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惠英红这个演员?

会行走的书柜


惠英红正式出道的电视剧是当初由张彻导演的《射雕英雄传》,她在电视里面扮演穆念慈,穆念慈的楚楚可怜被表演的淋漓尽致,这个角色因身世不幸的爱恨情仇,写意江湖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惠英红的名字开始被广为人知起来。

然后一路成长起来,在演艺事业中不断突破自己,不断的尝试新的角色和体验,也在表演的过程精心的打磨着自己的演技。踏实的表演功底,以及多年积累下来的表演经验,最终凭借2009年参与的电影《心魔》,力压群雄,获得了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次年,惠英红再次以这部电影获得了其他7项奖项,一度被传为一段传奇。

此后,于2013年参与的《结婚那件事》、2014年《僵尸》、2015年《碟仙诡谭2》、2017年《幸运是我》以及同年的《血观音》,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取得了一项项影视界的荣誉表彰,在香港影视圈中可谓是硕果累累,奖章多多。

不过,惠英红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来自身边许多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惠英红从小家庭不幸,父亲拖家逃亡到香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还被骗走了所有的钱,导致父亲因为自己难堪的处境难有脸面出门,最后只能靠着母亲带着当时只有三岁的惠红英和妹妹卖口香糖艰难度日。

出道后一路顺风,但是在1999年的时候又不幸的患上了抑郁症,自此事业一蹶不起,甚至一度轻生,幸运的是被亲朋好友及时救下,并在身边朋友的精心照料和热情的鼓励下,惠红英重新振作了起来,摆脱了抑郁症,绝迹荧幕许久,这次重新复出,就一鼓作气的拿下了一连串的表彰。

将近60年的风雨历程,惠英红经历了太多太多,但是命运没有把她给击倒,反而把她雕琢成一朵勇于在寒风中尽情绽放的紫荆花,这次的铜紫荆勋章授予,真是实至如归。


影视口碑榜


惠英红从影40年间,三次摘下影后,却没有因此大红大紫,演绎事业充满坎坷,在人生高潮时亲人离别、身陷抑郁困扰,幸而得到了许鞍华、成龙等一圈人的帮助,才坚持走到现在的年纪,用她的话说就是:“人生本就是一出戏,我只是按自己的演法,把它变成了一部传奇……”

用100字概括惠英红的人生,可能是这样的:满洲正黄旗,57岁犹未婚。3岁上街要饭,4岁混红灯区,12岁进夜总会当舞女,17岁拍电影,22岁当影后,33岁无人问津,40岁吞药自杀,44岁重新振作,50岁再拿金像影后,近花甲之年退出动作影坛。

惠英红一生谈过三次恋爱,全都无疾而终。

在与自己小7岁的黄子扬的恋爱中,惠英红深刻体会到什么叫爱人必得先爱自己,对方觉得女方强过自己而造成的心理上的悬殊压力无法弥补,最终导致分手,原来爱情无关爱情,更有关他人的眼光,惠英红从此对于爱情又有了新的认识。

爱人,不如先爱自己吧。

《国际在线》曾评价惠英红:

香港影圈里,有真武功的男星不少,真武功女星却很少,惠英红靠着聪颖,好学,能受苦,凭矫健身手演出一系列动作片被大家所喜爱。惠英红演起戏来,除了飒爽英姿之外,总是有些沧桑落寞的意味,就算是再强势的女中豪杰,镜头前回眸的一刹,也都会流露出一丝楚楚可怜的风情。或许就是这一点点的幽怨和沧桑,使她不同于一味拳脚交加的动作明星,多了许多值得深思回味的底蕴。

虽然这次《Mrs.k》会是她最后一部动作电影,但惠英红的原则依然没有改变:坚持不用替身!

惠英红在电影开拍前还特意找了三个教练,帮助自己锻炼肌肉以防受伤。

然而就算做足准备,拍动作片也很难避免意外发生,惠英红在拍一场吊威亚的戏时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左边膝盖刚好磕在碎石上,结果导致半月软骨破裂,大腿肌肉出血。

虽然做了手术,但惠英红的脚已经无法完全痊愈,现在走路仍会隐隐作痛,算是永久伤残。还有最后一场激战戏,剧情讲惠英红跑过去抱住饰演丈夫的伍佰,谁知真正拍摄时伍佰慢了一步没扶住,小红姐直接摔到水泥地上,造成手肘骨折。敬业的她忍痛拍完才送医治疗。

惠英红拍戏受伤导致永久伤残

惠英红早已用炸裂的演技来证明自己不止会打,就算以后她不再拍动作戏,也依然能在电影圈找到自己的位置。唯一可惜的是,华人影坛又少了一位女打星!

而作为一个女人,惠英红还有更多未写完的传奇!


香港电影



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拿到影后的就是惠英红。

1977年,惠英红以“打女”身份进入邵氏电影公司,拍了不少功夫片。

她不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幸运儿。普通女明星不肯挨打,她肯,所以她出头了。代价是,多年以后,关节变形、鼻子都不能正常呼吸。

拿奖前,她是家道中落,从小乞讨,做过舞女的底层草根。

进入电影圈,做了明星,收入反而比舞女时期还少1000块钱,正在赚钱养家的年纪,家人没一个支持她拍电影。她觉得自己能出头,拉着姐姐去签了合同。

拿奖后,工资也从500块一个月,涨到了50000块一部片,算是熬出头了。

高起点的后果,要么意气风发,要么就是之后发展不顺,落差越来越大,惠英红就属于后者。

一方面,惠英红不想总当打女,邵氏不希望她放弃“当家打女”的身份,去尝试转型。

另一方面,很快冒出来的香港新浪潮导演们拍的都是文艺片,即使看过她的电影,喜欢她,也不愿意起用她做女主角。

钟楚红的《男与女》,是她努力争取来的,结果拍了一天就被老板叫停。

转给钟楚红拍,一炮而红,惠英红陷入不红魔咒,直到没人找、没戏拍。

做过生意、得过抑郁症,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影后那么风光得意,反而一直沉寂到下一个世纪,才回到影视圈,拍了《幽灵人间》、《妖夜回廊》,但已经只能做配角。

凭《心魔》再次拿到影后,已经是2010年的事了,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已经成了中年女性。

《心魔》中有些精神分裂的母亲角色,是许鞍华导演推荐给惠英红的。动用自己抑郁症的经验,去演绎精神病的角色,听起来也是让人蛮唏嘘的。

有女主角的身份,参与的却是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的竞争,也算是一种折中和妥协。

颁奖之前,在媒体的报道中,影后已经成了她的“心魔”。

得奖之后,惠英红泪如雨下,用“知道自己属于电影”来安慰自己。

而这次《幸运是我》的角色,是一个疾病缠身的老年女性,惠英红调动的是对母亲患老年痴呆症的记忆。

从数据上来看,三次提名金像奖,三次拿到影后,命中率百分之百。

但同时,三次获奖的节点,第一次赶上父亲去世,第三次赶上母亲去世,将这些作为惠英红人生的注脚,有多沉重,只有自己知道。

所以拿奖这么开心的时刻,她会泪洒颁奖台。

惠英红封后之作《幸运是我》,内地总票房只有96万,只到一部大片的零头。把奖项颁给她,让不少网友猜测:是不是因为香港电影人太保守了?

很多人都觉得娱乐圈是看脸的世界,但每个圈子都自有它的公平所在。

风光的另一面,是竞争的残酷:惠英红曾经是卖座女主角,同样要经历没戏拍没奖拿的困顿时期;……人在圈子里,大家一样开工,眼看着周围的人都起来了,自己还在不咸不淡的发展中,换做是你,会不会后悔?会不会离开?

坚持两个字,从来都不是一句漂亮话,而是拿自己最好的青春,最煎熬的成长,去换一个不一定辉煌的未来,换做是你,还愿意为之付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