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竹箦有个“淘宝村”,年交易额达5.8亿元!

乡村振兴|竹箦有个“淘宝村”,年交易额达5.8亿元!

乡村振兴|竹箦有个“淘宝村”,年交易额达5.8亿元!
乡村振兴|竹箦有个“淘宝村”,年交易额达5.8亿元!

竹箦镇北村村民嵇忠球做梦都没有想到,互联网能给自己的生意带来这么大的变化,自己种的茶叶不用出门吆喝就能卖出去变“钞票”,而村民们种的大米、葡萄、草莓等土特产品也能通过互联网远销到外地……这是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给村民带来的实惠,也是北村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5.8亿元

乡村振兴|竹箦有个“淘宝村”,年交易额达5.8亿元!

电商创业孵化中心

北村地处竹箦镇工业集中区,交通发达,多年来,集聚了伞制品、活性炭等多家企业。

2009年,北村企业试水进入电子商务市场,东晨制伞、竹溪活性炭等多家龙头企业都建立了企业网站,并与阿里巴巴、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在他们的带动下,北村其他企业也纷纷效仿,加入电子商务市场,很多村民也到电子商务市场“淘金”,他们有的与企业合作,有的独立运作,在淘宝平台上开设网店自主创业。到目前为止,北村在电子商务平台入驻的企业有30多家、农户40多个,在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上都能看到北村企业和村民的网店。2017年,北村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5.8亿元。

“目前,北村几乎所有实体企业都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且网站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年交易额都在百万元以上。”北村村支书邱建冬告诉记者,电子商务为北村企业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也带动了北村村民就业,促进了农户增收。据了解,近几年北村从事电子商务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全村有近200人在电子商务相关岗位就业,全村人均年收入达25800元。

为返乡大学生圆梦创业

乡村振兴|竹箦有个“淘宝村”,年交易额达5.8亿元!乡村振兴|竹箦有个“淘宝村”,年交易额达5.8亿元!
乡村振兴|竹箦有个“淘宝村”,年交易额达5.8亿元!乡村振兴|竹箦有个“淘宝村”,年交易额达5.8亿元!

村民陈振宇去年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网店帮忙销售多肉植物,积累经验后,今年他回到村里流转了60多亩土地,与人合作培育、销售多肉植物,目前4个大棚、1600平方米培育基地已经全部建好,近期内将逐步将多肉植物引种过来。陈振宇自豪地说:“引种完成后将有15万株左右的多肉植物,全部在网上进行交易,预计年销售额在200万元左右。”

在北村,像陈振宇这样的并不在少数,全村有20多位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到村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自主创业,经营产品除了伞、活性炭等本村特色产品外,还延伸到食品、服装、化妆品等多个领域。陈振宇告诉记者,近年来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扶持政策,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尤其在电子商务方面,村里在产品来源、配套设施建设、支付渠道建立、业务培训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给他们开展业务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也大大减少了创业风险。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北村村委启动建设了电商创业孵化中心,目前土建工程已经完成,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预计2019年5月投入运营。届时,将有10余家电商创业企业入驻。

农产品“打卡”互联网+

乡村振兴|竹箦有个“淘宝村”,年交易额达5.8亿元!

北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耕地、园地、林地纵横交错,大米、牛肉、茶叶、苗木等农特产品更是远近闻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村民还种上了葡萄、草莓等时令水果。得益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村民们在传统市场销售农产品的同时,也在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据了解,目前,北村的特色农产品在网上都可以买到,村民只要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新鲜的大米、牛肉、茶叶等就从北村流向了全国各地。

2016年,北村成立粮食专业合作社,同时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合作,除了在线销售合作社生产的有机生态大米等农特产品,还为村里年纪大、不懂互联网的村民代销。村民嵇忠球的茶叶就通过阿里巴巴卖到了外地,而北村的有机生态大米也由此远销到浙江、湖北等地,并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

“农产品与互联网+的融合,给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对于提高农产品销售量、增加农民收入等都有着重要意义。”邱建冬表示,合作社电子商务的开展为他们积累了有效的经验,今后,将进一步做大做优这个平台,让更多的北村农产品走出溧阳,走向全国。

小掌柜

来源 | 竹箦桥

新媒体咨询 | 18906146555

乡村振兴|竹箦有个“淘宝村”,年交易额达5.8亿元!
乡村振兴|竹箦有个“淘宝村”,年交易额达5.8亿元!

掌上溧阳

溧阳资讯 一手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