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舉辦2018年家庭服務業職業技能大賽

電視劇《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中,田教授家因為難以找到靠譜的家政服務員,生活一團糟。現實中,高技能家政服務員難求的現象也普遍存在。

為了提升我省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滿足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於12月8日至10日舉辦了河南省2018年家庭服務業職業技能大賽,全省1500名家政服務員報名參賽,經過層層選拔,90名家政能手進入決賽,在鄭州同臺競技。

從業者高學歷、年輕化成趨勢

做大餐、比收納、情景帶娃……家政能手同臺競技,各展風采。

今年35歲的茹志娟來自濮陽市,在比賽中,她闖過了理論考試、實務操練等多關,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茹志娟興奮地告訴記者,能夠奪魁主要得益於經歷了嚴格的專業培訓和豐富的實戰積累。她大專畢業後,曾經在賓館做過幾年服務員,覺得家政行業是朝陽產業,2017年就轉行做了家政服務員。由於技術過硬,善於溝通,僅用一年時間她就成了當地的“金牌家政”。

像茹志娟一樣擁有高學歷的年輕選手並不鮮見,王春燕就是一名畢業於河南大學護理專業的本科生,還是個90後。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農民工工作處副處長嚴海英告訴記者,參賽的選手年輕化、高學歷趨勢明顯。在她看來,我省市場對家政服務員需求持續旺盛,職業標籤化逐漸弱化,越來越多高學歷年輕人願意從事家庭服務業。她說,今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引導更多學歷高、技能強的年輕人加入家庭服務業,以適應消費升級需求,同時推動高質量就業。

群體大但不強,急需轉型升級

據瞭解,2017年全國家庭服務行業從業人員有2800萬人左右,其中,我省有95萬人,各類服務機構2萬多家,是名副其實的家庭服務業大省。

嚴海英告訴記者,我省雖然是家庭服務業大省,但相比其他地區,我省還沒有形成比較強的地域品牌。

最近全省正著力打造品牌機構,以品牌機構帶動品牌產業。令人欣喜的是,已經有100多家家庭服務業企業躋身全國“千戶百強”行列。在品牌機構的帶動下,更多接受過專業培訓的家政服務員充實到了市場中,緩解了結構性矛盾。

另外,近年來,我省還陸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河南省家庭服務員(保姆)服務質量標準》等,指導和推動各地常態化舉辦各具特色的技能競賽活動,選樹一批能工巧匠,並授予榮譽稱號。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激勵了該行業轉型升級。

擁抱大數據,“豫嫂”走出去

為了讓更多“豫嫂”走向全國,當前我省人社系統正積極引導家政服務機構擁抱互聯網、利用大數據。

據嚴海英介紹,鄭州的雪絨花、濮陽的58到家等機構均建立了網絡平臺,並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模式。

“我們的學員畢業後,信息就會掛到網站上,消費者點點手機就能挑選到離家最近的鐘點工和保潔員。”濮陽市58到家工作人員陳世偉告訴記者,大數據為今後改進培訓方案提供了重要參考。“大數據顯示,去年大城市的用工市場對上門小時工需求旺盛,今年我們就加大了對該工種的培訓力度。”

在嚴海英看來,家政服務是一個高頻且市場需求廣泛的細分行業,而河南人吃苦耐勞的品質在該行業中具有天然優勢。如果積極擁抱互聯網,必將讓更多“豫嫂”走出去。記者逯彥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