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人“挖”出来的企业,尹同跃和他的奇瑞

他靠从之前的企业挖人创办了自己的汽车生产厂,又在追去数量的年代及时刹车,转型改注重产品的品质。

1996年,尹同跃离开一汽,从长春回到芜湖。创业初期的奇瑞起步资金仅有芜湖市里批下来的30万元,办公地点是芜湖城北的废弃的破砖厂和几间茅草房。

奇瑞没有人,尹同跃就开始从一汽大量“挖人”,他戏言自己也当上了“人贩子”:“当时干部挖了288人,员工挖了有1000多人。”

挖人“挖”出来的企业,尹同跃和他的奇瑞

终于,奇瑞第一辆“风云”汽车在1999年底正式下线。随后,奇瑞又通过与上汽合作,曲线解决了“准生证”的问题。

2001年,风云轿车正式上市,“当年上汽给我们的任务是5000辆,结果我们做到了2.8万辆。”

2002年,奇瑞销量突破了5万辆,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到2007年,奇瑞就完成了从0~100万辆的积累,到2011年,奇瑞连续11年蝉联自主品牌销量冠军。

高速增长的销量是通过不断推出新车来达成的, 最多的时候,奇瑞旗下的车型多达30多款。

尹同跃感觉到这一切都出了问题,他决定不顾一切踩刹车,一度铁血表示:“奇瑞销量即便是跌出前十,也必须要转型。”

奇瑞开始收缩品牌、削减车型,重新梳理研发体系,导入严格的研发和生产流程。这曾使得公司产品青黄不接。

挖人“挖”出来的企业,尹同跃和他的奇瑞

从2012年开始,奇瑞的销量开始逐年下滑。2013年,奇瑞在新的体系和流程下终于做出了瑞虎5,准备上市之前,请日本专家来做质量验证把关,日本专家用指甲抠车把手的里面,说抠了之后这里有个印,不行。

经历数次苛刻检验后,瑞虎5正式上市,尹同跃表示:“这昭示着奇瑞汽车在2013年,完成了依照国际标准的正向体系的打造。”

转型后的奇瑞汽车销量开始爬坡,在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5年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研究SM(SSI)报告中,奇瑞以711分的成绩位列中国品牌第二位,连续三年跻身行业排行榜前10名。

2014年底,艾瑞泽旗下另一款轿车艾瑞泽3上市,虽然这款车从开发到上市前后用了5年多时间,在造型设计、整车质量以及性能方面都做了大量的优化。

他求成,但也意识到品牌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媒体和外界多次质疑,奇瑞和以色列量子集团合资成立的观致汽车存在的价值以及为股东双方带来的回报和意义。

挖人“挖”出来的企业,尹同跃和他的奇瑞

观致自诞生起就一直处于舆论风口、销量低迷、亏损严重,加之人员流动频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但尹同跃依然对其充满希望,并表示奇瑞仍将会持续对观致进行投入。

从数量到质量,尹同跃的改革给奇瑞带来了不一样的市场,也让奇瑞在竞争颇为激烈的的汽车市场活了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