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的伊拉克軍隊能和伊朗鏖戰八年,為何在海灣戰爭中兩個月都堅持不了?

大東北的小豆包


這個……題主怕不是對我們的薩達姆同學、伊朗軍隊與伊拉克軍隊乃至兩伊戰爭都有一定的誤解?

其實從事後開上帝視角的角度來看,兩伊戰爭就是極為典型的技術水平與戰術水平雙低,政治目的與戰爭效果不明的“無效戰爭”,伊拉克軍隊與伊朗軍隊的交鋒更是類似於菜雞互啄——從技術水平上來講,這倆國家看起來都有一批美蘇製造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戰鬥裝備拿來充門面,比如伊拉克裝備有蘇制的T-72M坦克(可惜到了海灣戰爭時期才發現是脆皮猴版),伊朗裝備有美製的F-14A戰鬥機。這些裝備在戰鬥中很是出了一陣風頭,但是由於兩國並沒有足夠的戰場情報保障與配套的作戰裝備與戰術學說,個別的先進裝備起到的作用也只能僅限於“出風頭”;從戰術水平上來說,這倆國家更是一對菜雞,從伊拉克搞呆板的一線平推式進攻到伊朗反擊的時候還在用步兵甚至神學院學生搞密集隊形衝鋒就能看出來這倆國家毫無兵團及以上作戰單位搞合成化戰役的指揮與控制經驗,其中伊朗由於伊斯蘭革命清洗了一批王國時期的職業軍人情況要更壞,但是伊拉克的表現也好不到哪兒去;從戰爭目標上來講,伊拉克到底是為了推翻伊朗的政權還是為了爭奪雙方在南部沿海地帶的土地還是僅僅是打算做一場懲戒性戰爭而開戰,伊朗的反擊到底是打算攻佔巴士拉還是打進巴格達都不清楚。戰略目標的不清晰與戰役目的的混亂以及戰術能力的孱弱就帶來了這麼一個結果——雙方稀里嘩啦打了七八年,但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打的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打,打到後來要達成什麼目的。講真的就按照這個路子打下去,你別說就打八年了,兩國就是打上一百年也沒什麼問題。

說真的,看薩達姆同學在兩伊戰爭中的各種蜜汁操作,再把他挪到海灣戰爭中去看,你會發現伊拉克軍隊這種垃圾級別的軍隊居然能想起來搞築壘防禦,然後頂著美軍的持續空襲與拔點作戰能做到防線不崩盤,地面進攻開始後能在美軍的正面突破加上側翼穿插與縱深直接空降的情況下堅持三四天才最終崩潰何止是超水平發揮,簡直就是超出它既有水平的騷操作了好吧。


軍武次位面


對手不一樣啊。伊拉克跟伊朗國力相仿,軍隊的戰術水平也半斤八兩,兩國只是打了一場水平不咋地的消耗戰。而在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完全不是一個段位的選手,先對伊拉克進行了長達38天的空中打擊,又在隨後100個小時的地面戰鬥中乾淨利落的突破了伊拉克苦心經營的“薩達姆防線”。50多萬伊軍既無法組織象樣的反擊,也不能協調撤退,幾乎全軍盡沒。

兩伊戰爭是薩達姆先進攻鄰國伊朗而挑起的,但伊朗利用戰略縱深頂住了40萬伊拉克軍隊的第一輪進攻。伊拉克速戰速決的計劃失敗後,對陷入鏖戰的局面沒有充分的準備。伊朗軍隊開始反攻後,戰火蔓延到了伊拉克境內,接著就出現了“導彈襲城戰”這樣的雙方互抽嘴巴子的打法。戰爭打了8年,兩國的消耗都非常大,除了人力損失外,進口武器還花掉了大量外匯,兩國財政都幾乎破產。值得一提的是,東方某兩鄰國在這場消耗戰賺到了不少外匯。

海灣戰爭爆發時的伊拉克擁有阿拉伯國家中最強大的軍隊,正規軍有95萬,還有48萬預備役部隊。伊拉克軍隊的裝備水平在當時的非北約國家中算是很先進的,重武器主要有5600輛坦克、7500輛裝甲車和3800門火炮。伊拉克空軍有作戰飛機770架,包括相當數量的米格-29和幻影F1。伊軍部分飛行員接受過法國和蘇聯的訓練,具備大規模空中作戰、空中加油和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

伊拉克還有當時中東地區最為現代化的綜合一體化戰略防空體系,裝備了包括薩姆-2、3、8、9、13和“羅蘭特”、“霍克”等型號的1000多部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基本覆蓋了所有空域。此外,伊拉克軍隊還裝備了10000門高射炮和6788具薩姆-7、14、16等型號的便攜式防空導彈發射裝置。所以,儘管伊拉克已經預計到會有一場猛烈的空中打擊,但對自己的防空力量還是相當有信心。

伊拉克軍方高層雖然沒有奢望主動進攻聯軍,但相信憑藉龐大的軍隊數量、堅固的工事和對長期戰爭的忍耐力,仍可以通過消耗戰來拖垮聯軍,迫使國際社會接受科威特被吞併的既成事實。從實際的作戰部署來看,伊拉克軍隊應該算是中規中矩,但伊軍高層並沒有想到聯軍空中打擊和機動能力遠遠超出他們的認知。

在聯軍隱身戰機、巡航導彈和電子戰飛機的協同攻擊下,伊拉克空防系統迅速被壓垮。隨後,伊軍的各級指揮與控制系統都遭到了嚴重破壞,很多部隊失去了指揮。在聯軍10萬架次的空中打擊下,伊軍一線部隊的戰鬥力平均下降了一半,大量重武器未發一彈就被摧毀。在整整100個小時的地面戰中,面對聯軍空地一體的聯合進攻,伊拉克軍隊甚至沒能給對手造成值得一提的損失。

可以說,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成就了美軍高技術武器的神話,也推動了新一輪軍事革命的浪潮。而對於裝備和作戰思想遠遠落後的一眾國家來說,薩達姆軍隊在兩次海灣戰爭中的犧牲是非常的有意義。


龍之鑑


有網友問:薩達姆的伊拉克軍隊能和伊朗鏖戰八年,為何在海灣戰爭中兩個月都堅持不了?對此,有人說兩伊戰爭是一場一戰模式的戰爭,有人說,兩伊戰爭是使用先進武器打了一場落後戰爭。其實,兩伊戰爭的現代化水平,在除了極少數國家以外,在當時,已經是一場高科技,高水平戰爭了。

在1980年9月22日凌晨,伊拉克空軍首先對,伊朗的15座城市,還有多座空軍基地發動了全面空襲,要在地面摧毀伊朗空軍。當時伊拉克出動了2波大機群,第一波是192架米格和蘇霍伊戰役。

第2波是60架米格和蘇霍伊戰機,伊拉克人先是猛烈轟炸了伊朗機場的跑道,航空油料庫。但是在轟炸伊朗空軍基地機庫的時候,沒有得手。隨後伊拉克3個裝甲集群開始高速向伊朗境內推進,最遠距離前進了80公里,奪取多座城市。

到10月下旬,伊拉克軍隊開始向伊朗縱深內的大油田發動進攻。但是,遭到了伊朗主力的頑強阻擊,而且從1980年11月開始,伊朗戰機,軍艦開始襲擊伊拉克城市和海上石油平臺。

到1981年5月,伊朗軍隊第一次大反攻開始了,隨後伊朗接連發動反攻。特別是1981年11月,伊朗出動了7個陸軍旅和7個革命衛隊旅,一舉擊敗伊拉克2個師又1個旅,突破了伊拉克軍隊防線,並且在1982年5月收復全部失地。

在戰爭的第一階段,伊拉克損失85000人,伊朗損失13萬人。但是,伊拉克坦克損失400多輛,戰機就剩下了120多架。兩伊戰爭剩下來的節奏,也都和第一階段差不多。雙方實力接近,雖然伊拉克喜歡使用大機群突襲伊朗軍事基地。

但是伊朗的F-4,F-5和F-14戰機,對伊拉克的那些米格戰機有著技術優勢。雙方最後使用彈道導彈和反艦導彈互相襲擊,但是,雙方的導彈性能接近,數量也接近,還是無法制服對方。

從圖波列夫轟炸機,幻影F-1戰機,飛魚反艦導彈,F-14大熊貓戰機,飛毛腿彈道導彈等等先進武器都用上了,各種襲擊城市,突襲軍事基地。裝甲集團大縱深突破等等戰術也都用上了。但是實力過於接近,還是打成了平手。

而美軍不同,在海灣戰爭,美軍是絕對海空優勢,從F-14、F-15、F-16、F-18、F-117、A-6、A-10、B-52一直到狂風IDS戰機,完全掌握了制空權,全立體化打擊。伊拉克軍隊只能蹲在戰壕裡挨炸,等到地面戰開始,數十萬聯軍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挑戰者坦克在阿帕奇武直的掩護下,讓伊拉克的T-55,69式和T-72坦克,完全成了靶子。實力全面碾壓,你就是想拼命,也沒有機會。


深度軍事


先說為啥兩伊戰爭會曠日持久打了8年之久——

首先是兩國總體實力相差不大,誰也吃不掉誰。伊朗雖然領土為伊拉克3.7倍、人口是後者3倍,但戰前伊朗軍隊受清洗損耗嚴重,而且是在缺乏準備的情況下遭到對手突襲,因此初期比較吃虧

軍力方面伊拉克陸軍較強,而伊朗空軍更勝一籌但也遠沒到能靠空襲就把敵人打趴下的地步

。儘管伊拉克佔了先發優勢,但伊朗地盤大、縱深廣且佔據相對有利地形,並且軍民士氣高昂,因此只要戰事稍一拖長,伊拉克的優勢就會被消耗殆盡

但問題在於,兩伊都盛產石油,特別是伊拉克背後還有海灣國家乃至西方的支持,通過石油出口、獲取外援等方式,雙方都能不斷獲得外匯來購買軍火進行補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兩伊戰爭多數時候都是遠程炮火對轟、導彈襲城戰這樣的“非接觸戰爭”,短兵相接的戰鬥較少,這與一戰時協約國、同盟國的打法何其相似

兩伊戰爭背後的冷戰因素不可忽視,當時美蘇為首的東西方2大陣營無不利用這個機會在海灣展開激烈爭奪以謀求各自戰略優勢

比如蘇聯藉助利比亞、敘利亞向伊朗間接提供大量武器裝備,而美國則帶著一干西方小弟兩邊賣軍火——為解決人質問題默許以色列向伊朗出售軍火,自己更是向伊朗提供了超過2000枚陶氏反坦克導彈和一批飛機、坦克、雷達等裝備,淨賺1200萬美元

與此同時,大批美製武器以及法國的幻影戰機、防空雷達和導彈,還有來自英國、意大利、西班牙也都源源不斷地供應給伊拉克。海灣國家更是給了伊拉克140億美元(這可是上世紀80年代的美元)鉅額貸款。

可見,兩伊戰爭並非伊朗、伊拉克2個國家的孤立戰爭,而是類似於今天敘利亞這樣有多股外部勢力干涉、介入的國際戰爭。而其“難以平息”除了雙方實力基本相當外,更與當時的外部因素有很大關係——試想,假如當時東西方2大陣營都嚴格執行武器禁運,軍工業薄弱的伊朗和伊拉克估計也就打上幾個月,各自軍火庫存就會“見底”,這仗還怎麼可能持續那麼久?

再說海灣戰爭“一邊倒”的問題。近年來坊間談論海灣戰爭時有個很不好的現象就是一味貶低伊拉克軍隊,認為後者“裝備落後”云云,但實際上薩達姆政權當年號稱自己是“世界級軍事強國”並非完全吹牛,起碼在常規軍力上居於世界前列,否則的話這場戰爭也不會給當時的我們那麼大的震撼。

既然武器裝備並不落後,那麼薩達姆軍隊的缺點和軟肋到底在哪裡呢?

薩達姆軍隊有強大的陸軍和防空體系,如果運用得當完全可以給對手以重創,但其大大低估了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的空中優勢。薩達姆對於空中打擊的認識還停留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出動幾十(最多上百)架次戰機空襲伊拉克境內目標的層次,卻不曉得西方對手為他準備的是一個波次就多達400架戰機(還有300架支援飛機)的毀滅性打擊。

有數據顯示,海灣戰爭大規模空襲首日(1991年1月17日),多國部隊就出動戰機達3000架次!這個出動規模和打擊力度是兩伊戰爭後期伊朗空軍的50至100倍!不要說小小的伊拉克,就是換成別的軍事強國估計也沒幾個都能頂得住。

而且,薩達姆沒有意識到西方軍隊已普遍裝備精確制導武器,還在幻想用兩伊戰爭期間的強大地面火力和裝甲突擊集群抵禦對手進攻,結果是對方在完全摧毀伊拉克軍隊防空體系前,壓根就不給薩達姆地面決戰的機會。今天的人們對於美軍動輒從海上或空中遠程發射“戰斧”巡航導彈、戰區外精確制導武器打擊數千公里外的敵方目標司空見慣,而這種打法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講也是聞所聞問

最重要一點則是綜合實力差距——伊拉克以一國之力對抗整個西方世界,怎麼可能打得贏?即便如此,薩達姆還是苦撐了大約40天。對比8年後的科索沃戰爭——南聯盟雖然頑強抵抗,擊落了包括F-117A隱身戰機在內的61架北約飛機,卻也只堅持了78天便被迫服軟認輸,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而且這還是在北約沒有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的情況下。

可見,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乃至後來伊拉克戰爭中的失敗都是必然的,因為這原本就是2場維度、層次都根本不在同一層面的“嚴重不對稱戰爭”。

但話又說回來了,伊拉克就沒有打敗美軍的辦法和機會嗎?當然不是——事實證明,在伊拉克被美軍佔領後,當地軍民重新拾起他們最熟悉的游擊戰時,西方軍隊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網言軍事


海灣戰爭是現代信息戰爭的雛形,也就是海灣戰爭震懾的不僅僅是伊拉克,還有世界上很多軍事大國和軍事強國,從此讓世界認識了信息化戰爭。確實伊拉克軍隊在薩達姆的發展之下取得了很大進步,並且通過伊朗之間的鏖戰磨礪出了不錯的戰鬥力。當時的伊拉克號稱擁有百萬大軍,自譽世界第四陸軍。確實僅僅從直面數據來看,伊拉克的戰力不一般。

伊拉克與伊朗打了八年戰爭,但是那屬於同一個時代的戰爭,也就是沒有代差的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面對的是強大美軍,作戰對手的不同直接將伊拉克軍隊的弊端無限放大。美國採用了信息壓制和打亂指揮信息系統的斬首行動,通過簡單的攻擊直接癱瘓了伊拉克的指揮系統,讓伊拉克軍隊迅速陷入混亂之中。伊拉克雖然擁有不錯的戰鬥力,但是美軍沒有給其出手機會。

伊拉克與伊朗打了8年,卻被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兩個月解決戰鬥,非常的狼狽。這說明了戰爭是無情的,技術決定戰術,不能時刻緊跟時代前沿,不能更新觀念,不能技術引領,戰場就不會給你後悔的機會。現代戰爭不是兵力兵器數量的比拼而是體系的對抗,如果體系落後了,再多的裝備也會像伊拉克的大軍一樣淪為靶子。所以戰爭面前沒有同情,任何落後,特別是觀念的落後必然付出沉痛代價。


深度軍備


一是美軍打著維護正義的旗號。海灣戰爭,起因是伊拉克薩達姆侵佔科威特,在聯合國和美國等外交調和、軍事威懾等無果的情況下發生的,從戰爭性質看,美國授權於聯合國,是正義一方,伊拉克薩達姆侵佔科威特,不顧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與和平努力,是非正義的一方。

二是美軍得道多助。美國發動海灣戰爭,得到了聯合國的授權,許多國家支持和參與了美軍行動,沙特從經濟和允許美軍在其境內排兵佈陣上支持美國,為美國從地面攻擊科威特境內的伊拉克軍隊提供了方便。而伊拉克孤軍作戰,沒有國際社會和一個盟友支持。

三是美軍在武器裝備上明顯處於優勢。從陸軍看,美軍主戰坦克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之一,其機動和防護能力都先進於伊拉克最先進的T72坦克,尤其是在火控系統方面,發現目標快,火炮射程遠,而且有陸軍航空兵、坦克天敵攻擊直升機的火力支援和打擊,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陸軍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在沒有發現對方的情況下,就已被打垮和消滅殆盡。從海軍和空軍看,伊拉克就更無法和美軍相比,海軍出不了海,空軍上不了天,完全是雞蛋碰石頭。在導彈方面,伊拉克飛毛腿導只對以色列境內發射了幾枚,還被以色列境內的愛國者導彈所攔截,對美軍,在還沒有發動地面戰爭之前,就已被美軍來自海上和空中的各種打擊完全摧毀。

四是美軍是天、空、地、海上聯合立體聯合國作戰。美軍打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字化和信息化現代戰爭,在指揮、作戰樣式和作戰方式等方面都非常現代和先進,做到了信息技術和智能打擊的有效結合,首先採取海上和空中導彈精確打擊,完全癱瘓和消滅伊拉克的作戰和通信系統,以及重要的部位和設施,讓伊拉克從各個方面首先失去戰鬥力,變成瞎子和聾子,爾後發動地面攻勢,最終迫使伊拉克薩達姆投降和撤軍。

五是美軍採取了正確的戰略戰術和充分發揮了現代戰爭的優勢。美軍在開戰前,發動宣傳和心理攻勢,從心理和精神上摧毀伊軍的戰鬥意志,發動外交攻勢,爭取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支持,置伊拉克於孤立無援的被動態勢,發動空中和海上打擊,摧毀和癱瘓伊拉克軍隊重要部位、設施、指揮和通信系統,讓伊軍完全喪失還手之力,發動地面攻勢,採取正面牽制,左翼迂迴主攻戰術,迅速突破伊軍防線,確保了地面戰爭大獲全勝。

說到底,海灣戰爭,美軍對伊拉克軍隊發動了一場不對稱的現代化戰爭,加上伊拉克薩達姆打的是非正義戰爭,所以伊軍沒有堅持多長時間就徹底被打敗,完全是現代戰爭對老式作戰思想和理論的勝利,應該值得各個國家和軍隊的借鑑和思考。謝謝!



知未是也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已經包含一半的答案了。兩伊戰爭之所以持續長達八年,一方面是伊朗和伊拉克兩國實力旗鼓相當、難以在軍事行動中徹底性地打擊對手,另外一方面就是兩國糟糕的戰役組織能力導致作戰行動十分拖沓,導致戰爭陷入拉鋸戰。

80年代時伊拉克雖然在中東擁有數一數二的軍事力量,但一旦進入拉鋸戰狀態,長達八年的持續消耗也是十分巨大的,這導致到90年代初時伊拉克軍隊嚴重缺乏經受過嚴格正規訓練的軍人。

另外,兩伊戰爭中伊拉克軍隊的武器損耗也非常嚴重,戰爭期間和戰後補充的武器裝備又普遍水平不佳,因此在海灣戰爭開始前,伊拉克軍隊實則處於外強中乾的狀態,根本不如外界想得一般戰鬥力強悍。另一方面的因素不言自明,即海灣戰爭本來就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聯軍一方的綜合實力遠在伊軍之上,僅美國和沙特阿拉伯兩國兵力之和就已經能對伊軍形成優勢,即便海灣戰爭是一場傳統的全面性軍事衝突伊拉克也必然佔不到便宜。

另外,海灣戰爭是一場全新概念的現代局部軍事衝突,莫說伊拉克,此前任何國家對於這種戰爭模式都沒有經驗。在全程空中打擊+單向信息透明+大規模電子戰和信息戰的作戰模式下,原本在機械化時代就戰術思想落後的伊拉克軍隊,能在海灣戰爭中表現出色就邪了。


軍機圖


在海灣戰爭中,為什麼伊拉克軍隊會敗得如此慘烈?

伊拉克和伊朗的戰爭持續八年,那是因為兩國軍隊實力相當,武器科技含量相當。兩國都向當時軍工最高逼格的蘇聯和美國採購了最先進的武器,戰爭結果卻淪為世界笑談,“用高科技武器,打了一場低水平的戰爭”。(人為原因)直到兩個國家傾盡國庫買的高科技武器損失耗盡,兩國無力發動戰爭,才善罷甘休,只得簽署停戰協議。

共和國衛隊的死亡之路

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為恢復科威特主權領土,美聯軍把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以後,美聯軍只是出動了空軍教訓了一下伊拉克。2003年第二次海灣戰爭爆發,美聯軍先是通過空襲解決了伊拉克的防空系統、軍事基地、空軍基地、指揮中心、電力、媒體……才出動地面部隊,而且在還不到兩個月時間,基本解決戰事。

被伊拉克軍民擊落的美軍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在現代科技戰爭中,如果雙方處於勢均力敵的水平還可以相互抗衡,相對來說進攻方要佔一些便宜。如果是一邊倒的情況,那優勢方佔很大便宜,目標明確,戰術明確,事半功倍。打到最後劣勢方將破綻百出,無力抵抗。

為什麼伊拉克軍隊會完敗?

第一,伊拉克防空部隊無法抵禦美聯軍猛烈的空襲。




第二,伊拉克空軍在戰時,幾乎沒有發揮任何作用,但凡起飛的飛機基本沒有逃脫被擊落的厄運,其他的貪生怕死,逃的逃,躲的躲,被掩埋的戰機不計其數。

美聯軍的猛烈空襲




第三,伊拉克地面部隊在沒有防空和空軍的有效保護下,在美聯軍強大的空中力量下無法集結,最終成為散兵遊勇,無法對抗大規模作戰。

美軍地面部隊長驅直入,快速推進!

第四,打仗打後勤,特別是和美國這樣沒有後勤不會打仗的國家,在戰事被動的情況下,伊軍組織的主動進攻基本被提前瓦解,沒有能力組織對敵後勤補給基地和運輸車隊的襲擊!

大搖大擺的美軍後勤車隊,如無人之境!


第五,伊拉克軍隊在強大的軍事打擊下,死傷嚴重,無心戀戰。美軍順勢扶植反對派、地方武裝、並煽動民眾……推翻薩達姆政權,接下來的結果,大家已經看到,不解釋。

第六,伊拉克經過兩伊戰爭,國力衰退,再加上第一次海灣戰爭讓伊拉克軍隊失去的不光是軍事裝備,最重要的是部隊士氣的戰損,這是心理創傷,是不可修復的。

第七,美國一手發起的化武核查,戰爭前夕情報工作基本完成;一手經濟制裁,給伊拉克經濟造成致命傷害。

以上所述,皆是伊拉克完敗的原因!如您還有什麼補充的,請留言!


秋天裡的孤狼


這是一個十分有意思的問題。說它有意思是,問題的本身就有包含一部分答案。正是薩達姆時期伊拉克軍隊和伊朗鏖戰了八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好比強弩之末,在海灣戰爭才兩個月都堅持不了。

另外,如果對手是伊朗或者其他地區大國,薩達姆的伊拉克軍隊或許可以堅持更長時間,但是對手卻是美國。美國在兩伊戰爭中曾經給伊拉克提供大量援助,並將伊拉克從支持國際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中撤除,並銷售武器給伊拉克,美國中情局還向伊拉克軍隊提供情報和指導。伊拉克能夠在兩伊戰爭中支持八年和美國背後的支持關係密切。

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應對的還是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據戰後統計,多國部隊共出動分級近10萬次,投彈9萬噸,發射288美戰斧巡航導彈和35枚空射巡航導彈,並使用了一系列最新式的飛機和各種精準知道武器,對選定目標進行了多方向、多波次、高強度的持續空襲,伊拉克的指揮、控制和通信能力被極大削弱。

伊拉克在後期選擇了消極抵抗,對以色列、薩特和巴林等國發射飛毛腿導彈。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多國部隊的注意力。事實上,戰爭從開始就註定了“一邊倒”的結果。伊拉克向其他目標發射導彈的戰術一定程度上給多國部隊的行動造成了一定干擾,使其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殲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

再對比一下多國部隊和伊拉克軍隊的綜合實力:多國部隊人數為69萬人;坦克3700輛,其中美國2000輛;裝甲車5600輛;作戰飛機1740架,包括了美國F-117A隱形戰鬥機59架,B-52轟炸機40架;戰艦247艘,航空母艦9艘;伊拉克在科威特按三道防線共部署42個師, 約54萬人,坦克4280輛、火炮2800門、裝甲輸送車2800輛。

在以上綜合力量對比上看,伊拉克除了在軍隊總人數上和多國部隊相當外,其他方面基本可以忽略。海灣戰爭也是美國領導多國聯盟進行的一場高科技戰爭。在戰爭之初,伊拉克的指揮系統陷入癱瘓,因此,堅持兩個月是後面發動的擾亂性的飛毛腿導彈進攻拖延了一定的時間,發揮了一定作用,否則,持續時間會更短。


黃日涵副教授


兩伊戰爭打了八年,伊拉克和伊朗互有勝負,實際上就打了個平手。這隻能說兩伊之間的實力是旗鼓相當,半斤八兩,是一場對等的常規戰爭。第二次海灣戰爭,是美英聯軍對薩達姆政權的軍隊,是兩個發達國家打一個發展中國家,其中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強國。所以,無論是經濟上、軍事上、外交上,兩方都是不對等的。特別是在空中打擊和防空能力上,薩達姆政權與美英聯軍相比,得分幾乎是零。另外就是,薩達姆在中東號稱數一數二的陸軍,特別是名聲響亮的共和國衛隊,幾乎沒有看到有像樣的抵抗就灰飛煙滅了。這是為啥呢?原因主要有幾點:1.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後,薩達姆政權就受到了美國的經濟制裁,嚴重影響了伊拉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發展,削弱了其綜合國力。2.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美軍強大的空中優勢,給予了伊軍地面部隊毀滅性的打擊。在戰爭的初期,就把薩達姆政權軍隊的士氣給打垮了,一見到美軍飛機都無心戀戰,只顧逃命藏身。3.美國對伊拉克一些軍方的上層進行了策反,分化了薩達姆政權的軍事力量。所以,在兩伊戰爭中,雙方用的都是傳統常規戰爭技術和裝備,打了八年都難決勝負。第二次海灣戰爭,一方用的是最新一代的高科技常規戰爭技術和裝備,另一方還是用的是落後傳統的戰爭技術和裝備。在很短暫的時間內,後者被前者打得稀里嘩啦,就是很好理解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