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以“改革開放四十年,書法四十年、《書法》雜誌四十年”為主題的紀念《書法》雜誌創刊四十年系列活動——《書法》雜誌四十週年紀念慶典及研討會、《書法》雜誌文獻展、當代書法大家作品展、當代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全國優秀中青年書法家邀請展、《書法》雜誌同仁作品展,12月9日在上海文藝會堂先後舉行。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文藝家評論協會副主席、中國書協副主席陳振濂,中國書協副主席翟萬益,中國書協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鄭曉華及朱關田、華人德、言恭達、黃惇、叢文俊、邱振中等全國各地著名的書家、學者和書法專業媒體領導及記者齊聚上海,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尤存,上海市文聯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沈文忠,中共上海市松江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勇,世紀出版集團黨委書記、總裁王嵐等上級領導及近百位專家和書法愛好者參加了慶典和開幕式。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慶典現場

慶典活動上,蘇士澍、陳振濂、《書法》雜誌的作者代表李廷華、王嵐、徐炯分別致辭,上海書畫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書法》雜誌主編王立翔主持並致歡迎辭。《書法》雜誌還向韓天衡、張海、劉小晴、朱關田、林岫、周志高、曹寶麟等十八位專家學者頒發了首批顧問聘書,向《書法》雜誌四十年徵文獲獎代表頒獎。蘇士澍、徐炯、尤存、趙勇、王嵐為《書法》雜誌文獻展、當代書法大家作品展、當代書法名家邀請展、全國優秀中青年書法家邀請展、《書法》雜誌同仁作品展五大展覽揭幕。下午的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四十餘人,圍繞“改革四十年,書法四十年,《書法》雜誌四十年”相關主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慶典現場

《書法》雜誌正式創刊於1978年(試刊於1977年),是新中國第一份面對大眾的專業書法期刊,至今已走過四十年的歷程。她四十年的成長與改革開放同步,並經歷了相應的不同歷史時期,留下了鮮明的時代痕跡。

王立翔在歡迎辭中指出:《書法》雜誌是一本對當今書法界可謂舉足輕重的期刊。雜誌從她誕生之日起,就開始書寫歷史賦予她的篇章。改革開放伊始,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書法藝術是最早在百廢待興中甦醒的,經過了四十年,書法真正實現了一派繁榮景象。他說:“《書法》雜誌不僅“孤鳴第一聲”(啟功先生語),更是在最初的近十年時間裡,利用雜誌平臺和傳播力,做了大量普及與提高的工作,為當代書法的復興與發展付出了重要努力。如今,《書法》雜誌年屆不惑,已長成根深葉茂的大樹。她的四十年,是當代書法的參與者,也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致辭

蘇士澍主席在致辭中指出:“《書法》雜誌創刊後視野開闊,敢想敢幹,不僅在1979年第一次舉辦了全國規模的群眾書法活動、1980年舉辦了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更是在1985年率先開展國際書法交流活動。也正是在這些活動當中,湧現出一批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書法名家。《書法》雜誌在這四十年中,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底蘊、以繼承和弘揚書法優秀傳統為使命,在推動書法學習、研究、創作和教育等方面,四十年如一日,前赴後繼,竭盡所能,為形成雜誌內容特色,普及和提升書法文化知識和學術理論建設,推動當代書法走向藝術繁榮,作出了艱辛努力。”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慶典現場

陳振濂先生在主旨發言中指出:“《書法》雜誌以敏銳的視角,極具慧眼地發現了書壇新現象和急待實現的這一時代特色,主辦“全國94書法評論年會”和“全國96書法批評年會”,以學術討論為手段,對關注理論熱點、辨清創作時風,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進而引發了書壇大討論。《書法》雜誌以媒體的公眾立場和開放思想作為引導,形成學術討論、創作及其生態現象批評十分活躍的局面,推動書壇的健康發展。”

李廷華:四十年來,書法藝術和書法文化的影響和擴展,代表了中國社會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不斷汲取。在《書法》雜誌創刊之後,國內其它書法類雜誌和報刊不斷誕生,書法活動方興未艾,《書法》雜誌作為報春紅梅,代表了上海這座中國最現代化城市的文化敏感,代表了上海文化的鋒芒銳氣。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慶典現場

王嵐總裁在講話中寄語雜誌要“積極響應市委提出的“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號召,一如既往地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不動搖,堅持為人民奉獻文化精神財富的責任意識,全力打造歷久彌新且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文化品牌。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抓住機遇,勇於進取,繼續譜寫《書法》雜誌新的輝煌。”

徐炯副部長在講話中指出:“多年來,上海書畫出版社為培植《書法》雜誌這棵大樹作出了長期的努力,而如今,這棵大樹已成為出版社影響力的標誌。近幾年來,我們更加可喜地看到,出版社不僅全力推進《書法》雜誌的進一步發展,更在人才和資源等方面做出了有力保障。出版社以《書法》雜誌為核心,復刊《書法研究》雜誌,成立書法研究出版中心,打開了書刊互動、新媒體融合、全面發展的新格局,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傳統書畫為核心的出版傳媒優勢,使得專業出版呈現出盎然的生機與活力。”市委宣傳部和市新聞出版局將繼續支持《書法》雜誌打造成為全國卓有影響力的品牌期刊,並勉勵雜誌承續傳統,堅守品質,做好使者,培養好人才,謀好新發展。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慶典現場

著名書法評論家姜壽田先生在其《〈書法〉雜誌與當代書法啟蒙》中指出:“《書法》創刊四十年來,以其鑿破鴻蒙,篳路藍縷之功,開創一代書法風氣,在新時期推動了傳統書法的當代復興,並在書法現代展覽模式上具有創闢之功。在當代書法史上,《書法》開創之功與鮮明品格,可歸其為三點:一、敢為天下先的風氣倡導。《書法》作為當代書壇第一份權威雜誌,為傳統的書法的復興和當代書法審美地位的確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這使《書法》在當代書法史上佔據著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二、公器公論的批評立場。《書法》始終堅持直面書壇的批評姿態,對書壇之弊敢於大膽揭露;倡導健康的創作與學術研究風氣,激濁揚清,弘揚正氣。在這方面,《書法》以公器公論彰顯了一方書法輿論重鎮的批評及導向作用。三、獨立不羈的主體觀察。在當代眾多書法媒體眾聲喧譁中,《書法》始終以其獨立不羈的主體觀察,堅持自身批評立場,而不隨波逐流,這在面對書壇重大事件中都有所顯示,從而使《書法》以敢於碰硬的媒體形象卓立於當代書壇。”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座談會現場

四十年彈指一揮,《書法》雜誌在專業期刊發展道路上,一直秉持“堅持專業,服務讀者”的宗旨,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底蘊、以繼承和弘揚書法優秀傳統為使命,在推動書法學習、研究、創作和教育等方面,前赴後繼,竭盡所能。雜誌為塑造內容特色,普及和提升書法文化知識和學術理論建設,推動當代書法走向藝術繁榮,作出了艱辛努力。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座談會現場

“四十而不惑”,《書法》雜誌的同仁們,歷經幾代,理想不泯,初心不改,尤其在經歷了各種外部環境的風雨考驗,更是愈加堅信這一古老的中國藝術,在今天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道路上,更加生機勃發;雜誌同仁在探尋書法真諦和更高精神境界的過程中,愈加敬服書法藝術的精深博大;在日常的繁瑣而緊張的工作中,為能以自己微薄之力承擔起偉大的歷史使命而自豪。“不惑與開來”,正是他們們在迎來《書法》雜誌創刊四十年的今天所想到的。站在下一個四十年乃至更長征程的起點上,他們有勇氣、敢擔當,將始終充滿文化自信,既不負前輩的耕耘,又不負讀者的信任,更不負我們當下這個偉大的時代。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座談會現場

為了更嚴謹更形象地展示雜誌的四十歷程,雜誌編輯部經長期準備,在紀念活動的當日,舉行了《書法》雜誌文獻展。展覽以 “改革開放四十年、書法四十年”為背景和參照,對《書法》雜誌檔案和各種相關資料、出版物,進行了廣泛徵集和細緻梳理,以各種文獻、圖像、實物,再現了雜誌在普及提升全國書法學習、創作、研究、教育、文化活動等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文獻展以時間軌跡為線索,呈現了襤褸創刊、開創當代書法活動展覽先河、率先啟動國際書法交流、助力書壇創作、創辦批評年會、注重經典與時代交響、注重學科和學術建設、建構出版傳媒一體化平臺等各發展時期作出的種種努力;也以珍貴的實物,點點滴滴地呈現了雜誌發展過程中領導的關懷、作者的支持、讀者的厚愛。文獻展的梳理,展現了編輯部同仁風雨同舟,不斷排除困難,勇於探索、不斷超越的對辦刊理想的追尋。所有的歷史片段,匯成了雜誌成長之河,也折射出當代四十年書法走向繁榮的華彩篇章。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書法》雜誌編輯部為全面呈現感召時代需要,以雜誌為平臺,在推進書法復甦、書壇創作走向繁榮方面所作的成就,同時推出了全面聚焦當代四十年的當代大家作品展(以四十年間去世書家為主)、當代名家邀請展(以56歲以上書法家為主)、全國優秀中青年書法家邀請展(以“百強榜”歷屆獲獎作者及國展獲獎作者為主),呈現出《書法》雜誌在當代書法創作過程中的重大影響力,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當代四十年書法的繼承與發展,輝煌與徬徨,不惑與開來。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展廳

(一)當代書法大家作品展

當代書法四十年,是由復甦走向繁榮的四十年,其中離不開一批書法大家的卓越貢獻。這些大家學養深厚,才華橫溢,在各自領域多有建樹,又在書法藝術上卓然成家,風格獨標,他們是二十世紀書法藝術承前啟後的人物,影響深遠。他們接續了書法藝術和文化的文脈和傳統,更奠基了當代書法史。創刊四十年來,《書法》雜誌以作品和研究等方式對他們做了有力推介,幫助廣大讀者對當代書壇的高峰獲得了更多的認識。這些大家先後離我們而去,但他們對《書法》雜誌的發展起到精神上的引領作用,成為雜誌豐厚的底蘊和發展的動能,值得我們永遠緬懷。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二)當代書法名家邀請展

《書法》雜誌創刊以來的四十年,正是當代書法由復興走向繁榮的四十年。四十年來,全國湧現了一大批傑出書法家,他們無論在創作研究,還是在組織活動中,都為當代書法的發展做出了各自的貢獻,長期以來,《書法》雜誌給予了各種方式的關注和報道。本次“當代書法名家邀請展”特邀了部分與《書法》雜誌有著各種淵源的全國各地書法名家參展。長期以來,他們對《書法》雜誌的工作給予多方的關懷和支持,在此深表謝忱。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三)全國優秀中青年書法家邀請展

當代書法的繁榮,離不開新生力量的蓬勃成長。《書法》雜誌創刊以後,就將培養書壇新人作為雜誌平臺的一個重要責任,多年來不遺餘力地以各種方式幫助著書壇新人的健康成長。尤其是2006年《書法》雜誌首創的全國中青年“百強榜”活動,連續舉辦六屆,發現、推出了一大批優秀中青年書法家,不斷展示他們的成果。可喜的是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成為當今書壇的中堅。本次“全國優秀中青年書法家邀請展”,即以歷屆“百強榜”獲獎作者為主,同時邀請了部分造詣突出的中青年書法家助展,以展現他們對當今書法創作發展的貢獻。雜誌為展現幾代編輯的藝術風采,還舉辦了首次同仁作品展。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書法》雜誌凝聚了幾代編輯同仁的不懈努力。四十年來,這裡誕生了一批著名學者和書家,也培養了更多的良才骨幹和後備俊彥。“《書法》雜誌同仁作品展”以“薪火相傳、開創未來”為主題,匯幾代編輯與一堂,共展雜誌同仁的藝術風采,以此向前輩致敬,向時代致敬,向忠實的讀者致敬!堅持專業、服務公眾、追求卓越,已成為編輯同仁的辦刊共識;不忘初心、不負使命,接續傳統、再創未來,這是《書法》編輯部全體同仁的內心表白。

感召時代,見證書壇,《書法》雜誌迎來不惑之年

展廳

《書法》雜誌以五大展覽作為四十週年紀念活動的壓軸,顯示出雜誌編輯部深厚的歷史淵源和豐厚底蘊,更展示出新一代雜誌編輯,在上海書畫出版社有力代領下所呈現的蓬勃朝氣,表達了對雜誌未來發展充滿自信。他們表示,紀念《書法》雜誌四十週年,內涵豐富,意義眾多;編輯部同仁將不負前輩的耕耘,不負讀者的信任,不負偉大事業,不負偉大時代,砥礪前行!

《書法》雜誌五大展覽由上海書畫出版社、中共上海市松江區委宣傳部共同主辦,得到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世紀出版集團等上級單位的大力指導。

文 | 蔡樹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