出山海關;瀋陽遼陽丟失後,先後有15萬左右明軍出關。大兵需要大餉,從萬曆四十六年到天啟元年的三年間,明廷發給遼東軍費2018萬兩白銀④,當時的遼東經略熊廷弼還制定了耗時八個月,用兵十八萬,需餉2160萬的戰略計劃。⑤

戶部出的軍費耗掉2000多萬兩銀子,這其中還不包括皇帝拿出的近千萬兩銀子,而且兵部、工部的小金庫也支出不少。而這時期的國庫(戶部)收上來“遼餉”不到1500萬兩。

不足的銀子哪來的?顯然是前期所積累下來的,萬曆朝以來的老底,能支撐起遼餉的花費,三年能拿出近三千多萬兩白銀,九邊也並不欠餉,足以說明魏忠賢主政前夕,明朝的家底還算豐厚。


魏忠賢主政之後的軍餉

但是到了魏忠賢主政時期,包括遼東在內的邊餉就捉襟見肘。

天啟二年,明軍在廣寧大敗於後金,自此,明軍基本不再大規模進取,採取守勢,且築且屯,步步蠶食。之所以如此,因為:1、軍餉不再像過去那麼充足;2、野戰能力、軍隊信心大損。萬曆四十六年春以來的那些戰役,花掉三千多萬兩軍餉,真的傷到朝廷財政的筋骨了。

▲明朝九邊圖。

然而儘管如此,魏忠賢主政之前的軍餉,還是不缺。據學者林美玲統計,天啟三年遼東之外的邊餉尤能支出347萬兩白銀⑥,遼餉支出628萬兩白銀⑦,天啟四年,魏忠賢主政之後,遼餉等邊餉數額急轉直下,天啟五年、六年、七年,遼東之外的邊餉分別是298餘萬、104餘萬、146餘萬兩白銀⑧,而天啟四年,朝廷發給遼東的軍餉是499餘萬兩(缺額127餘萬兩),天啟六、七年,這部分缺額高達幾百萬兩,欠餉應該是常態。

因此,說魏忠賢主政時期的遼餉充足,顯然不合史實。可為什麼遼東士兵沒有兵變呢?因為魏公公在遼餉不夠的情況下,優先保證士兵的工資,而用於軍隊的其它耗費,基本不管,而且基本無視其他邊鎮的軍餉需求。

遼東局勢較為平穩,乃是他本人對遼東情有獨鍾,但這犧牲了其它邊鎮士兵的利益,因為缺餉,戰鬥力嚴重下降,讓西遷的蒙古林丹汗隨隨便便就搶了大同(崇禎初有“虜與夷並重”的說法),陝西三邊不少士兵加入“流寇”,內憂更憂。

魏公公主政時期留下的遺產,是大明王朝嚥下的一顆毒果。


被嚴重誇大的徵稅能力

《為什麼殺了魏忠賢不久,大明朝就垮了?》還稱,魏忠賢主政時期徵收了大量商稅、海稅,保證了遼東軍餉的供應,這一觀點同樣是想當然,毫無根據。

和田賦、鹽課等正項相比,晚明朝廷所徵的商稅、海稅屬於雜項,包括“內地關稅”、“地方商稅”、“番舶抽分”、“房地契稅”、“竹木抽分”、“礦銀”、“漁課”等,事實上,商稅和關稅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十萬兩(崇禎時期的關稅、商稅反倒高於魏忠賢主政時期)對於動輒幾百萬兩的軍費消耗,這點稅如同杯水車薪。

況且,爆款文也想當然地高估了魏忠賢主政時期朝廷的收稅能力,據《度支奏議》記載,天啟六、七年到崇禎元年六月的兩年半時間內,朝廷有489萬餘兩白銀的舊餉沒收上來,而專用於遼東邊防的“新餉”,則有328萬餘兩白銀的稅被欠著。

這麼多稅沒徵收上來,朝廷還指望怎麼發錢?天啟五、六、七年完全撐不住。財政外解不到,內庫空虛,欠餉成為常態,邊餉數額迅速下降,遼餉只能靠搜刮雜項、挪東挪西維持。所謂魏公公重視商業稅,其實是病急亂投醫,其徵稅能力被爆款文嚴重誇大。


崇禎初穩住了崩潰的財政

爆款文的結論是魏忠賢死後,東林黨上臺搞亂了明朝財政,朝廷缺餉,但事實恰好相反。

崇禎上臺後,接過了魏忠賢主政的爛攤子:八百多萬兩沒徵收上來的新、舊(邊)餉銀。財政空虛,三年內邊餉發了不到額定的一半,專用遼東防務的新餉也開始欠著,於是只能坐等兵變與被打。崇禎元年,薊州兵變、寧遠兵變,蒙古林丹汗寇大同⑨,財政危機引發軍事危機,朝廷急需整頓。

崇禎元年八月,畢自嚴到北京任戶部尚書(他的弟弟就死在上個月的寧遠兵變中),經過一番調研,認為財政危機的癥結在於“一沒儲蓄,二多開支,三外解不到”,他和皇帝幾番討論後,最終確立“清冒裁弱,縮兵舊餉”的方略。各邊儘量節約,內地加緊催徵。

據曾美芳⑩博士的研究以及《度支奏議》的記載,經過努力,崇禎元年、二年、三年遼餉基本得到保障;邊餉發放額已完成百分之九十⑪,基本上扭轉了魏忠賢時期接近崩潰的財政,勉力維持了收支平衡,讓大明可以多堅持幾年。這不得不說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所謂東林黨人惡化了魏忠賢主政時期的財政,純屬無稽之談。


餘話

綜上,本文的結論是:晚明財政家底不錯,萬曆三大徵的消耗並未如後世想象的那樣大,明清戰爭中的薩爾滸戰役到廣寧戰役,幾乎耗盡國家積累,之後就是勉力維持,魏公公主政把財政折騰得更差了,留下一堆問題;崇禎初,畢自嚴的上下整頓為明朝續命,崇禎帝最後能走多遠,端賴歷史進程。與閹黨相比,東林黨人魚龍混雜,其行為的確問題不少,但把明朝垮臺歸因於魏忠賢的政策沒能為東林黨人、崇禎帝貫徹,則既想當然又荒謬。


註釋


①劉利平:《明代“播州之役”軍費考》、《三朝遼事實錄》,卷3,數字為2387000兩。關於這些數字的出入,在於每個人的統計標準有區別,這裡不做敘述。

②盧象升:《盧象升奏牘》,卷4。

③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74頁。④《明熹宗實錄》,天啟元年正月乙亥條。

⑤熊廷弼:《楊嗣昌集▪敬陳戰守大略疏》。

⑥林美玲:《晚明遼餉研究》,18頁

⑦林美玲:《晚明遼餉研究》,33頁

⑧畢自嚴:《度支奏議》,堂稿卷3。

⑨李華彥:《崇禎朝薊遼兵變與餉稅重整》,博士論文。

⑩曾美芳:《晚明戶部的戰時財政運作──以己巳之變為中心》,博士論文。

⑪畢自嚴:《度支奏議》,邊餉卷7

這是我發在騰訊文化“彰考局”上的一篇文章。這裡分享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