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佳能Canon全畫幅EOS R專微相機?

如何評價佳能Canon全畫幅EOS R專微相機?

如何評價佳能Canon全畫幅EOS R專微相機?

EOS R在機身方面中規中矩,各方面性能均衡“夠用”,總體性能接近5DIV,但價格介於6DII與5DIV之間,在佳能的產品線上屬於相當有競爭力的選澤。但是對比同價位的A7M3/Z6/悶聲畫大餅的S1相比,有一定差距。而鏡頭是這次發佈最大的亮點。28-70不但顯示了佳能的光學實力,也是佳能最核心的用戶群——婚禮攝影師的神器(佳能官網上的宣傳頁面就有一組婚禮照片)。50 1.2在提供接近甚至超越蔡司OTUS的分辨率同時,擁有自動對焦和更大的光圈。24-105就是個套頭,先不管了,至於35 1.8,雖然就是個平民小廣角掛機頭,但是畢竟是FE永遠的痛,它竟然硬生生地把RX1 R2逼停產了……

如何評價佳能Canon全畫幅EOS R專微相機?

黎明女神的重生 1987,每一個攝影愛好者都會永遠記住的年份。

彼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相機不用手擰就可以自己對焦,恐怕是一場美夢。就算真的擁有一臺可以自動對焦的相機,那尖利刺耳,如電鋸工作一般的機身螺絲刀馬達轉動的聲音,和拉牛上樹般的緩慢與吃力,也會心煩意亂。

但是,總會有一個人來打破這個局面。而那時,它就是佳能。

FD卡口的機身與鏡頭,曾經是多麼輝煌!廣有20-35mm的變焦,長有舉世無雙的1200mm F5.6,大光圈也有50 1.2 SSC、218L和85 1.2 SSC,甚至還有300 1.8這種變態規格的原型鏡頭流出。

如何評價佳能Canon全畫幅EOS R專微相機?

無論是性能還是防護性,都在日系單反裡無出其右的AE-1,到目前仍有很多人收藏。

如何評價佳能Canon全畫幅EOS R專微相機?

然而,苦心經營的十餘載,卻在1987年的春日裡,化為廢墟。而廢墟之上,則是輝煌的浴火重生——佳能在這時,推出了第一臺EOS膠片機型EOS 650。它的鏡頭卡口,叫做EF。

如何評價佳能Canon全畫幅EOS R專微相機?

無論是EOS,還是EF,這其中的字母E,都代表了electronic,也就是電子。的確,純電子化使相機卡口從原來的螺絲和槓桿簡化成幾個觸點,使脫離機身驅動,單憑藉鏡頭上的馬達驅動鏡片自動對焦成為了可能。從此,調節光圈不再需要轉動光圈環,在機身上轉轉波輪,光圈信息就能通過電子通訊傳遞給鏡頭,再用電子驅動的馬達進行調節。

這一切,在那個機械與手動的時代,都如同幻夢一般。

這樣的卡口,成為了各大品牌效仿的標杆。之後,尼康、美能達、賓得都先後逐步使自己的卡口電子化。但這樣的過程,會讓老機身不兼容新發布的,沒有光圈撥杆並且使用鏡頭馬達的鏡頭。新機身要不要兼容老鏡頭?

如何評價佳能Canon全畫幅EOS R專微相機?

而佳能則沒有這樣的麻煩。就算是把1987年的EF老鏡頭轉接到EOS R上,仍然能夠完美而不受影響地自動對焦、調節光圈。EF的卡口設計理念如此之超前,以至於這個卡口經歷了AF化、數碼化、無反化三次大沖擊之後,仍然換了個尺寸掛在今天的EOS M機身上。而RF呢?本質上,這就是把EF的卡爪轉了個角度而已。

尼康Z,索尼FE的誕生,都是從零開始搭建鏡頭群,但是佳能則是極低成本地無縫轉接老鏡頭,高瞻遠矚。

如何評價佳能Canon全畫幅EOS R專微相機?

並且,在單反時代,EF卡口擁有最大的54mm口徑和最短的43.2mm法蘭距,這使得鏡頭可以擁有更大的出瞳直徑和更短的鏡後距。而這讓佳能可以更容易地製造F1.0/F1.2超大光圈鏡頭或者200mm以上的長焦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