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暴利到底有多大?

李进


茶叶在茶农眼里就是农产品,只有交易掉了,才会变为商品,就像养猪一样,都是有成本的,生产茶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山区多,过去农户都是销售茶青的多,基本上都是被人收购的,因为茶客直接上山买茶的非常少,直到网购出现,茶农直接销售的情况才出现。

但是我们从网上买的茶叶的价格其实并不高,我从淘宝网截了图,大家看一看:

而一位资深茶农给我算过一笔账:一个采茶工平均采四两干茶,工资一百四十元一天,管吃住,一斤干茶采摘人工费需要三百五十元,伙食费两个半人工一天算四十元,茶工工资一百元,总计四百九十元。而他自己每年还要给茶园锄草,修剪茶树。

所以一斤茶叶怎么也要卖个600-700元,但是网上几十元,一二百元一斤茶叶比比皆是,所以说茶叶暴利是没有根据的。

同时茶叶又是一种可以说暴利的商品,就是一些茶的收藏价值,比如现在的普洱茶的号级印记茶,动辄上百万,几十万的,这些茶已经不是喝茶,而是一种概念,甚至变成了金融品。

现在利用茶炒作的主要是普洱茶,同时也要说明,一个人要想喝茶,市场上多的是口粮茶,只要自己多到实体店看看,多跟店家唠唠,多品尝几款茶,你的舌头不会骗你,而不一定非要去买那些骗你钱的概念,除非你的钱花不了。


煮茶闻书香


我是茶农。我结合我这里的实际情况谈谈茶叶的利润问题。我这里的茶叶品质在全国来说在中上游水平绝对没问题。我最好的茶叶卖六七百元。(一个采茶工平均采四两干茶,工资一百四十元一天,管吃住,一斤干茶采摘人工费需要三百五十元,伙食费两个半人工一天算四十元,茶做工资一百元,总计四百九十元。我自己每年还要给茶园锄草,修剪茶树。)做为一个茶农,我觉得这不能算暴利。普通大叶片的茶叶我卖八十元每斤。(一个采茶工一天能采三四斤干茶,茶叶做工每斤五元。)我觉得这也不能算暴利。总之一句话,茶农永远不会有暴利。但是到了茶商那里就不一样了,收购六七百元的茶叶一般都要卖到二三千元。


茶文化境界缘


茶叶现在是凭良心喊价,我曾经参加一次茶评会,一个号称是专家的人,抓起一把茶叶放在鼻子闻闻,口里喊着,此茶为上品茶,定价为3000元一斤;只见他又从另外的一个罐子里抓出一把又放在鼻子上闻了闻,这个茶明显不如那个茶,还有一点糊味,定为200元一斤,属于大众茶。专家一阵喊价,没有谁表示有意见,在那个特定的场所,谁敢表示不同的意见呢?所有的一切都得听专家的。这是上面专门派来的评级验收专家,难得一次机会,莫非你不承认评级结果,这个机会不是天天都有的。再说,不相信专家的也不行,那样的话,你的茶叶就会卖不动,受到损失的仍然是你自己。


6353902879


作为茶商,我不去辩解茶叶的利润,我来说损耗。店租人工水电装修,样样都是钱。我开店以后天天都有朋友过来喝茶,喝了不一定买的啊,每种茶叶运输过程中都会有产生茶末,散茶或者包装的过程也有损耗,客人品尝的时候也有损耗,特别是贵的茶叶,喝的多卖的少,总不能做亏本买卖吧?30%~50%是合理的生存利润。像我走量的茶,一个月卖一千斤,损耗也差不多有三五十斤,还请各位看官客观一些评价。

2017年新增内容:

走批发赚人气不赚钱,一件茶40斤左右才赚100左右,时间拖得长不如存银行,自己没库存就等于是给大批发商打工,自己库存多了资金压得凶。

走零售对公要发票,对私量不大,量大就会拖欠,但万幸还是可以结清,但人情总要还,对方的生意也要关照一下,摊下来也就没多大利润了。

各地区口味不一样,就拿我们本地来说,本地茶主要是绿茶,四五个产区,每个产区口感不同,一年四季都产茶,价格不一样,头春茶、二春茶、夏茶、白露茶,又分高山低山,等于一个品种的茶,一年下来有2×4=8种价格,很多时候春茶一出来就要估算全年销量,一次性拿够货卖一年,茶农完全不给拖欠,你说说看,一个茶叶店需要多少个品种?需要多少库存?
老实说,我觉得真不如卖烟和酒,起码工业化产品,卖完了又可以进货,库存压力不会太大。


铭诚商行梁政城


  今年春天,大概三月初,有个朋友来茶城买茶,当时春茶下来的还不多,带他去买了点乌牛早,价格记不太清楚了,大概300-400一斤这个样子

我喝绿茶比较少,但当时尝了一下,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前几天,在一个商户家喝了点今年新的白牡丹,散的,还没压饼。按说,新白茶一般不太好喝,青味会比较重,但这家做茶比较认真,萎凋时间相对较长,而且由太阳晒干,喝起来味道也不错,问了下价格,200-300这样吧

也是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吃饭,有个朋友带了点在福建买的铁观音,清香型的,尝了一下,味道还不错(个人不太喜欢这种铁观音),问了下价格,也就是300多买的

~~~~~~~~~~~~~~~~~~~~~~~~~~~~~~~~~~~

不得不承认,现在市场中茶叶销售很不规范,看人定价的情况并不罕见,但是,至少以我的接受程度来说,在200-500这个区间内找到适口的茶,并不困难,当然了,总还是需要一点茶品鉴别的能力。

每个人的口感有异,我觉得还不错的茶,换一个口高的人来喝,可能就觉得无法下咽了,这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我觉得这种人毕竟还是少数。

万元以上的茶不是没有,但那东西也不是为咱老百姓准备的不是

~~~~~~~~~~~~~~~~~~~~~~~~~~~~~~~~~~~

物品的稀缺性以及市场的需求度,决定了价格,要知道,现在中国每年茶产量在200万吨左右,内销+出口估计也就150-160万吨,明明就是供大于求,怎么可能保持价格高企?

但假如您了非要追求20年老白茶,被爆炒的稀有古树生普,几万个芽头做出来的极品红茶,头采的西湖龙井,那价格自然是高高在上,毕竟商品的稀缺性在那里摆着的,但那东西真的是为你我这样的平头百姓准备的吗?

~~~~~~~~~~~~~~~~~~~~~~~~~~~~~~~~~~~

前一阵给个朋友帮了点忙,后来他送过来一箱哈密瓜,本来以为不是什么好东西,吃了一个才发现,秒杀我之前吃过的所有哈密瓜,后来才知道,是新疆产的特供。东西真好,但毕竟不是咱日常过日子的消耗品呀。

最后说点有些人可能不爱听的

在知乎茶类下面回答问题的,就我所知的范围,大多是茶商,换句话说,就是靠茶吃饭的人。这些人,无论是线上如知乎,还是线下如我们市场内,我还没见过哪个人说“我的茶不好,别买我的茶”这种话。

但我曾听过,有客户在某一茶商处买茶,茶商将这款茶夸的天花乱坠,过一段时间后,客户拿着这茶去让他品,说是别人家的,问他怎么样,结果被他贬的一钱不值这种事情。

所以,听茶商说话,多少要留点心。尤其是在涉及到具体茶品,或者某一类茶优劣的时候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自家东西好,愿意说给别人听,那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如果除了说自己东西好之外,还要把其他人家的东西都贬上一通,我觉得就有点问题了。

至少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六大基本茶类里,每一类里都有精品茶,都有口粮茶,都有垃圾茶。并不会出现只有某一类茶能喝,其他的都是垃圾,根本不能下咽这种情况。

免费获取奶茶开店绝密资料请关注微信号:coconc88



奶茶物语


我兼职经营茶叶后才发现茶叶是多么的暴利,因为是朋友自己的茶园和茶场,批发价较低,我每盒(每斤)只赚20左右,例如150左右的茶叶,一般市场上都卖到300左右,400左右的,外面卖1000左右,你说利润大不大。主要是没有标准,大多数人也不懂,当然也可能是我属于兼职做,不需要以此为生,成本低吧。










跟着南哥去旅行


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以前的传统购买方式(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是现在的网购,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就是能够很好的把握住地域差异来赚取差价。

对于茶叶的暴利有多大,作为一个从小就在茶山上长大的女孩儿我想最有发言权了。所谓暴利,应该还是要增加几个字的——“加工茶叶”更为合适,这里指的应该是将普通茶叶加工成市面上所谓的“精品毛尖”一类的吧!

其实作为真正种植、灌溉、采摘茶叶的茶农来说利润并不高,如果真的是什么暴利的话,我还会天天过着吃土的生活?本来茶叶这种植物对于土壤就很挑剔了,加之还要好好伺候着,要是稍微管理不慎就会不长茶芯(就是加工以后的精品毛尖、和泡散开后的茶叶一模一样)光长叶子,不久就会长到采不够的高度了。还有就是茶叶特别容易长虫,时不时就会长虫,所以经常都会打除虫的药剂。这些都还好吧,因为一般都不用我做,但是春节过后差不多就开始要采茶了,这就特别累了,很久没采摘的茶树上特别脏,反正穿一天白衣服下来估计你那衣服就没啥用了,但恰恰也是茶叶最最最最贵的时候(真以为能有多贵啊,一斤也就四五十块钱左右吧!)像我这种正常速度的人,拼死拼活一天下来也就两百块左右,可是那都是自己家种植、自己采摘后的价格啊!大概这种价格也就只能存在十几天,反正你是预测不到的,茶贩子说价格降了那就是降了,反正茶叶最多能放一天就必须卖了,不然啊就会坏掉!茶叶最便宜的时候啊,只有十块钱一斤左右,太阳晒得不行,还特便宜,只能早上去采摘一会儿,一天下来吃顿自助餐(便宜的那种)怕就没有了。

茶贩子拿到厂家那边去能卖的价格也就比从我们手中收购的价格单价高几块左右吧,好像并没有什么暴利,自己还要承担茶叶坏掉的风险。可是,重点就来了,平时在超市看到的什么精品毛尖啊,菊花茶什么的,顶多也就几两的样子做出来的,可是随便一看就是好几十、好几百,甚至是好几千的售价。这怕是不知道加工技艺有多厉害咯,一点都和我们平时所见的技术人员不一样呢~~~

可是转念一想,茶叶在中国销量如此之好,也不乏中国是传统茶叶之国的因素吧。虽然作为最普通的种植农户没有所谓的暴利存在,但也真心希望茶道文化能在中国源远流长,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文化呢。对了,我还喝过完全没加工过的清茶哟,没有加工过的那种惯有的味道,但真的有股清香味儿~~~一点都不像浓茶。

本人从事古董收藏行业多年,欢迎关注讨论!


国际艺术品收藏家


很多人都认为茶叶是个暴利行业,原因是茶嘛不就是树叶?满山到是为什么卖上千元一斤?

市场上的茶叶有几十元一斤的,也有几千元一斤的,都是茶怎么区别这么大呢?

这里分析一下茶叶的成本构成,再来看看价格贵的原因


【原料成本】就是茶树所有人赚的钱,有可能是茶农也有可能是合作社,这一部分成本不同的茶占的比例不同,普洱生茶里这一部分成本占了大头;

我们都知道这几年原料成本不断上涨,一方面是交通方便的了,越来越多的人上山收茶。二是减产了。三是采摘成本也就是人工采摘的人工费用,因为茶叶的特殊性,采摘只能用人,古树茶还要搭脚手架要爬树,偏远山村劳力少,加上工作难度大所以这个成本是越来越高了现在,一个人几百元一天的成本,而且也采不了多少茶,加工成干茶之后就更少了。



【加工成本,包装成本】这一部分是占比例最小的了,加工一公斤茶叶做成饼才收十几元,包装是透明成本,一个盒子根据材质不同几元,几十元,几百元都有,但这不能说是茶叶的利润,这是卖包装的人的利润。


【流通成本,销售成本】就是工资,店面房租之类的,其实也是比较透明的了。

很多人觉得茶商好黑心卖这么贵 ,满山都是的树叶子为啥卖几千?


这是供需关系决定的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名山古树本身就是数量少的,需求量这么大,交通也方便几十个人抢一个树上的茶,年年上涨就很正常了。

易武、班章、冰岛、昔归,这些茶很贵,为什么贵?因为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少,喝的人多,茶叶少所以贵,山上的收毛茶的价格已经几千上万了。所以正山的可能性是比较少的,多数是周围的,相近的茶山的茶。味道可能有接近的地方,但是你如果当成是正山的价格买了就不太划算了,还不如直接就告诉你不是正山的,然后味道接近,价格便宜一点。


怎么买茶?总结一下,找个靠谱的卖家,长期合作的那种;在价格范围内尽量好的;不追求一定要买正山的;原料要好,味道要有特色,茶气浓,不要能异味,甜味是我们追求的目的,其它只是过程。

云太吉茶叶



这是采茶的奶奶👵,我取了千岛湖老婆,放弃了北京UC的工作,现在在千岛湖专门做茶叶,已经三年了说说心里话,如果让我再选真不一定选茶。承包茶山一亩800一年,施茶叶专用肥一袋300,除虫我们用捕虫粘不打药,一个月换一次,零七零八一亩茶一年投资1300左右。还要看天气,我们茶园在千岛湖白马,哪里海拔1000米,幸运的是那边春天只要茶叶一种农产品还不用担心人工。每年明前茶的时候都是西湖龙坞来找我们订茶,我们茶叶品质好一斤500左右,拿到梅家坞那边就2000,我和他们聊他们也很无奈那边店铺的租金高呀。三年了除了现在身体好整天爬山,真对不起老婆孩子。


千岛湖白小茶


随着茶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茶叶,前赴后继地进入茶叶市场。我们也常常能听到“开茶叶店月入百万”的各种新闻,开茶叶店也能月入百万吗?卖茶叶到底能不能赚到钱,卖茶叶利润有多高呢?

首先要来算一笔账。假设一斤茶叶的成本是200元,出售的价格是1200元每斤,那么利润就有1000元。要月入百万,就得销售出1000斤的茶叶,平均每天得卖出90斤左右的茶叶。如果这家店的规模大,开在热闹的商区,并且生意火爆的话,这的确是可能做到的。

但是,要计算卖茶叶的利润有多高,上面的算法还是太过简单粗暴了,利润不是简单的售价-茶叶成本就能计算出来的,还得扣除包装费、人工费、店面装修费、水电费、物流费用等一系列的附加成本,最终才能得到真正的纯利润。所以,开茶叶店的话,成本往往会比网店更高,这些成本自然也要由顾客来承担,这也是为什么实体店的茶叶售价往往高过网店的缘故。

卖茶叶利润有多高,还在于茶叶店主要针对什么层次的客户。如果茶叶店走的是高端路线,售价也会更加高昂,相对的,茶叶店的装修、服务、包装等成本也都会相应增高。如果茶叶店走的是物美价廉路线,定价也会更低一些,主要依靠薄利多销来赚钱。

但是总体来说,卖茶叶的利润还是很高的。因为茶叶店进货量较大,进货的价格也会比较便宜,还有一些茶叶店自己与茶园、茶农直接联系,中间又节省了很多成本卖茶叶利润有多高,关键还是取决于茶叶店的定价和其他附加成本。相信,只要有好品质、好服务,再加上适当的宣传与营销策略,开茶叶店还是大有可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