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專委會吳震:金融科技的發展需將“四個並重”作為推動方向

12月12日,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第十三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北京舉行。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做了《金融科技安全支撐探討》主題演講。

互金專委會吳震:金融科技的發展需將“四個並重”作為推動方向

對於金融科技理解,吳震表示,從技術層面,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當前比較熱門的技術在金融中的應用。

其中,雲計算已經成為很多金融機構的基礎設施,另大數據、人工智能在智能風控精準營銷、智能投顧、客服等方面發揮作用較大。

而區塊鏈產生的虛擬數字貨幣,在一些跨境支付、票據業務、供應鏈金融等進行探索。“我們認為,區塊鏈的應用比較初期,實際大規模的應用還需進一步觀察。”

在業務層面,金融科技可以分為,一是用戶側科技,如何使用戶更方便、更簡潔的獲得服務。二是機構側科技,提高效率和安全性。三是為金融機構所用,同時可以為監管所用,有監管側科技。

對於金融科技和互聯網金融概念的區別,吳震認為,兩者有很多的相同點,都是強調金融和科技的融合,但區別在於,金融科技更重視科技,強調的科技是對金融的一個支撐和優化作用,而互聯網金融似乎更加強調的是金融。

另對於金融科技安全,分為業務安全和技術安全兩大類。在業務安全上,一是宏觀風險,金融科技或者互聯網金融產生的不服從國家宏觀管理的這一風險。二是,比如近些年現金貸引發用戶大規模維權等等,這都是由於金融科技發展所引發的一些社會風險。

三是跑路風險,一類是經營風險,因為經營不善導致的跑路風險,第二類很多新金融機構,剛開始在經營時候就存在著欺詐風險,後來這個風險是交織、相互轉化。

而在技術安全的風險方面,既有傳統的網絡安全的風險,還有數據安全風險,數據安全現在目前成為了重中之重,這兩年包括數據庫的漏洞、內部數據洩露、數據跨境傳輸等等。

對於金融科技的探討,吳震表示,對未來金融科技發展是看好的,因為信息技術發展到現在,經濟數字化和金融科技化是一個大趨勢,不可逆轉的趨勢。

但從短期來看,還會面臨著很多的挑戰,除了因為長期積累的新金融的風險以外,包括技術的不成熟、基礎設施不完善都導致金融科技發展面臨許多挑戰。

吳震認為,金融科技的發展需要安全和發展並重,這是一個辯證的觀點,安全和發展是一體兩翼,如果只講發展、不講安全,相信一定發展不好。如果只講安全,倡導絕對安全,意味著不要發展,走向自我封閉的路子,導致落後,導致實質上的風險。因此,安全發展是需要並重,既要發展,又要既可能的保證安全。

另是管理和技術並重,對於金融採用管理手段,互聯網治理比較成功的經驗是管理和技術雙管齊下,技術為管理服務,但是應有之意,同時管理也要支持技術,配合技術使技術手段能夠更大的發揮作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一個關係。

其次是金融與互聯網並重,金融是比較集中化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比較獨立的,不能稱之為封閉。但相對來說比較獨立的機構,互聯網側重的屬性比較草根的,而且比較開放的,比較講究分佈式的思維,側重的特點是有區別的,現在金融和科技相結合,會產生一些新的屬性。

從最早的互聯網金融來看,股權眾籌這些是帶著明顯金融的屬性,從區塊鏈開始,可以看到互聯網性質在上升,於互聯網金融進行治理時,既要考慮金融的屬性也要善加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技術解決互聯網金融管理的問題。

最後是資金流與信息流並重,在互聯網治理中,金融機構治理中比較側重資金流,對於互聯網治理有所不同。即使能獲得資金流數據,獲取的很可能不是真實數據,即使獲得了很多金融數據很多風險是無法防範的,因此單純依靠資金流對於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往往是不充分的。

“我們倡導資金流和信息流相結合,雙管齊下,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治理。從方向上來看我覺得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實現對互聯網金融管得住,管得住是基礎,和發展關係是一樣,如果管不住談不上管得好,管得住的基礎上向管得好這個方向更好的優化,實現安全和發展的一個雙贏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