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手術機器人的領跑者——達芬奇機器人

自從聽說機器人可以給人體進行手術以後,小編想到有一天我的主刀醫生不再是什麼王主任、李醫生,而是一個個智能的“鋼鐵戰士”,作為一個機器人的骨灰粉兒,小編還有點小激動!

機器人這個詞來自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的科幻小說,他根據Robota(捷克文,原意為“勞役、苦工”)和Robotnik(波蘭文,原意為“工人”),創造出“robot(機器人)”這個詞。最早,機器人主要是用於家用,到了1959年,才開始有了工業機器人,隨著人們對機器人深度挖掘,逐漸開始應用於各個領域。

目前,機器人替代醫護人員,已不是神話,醫療機器人的“存在感”越來越強。醫療機器人,這個原本只存在於科幻小說、科幻電影中的神奇物種,正在慢慢滲透我們的生活,並逐漸成為新的創業和投資熱點。

醫療機器人是全球機器人和醫療器械領域的新興發展方向,是各國競相投入和角逐的重要科技制高點。醫療機器人具有顯著的高技術、高門檻、高附加值特徵,對醫療手術、康復醫學、健康管理、醫院服務等方面具有革命性影響。我國醫療機器人產業近年來進入快速發展通道,成為機器人和醫療跨界領域中最受關注的明星產業之一,展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活力。


醫療手術機器人的領跑者——達芬奇機器人


醫療機器人在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湧現醫療服務、健康服務、配藥、採血、膠囊等多種類型。其中,手術機器人主要包括腹腔鏡、骨科、神經外科等類型;康復機器人主要包括康復系統和外骨骼等類型,醫療服務機器人主要包括醫療問診、醫院物流、影像定位等類型。

統計樣本企業中,手術機器人佔比16%,康復機器人佔比41%,醫療服務機器人佔比17%,健康服務機器人佔比8%,其他類型機器人佔比17%。


醫療手術機器人的領跑者——達芬奇機器人


圖2:我國醫療機器人產品類型佔比情況

什麼是達芬奇機器人

以目前大火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為例,腹腔鏡、胸腔鏡等手術都可以通過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實現。外科的各個領域中也都有達芬奇的身影,像肺癌、前列腺癌、胃癌、結直腸癌,困擾女性的子宮肌瘤、宮頸癌以及小兒泌尿系統畸形等眾多疾病都可以通過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治療。不同的是,相比於傳統的開放手術和普通的腔鏡手術,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更精準、更精細,切口更小,痛苦更小,也正因為這些優勢,使得高齡患者和複雜的手術也能通過達芬奇手術進行。

達芬奇(Da Vinci Si)機器人是目前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手術系統。它在不開胸、不開腹的情況下,通過幾個孔道完成手術。它由三部分組成:外科醫生控制檯、床旁機械臂系統以及三維高清成像系統。所以,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並不是大眾眼中“人形機器人”。


醫療手術機器人的領跑者——達芬奇機器人


達芬奇機器人的優勢

達芬奇機器人的優勢主要在於以下四個方面:

更精準

達芬奇機器人擁有高清三維成像系統,高分辨率的立體腔鏡可以將手術切口內的影像放大10~15倍,相比於普通腔鏡的2D成像,手術醫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操作距離、更清晰地辨認組織結構,提高手術的精準度。

更精細

相比於傳統腔鏡只能在4個自由度上進行操作,達芬奇機器人的仿真手腕器械可以在7個自由度上手術,它突破了人手的侷限性,比人手更靈活、更準確,尤其是在狹窄的手術空間內,操作更有優勢。

更安全

人手的顫動會增加術中組織臟器的損傷,達芬奇機器人的控制器會自動濾除震顫,使器械更穩定,更好的保護神經和血管,讓手術更安全。並且術中醫生採取坐姿,減少醫生因疲勞導致的失誤,尤其是長時間、複雜的手術。

更微創

開闊的視野、精準的操作,使得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對正常組織的損傷更少,患者術中出血更少,痛苦更小,住院時間更短,恢復更快。


醫療手術機器人的領跑者——達芬奇機器人


都是機器惹得禍

“達芬奇”目前已經發展到第四代,最早在2000年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的認可。截至2018年10月,全球已有4000多臺“達芬奇”手術系統在臨床使用,有超過500萬的患者受益於這一技術。然而,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也並非全部都能成功。

英國在2015年2月進行了該國首例機器人心瓣修復手術,結果現場大亂:機器人把病人的心臟“放錯位置”,還戳穿大動脈;機械臂“亂動”打到醫生的手;醫生之間的交流全靠“吼”,因為機器人主機發出的聲音過於嘈雜……結果,這位病人在手術不久後就去世了。

雖然從醫生口中還原出的當時場景來看,機器人“暴走”的背後,可能還有人為因素,但手術機器人再怎麼智能也是機器。

除了市面上“最成功的手術機器人”達芬奇,其他手術機器人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2015年數據顯示,自2000年至2013年間,在機器人手術中致死的患者已達144人。究其原因,包括“機器人短路走火”、“零件掉入人體體內”等。

現在,國際公認的醫療機器人標準尚未建立,目前有兩個國際小組在進行研究,而中國的標準制定才剛剛起步。我們還是要對它多一些信任,期待未來它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