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溝縣長張穎波到一線查看貧困戶“六改一增”工作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謝永靜 通訊員 鬱達廣 紀俊輝

12月10日,一場中雪如約而至,銀裝素裹中的扶溝鄉村顯得更加清新靚麗。“六改一增”工作推進得如何?天寒地凍時,貧困戶的日子過得咋樣?11日上午,扶溝縣長張穎波帶領縣政府辦、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縣民政局、縣扶貧辦主要負責人,頂著寒風來到韭園鎮曹臺、廟頭行政村,看望貧困戶,傾聽他們的心聲,實地查看“六改一增”情況。

扶沟县长张颖波到一线查看贫困户“六改一增”工作

沿著平坦整潔的鄉村公路來到曹臺村頭,兩個並列的大幅彩繪吸引了記者的目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主旋律與“以和為貴”的傳統文化融匯在一起,相得益彰。見到張穎波這位老熟人,站在路邊閒聊的村民們主動圍攏過來,紛紛熱情地打招呼。“張縣長,俺村的情況現在越來越好了,大家都記著你的好!”一位老漢大聲說道。“別謝我,要謝就謝黨的好政策。大家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張穎波笑著回應。歡笑聲驅走了冬日的嚴寒。

扶沟县长张颖波到一线查看贫困户“六改一增”工作

在“六改一增”政策的幫助下,貧困戶李俊偉的家新建了門樓,改造了廚房,院裡做了水泥地平,拾掇得十分乾淨利落。李俊偉和妻子常年在新疆打工,天冷了返回家鄉過冬。圍坐在沙發上,張穎波和他嘮起了家常。“俺倆打工一年能掙上幾萬塊錢。如果沒有精準扶貧政策,日子不會過得像現在這樣好!”“你們靠自強自立打工掙錢,來改善家庭情況,給孩子做了一個好榜樣,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張穎波鼓勵李俊偉再加把勁,早日摘掉貧困戶的帽子。

扶沟县长张颖波到一线查看贫困户“六改一增”工作

今年63歲的李廣民才於11月份順利脫貧,一見張穎波的面,就拉著手高興地說了這個好消息。“六改一增”前,因李廣民家屋裡地勢低,進他家就像掉進了一個坑裡,不小心能嚇一跳。“六改一增”後,屋裡的“坑”沒了,和老伴住著翻新的幾間帶出廈平房,生活設施一應俱全,讓李廣民不停地念叨黨的政策好,“領導都記著俺哩,現在進院裡也不踩泥了。”張穎波問他還有啥困難需要幫著解決的,李廣民說起了老伴的病。老伴因換眼疾看不見,需更換眼角膜,但跑了幾趟醫院都沒預約上。“我記住這個事兒了,回頭我就幫你聯繫一下。早些治好病,讓老伴親眼看著咱的日子越過越好!”張穎波對他說。

拉著群眾手,送上慰問品,嘮著家常話,溫暖群眾心。張穎波向把五保戶大伯當成親爹孝順的李富廣兩口致敬,為照顧患有癲癇病的女兒不辭辛勞的魯合禮老兩口點贊。

一邊走,一邊看群眾的生活水準因“六改一增”而改善;一路行,一路聽群眾為黨的好政策而發自內心的歡聲笑語。在曹臺村,記者時時感受著一種水乳交融之情。

“群眾是最樸實的,幹部只要用真心、注真情地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就能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他們的日子就能越過越好!”返程路上,張穎波囑咐同行人員,群眾滿意才是工作目的,群眾實際需要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要帶著責任、帶著情懷,和群眾融入到一起,真正幫助群眾找準、找實脫貧致富的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