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李俊英:謝家壩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李俊英:謝家壩

河北省滄州市連鎮鎮謝家壩(圖片來源於人民網)


香軟黏稠的糯米、厚重樸實的黃土、千錘百煉的石灰,一種來自鳥語花香的江南,一種來自風勁地廣的華北,一種來自巖高壑幽的深山,這不同出處、不同顏色、不同用途、不同性質的三者攪拌築凝在一起,會產生怎樣的結果?

如果,您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充滿熱愛,有勇氣與毅力沿著縱貫南北的大運河一路行走,那麼,當您來到運河河北滄州段東光縣一個叫連鎮的村鎮時,您會看到,在大運河一個拐彎處的東岸,矗立著一條長235米、厚3.6米、高5米的鉛灰色的堤壩,這歷經一百多年、依然堅固如初的堤壩,跨越時間不折不扣地存在著,告訴您香白的糯米、粗獷的黃土、樸素的石灰糅合凝結時,會出現什麼樣的奇蹟。

大運河蜿蜒奔流幾千裡,湍急清澈的河水,滋潤著兩岸的土地,灌溉著兩岸的莊稼,沿河居民在過去多少年裡,生計養息依仗於它,河上千帆競渡,河岸碼頭相連,船伕的櫓歌和縴夫的號子爭相傳遞,粼粼的水波倒映著枝幹蒼勁粗壯的古柳,據說那古柳是隋煬帝楊廣命人所栽。

運河在兩岸人們的心裡,是一條生命之河,人們對它充滿了愛重和敬畏,它在為沿岸的人們營造無盡福祉的同時,也不斷製造一些區域性的災害,這災害到了地勢平緩、雨量集中的華北,更是頻繁發生。河北省東光縣連鎮一段,是運河時常決堤之處。

白浪翻滾的運河流經連鎮,在五街與六街之間的河道拐彎處,常常沖毀東岸的河堤,宣洩的河水如萬馬奔騰,在震耳欲聾的咆哮聲中衝出河道,房屋就像紙搭的盒子癱軟倒塌,長勢良好的莊稼淹沒在水下,望眼處,一片無邊無際的水,人們站在高地上,木呆呆地望著,一年甚至幾年的辛苦都付之濁流了。

清末民初,連鎮住了一位姓謝的鄉紳,他一次次看到大水毀壞著他和鄉親們的家園,終於,他坐不住了,決定傾盡他的財力,對這處河段進行一次徹底治理。他攜帶全部家資,下了江南,買來上好的糯米,進了深山,運來上等的石灰,帶領眾人,拉來一車車黃土,一切準備就緒,他振臂一呼:鄉親們,讓我們縛住運河這條長龍,從今以後,聽命於我們!

每家的精壯漢子,都聚攏到了運河邊,每家的勤勞女子,都蒸饃燒湯把最好的飯食送到運河邊,煮糯米的鐵鍋不夠用,女人們就把自家正在做飯的鍋端來,一袋袋糯米和著從運河挑來的清亮的水,倒入大鐵鍋,孩子們爭相抱著柴火,女人們點火燒鍋煮著米湯。漢子們用細密的篩子,把黃土用心地篩著,直到土粒如溫軟的細沙,在陽光下閃著幽幽的光。米湯煮好了,黃土篩好了,漢子們甩掉身上的粗布汗衫,把米湯黃土石灰按比例摻在一起,當散發著糧食的甘香、黃土的腥香、石灰的燥香的混合物攪拌得如同魚水不可分離時,人們喊著號子,夯落夯起,把這混合物逐層夯築在總是決口的運河東岸。

勞動工具是原始的,比當初開挖這條運河時先進不了多少,勞動者的精神,也是原始的,因為原始而質樸,而不摻假、不取巧、不擺花架子,每一次舉夯落地都那麼有力,那麼實在,只有花費力氣才能使用的勞動工具,加上真心真意的勞動者,一同把這段糯米大壩修築得結結實實。

多少個日夜的持續勞作,沒有人喊過一聲苦,沒有人計較過一絲報酬,那是造福於自己、造福於後人的事啊,做著這樣的事,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報酬。當二百多米長、有著淡淡香氣的穩固大壩修建完成時,累得又黑又瘦的人們和被日曬雨淋皴粗了皮膚的謝鄉紳,都欣慰地笑了。

建築大壩的這些人,沒有被記載於任何一種文獻,時至今日,不要說那些勞動者,就連謝鄉紳的名字及後人,也無從查考了,然而那條長長的運河記住了他們,那至今仍然完好的大壩記住了他們,一個人的名字可以湮沒於歷史的長河中,但他所做的有利於人類的事業,卻永遠不會泯滅。

這條糯米、黃土、石灰的大壩,就是位於河北省東光縣連鎮境內的謝家壩,自它築成的那天起,抵擋住了一次次河水的沖刷,不論波濤如何激盪澎湃,到它面前,也只能馴服,只能乖貼,老老實實地轉過彎道,順勢向北滾滾流去,此處再沒有決過一次堤。這段堤壩就像銅牆鐵壁,也像錚錚衛士,河水越大,水勢越猛,它越牢固,越不可撼動。

由於近些年運河水位不斷下降甚至斷流,謝家壩長期裸露著,這本為巨浪而生的大壩,和水既是對手,也是離不開的朋友,沒有了水,風吹日曬,部分壩體開始風化脫落,雖然後人不斷補救維護,但那星星片片的斑駁,仍是令人心疼。

2014年,謝家壩成為大運河河北段申遺成功的“兩點一段”(衡水景縣華家口夯土險工、滄州東光縣連鎮謝家壩兩個遺產點,以及滄州至德州段運河河道)之一,這凝聚著人類智慧的建築技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和重視。

如果,您能親臨謝家壩,站在陡峭厚重的壩體前,手摸著那灰色的土灰,你將感覺到,歷史以一種怎樣沉默又堅決的態度,告訴世人應該做些什麼,留些什麼。壩下的運河中,永遠有著一汪清水,一百多年裡,不管如何幹旱,那汪清水從沒有枯竭過,沒有人說得清原因,也許只要謝家壩存在,那汪清水就選擇存在,世世代代與它的對手兼朋友深情相守吧。水邊垂釣者拋竿靜待,柳下納涼人笑語閒話,兩岸大地綿延與遠天相接,夏天萬頃禾碧,冬天千里雪白。

本文為“大運河沿線八省市社科聯+北京市網信辦”聯合主辦的“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集發佈活動辦公室來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