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艦載機,為何“猶抱琵琶半遮面”

殲-31,綽號:鶻鷹,是瀋陽飛機工業集團自籌資金研製的第五代單座雙發隱形戰鬥機。2012年10月31日,殲-31戰鬥機成功首飛。使的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國家。殲-31的定位將與中國隱形戰鬥機殲-20形成高低搭配,並在此基礎上推出隱形戰鬥機的出口型號,並有望發展成為替代殲-15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

殲-31剛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國人都為之沸騰了。不僅僅是中國掌握了兩種隱身飛機的製造。更是因為殲-31的外形與F-35是何其的相似。在人們的腦海裡,中國下一代隱身艦載機呼之欲出。

但是都過去了這麼多年了,殲-31的原型機只做出了僅僅兩架。甚至坊間傳言,殲-31已經被確定為海軍下一代隱身艦載機了。為何殲-31的研製遲遲沒有大動作,給人的感覺馬上就要下馬了,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想。中國艦載機為何猶抱琵琶半遮面?

中國新一代艦載機,為何“猶抱琵琶半遮面”

一,殲-31剛剛問世的時候,只是一款驗證機。特別是第一架原型機,其基本構造可以用有點粗糙來形容。到第二架原型機做出來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就很精細了。

殲-31最初的目的並沒有考慮往艦載機方面發展,只是根據F-35與F-22高低搭配來定義自己。定位與殲-20飛機進行高低搭配。

殲-31改裝成艦載機,並不是簡簡單單加一個尾勾,還需要對整個的機身做一個優化的處理。以F-35為例,F35A是裝備空軍的,F35B是為海軍陸戰隊的,F35C是用於航母做戰的艦載機。由於艦載機起飛和降落相比地面更加高要求,C型機在機翼尾翼面積上要明顯大於A型機和B型機,這也是航母甲板上短距起飛的要求。

在發動機得選擇上,以前裝備的是俄羅斯的RD-93,這款發動機馬力小,動力不足,冒黑煙。根本不適合殲-31的發展要求。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殲-31以後使用的發動機或許為WS-13,或者是WS-19。而做成艦載機,這兩款發動機也不適合殲-31。適合殲-31的只有WS-10發動機,或者是WS-15發動機。

殲-31的兩架原型機,彈倉只能裝載四枚導彈,這樣的載彈量顯然有點不足。加大載彈量或者是增加彈倉是殲-31未來的改進方向。

這樣看來殲-31做成艦載機,勢必要對整個機身做出比較大的改動,加大機身體積,更換髮動機,增加彈倉。這樣的改動,幾乎和做一架新作戰飛機一樣。要經過大量的風洞實驗,地面實驗,數據測量等等。這都是需要時間的。

中國新一代艦載機,為何“猶抱琵琶半遮面”

二 殲-31未來面臨的主要對手就是F-35C。F-35C雖然有許多的公開資料,但具體數據還處於保密狀態。比如其隱身性能,空中參數,飛行半徑。

F-22自2001年裝備以來,通過官方的非官方的消息,基本上可以確定其作戰性能。大體上對其作戰數據有了一個詳細的瞭解。殲-20的就是比著F-22來的。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F-35C的性能數據沒有大體確定之前,殲-31不能盲目規劃製造。我們的作戰方針是不求稱王稱霸,但求有能力與之抗衡。

中國新一代艦載機,為何“猶抱琵琶半遮面”

三 遼寧號航母使用的是殲-15,002號航母使用的差不多也是殲-15。真正使用隱身作戰飛機的是003號航空母艦。

在江南造船廠建造的003號航母預計要到2020年後服役。這麼長的時間留給了艦載機更好的發展空間。在殲-15上艦之前,在陸地上模擬了很多次在艦上起飛的實驗。就是為了保證殲-15更好的適應遼寧艦。

在003號航母沒有建成之前,殲-31需要有研製的時間,需要有在陸地上實驗的時間。這個時間很漫長。殲-31需要根據航母的技術指標來不斷地完善自己。並不是殲-31等待003號航空母艦,而是003號航空母艦等待著殲-31。

中國新一代艦載機,為何“猶抱琵琶半遮面”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中國的艦載機必能驚豔世界。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有不對的地方,敬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