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儿,千万别死磕

01


有些事儿,千万别死磕


梅姑,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对死磕有印象的人。

她做过多少死磕的事儿,我不清楚,但二十年前的那次死磕,直到今天仍历历在目。

那年的冬天,北风牛犊似的呼啸着,雪下的很大,河里的冰结的很厚,真是快要把人冻死的节奏。

奶奶总怕我挨冻,一再嘱咐我多穿点、多穿点。事实上,我穿的已经够暖和的了,上面两个毛衣两个大袄,下面一个毛裤一个棉裤,看起来肥的不像样子,可是奶奶却还嚷嚷着让我加衣添暖。

就是在那个寒冷难耐的大冬天,梅姑生下了第三个孩子,如她所愿,是个儿子,至于胖不胖白不白,不得而知,反正大家都知道梅姑高兴的不得了。

这个孩子,对于梅姑而言意义非凡。从此以后,她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再也不用担心嫂子一家会欺负自己的孩子。

梅姑本来已有一儿一女,日子还算过得去。可后来看到嫂子相继生了两个儿子后,她心里竟然渐渐感到不安,害怕自己的儿子以后会被嫂子家的儿子联合起来欺负。

于是,她不顾计划生育,不顾家境贫寒,一门心思要再生一个儿子出来。

幸好是个儿子,如果第三胎还是个女孩儿,真不知道梅姑是不是还要生第四胎第五胎,真是细思极恐。

02

有骨气和死磕到底完全是两码事,可惜二者总是被混为一谈。

杨杨老公弟兄两个,她老公上了大学,婆家兄弟中学毕业就出去打工了,他们两个都是挺好的人,一家人也很友好。

直到婚后不几年,这和睦美好的一家人愣是像仇人一样水火不容,主要原因在于杨杨的态度问题。

当年,公婆供养杨杨老公读大学花了不少钱,所以等他们结婚的时候只是在老家买了房子,没有车子,彩礼也不是很多。

那个时候的杨杨还是蛮通情达理的,十分体谅公婆的不容易,也就没多说什么,一家人和和睦睦地处着。

直到婆家兄弟结婚,看到公婆给没上大学的兄弟在老家盖了房子,买了车子,还拿了十几万的彩礼,杨杨心里一下子极度失衡了。

她忍不住向公婆开战,问他们为何如此偏心,丝毫不顾及她的感受。

公婆一肚子的委屈:老二已经快三十了,再不找对象,这辈子恐怕要打光棍了。况且,他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这些年来没少挣钱,当父母的不能再亏欠他了。

公婆表示,老二已经结婚了,他们二老再辛苦几年,以后肯定不会亏待杨杨。

然而,杨杨并不买账,她发誓要跟公婆死磕到底,这辈子老死不相往来,并且还义正言辞地拒绝公婆给予的帮助,甚至不允许他们看望孙子。

这就是杨杨所谓的骨气。

结果非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自己反而一天天抑郁了,连孩子也跟着遭罪。

03

有些死磕,在害苦别人的同时,也害苦了自己,回头看看真是得不偿失。

曾经在某公号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某女嫁给某男十几年,迟迟不肯生孩子。并不是因为她不能生育,也不是男的不能生育,根本原因是女的不愿意为他生孩子。

她特别喜欢看到老公为不能生孩子而痛苦的表情,他有多痛苦,她就有多兴奋。

她恨他,恨到既不想为他生孩子,又不愿离婚后让别的女人为他生孩子,总而言之,她就是想让他痛苦一辈子。

这怨不得别人,要怨就怨他婚后待她极端刻薄。无论是生日、情人节还是结婚纪念日,一概忽略不计。平常哪怕是在外面吃碗面条,他都嫌她败家,不会过日子。

“哼,你不仁,就休怪我无义。”为了报复他,她决定跟他耗下去,这辈子也不打算跟他生孩子。

节俭是美德,但过度节俭却百害无一益。

从来不肯投资自己和老婆的他,人到四十,日子突然窘迫起来,常常处于失业状态。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时候,她毅然决然地提出了离婚,头也不回地离他而去。

很快,她再婚生子,现任老公待她跟前夫天壤之别,她终于嫁对了人。

而前夫,因为年龄大,再加上经济窘迫,离婚后再也没有结婚,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艰难度日。

她觉得自己赢了,欢喜不尽。殊不知,若是十几年前做出决定,恐怕早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那么多年的怨恨,谁来埋单。

04

人生短短太匆匆,一不小心就白了头,最怕回首往事时,尽是恨和怨,快乐满足的事儿寥寥无几。

一天是永恒的缩影,来日也许并不方长,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到。

人的大脑总是有限的,一旦充满了怨恨和痛苦,幸福和快乐哪里还会有立锥之地。

如果收获了麦子,暂且做一个香喷喷的面包,管它冬季的漫长和寒冷。

管好自己即可,切莫为老天爷和别人的事儿烦忧,那是我们无法左右的,思来想去只能徒增烦恼。

有那些死磕的时间,不妨睡睡觉,听听音乐,出去走走转转,哪怕是在暖和和的太阳底下发呆也好,都比死磕好一万倍。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很多事儿啊,千万不要死磕,到头来除了遍体鳞伤,压根没一点好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