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是否是動脈粥樣硬化?是看血脂高還是看有無斑塊?

正齊70880


一、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發生的?

膽固醇分為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種運載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的,而高密度脂蛋白正好相反!低密度脂蛋白可以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過量時,它攜帶的膽固醇會沉積在血管壁上,也就形成了我們說的動脈粥樣硬化!


二、血脂高就一定有動脈粥樣硬化嗎?

其實,動脈粥樣硬化有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遺傳基因、性別、年齡、血壓、血糖、生活習慣等等,諸多因素都會參與和影響動脈粥樣硬化!而低密度脂蛋白是這一切的直接參與者和執行者!所以低密度脂蛋白也被稱為“壞膽固醇”。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會明白,其實血脂偏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而且正好其他影響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具備,患者才會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形象的把基因、血壓等比喻成“萬事”,當萬事俱備以後,就只欠東風啦!而低密度脂蛋白是東風!


三、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結果!

斑塊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必然結果,如果血液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持續偏高,動脈粥樣硬化持續進行,那麼更多的脂質沉積在心腦腎、外周的血管內皮,就形成了斑塊,斑塊繼續進展就引起血管狹窄,這也是冠心病、腦梗塞等疾病的雛形。


所以,斑塊才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具體體現,而血脂高只能是反應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性大,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時候!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動脈粥樣硬化的判斷,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並不是單看血脂也不是看有無斑塊。

血脂高

大家去醫院做動脈檢查的時候,醫生經常問:有高血壓?有高血脂?有糖尿病?

這是因為我們的血管就好比水管,它都是一個管道,血脂就好像水中的雜質,水中的雜質越多,就越容易長水鏽硬化,而血脂越高,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幾率也就越高,所以通過血脂檢查,可以做出一定的判斷,但需要強調的是:血脂只是其中之一,但並不是完全準確。

有無斑塊

在臨床經常有一些人被判定為動脈粥樣硬化,卻沒有斑塊,這是因為有無斑塊只是動脈粥硬化的表現之一,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當做判定標準。

其形成是由於血管內壁增厚、血管變細,膽固醇、血脂的沉積導致的。

動脈粥樣硬化有哪些檢查方法

1,血脂檢查

2,X射線檢查

3,血管鏡檢查

4,超聲血管檢查

5,血管內超聲檢查

(本文由羅民教授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進行刪除。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私聊聯繫,共同探討。關注本文作者,獲取更多醫學知識,歡迎點贊、評論、轉載,共同進步)


羅民教授


動脈粥樣硬化已經是被廣大百姓所認識的一個概念,它的全稱其實應該是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或者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前者更為常用。所以動脈粥樣硬化,其實就是各種原因引起來的動脈血管病變,導致內膜增厚,在血管壁形成各種不同類型的斑塊。斑塊形成以後就會導致動脈血管狹窄,從而影響腦組織的血液供應,造成腦缺血,甚至引起腦梗塞,造成偏癱,失語,失明等臨床症狀。

那麼動脈粥樣硬化或者說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般來說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比如特別喜歡吃油膩的食物,油炸的食物特別鹹,特別辣的食物,喜歡抽菸,喝酒,又不喜歡運動,這些都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造成動脈血管的損傷,特別是吸菸對血管的危害更大。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本身患有的一些基礎疾病,比如說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所謂三高都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如果一個人同時具有以上幾個方面的情況,那麼他患有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引起腦卒中的風險大大的增高。

當然,年齡也是一個危險因素之一,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血管會逐年老化,會出現不同程度動脈硬化,但是年齡是自然規律,我們無法改變。

一旦發現患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引起的血管的狹窄,那麼就需要進行干預。包括抗血小板藥物,降血脂藥物以及控制高血壓,高血糖等

藥物。重度的血管狹窄,反覆發生腦缺血癥狀的,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或者微創支架治療。


腦科醫生蓋延廷


動脈粥樣硬化是血管病中常見的最重要的一種,其特點是受累動脈病變從內膜開始。一般先有脂質和複合糖類積聚、出血及血栓形成,並有動脈中層的逐漸蛻變和鈣化,一旦發展到足以阻塞動脈腔,就會致組織或器官缺血或壞死。

怎麼判斷是否是動脈粥樣硬化?是看血脂高還是看有無斑塊?

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壁上沉積了一層像小米粥樣的脂類,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的病變,多由脂肪代謝紊亂,神經血管功能失調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時,早期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發展到血管堵塞時會有一些症狀出現。

一、根據患者的症狀判斷:

1、無症狀期:粥樣硬化斑塊已形成,但無明顯狹窄,因此無器官受累臨床表現。

2、缺血期:斑塊導致血管狹窄、器官缺血①腦動脈狹:記憶力減退、頭暈、頭痛、暈厥,嚴重可有痴呆、精神障礙等;②冠狀動脈狹窄:胸悶、心絞痛,長期可有心功能減退、心衰;③ 腎動脈狹窄:可致頑固性高血壓;④ 腸繫膜動脈狹窄:消化不良、腸道張力降低;⑤ 四肢動脈狹窄:下肢發涼、麻木、間歇性跛行,嚴重可有持續疼痛、足背動脈搏動感減弱或消失。

3、壞死期:①腦血管閉塞:發生腦梗,表現為頭痛、眩暈、嘔吐,意識喪失、肢體偏癱、偏盲、失語等;②冠狀動脈閉塞:急性心梗;③腎動脈閉塞:腎區疼痛、少尿、發熱等;④腸繫膜動脈閉塞:劇烈腹痛、腹脹、發熱,便血、麻痺性腸梗阻、休克等;⑤四肢動脈閉塞:表現為肢體壞疽;

4、纖維化期:①腦萎縮可引起痴呆、行動失常、智力和記憶力減退等;②心臟纖維化可致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等③腎萎縮可發展為腎衰竭。

二、基本的檢查手段判斷:

1、血脂檢查:患者常有膽固醇、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減低,脂蛋白電泳圖形異常,多數患者表現為第Ⅲ或第Ⅳ型高脂蛋白血癥。

2、X線檢查:可見主動脈伸長、擴張和扭曲,有時可見鈣質沉著。

3、動脈造影:可顯示四肢動脈、腎動脈與冠狀動脈由於粥樣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狹窄、病變部位及範圍。

4、多普勒超聲波檢查:有助於判斷四肢動脈、腎動脈血流通暢情況。

三、自我監測:若能早些認識動脈硬化的某些徵兆,加強自我防護和監測,就可大大延緩其發展的速度,並根據監測情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鹽酸索他洛爾


但是呢,對於動脈粥樣硬化來說,高血脂是其中一箇中非常重要的危險因素,有動脈粥樣硬化的人都伴隨著高血脂,但是並不是有高血脂的人就一定有動脈粥樣硬化,所以在判斷是否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時候,高血脂是其中的一個指標,但卻不是唯一的指標,還需要其他的指正來確診是否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但是如果已經有高血脂的人,一定要格外注意了,因為高血脂已經增加了得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在早期控制,也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控制高血脂如果特別嚴重的可以遵醫囑用藥物以及飲食干預,但是如果不嚴重的,飲食干預即可,如:控制總能量的攝入,少吃或不吃高油/高鹽/高脂/高糖的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炸類的食物,飲食注意烹飪方式低油低鹽,多吃蔬菜每天500g,每天吃豆製品,並且足量飲水和適量的運動,對於降低血脂都有很好的效果。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媯川勇哥


其實有高血脂之前,血脂已經粘附在血管壁上了,判斷可以看眼睛,如果眼白變黃,且黃色外凸,證明血脂高;下眼皮有黃色或紫黑色斑塊,血管內有瘀血或高血脂,一般高血脂容易頭痛,頭脹,眩暈,面部有紫黑色或紫色血管外凸,靜脈曲張等都可以判斷高血脂。


道與陰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