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合作機構領讀者培訓,探索全民閱讀新方向(上)

領讀者計劃是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重點品牌活動之一,採取社會招募、集中培訓、考核認證、品質領讀、示範推廣等模式,遴選培育出一大批熱愛閱讀、熱心推廣、熱忱分享的領讀人隊伍。

經過3年探索實踐,已組織各類領讀者培訓94場,培訓各類領讀者7481名,選拔認證1692人。2018年,領讀者計劃加強整體規劃,重視品質領讀,修訂編寫領讀教材,建立健全評估指標體系,創新開展“品質領讀”活動評選;組織優秀領讀者走進社區、學校、企業、軍營、閱讀空間、革命老區,開展了讀書會、親子故事會、領讀電影、關愛女童閱讀行動童書推薦等豐富多彩的領讀活動。

12月8日,北京閱讀季在北京東方飯店舉辦2018年度合作機構領讀者培訓,培訓上午由北京新聞出版版權人力資源中心副主任皮亞明主持,下午由北京大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穎主持。培訓要求相關業內外人士探討領讀者計劃發展走向,限制篇幅,我們摘要相關觀點, 以饗讀者。

2018年度合作机构领读者培训,探索全民阅读新方向(上)

皮亞明(北京新聞出版版權人力資源中心副主任)

1

徐升國

人工智能時代的全民閱讀:現狀與趨勢

為什麼內容和閱讀之間具有強黏性?

2018年度合作机构领读者培训,探索全民阅读新方向(上)

徐升國(中國出版研究院國民閱讀與促進中心主任)

在巨大的社會背景下,黏性就是用戶,黏性就是流量,黏性就是入口。BAT全部都在向閱讀發力,騰訊的閱讀、阿里的閱讀、百度的閱讀,不僅僅做的是閱讀,更重要的是把閱讀內置成為它的核心應用,例如騰訊的微信,微信到底是社交平臺還是閱讀平臺?社交閱讀平臺。包括百度的搜索變成閱讀的搜索,而不止一分鐘搜完就跳轉,跟百度沒關係了。這是為什麼百度要發展百度文庫、百度學術包括百度信息流,實際把閱讀變成強黏性。很多領域都有一種巨大的需求,這就是為什麼閱讀與商業產生關聯,例如線下商場要引入閱讀空間進駐,看中的正是黏性。

2

宋強

新媒體時代文學經典如何魅力再現

時刻留意新的潮流

2018年度合作机构领读者培训,探索全民阅读新方向(上)

宋強(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助理兼策劃部主任)

作為出版社來說,在新媒體時代我們想了很多辦法,順應潮流推陳出新,拉近和年輕人的距離。宣傳上開拓很多新媒體的平臺,包括微信公號還有微博,微信公號關注人數超過46萬,這個數字沒有任何水分,每期閱讀量非常高,微博有89.5萬人,知乎有13萬關注,包括其它的平臺,例如澎湃新聞、一點資訊、今日頭條、騰訊企鵝號等等。新媒體的影響力這兩年做的非常大,我們特別注意剪輯和內容的吸引力,一篇文章能不能被打開,能不能被關注,跟內容直接相關。

我們倡導做有價值的閱讀,每期推出的文章有可閱讀的價值,讀完會有一定的收穫。任何有宣傳目的、營銷目的的文章絕對不能放頭條,所有的活動預告跟銷售有關的絕對在二條三條,頭條放經典性的文章,名家的作品,根據節點推出相關的內容。

新媒體時代要做好文學經典的傳播,專業人做專業的事情,保證作品的質量,內容決定成敗。10多年前,《讀者》《讀者文摘》發行量巨大,現在發行量下滑非常厲害,讀者的關注轉移到十點讀書等微信公眾號。我們應該堅持創新,時刻留意新的潮流,不斷變化新的媒體手段。

3

宋秀平

閱讀的多觸角延伸

書裡面蘊含無窮無盡的寶藏

2018年度合作机构领读者培训,探索全民阅读新方向(上)

宋秀平(首創郎園品牌總監)

書可以結合很多傳統的文化、演出、展覽等等,通過閱讀這件事來多維度傳播優質的文化內容,內容永遠是不過時的,那麼書裡面蘊含的東西是我們無窮無盡的寶藏,可以圍繞這些寶藏來不斷髮掘這些書的價值。

多元的嘗試可以充分發揮線上線下的力量,線上有各種各樣的社群、書單,針對少兒的“趣童年”板塊,徵徵集大家創作的稿件,包括朗讀者線上請大家接龍讀一本書,這也是線上讓大家參與進來的方式,線下有各種各樣豐富的活動來完善它。

閱讀這件事說它很小我覺得並不小,從大的情況來說,閱讀這件事情是現在這個社會以文化人春風化雨來實現提升全民文化素質的大事情,大家現在做的事情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借用一句話“當你人生中有很多糾結事情的時候,歸根到底原因在於你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希望大家能夠在推廣全民閱讀的這條路上能夠遇到更好的自己。

4

王永康

百年涵芬樓——書香中國,知識芬芳

書店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2018年度合作机构领读者培训,探索全民阅读新方向(上)

王永康(商務印書館涵芬樓書店副總經理)

“書店+全民閱讀”是很多專家都提到的,我們希望商務印書館和涵芬樓承辦北京閱讀季更多重要的活動,包括企業閱讀、學校、孩子都可以來涵芬樓讀書交流,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載體。我們有一家書院涵門書院,也是北京市重要的閱讀基地。書店+音樂、藝術、生活,書店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是我們更好的過完一生非常重要的地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最重要的就是讀書,我想起商務印書館手寫的一副對聯:“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讓我們一起讀書,一起享受閱讀,書香中國,知識芬芳。

5

李琛

重新認識閱讀,開啟智慧人生

每種書都有它的價值

每種文字有它的影響力

2018年度合作机构领读者培训,探索全民阅读新方向(上)

李琛(宸冰閱讀文化傳媒創始人)

現在能夠看到一個非常好的趨勢,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精神生活,開始趨向於尋找好的、真正能夠影響我們的內容。宸冰閱讀從開始做到現在才四年時間,但是我們一直在堅持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們是一家內容輸出的製作機構,我們一直在輸出音頻產品、視頻產品,也有線下書店,有大型活動。

打敗孤獨,提升情感,塑造人格,成就他人”,這是在整個推廣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取向,看上去非常具體,就是要越具體才越能觸動到他人。我們一直堅持做人文歷史,在我看來今天各種各樣的書,每種書都有它的價值,每種文字有它的影響力。今天我們缺的是人文情懷,缺的是人文基本素質。

閱讀是什麼?是一個閱讀主體用自己的心靈、視覺、聽覺、觸覺所有的一切全面感知這個世界和他人思想的過程。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必須具備三個要素,這是我要求我的讀者的,那就是一定要做到全面感知、客觀思考、知行合一。否則你看一本書只是在識字,你的生命是沒有辦法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全面影響和滋養的。什麼叫全面感知,什麼叫客觀思考,如何知行合一?讀人讀書讀世界,讀書不用多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人分為三個層面的讀法,讀你身邊的人,不要對你身邊的人漠不關心,不要對你身邊的人麻木,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本書,如果打開你的心靈,如果你用你的心去感知每一個人,世界一定會美好一點。讀人的第二個層次,今天這個世界有許多優秀的人物,他們改變了人類的進程,甚至改變了世界,他們為什麼會做到?讀他們的人生。第三個層次,要去閱讀人所創造的精神藝術類的作品,美術、音樂、繪畫、攝影、戲劇等。

6

畢冬

探討新時代閱讀推廣的意義與盈利模式

閱讀推廣人是奉獻型濃厚的群體

2018年度合作机构领读者培训,探索全民阅读新方向(上)

畢冬(後浪營銷部副總監)

浪花朵朵是後浪旗下的童書品牌,主要經營的是K12階段科學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品質童書,被很多讀者親切地稱為童書中的藝術家,覆蓋的方面比較全面。目前耳熟能詳的有《不可思議的朋友》《兒童文學藝術大書》等等,閱讀推廣人在我們看來是奉獻型的、具有很濃厚的個人理想與情懷的群體。我們做了一些公益活動,在學校裡的故事會、課堂活動,線下的各種活動還有線上的直播分享,都是閱讀推廣人踴躍參與的。

7

王媛

從閱讀開始,與孩子共同成長

普通人不讀書是犯罪

2018年度合作机构领读者培训,探索全民阅读新方向(上)

王媛(青豆書坊創始人、總經理)

青豆書坊著力於紙質出版和父母學習這件事情。前面講得特別好,我們普通人不讀書是犯罪,那父母不讀書更是犯罪。怎麼解決沒有時間的問題?很多父母本身的閱讀量不夠,但是這件事情特別重要。今年開始我們做了一件事情,從海量經典書籍中推薦給我們好的父母類學習的圖書,萃取其中的精華部分讀給聽眾,每天就聽五分鐘就有收穫。

8

劉穎

2018北京閱讀季重點活動效果分析

閱讀推廣人有取之不盡的資源

2018年度合作机构领读者培训,探索全民阅读新方向(上)

劉穎(北京大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8北京閱讀季是什麼?

從報紙、電臺、廣播以及工作人員一輪又一輪短信電話轟炸中,大家可能都知道,北京全民閱讀有一個品牌叫做“北京閱讀季”,北京閱讀季的實質是什麼?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北京閱讀季構建了六位一體的全民閱讀公共服務平臺,我們有專家團隊,有內容團隊,也有活動平臺團隊,也有領讀者培訓團隊,還有媒體團隊,還有來自16+1區政府力量這個最為堅實的支撐平臺。

第二,有業界支持,今天在座很多都是出版發行業中非常重要的力量。在這些力量的支持之下我們共同向社會發出橄欖枝,閱讀這面大旗團結了文創、教育等各種各樣的社會力量。上午做博物館教育的也加入到北京閱讀季的平臺當中,原來做養老服務的銀齡書院也進入到北京閱讀季的平臺當中。我們共同的目標是什麼?讓我們的群眾受益,社會力量也要活下去讓群眾受益。我們這個團隊致力於發掘全民閱讀的社會力量,一個季度一個季度向前推進,我們最終來形成北京閱讀季2018年的最終面貌,這是北京閱讀季最為獨特的部分。

作為閱讀推廣人來說,有時候並不是特別關心新書,只要中國圖書出版的存量足夠,閱讀推廣人就有取之不盡的資源。社會力量需要的是商業模式,需要的是可持續發展的路徑,路徑是什麼?絕對不是完全靠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項目比較適合NGO組織,比較適合事業單位,但並不完全適合社會力量。社會力量可以做一部分政府的公益事業,但是畢竟還是要靠商業模式和商業邏輯進行生存。我們也談到產品,很多人談到產品,比如課程、定製的禮物,甚至談到收費的體驗活動,希望明年能夠把好書之夜打造成北京閱讀季平臺上的經典板塊。目前看來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還有新的趨勢,比如今天在這裡新的交友,跟我們一起成長,跟我們一起發展,跟我們一起探索新世界的生活圈。

2018年度合作机构领读者培训,探索全民阅读新方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