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用戶62677124681


博士和博士後,不是一個概念,前者是學位,後者是工作。



具體來說,博士是目前全世界公認的最高學位,只有博士畢業且拿到學位的人才能稱博士。注意,還在唸書,沒畢業的不能叫博士,嚴格來說,應該叫在讀博士生。但我們國家,不太注意這些,沒畢業的也在稱博士。

博士是最高學位,唸書的話,就已經到頭了。博士後,全名叫博士後流動科研工作站,不是學位,而是一份工作。在我們國家,取得博士學位是成為博士後的必要條件,但在國外也有一些不具有博士學位,但卻是以博士後身份開展工作的研究人員,所以博士後是科研工作經歷。



一般博士後的任期時間不長,被認為是一種從事科研的過渡性安排。中國國家博士後基金對博士後在站資助時間為兩年。國外高校一般對博士後沒有統一的安排,經費來源、時間長短均比較靈活。

簡單來說,博士後就是科研臨時工。博士畢業通常很難直接去高校或研究所拿到正式教職,因此,通過做博士後,不僅可以緩衝一下,等待機會,還可以積累學術成果,提高自己在學術圈的就業競爭力。



當然,目前我國給博士後的工資還是挺不菲的,沿海一些高校,能給出三四十萬的年薪。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當年的一個笑話:2015年我博士後進站,身邊有朋友不解地問:什麼叫進站,難道是去火車站進站?就此看來,民間對博士後還存在著一些誤區和不解的。

下邊以我的切身體驗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博士博士後門檻不同。博士准入門檻較高,需要經歷筆試、面試,考試包括專業課和英語,跨專業報考還需要額外加試專業基礎理論。博士後准入門檻較低,一般不需要考試,只需要合作導師審核通過即可。比如我2016年進博士後流動站的時候,因為合作導師對自己科研情況相當瞭解,所以只和導師打了個電話,很快就辦理了入站手續。

其次、培養環節不同。博士一般3年,第一年和第二年要系統參加學校、學院或導師開設的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畢業前需要修夠規定學分。博士畢業需要學分+畢業論文,有的學校也會有發表論文要求。博士後不同,博士後沒有學分環節,更注重研究環節,博士後出站一般只需要“期刊發表論文+畢業論文(跟博士論文差不多容量”。



最後、性質不同。博士還相當於學生身份,沒有工資,只有獎學金或助學金補助,算作學歷教育,即從本科學士,到碩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最高學歷。而博士後不算做學歷教育,其性質實際上類似於學院編外研究人員,有學院用來充實提升學院整體科研實力的追求目標。也因此,很多院校包括國家層面不僅會給博士後很豐厚的年薪,待遇向學院內老師看齊。而且,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項目資助,比如中國人社部每年幾次的博士後一等、二等資助,博士後特等資助,還有出國項目資助等。這些資助經費都在10萬-30萬不等。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補助會帶來學術的高要求。所以,從科研上而言,博士後要比博士任務要求更高。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先舉個例子:我二哥在北京師範大學讀的博士,畢業後原本要留校,但是兩位同門師兄也想留校,導師為難之下,便先安排他進首都師範大學做了博士後。在此期間,他開始從事正式的研究工作,享受和正式員工一樣的待遇,有獨立的研究經費和課題。兩年後,他博士後出站,正式回到北京師範大學,從講師到副教授到教授,一步步晉升,現已是博士生導師。

由此可見,博士跟學士、碩士一樣,是一種學位,而且是最高學位。博士後不是學位,只是一種經歷,也就是博士畢業之後,如果一時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便去博士後流動站從亊研究工作。

在科研機構工作的博士後,也是國家正式工作人員,除了名稱不同外,他們跟本單位的正式員工所享受的待遇基本是一致的。博士後的工作待遇大概相當於助教,但身份又不是正式助教。

博士期間你是學生,要完全服從於導師,而博士後則是自己獨立承擔項目,從科研能力上來說,博士後自然要高於博士。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已經不直接錄用應屆博士畢業生了,必須要讀博後,甚至必須是國外的博後。


非白非黑


一個化學博士後來現身說法。

我是英國取得的博士學位,在英國做了兩年的博士後,又移民到澳洲,繼續從事科研工作。

首先,從學歷上說,有本科,碩士,博士。博士畢業後,學生生涯徹底結束。一般來說,博士是一個學生所能拿到的最高學歷。再想往上學也沒有了,到頭了。

博士後是博士畢業之後後,繼續在某個研究小組從事科研工作。這個和博士不同,沒有3-5年的時間限制,可以是1年,也可以是n年,根據研究計劃決定。

其次,從身份上說,博士還是學生,但是博士後是工作人員。如果沒有獎學金,博士生還要交學費,但是博士後每個月領工資並上稅交社保等。

再次,從工作方法上,博士後比博士生更佳獨立。有自己的研究經費和課題。雖然還要和大老闆商量一些內容,但是比博士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靈活性。博士生還是像碩士一樣,需要導師更多的指導。

那麼為什麼有人博士畢業後還要做博士後呢?因為對未來的工作訴求不同。比如博士畢業後想進公司,那麼拿到畢業證之後就直接離開校園去工作了。但是如果你是理工科,想未來在公司的研發部門,或者高校當老師,博士後的經歷基本是必須的。這幾年的博士後經歷更像是未來科研工作的一個初級培訓。

我和周圍很多博士後和教授討論過,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科學家呢?大家基本認為,博士畢業後,在做博士後的階段,業內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有自己獨立的研究基金,就可以稱之為科學家。


毛毛蟲Claire


博士與博士後是有很大區別的,接下來我慢慢說他倆的區別,如果說的不完整,希望朋友們可以補充。





一、博士有學位,博士後沒有學位。

博士是對在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或者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員一種稱呼,就像我們通常說的高中生,大學生。

而博士後是獲得博士學位後,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人員,博士後不再是學生。

二、博士是一種學位,博士後是工作人員。

博士是一種學位,就像大學畢業後是學士,研究生畢業後是碩士。

博士後是工作人員,就像教授、老師,博士後不列入正式編制,在工作前,狀態是自由流動的。

三、博士申請要求外語成績;博士後申請一般不要求外語成績

一般來說,申請去美國讀博士,通常都需要提供GT成績,並且對語言要求普遍偏高。

而博士後的申請一般不需要提供外語成績,畢竟術業有專攻。


千古八荒江湖再見


很多人聽到博士或者博士後,都覺得高大上,但很多人恐怕並不是十分清楚這兩個概念。甚至好多人認為,博士後是比博士更高一級的學位。答案顯然不是這樣。總結一下之間的區別:

1、兩者所代表的身份不同:博士是對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或者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人的稱呼。而博士後是特指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在設有博士後流動站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科學研究的未正式入編研究人員的一種稱謂。

2、兩者的屬性不同:從事博士後研究的工作人員儘管尚未列入編制,但是其是有期限的工作人員,工作期滿後必須流動出站,在其獲得固定工作崗位前,實際上是處於流動狀態。   博士只是一種稱呼,屬性還是學生或者固定工作人員,沒有強性的流動性。

3、收入不同:博士後是屬於單位聘用工作人員。博士後研究期間與其他正式職工一樣計算工齡,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優惠待遇外,還享受同本單位正式職工一樣的各種待遇。而很多博士還是在校的學生,並不是社會工作人員,享受的是國家給予的科研補助,或者導師的助研津貼,也不享受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福利等。

根據我國的學位設置情況,博士學位是我國也是世界範圍內最高學位設置,因此對於誤解博士後是比博士更高一級別這一說法,沒有任何依據。

目前很多博士畢業生在畢業之後也都會選擇去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後,因為部分單位給出的博後工資待遇相當好。之前聽說一個案例,一位博士畢業後在國內某大學做博後,年薪二十萬,博後出站之後去我們單位應聘,開出的工資待遇反而不如博後期間那麼高。所以也不要認為博後待遇就差,可能有些單位博後的工資待遇比員工的待遇還要好。對於去國外做博後的據說工資待遇就更加可觀了,這樣的待遇比工作要好很多,這也是很多博士畢業後選擇做博後的原因之一吧。

有更多問題歡迎評論區留言,也歡迎大家添加關注,一起探討問題。


科學興農


這個問題,有書君能回答。

二十多年前,有書君的大姐在美國留學。博士畢業後,因一時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遂在導師的幫助下,覓了一份高校科研工作,也就是博士後身份。


回國探親時,許多親友問及目前狀況,她說自己暫時做博士後。大家便露出豔羨的神情,異口同聲的問:“那一定是比博士更厲害的學歷吧?”

每次碰到這樣的問題,大姐總是要頗費口舌解釋一番。也就是那時候,讓我搞懂了博士與博士後之間的異同。

首先,來說下兩者之間的區別。

1.身份的不同。

博士,Ta的身份是學生。如果沒有獎學金,Ta還需要交學費。而博士後,則屬於工作人員,Ta擁有固定的工資收入。並且和普通的員工一樣,需要繳納稅收、社保等,從這時起就開始計算工齡。

2.稱謂含義的不同。

博士,是一個人學歷的證明。作為一名學生,學歷有專科、本科、碩士、博士之分。博士畢業後,即說明這個人拿到了最高的學歷,學生的生涯到此結束。

而博士後,並非代表學歷,它只是一種經歷,相當於一種職務。它是指博士畢業後,繼續在某個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和博士學習相對固定的學制相比,時間是比較靈活,不受限制的。可以為一至數年不等,根據個人情況和研究狀況而定。

3.工作性質的不同。


博士在學業的過程中,可以在導師的帶領和指導下進行科研工作,他們的工作是依附於導師而存在的。

而博士後,雖然不是高校或科研機構的正式在編人員,卻可以申請屬於自己的獨立的課題,具有更多靈活、主動的空間。

4. 收入的不同。

因為目前國內外許多高校都擁有大把的科研基金,所以,學業優異的博士生往往也能獲得較高的獎學金,不但學費全免,甚至基本上能解決生活問題。但不管咋說,作為學生,他們是沒有工資收入的。

而博士後,屬於科研機構和高校聘用的編外人員,享受該單位正式職工相同的待遇。某些名校博士畢業生,因能力超強,收入甚至比一般員工更高。

再來看下兩者之間的關係。

隨著目前高端人才培養得越來越多,作為天之驕子的博士生,不再擁有“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特權。


因為他們的高學歷,對工作的要求相對也會高很多,所以也會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境況。

這樣一來,有一部分博士生不是選擇立即簽約用人單位,而是進入設有博士後流動站的機構,繼續科研課題。希望以此為今後的工作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對用人單位來說,因為他們的存在,能提升整體科研實力。如果雙方都有意向,今後可正式簽約。

所以,這是個雙贏的選擇。

有書君有一個朋友的小孩,在美國西北大學念材料科學專業博士。畢業後沒有立即工作,而是做了兩年麻省理工的博士後。

這段經歷給他加分不少。回國後被多家用人單位爭搶,後來被一家985高校作為人才引進而聘用。一進去就是副教授職稱,起點明顯比同齡人高了一大截。

簡而言之,博士後就是在博士畢業後,在找到正式工作前,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更好的為將來的工作服務,而進行的繼續充電階段,這也是一個過渡階段。

所以,對許多人認為的,博士後比博士更高級別的說法,實在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博士是最高學位。博士後不是學位,是博士才能做的臨時工。一般來說,博士後是博士畢業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暫時委身於某個高校或者相關機構過渡一下,等兩年後再去找工作。

我們的大學教育分兩級: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學制一般四年,本科生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研究生又分兩級:碩士研究生一般讀三年,也有讀兩年的,畢業獲得碩士學位,博士研究生一般讀三年,也有讀四年的,畢業獲得博士學位。也有本科起點直接讀攻讀博士學位的。這種情況一般在醫科,本科開始讀八年,八年畢業直接授予博士學位,中間沒有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也有本科畢業後碩博連讀,這叫著直博生,一般情況下讀五年或六年,畢業後授予博士學位。博士學位之後就沒有更高的學位了。

博士後是一種工作經歷,不算學位。一般來說有每個月有近萬元的收入,有宿舍住。實際上是為了延續就業的一個過渡階段。現在博士畢業要留在一線城市也並不容易,關鍵是戶口不要解決。但如果你申請上去博士後流動站流動兩年,國家會將你當作特殊人才解決你的戶口。這樣你流動完畢後就以當地戶籍的身份找工作,接收單位不用解決你的戶口,所以接收起來壓力不大。

我畢業那會兒,也就是10年前,還不流行博士後,都是博士畢業直接工作。但現在,我的師弟師妹們,一般都要念個博士後才能留在北京,有的一個博士後唸完後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就再去唸個博士後。為啥?主要是因為北京戶口壓力大,唸了博士後用人單位可以不幫你解決戶口。

當然,也有人博士導師不大行,於是畢業後跟個學術權威念博士後,相當於拜個碼頭,以後被這個權威罩著,那樣在學術界就好混得多。

博士後也分為多種,一種是國資博士後,一種是項目博士後。國資博士後是政府給培養資金,項目博士後是某個單位或課題組招收的博士後,由該單位或課題組給經費。但是都解決戶口,所以對於就業來說區別不大。


王可期


首先糾正一下常識錯誤,我國最高的學歷是博士,而非博士後,因為博士後不是學歷,表示的是一種工作經歷。所以那些說攻讀博士後學位的說法是錯誤的,以後不要再說了,小心讓懂的人笑掉大牙。

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分別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三個等級,博士學位是最高的一種。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和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人都可以稱之為博士,研究生畢業以後,可以通過擁有博士點的普通高等學校和擁有博士研究生培養資格的相關科研機構舉辦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來進行博士的學習。學制三到七年不等,畢業的條件由高校自主決定。



如果說本科還是處於一種系統的學習階段,那麼博士就由系統的學習階段進入到了學術研究階段。判斷是不是博士的標準就看他是否具備出原創成果的能力或者學力。

我國的博士系統是一個舶來品,都是仿造西方體制而建立起來的。1983年我國才誕生了首批18個博士生,第一批文科博士生。現在有文科博士,法學博士,歷史學博士,理學博士,工學博士等。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博士的人數也在不斷上升。

剛剛我們說了博士後是一種工作經歷,是指那些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在大學或者科研機構中有效期的專門從事相關研究的人,就是我們所說的“進站”。博士後進站是工作,而不是像博士是學習。

博士後進站以後就是國家的工作人員,跟平常的工作者一樣,每個月拿著工資,享受相關的工作待遇。不同的是他們從事的是科學研究,而不是簡單的工作。進站不是長期的,只是一種科研工作的過度性安排,一般期限是兩年,出站後頒發《博士後證書》,相當於你工作經歷的證明。


我國的博士後也是舶來品,1983年就是我國設立博士學位的那一年,李政道致信鄧小平建議設立博士後制度,1985後我國正式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後制度在我國確立。


大三老學長


本人現在正在做博後,可以準確的回答你。

博士是研究生的一種,還處於學生階段,博士也是國內認可的最高學歷。博士是標誌一個人具備具備出原創性成果的能力。博士是對攻讀博士或已獲博士學位人員的一種稱呼,剛開始聽起來還是有點彆扭,對我來說,😄。

而博士後只是你的一種工作經歷了,其實就相當於工作,導師和你是合作關係,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師生關係,你的身份相當於老師。很多學校都有師資博後一說,比如你想進某高校,但你的科研成果還不夠或者其他因素,可以在該校讀一個師資博後,順便留下來。

博士和博後還有身體上的差別,如下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