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性能不好,會影響顯卡的發揮嗎?

帆寶視頻


如果是以玩遊戲為主的話,顯卡確實比CPU重要,但是CPU在遊戲中也需要承擔諸如AI和相關數據方面的計算,所以一般來說地圖規模越大,同屏人數越多的遊戲越吃CPU,如果你的CPU性能很差,比如幾年前的i3雙核,那在配置需求較高的遊戲中就無法負擔足夠流暢的幀數,造成運算能力不足,這時候哪怕你的顯卡是1080ti也只能等待CPU運算完成,CPU滿載,顯卡卻佔用率不足,這樣幀數肯定會下降。

只是現階段絕大部分遊戲對CPU的要求不如顯卡高,只要你顯卡夠好,一顆i5處理器隨隨便便60幀以上,和高端i7最多就是幀數高低的區別,實際體驗沒有感覺。所以很多人都推薦中檔CPU+高檔顯卡的組合,但即使是這樣,你也要知道低端CPU肯定是會影響顯卡性能發揮的,典型例子就是奔騰G4560不管是搭配GTX1060還是1080的遊戲幀速可能都是差不多的。

除了遊戲以外,現在越來越多的專業軟件也對CPU的要求很高,比如PR等視頻編碼軟件對CPU和顯卡性能都有要求,如果你的CPU性能太弱,也會削弱視頻的輸出效率,好顯卡只能是起到一些加速輔助作用,還有一些3D創作軟件在最後的渲染輸出過程中非常依賴CPU,核心越多的CPU速度越快。

當然,如果你並不玩什麼大型遊戲或專業應用,日常恐怕也感覺不出CPU拖累顯卡,但是配電腦時還是要儘量講究CPU和顯卡的均衡搭配的。


嘟嘟聊數碼


大家好我是素顏鉛筆,很高興能夠為題主答疑解惑。

題主問到這個問題肯定表明是要自己裝機,在選擇最關鍵的處理器和顯卡時候如何搭配犯了難,推測一下大概是性價比最追求者。想將裝機錢花在刀刃上,傾向於投資於顯卡上面。下面我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裝機如何選擇配件:

裝機三大件,顯卡、CPU和內存。當然小編說的三大件是遊戲主機裝機最為重要的三大件,其餘的比如主板、電源、風扇等不是不重要,而是相較而言對於遊戲體驗貢獻沒有那麼大(其實呢如果玩家們不差錢,其餘配件也很重要,涉及到主機的穩定性),特此說明一下。

1、那好先說一下內存,在現行主流遊戲情況下8G內存基本夠用,如果手頭寬裕可以上到16G,再高了小編認為沒有太大必要了。

2、下面就是決定臺式機整機遊戲性能最關鍵的顯卡和處理器了,那麼在裝機預算固定的情況下,玩家到底是把錢投資在處理器上呢?還是投資在顯卡上呢?這就牽扯第二大問題。

二、顯卡和處理器如何搭配

1、對於使用電腦很少涉及遊戲的玩家(或是偶爾玩一下游戲的人)

建議使用處理器自帶核顯的CPU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單獨裝配遊戲基本的顯卡了,畢竟顯卡價格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而且目前的核顯性能都很強勁,運行DOTA、LOL、甚至一般的大型3D遊戲都沒有太大壓力。

比如:類似AMD最新的銳龍系列—— Ryzen 5產品價格在1200元左右;英特爾Intel第八代系列——i5 8400產品價格在1300左右

2、如果是遊戲玩家

建議最好按照顯卡和處理器的天梯圖來對應搭配自己的配置,也就是這樣來理解,一款中高端的遊戲顯卡要搭配中高端的處理器(中端處理器也勉強可以);一款定位高端發燒級別的顯卡要搭配高端處理器。

換言之,一款中高端或者高端的處理器搭配入門級獨立顯卡顯然是不合理的;反之,一款入門、低端的處理器搭配較高端的顯卡也是不均衡合理的——具體理論誤區裡給大家解釋。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處理器、顯卡、內存以及其餘所有的配件(主板、散熱器、電源等)都需要一個很好的搭配,如同木桶效應一樣——“一個水桶單片兒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片兒木板。”

三、理論誤區

1、如果目前財力有限只是應急,採取低處理器好顯卡的配置,日後再調整是沒有問題的。

2、如果長期低處理器高顯卡配置玩遊戲的話,實際運用上也不是不可以,但會拖累整體遊戲水平。這到不是說低配處理器會拖累顯卡的發揮,而是有些遊戲既吃顯卡也吃處理器。不少人得出低配置處理器會拖累好顯卡的發揮,原因是在實際遊戲中發現有明顯幀數區別,

其實這是因為這部分遊戲比較依賴CPU性能導致的。

另一方面之所以不少玩家有低配CPU會拖累高端顯卡的想法是源自於各種軟件的跑分測試,需要明確的是同一款顯卡不同水平的處理器總分肯定會分數不一樣。大家應該關注不同處理器條件下,顯示分數也就是GPU的跑分情況。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其實同一款顯卡搭配不同處理器跑出的圖形分數實際上差別並不。

四、最後結論:

處理器性能,單純對顯卡影響不大;但是處理器的水平會影響玩家進行遊戲的整體體驗導致我們誤認為影響了顯卡的發揮,因為一款3A級大作不僅僅對顯卡要求很大,同樣有的遊戲對處理器要求也很高。所以低配處理器高配顯卡的主機此時就顯現出了“木桶效應”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好玩、有趣、有料的遊戲資訊、視頻及硬件設備資訊盡在素顏鉛筆(當然小編也會抽冷子發點其他資訊文章視頻,相關內容敬請期待)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歡迎關注 最後祝您身體健康、遊戲快樂


素顏鉛筆


這個我可以告訴你是肯定會有影響,其影響大小看平臺和配件而定,我自己曾經就試過,稍微有點電腦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木桶原理,什麼是木桶原理;木桶定律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這個同樣適用於電腦配件。不過你要說我木桶斜著放那我也沒辦法了!

這裡會有兩種情況;

一種CPU性能接近於顯卡,舉個例子比如i5 7500配1080顯卡,實際他只能發揮到1060或者1070的性能,等於說你花了1080顯卡的錢買來1060的體驗,像這種情況CPU也能帶動顯卡,只不過不能發揮顯卡的全部性能而已,這種性能損失也是根據平臺來定,一般來說差個20%左右也無傷大雅,只要你自己心裡過於的去。

另一種就是CPU和顯卡相差非常大比如E5200配1080顯卡,這個可以告訴你,性能不但沒升反降,這個CPU就算把吃乃勁使出來也發揮不了這張卡的全部性能,CPU的佔用率直接飆升90以上,顯卡佔用率不到%10到20%,這個就好比原來這頭牛是可以拉300斤的東西,你給他加到350他有可能超負荷拉動,不過看到拉不久,但你一下給他1000斤,他不但拉不動不說強拉只會受傷,所以均衡配置很重要。

總結,電腦配件講究的是,合理定位,均衡配置,不要盲目更風,夠用就行!

本人業餘愛好發表僅個人意見,不對之處還請大神指教,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是誠心來學習的,這年頭不是那個天生都會都是後期學習的,謝謝!


高全玩電腦


打個簡單的比方。通常情況下,cpu跟gpu就像流水線上兩個工人,cpu不停生成原料(扔到顯存裡),gpu(從顯存裡)取出原料打包扔到屏幕上的過程基本是獨立的。如果cpu效率低了,gpu打包完就得等cpu把下一批原料準備好,這時gpu就會空閒下來,結果就是成品數量變少,但是gpu打包成品的能力並不受到cpu的影響。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得看你對拖後腿的定義是啥。是讓gpu空閒了,還是影響到了畫面質量。

補充下:這個問題本身不是太嚴謹,『性能輸出』這個詞可以多種解釋,嚴格來說,電腦作為一個整體,任何一部分的性能不匹配都會拖其它部分的後腿(內存,總線,磁盤。。。)

gpu作為主動方,向cpu要數據的時候,因為cpu速度太慢要不到,因此拖了後腿。但實際上cpu作為【中央】處理器,所有的指令都是由它發出的,別說gpu是個輸出設備,就連輸入設備,比如鍵盤鼠標,實際的工作方式也是cpu主動說你們把目前的狀態報上來,我好處理,而不是你按了個左鍵,鼠標告訴cpu你該發射子彈了。


碼字魯姆


1,毫無疑問,影響是有的,愛機客認為,影響還很大,因為CPU好比我們的大腦,CPU的運算處理能力不夠強,會直接影響整臺電腦的性能,比如內存,顯卡,硬盤,做什麼事都慢了一拍,

2,CPU性能不好,而你的顯卡很好,就像小馬拉大車,CPU的性能直接導致遊戲的幀數達不到顯卡應有的水平,遊戲的畫面會感覺一卡一卡的,會影響遊戲的流暢度。

3,就像木桶效應,並不是說最短的那塊木板限制了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木板限制了整個平臺的發揮,

我是愛機客,分享各種有趣好玩的手機和電腦相關知識,歡迎各位大神關注並騷擾~


妙妙菌


電腦的cpu和顯卡作為電腦的重要硬件,在電腦的運行中,CPU處於主導地位,cpu和顯卡,是分工協作的關係,如果CPU性能不好,性能存在瓶頸,肯定會影響顯卡性能的發揮。所以在組建電腦平臺時,一定要注意硬件的均衡搭配,只有cpu和顯卡性能都不存在瓶頸,才能保證電腦平臺整體性能不存在瓶頸。

cpu作為中央處理器在電腦中居於核心地位

cpu作為中央處理器,是電腦最核心的硬件,電腦程序或遊戲的運行主要依賴於cpu,而對於3d圖形的處理和渲染主要依賴於顯卡,而顯卡的正常工作同樣也依賴於cpu,所以如果cpu性能存在瓶頸時,將直接影響顯卡性能的發揮。所以在選擇cpu和顯卡時,要根據各自的性能合理的搭配,才能發揮電腦平臺的最大性能。

顯卡性能的發揮,很大程度上受到cpu和其他硬件的影響

電腦顯卡性能的發揮主要受到cpu性能的影響,另外也會受到主板和電源等其他硬件的影響。一般來講電腦顯卡性能越強,需要cpu的性能也就越強,只有cpu性能不存在瓶頸的情況下,顯卡才能發揮最優性能,而電腦整機才能發揮最優的性能。另外主板的配置和性能、電源的功率和品質也會影響顯卡性能的發揮。

組建電腦平臺,要特別注意CPU和顯卡等硬件的均衡配置

由於cpu和顯卡是分工協作的關係,所以在組建電腦平臺時一定要注意cpu和顯卡等硬件的均衡配置,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擇cpu和顯卡,在cpu性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還要考慮如果正常發揮顯卡的性能,cpu是否存在瓶頸。在cpu和顯卡均不存在瓶頸的情況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預算來選擇合適的cpu和顯卡。在確定了cpu和顯卡後,主板、內存、固態硬盤、電源等硬件的選擇也是需要和cpu、顯卡相配套的,只有均衡配置硬件才能充分發揮電腦平臺的性能。


智慧新視界


比如運行1080ti,最低都需要i5以上的處理器才能把顯卡的威力發揮到極致。(這句話在一個評測視頻中看到,但已經忘了具體的內容了)

這其實也和處理器的單核主頻有關係,比如intel的奔騰g4600和g4560,這兩款入門級處理器也能將1066發揮的淋漓盡致,單核主頻高,核心隨少,但價格便宜。(只適合用於玩遊戲)

在第一句話我們就可以得知,哪怕你用的是一張土豪級的1080ti,一個小小的i5就可以滿足,那麼,其實在你未來5年不考慮升級顯卡的情況下,第八代的i5就足夠了(買新不買舊),如果更注重於渲染視頻,3D建模,處理視頻的話可以選擇AMD的銳龍。


活在虛擬的玩家


百分百影響,5月份,手賤給電腦清灰,CPU換硅脂時手一滑掉地上,E3 1231V3廢了,手頭緊想著先別買CPU了,等有錢了換新AMD平臺,於是換上另一臺主機的I3 4150,玩吃雞那卡幀數直接掉到20左右(正常情況下50-60,老顯卡R9 370X 2G,內存條DDR3 20G 4Gx3+8G),於是迫於無奈又買了一塊E3 1240 V3(因為比1231便宜一百來塊)😂😂😂


唐屍三擺手灬


農村有句話,小拖拉機大拖斗,大拖拉機小拖斗。CPU和顯卡就是拖拉機和拖斗的關係,

CPU性能不夠帶不動頂配顯卡,CPU性能很強,你卻裝一個入門顯卡,都不般配。裝配主機首先考慮的是預算多少,多少錢就能裝出多強大的性能。花2000的錢我要10000塊錢的主機性能,幫幫忙,洗洗睡吧,又要便宜又要好,我都想要。如果不差錢,什麼貴就往機箱裡塞,不會錯。

cpu能讓顯卡性能百分之百的運行就夠了,其他硬件也要跟上,不能拖了後腿。玩遊戲要速度快的建議直接用pci接口的固態,不過價格要命。內存兩根8G的組成雙通道,現在一般網遊足夠用,如果要玩大型燒顯卡的單機遊戲,兩根16G的。不差錢的你的主板支持多大的內存就堆滿。

遊戲中配I5 8400+1066,16G內存,高配I7 8700K+1080TI,頂級的就不說了,什麼貴裝什麼。


勞資V不愛了


CPU和GPU都屬於電腦內最核心的部件缺一不可。兩者需要做到性能平衡才可以發揮最大的性能,單獨的某一個硬件強而其他的性能較差,主機性能不會有很好的表現,就和木桶效應一樣,最短的那塊木板來決定木桶可以裝多少水。

CPU的發展從一開始無論是運算速度和處理速度,內部緩存都要比其他硬件快很多,前幾年主要的瓶頸主要是顯卡的主頻和硬盤導致的,因此主流的CPU都可以滿足性能的要求,大量的圖形處理工作是有GPU完成的。

如果CPU性能一般但是配置了一個高端的顯卡,會導致的結果是顯卡的輸出畫面雖然穩定清晰,但是整體運算速度無法滿足,在玩遊戲或者處理圖形、視頻時會有卡頓的現象出現,功能計算和運算的工作都是由CPU處理的,隨後將處理結果反饋給顯卡,顯卡的GPU接到CPU的信息後在顯示器上面顯示出來相對應的圖形信息。

顯卡的核心主頻一直是AMD和NVIDIA想方設法想解決的一大難題,雖然顯存一代比一代大,但是核心頻率在前幾年仍然沒有實質的進步,所以市面上很多超頻的非公版很熱賣,大家都希望可以第三方的廠商出廠時將GPU超頻後得到更快的圖形運算速度和更優越的畫面輸出。

而近幾年從GTX960開始,核心頻率的提升很明顯。公版的顯卡頻率從1000Hz提升到2000Hz左右並且搭配了6G-11G的GDDR5的顯存,性能提升顯著。

之前的機械硬盤由於使用了盤片和激光頭的設計,讀取的速度始終是一個瓶頸,雖然CPU和顯卡的性能提升很快,但是硬盤的讀取速度成為了最大的瓶頸。在固態硬盤問世後迅速的普及從機械化的硬盤變成了閃存顆粒芯片化硬盤後,讀取速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也讓電腦的整體速度提到的極大的提升。

歡迎大家留言區說說自己的電腦CPU+GPU是怎麼搭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