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五十六為什麼敢發動“珍珠港偷襲”?

歷史研習社


偷襲珍珠港是一個震驚世界的舉動,也是促使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事件。這一戰,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全權策劃和親自指揮的,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戰績,卻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可以說,這場驚天豪賭,僅贏了一半。那麼,當時山本五十六為何如此瘋狂呢?

如果僅將目光停留在軍事層面,或許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山本五十六是個狂熱的戰爭機器。這個結論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忽視了山本五十六的另一面——愚忠似的帝國武士。事實上,也正是因為他的愚忠和狂熱,才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傷害。

山本五十六原本叫高野五十六,後來日本天皇大赦,給山本帶刀等人一批舊武士平反,由於山本家族幾乎絕嗣,所以找到了與之有世交的高野家族,並選擇讓高野五十六改姓山本。山本五十六之所以答應改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崇尚武士道精神,這種愚忠又使之一步步淪落為戰爭惡魔。

在二戰初期,日本與美國逐漸交惡,日本許多政客和軍方代表都主張對美宣戰,但山本五十六卻一直主張和談。由於山本五十六此前曾出訪美國,他深知日本的綜合國力不及美國,論生產能力,日本方面僅為美國的八分之一,而且日軍的石油等戰略物資均被美、英等國控制,一旦與美、英交戰,將會給日本民眾帶來巨大災難。

正因如此,山本五六十曾長期主張與美國和談,盡一切可能避免戰爭。他還專門給海軍大臣上書,強調了日美開戰後的種種弊端:

對帝國來說,則在聖戰數年之後再添新的強敵,誠國家之危機;在日美兩國兩敗俱傷之後,蘇聯或德國乘機擴張欲爭霸世界,其時何國得以制衡?——《山本五十六全傳》

客觀的講,山本五十六的判斷是極為準確的。然而,當時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激昂,已經完全沉浸在了征服世界的幻想中。此時的山本五十六也陷入矛盾當中:他同樣贊同向南太平洋擴張,但同時又懼怕過早地與美國交惡。

1940年11月5日,日本召開御前會議,當時東條英機等人極力主張對美軍開戰,以免到時受制於美國,使得日本措施良機。而且海軍大將永野修身也強調,英美的經濟制裁已經使日本海軍受到遏制,應該趁尚有石油儲備時,及時出手,大破對方的遏制。

此時日本天皇已表露出了向美國開戰的意願。至12月1日,近衛內閣通過決議,向英、美、荷三國宣戰。面對這一決議,山本五十六立刻轉變立場,表示堅決擁護,並強調“要在開戰之初就決一勝負”。而這便是後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指導思想。山本五十六自知日本海軍不是美軍敵手,因而他設想趁美國海軍主力艦隊大部分停泊在珍珠港時,利用飛機編隊將其徹底擊毀。之後,日本海軍的所有部署,都是圍繞這一設想展開的。而這一設想,可謂是一場驚天豪賭。

自1941年5月開始,山本五十六先後向珍珠港派出了兩百多名間諜,全面蒐集珍珠港的氣象、水文以及美國海軍部署情況。與此同時,他還精心安排了多次戰前演戲,以實戰標準對水平轟炸機隊、俯衝轟炸機隊、魚雷轟炸機隊和制空戰鬥機隊嚴格要求,力求在珍珠港將美國海軍主力一舉殲滅。

就這樣,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對珍珠港實施了偷襲。在這次襲擊中,美軍有4艘戰列艦被擊沉,1搜擱淺,6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被重創,有188架戰機被擊毀,數千名官兵傷亡。而日本僅損失了5艘特種艦艇、29架飛機和55名飛行員。但從戰果來看,日軍無疑是取得了重大勝利。然而不幸的是,美國海軍主力並未停泊在港內,航空母艦躲過一劫。而美國方面隨即於12月8日對日選戰,日本雖然咬了老虎屁股一口,卻也開始多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經過此戰,山本五十六也被列為美軍的“頭號仇人”,在二戰後期,當美軍破譯了日本海軍電文,掌握了山本五十六的行程安排後,由羅斯福總統親自下達了截殺山本的計劃,並將這一行動命名為“復仇之劍”。最終,臭名昭著的戰爭販子山本五十六,被美軍伏擊,算是得到了應有懲罰。


碣石樵子


先糾正一個錯誤,許多人都知道山本五十六發動了“珍珠港偷襲”,甚至於在吳於廑 、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 ·現代編》也寫的是山本五十六直接指揮了“珍珠港偷襲”,實際上這是個明顯的錯誤。當時,實際指揮6艘日本航母偷襲珍珠港的是南雲忠一,山本五十六則是“偷襲珍珠港”的幕後策劃者、始作俑者。
說來奇怪,山本五十六此人本來是日本軍隊內部反戰派的代表,與海軍大臣米內光政、海軍省軍務局長井上成美並稱為反戰的“三駕馬車”,在日本軍隊內部是少數派。按道理來說,山本五十六這個人怎麼會策劃對美國海軍的空襲?
其實,山本五十六不願意與美國開戰是基於現實的理性判斷。山本五十六曾參加過日俄戰爭,1914年進入日本海軍大學學習,此後多次到美國進行考察交流,並擔任駐美國的武官,尤其關心美國海軍力量的發展,是日本國內少有的具有國際性軍事眼光的軍方高層。1939年8月,山本升任聯合艦隊司令,1940年獲得海軍大將軍銜。作為日本海軍的高層,他對於日美雙方的海軍力量一清二楚,他知道美國綜合實力的強大,也知道日本海軍的強項。雖然心裡一萬個不願意開戰,但如果戰爭無可避免,他還是能夠發揮自己軍人的專長,找出美軍的軟肋來攻擊。
在當時的西太平洋地區,日本的海軍較之於美國海軍更佔優勢。美國的主要敵人是德國,所以把主要的軍事力量調集到大西洋地區,太平洋尤其是西側的海軍力量相對薄弱。日本還在此能形成局部優勢。
其次,山本考慮的是既然要戰爭不可避免,就要在一擊之下儘可能摧毀美國的作戰力量。他放棄了以戰列艦為主的“大炮鉅艦”策略,這種傷敵1000、自損800的方式,日本海軍玩不起。他想要一方面儘可能打擊美國的作戰力量,一方面保護己方力量。1926年,山本任駐美武官的時候,就閱讀了一本《太平洋戰爭》的書,提出了以艦載機襲擊珍珠港的情節。1940年11月,英國海軍在突襲意大利塔蘭託軍港時,真就把利用艦載機搞突襲變成了現實。於是,山本五十六才敢醞釀“偷襲珍珠港”的計劃。
最後,為什麼利用航母編隊來偷襲呢?要知道,日本其實現代航母的誕生地。1922年底,日本建成了世界第一艘現代航母“鳳翔號”,排水量7000多噸,可搭載21架飛機。之後,日本又陸續建成了“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等大型航母,建立起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航母艦隊。反觀美國方面,對於航母重要性認識不夠,一直將它視為一種輔助性(運送飛機)的水面艦艇,在航母這個單項武器方面,日本也佔據優勢。
如此,在進行了敵我優勢的對比之後,山本五十六才敢孤注一擲,讓日本的航母主力長途奔襲3000多海里去美國海軍的主要軍港搞偷襲。要知道,萬一中途被發現,這6艘航母還沒見到珍珠港的影,可能就把美國海軍在半道上圍剿了。
不得不說,戰爭有時還有運氣的成分在。

生猛歷史


基本可以分三點講
1:珍珠港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其主力大多以珍珠港為母港,且珍珠港有完善的艦艇維修,補給設施,如果偷襲珍珠港成功,不僅可以消滅太平洋艦隊主力,而且可以通過摧毀港口設施使得美國海軍喪失在太平洋的長時間作戰能力。如果預定目標達成,那麼至少兩年內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是不會有大的作為。


2:殲滅太平洋艦隊主力,可以減小東南亞攻略作戰的阻力。由於石油禁運,奪取東南亞油田是當時的首要目標,而阻礙這個目標實現的最大阻力既不是英國遠東艦隊,也不是荷蘭海軍,也不是澳大利亞海軍,而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缺乏太平洋艦隊主力的支援,臨時拼湊的ABDA聯合艦隊的陳年破船根本就


3:同時,徹底殲滅太平洋艦隊,的確也有可能迫使美國投降或是簽訂一份有利於日本的和約。
話說武士道精神有何不敢?從戰略上和戰術上都ok,再加上司令官山本是一個賭徒,那就必定會打,而奇襲是最好的戰術

KAMiMiYA


因為山本五十六是一個純粹的賭徒,喜歡冒險,實際上日本人都有這個思維。由於山本五十六非常明白美日之間的差距,日本如果按正常打法,肯定無法擊敗美國。



按照當時的情況,即使美國還沒有開動戰爭引擎,美國海軍的實力也並不在日本之下,正常開戰的話,雙方誰也無法短期打敗對手,戰爭肯定陷入相持狀態。但是隨著美國驚人的戰爭生產能力的開動,形勢肯定對日本越來越不利,最後日本只能迎來敗亡。



因此,山本五十六就打算進行冒險,打算通過偷襲,乘對手不備之時一舉消滅對手主力,佔據戰場優勢,掌握戰爭主動權,當年日俄戰爭日本就是通過突襲,把俄軍艦隊的主力堵塞在旅順港內,佔據了主動,最終為日俄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山本五十六,通過分析找到一條美軍平時不大關注的路線,由6艘航母為主力,偷偷開到美軍艦隊駐地珍珠港,對美國太平洋艦隊實施打擊。最終冒險取得了成功,日軍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日軍果然如山本五十六所想佔據了戰爭主動權,並且接連攻佔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地。



但是,山本五十六也明白美國的強大製造實力,日本的優勢不可能保持長久,所以希望能夠以暫時的優勢來迫使美國議和,可惜最終未能成功。隨著美軍開始反攻,日本一步步走向滅亡。


平安讀史


不是山本五十六敢偷襲珍珠港,而是被逼的。

山本五十六其人,天性好賭,但是並不傻。山本五十六(1884-1943),曾於1919-1921年間於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因為這段經歷,他對美國的國力有著深刻的瞭解。他很清楚日本對美開戰是沒有勝算的,除非德國能擊敗蘇聯,讓日本獲得與美國進行長期鬥爭的資本,否則日本必敗。

因此,山本五十六也是開戰前唯一反對與德國意大利組成三國軸心的日軍高級將領。但是雖說山本五十六抱著這種正確的態度,但是他的職位並不足以讓他染指日本國家權力中樞。他既不是一夕會成員,也不是海軍最高層的dalao,和天皇也沒有什麼關係。

也就是說山本五十六是個純粹的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當日軍大本營決定向南洋方向擴張甚至不惜與英美開戰時,山本五十六就只能想辦法打贏這場戰爭了。

“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計劃顛覆了之前40年日本的對美戰略。此前日本的對美戰略都是“九段邀擊”,也就是誘使美軍艦隊步步深入,最終以艦隊決戰擊潰之。這個計劃雖然看上去有些想當然,但是其實是非常可行的。因為美國對日戰爭的“橙色方案”的進軍計劃和九段邀擊中日軍的設想可以說是完全一樣的。

不過山本五十六認為,這樣的作戰計劃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需要打贏一系列海上戰役。如果日軍艦隊在此之間有什麼大的損失,就完全會功虧一簣。所以他主張在開戰初期就要迅速擊潰美太平洋艦隊。讓日本能夠安心的在南太平洋擴張,以充實國力。此時山本的心境可以這樣描繪:“反正九死一生,不如賭個大的。”

最終,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取得了成功,但是後續作戰中山本五十六犯下了一系列嚴重的錯誤,日本也沒有能夠通過在南太平洋的擴張獲得實力上的提升,最終輸掉了戰爭。


貞觀防務


我覺得這就是戰略和戰術的經典差別,日本這個國家,不可小視。日本的戰術能力天下無敵。因為地理條件和小國寡民的心態,戰略上確實差了一點。就戰術來說,偷襲珍珠港是成功的。山本五十六考慮到了美國夏威夷珍珠港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大海軍基地;也預料到了美國必將參與亞太戰爭,遏制日本在亞太的擴張。所以,既然戰爭不可避免,就主動出擊。在戰術上,這確實是一個成功的策劃。但是,為什麼說它是小國寡民?因為他忽略了美國是到當前為止,實力最雄厚,而且沒有經歷過本土戰爭的國家。就如同家門口有一隻馬蜂窩,本來他只是在他自己的範圍內活動,你非得去捅它一杆子,惹得他它一不高興蟄死你。如果不主動招惹美國,失敗原本還可以再晚一些,但是山本五十六進行了一場豪賭,結果沒能消滅美國海軍有生力量,還導致美國直接跟自己宣戰。這就是小國寡民,盤算的格局都那麼有限。


謝金澎


不是敢不敢,而是必須要搞事兒。日本侵華打得資源枯竭,“以戰養戰”掠奪洗劫中國的財富和各種資源,中國軍民在劣勢的情況下仍然英勇頑強的抵抗,日本的大部分資源被消耗了,可是當時中國有些資源也沒有,比方說石油和橡膠,哪兒有?東南亞有,可那裡是西方國家的勢力範圍,美國必定會干涉,那就先打美國特別是駐紮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解除攻佔東南亞的後顧之憂。山本五十六個人清楚日本跟美國整體實力的懸殊差距,準確的判斷一年之內打不贏美國日本必敗,因為日本沒有物資資源了。但作為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又抱有賭徒式的僥倖心理,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日本都是不宣而戰的發動突然襲擊,打了幾次大勝仗後奠定了勝局,“大法寶”可以對美國再用一次。於是很矛盾的是山本又態度強硬的表示必須攻擊珍珠港,甚至以辭職為要挾,於是,加速日本自取滅亡的大冒險開始了……


立志成蟲


利用航母,運載大量戰機對海面各類型戰艦進行毀滅型一掃而光不對稱打擊,是日本山本五十六海軍元帥在人類海戰歷上的首創,僅僅兩百多架零式戰機對美軍最強大的太平洋艦隊做了兩個小時的攻擊,一舉全殲駐珍珠港美艦與美機。讓美軍遭受空前慘敗。這埸戰爭讓人類海戰劃時代進化了:海軍的決勝力量首次取絕於強大的航母加強擊轟炸擊機群。但美國並沒有從此倒下。當時英國物理學家發明了雷達,極其成功守防並有效打擊了強大的德軍空襲,使德軍戰勝英國成為泡影,英軍迅速將雷達技術裝備於美國海空軍,同期美軍強大的軟實力再顯神威,徹底破解日軍密電,在不到一年的中途島一役,美軍只以兩艘輕型航母加兩百架可笑的老牙戰機,輕鬆將日軍四艘世界最巨航母赤誠加賀蒼龍飛龍(內包括日軍最精銳的空中打擊力量350架零戰飛機)全部葬送於太平洋深海之中。可笑,美軍兩艘航母排水量之和還不及日軍最小的航母。美軍又革命性的將海戰發展到電子戰加航母的時代。日軍在情報戰電子戰又迅速輸給了美國。但無論如何山本五十六是首開航母海軍世紀的英雄,色彩雖然悲調了


高友峰1


日本發動針對美國的珍珠港襲擊,是明知道自己實力不如美國,卻仍然要進行的一次打擊。

日本人根據3個主要假設來到珍珠港的決定,其中沒有一個是正確的:

第一,希特勒會贏得歐洲的戰爭,所以蘇聯將不再是對日本的威脅。

如果日本能夠在稍後的珍珠港襲擊中決然性地擊敗他們,,那麼美國人就不會有意願與日本繼續進行戰爭。 這就是希特勒在歐洲獲勝的第一個假設。

美國人別無選擇地離開日本帝國。 日本從維希政府手中收購法屬印度支那後,美國已經通過切斷原油和鐵的供應而向日本提出了最後通牒。 日本知道,如果沒有這兩種原料,他們在中國的戰爭就會停頓下來,他們的海軍將成為一個浮動的龐然大物。很容易看出,如果日本人在1941年中期當國防軍在蘇聯橫掃莫斯科的時候,相信第一個假設是真實的。 幾乎整個世界,包括蘇聯人本身,都認為他們已經做到了。

第二個假設來源於日本在1905年與俄羅斯的經歷。儘管日本的高級指揮官,至關重要的東條英機,對歐美所有主要大國都有深入的瞭解,但最終還是不瞭解美國公眾的本質。 帝國海軍中有許多人在美國有經驗,因此,對這樣的戰爭最不感興趣的就是國際人才網。 但是致命地,他們不願意通過簡單地出來承認他們所知道的事情而失去面子:他們沒有機會在長期的戰爭中擊敗美國海軍。

早在1904年,日本就與滿洲國和朝鮮的命運開始了與俄羅斯帝國的戰爭。 世界各地的分析家預言俄羅斯會取得輕鬆的勝利,因為儘管在40年的改革中邁出了很大的步伐,但是這個國家擁有絕對優於日本的權力。 然而,在對馬海峽戰役中,一些令人驚歎的運氣和史詩般的勝利使俄羅斯海軍癱瘓,足以將他們帶到討價還價的桌子。 1941年日本想要的是對馬島的重演:一場突如其來的毀滅性的罷工,可以讓一個優越的敵人同意談判達成的和平。


本來世界觀


歷史問題非常複雜,第一,日軍侵華己經深陷泥潭,全國軍民一致抗日。牽絆住日軍精良部隊,己形拉據態勢。第二,在日本國內,陸軍和海軍己紀產生分岐,由於在中國戰場日軍沒有形成重大突破,所以日本國內即希望在外門圍有所突破。第三,由於中國戰場形成拉據,軍用物質極度匱乏,日軍軍力極度疲乏,所以日本轉移軍事重點,改在美英控制的東南亞,南亞一帶。

最後一點,山本五十六是軍事賭徒,戰爭罪犯,最終命喪太平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