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白宮裡的黑色少女


《了不起的孩子》這檔兒童節目中,曾經有一個視頻,一名4歲的東北小網紅,她叫李欣蕊。

與她4歲年齡形成強烈“反差萌”的是,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講起話來有理有據,能快速應對主持人的各種提問。

言語間透露著一股超出自身年齡的“老成”勁。

看到這你可能會想:怎麼別人家的小孩,這麼能講!

而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孩子在語言表達能力則是這樣的:

a.不敢講話:內向膽小、在人前不敢講話,總是低頭不語。

b.聲音太小:說起話來和蚊子哼哼沒什麼兩樣。

c.說不出來:內心緊張,特別上臺發言或者上課回答問題,滿頭大汗、面紅耳赤。

d.說不清楚:無論是上課回答問題,還是當眾說話、上臺發言,都不知道自己要講什麼、內容不清、邏輯不明、不是結結巴巴、前言不搭後語,就是說著說不下去。

當孩子第一聲叫“爸爸”或“媽媽”的時候,爸媽們的喜悅心情是無法用言語所能表達的。

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說的也越來越多了,許多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琴棋書畫各種專長,卻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卓見成效的技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實孩子說的話裡,藏著他的未來:

生活中,口才好的人更容易脫穎而出,成為人群中的焦點,把握住機遇。

工作中,表達清晰、有邏輯的人,總是讓同事更信任,領導更重視。

感情中,會說話的人,往往自信有魅力,會結交朋友、找對象。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期是發展口語的最佳期,抓緊這個時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是發展智力,發展口頭、書面表達能力、理解知識能力的前提。

那麼如何有效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分享5點實用建議給大家~

讓孩子“想說話,敢張口”

朋友的兒子已經4歲了,可說話還是結結巴巴。在家裡,他要是要什麼東西,就用手一指,家人就給他拿去。

遇到比較複雜的需求,表達不清楚的時候,急得兩手直比畫,就是表達不出來。朋友看著他就著急,想不明白他的嘴怎麼這麼笨?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代勞過多,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凡事只需要恩一聲就能獲得幫助,結果孩子失去了語言表達的需要,也失去了說話的機會。

所以父母一定要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不是讓父母去猜測。

要避免代勞過多,給孩子提供充分的說話的機會,(讓孩子自己說出自己的需求)便是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

創造機會,讓孩子“樂於說”

長久以來,許多家長已將與孩子的交流的任務交給了冰冷的玩具、電視或電腦,將為孩子說故事的樂趣交給了錄音機……

我們要孩子面對各種無生命的“物”,卻忘記孩子需要的是“人”的交流。

在許多成人的社交場合中,孩子往往被晾在一邊。他們沒有講話的外界要求,也就缺乏口語表達的內在要求。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從精神上給予關心和愛護,而非物質的過於濫用,不管工作有多忙,父母每天都應留一些時間給孩子,共同有意識地與自己的孩子溝通、交流。

家長要經常能與孩子玩到一塊,加強互動,就拿明星杜江來說,除了對孩子的各種哭鬧都能用哄的方式來包容他外,更多時候,他還能和孩子一起玩,通過和孩子的相處來刺激孩子的語言能力。

家長對待孩子要耐心一點,慢慢引導孩子,讓孩子樂於說話,多說一點。

持續輸出,讓孩子“有話說”

表達能力好的孩子,背後一定有大量、持續和未曾間斷的輸出。

孩子早些年,說的話基本上就是看的繪本上的、你家裡常說的。

換句話說,孩子早些年說出來的話,都是“背下來的”。他看的越多、消化的越多,積累在一起,才能輸出來。

所以可以儘可能讀各種不同風格的繪本,無論是天馬行空的,還是語言沉鬱的,風格不限,接觸的越多越好。

無論後面語言的技巧是什麼,這一步都永遠是基礎,不可以替代的。

同時使孩子有用於表達和交流的內容,有豐富的生活空間和生活經驗也是必需的,這樣孩子才會有話可說,有話要說。

臺灣著名明星小S在日常生活中則會刻意帶女兒許俏妞參加朋友聚會,希望能夠通過環境自然地影響孩子,還曾帶女兒擺地攤實踐,訓練她與人的溝通能力,從而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多帶孩子接觸外界,體驗各種生活,感受與自己長期生活的地方環境或習慣、風俗等的不同,讓孩子自己去觀察,鼓勵孩子用語言與人溝通,讓孩子多看、多說、多記。

感統訓練,讓孩子“說的好”

人體是一部複雜的“機器”,所有的行為都需要依靠整體完整的感覺統合條件支持才能夠正常表現。

所以,感覺統合是人體發展的能力基礎,感統失調會影響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

而語言能力的發展對感覺統合能力的依賴極強(前庭不足會影響孩子語言信息的過濾,傳遞,理解,判斷,觸覺不足可能帶來神經衝動,當孩子衝動時就說不出話,本體覺不足會令孩子出現語無倫次,大舌頭等)。

家長可通過感統訓練,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下面推薦5個感統小遊戲,為家長們介紹在家如何進行感統訓練。

  • 金雞獨立

家長可以先手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著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約5秒,然後放下。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怎麼做。

  • 深蹲

讓孩子身體挺直,雙手向前平舉或雙手抱頭,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屈膝蹲下至大腿與地面平行。

  • 毛巾卷

找一條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將孩子整個捲起來。然後輕輕滾動或下壓毛巾卷,強化他身體各部位的觸覺感受。

  • 大籠球

讓孩子仰躺在地墊上,家長用大籠球在其身體各部位進行擠壓。

  • 拍氣球

把氣球往上拋,然後雙手輪流向上拍打氣球,儘量不要讓氣球落到地上。

語言遊戲,讓孩子“說出樂趣”

除了刻意和孩子交流,其實在各種生活場景中,有一些鍛鍊語言的遊戲,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能讓其認真思考及表達自己的想法。

  • 文字地圖

帶著孩子從家裡走到一些有趣的地方之後,讓孩子描述你們所經過的路線,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文字把線路記錄下來。

比如,描述去冰激淋店的路線。把孩子寫的“路線圖”交給其他人,看看他們是不是能夠根據孩子的描述找到目的地。如果找到了,你們就可以一起吃個冰激凌。

如果不能找到,一起看看哪裡的描述出了問題,再對文字地圖進行修改。

  • 畫裡有什麼

這個遊戲非常適合小朋友。給孩子一張畫,讓他告訴你,他在畫上都看到了什麼。鼓勵他描述畫上的場景、人物、顏色……他能看到的任何東西。

對大一些的孩子來說,讓他們想象一下,這幅畫的場景之前可能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情,再問問他們,畫上的故事會向怎樣的方向發展?

  • 完成一個故事

孩子們都愛故事,你給故事開一個頭,然後讓孩子講完它。

對年紀小的孩子,你可以告訴他們一首兒歌的開頭,然後讓他們改編結尾。

  • 跟著我說

家長從讀物中選擇一個短篇故事,先給孩子講一遍,讓孩子對故事情節有個大概瞭解,然後挑出裡面關鍵性和精彩的句子,再說一遍,並讓孩子跟著說一遍。家長可以慢慢增加難度,讓孩子複述三四句,直到能把整個故事複述下來。

  • 字母配對

家長拿大號字母,孩子拿小號字母,家長從大號字母中拿出一個字母,並讀出字母的發音,並要孩子找出小號字母中與之相同的那一個,也讀出相同的發音,然後倆人把相同的兩個字母一起扔到鞋盒裡。如此依次把剩下的字母都完成配對。這個遊戲可以多次重複,以鞏固孩子的記憶。


多特兒童專注力


1
【大量有效的語言刺激】

提供“語義環境”而非“語音環境”


例如:

照顧孩子時和旁邊的人聊天,或者給孩子看電視,這種語言孩子並不能吸收,因為這樣只是磨耳朵的“語音環境”,即只有聲音的語言環境。


帶著孩子去超市購物,把看見的東西指給孩子並說出名稱,孩子就會把物體和語言建立起有意義的鏈接,這就是“語義環境”,即有意義的語言環境。
2
【及時的回應】

當孩子開始說出有意義的詞彙時,及時給他肯定的回應.


例如:

當孩子發出“媽媽”的音,回應:哎~寶寶,我是媽媽。


3
【正確的引導】

通過“對話重塑”將孩子的句子或者詞組進行擴展,變為更加完整或者複雜的句子。當孩子剛剛開始說句子的時候,時常會漏掉詞彙,不要著急糾正,而要用正確的語法重複一遍孩子說的內容。


例如:
孩子說“一大汽車”。家長可以擴展說“一輛藍色的大汽車”。
4
【使用簡短易懂有語法的句子】

用相對少的、易懂的詞語直接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過於繁複的語言孩子會找不到重點。


(孩子們很難從這些讓他困惑的詞語裡簡單明白地分辨出哪個才是大人要告訴他的主要內容。——蒙臺梭利)


5
【談論孩子的興趣】

孩子早期的對話一般都是圍繞身邊的環境產生的,比如玩具、食物、熟悉的人、每日常規等。

注意談論孩子感興趣的內容時,要暫停等待孩子的反饋,不能只一直自己講話,要給孩子練習組句說話的機會。


6
【有趣的語言】

有趣的語言更能夠吸引孩子,容易讓孩子參與其中。


例如:我在畫畫,哇!我畫了一條長長的線,看啊!它變成一條毛毛蟲了!你願意幫我給毛毛蟲畫上幾隻腳嗎?

7
【使用繪本來擴展孩子的語言】

多和孩子進行親子共讀,並讓孩子參與到故事的講述或表演當中。

大多數的孩子可以理解的句子多於自己可以表達的句子,因此,在讀繪本時可以用稍微長一些的句子,這樣能更好的豐富孩子的語言。


8
【談論過去和未來】

可以看照片和視頻與孩子回憶以前發生的事情,不用等到孩子能獨自談論過去和未來的時候。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給孩子講述,孩子大了就讓他自己講述。


結語:

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在未來至關重要,家長們在日常中潛移默化的對孩子進行培養,將來孩子必定能成為一個善於溝通且自信有表現力的人。


豆小島


語言表達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在想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情緒。嬰兒時期的啼哭,後來學會用文字表達,其實都是我們在傾訴自己的情緒和思想的一種方式。所以想要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要抓住這個點。

首先,我們對孩子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正面引導。

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剛剛學會說話,詞彙量不足,他沒有辦法完整的表達他自己的想法。只能通過一個字或者一個詞來表達他的情感。比如他想玩小汽車,那麼他不會像我們大人一樣說,我想玩那個小汽車,而更多的情況下他是會說“車車“”,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沒必要讓孩子剛開始就能把一句話講明白,而是讓他循循漸進,一點一點的說。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會發現,孩子的表達能力慢慢地就上來了。切記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一言不合,就對孩子發火。因為你的這種行為很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害怕,讓他更不敢去表達。

第二,在孩子表達思想的時候耐心傾聽,不要打斷孩子的表達。

因為孩子在剛剛開始學會表達這個階段,她表達自己想法時,肯定不會很快,如果你一打斷他,他可能會忘記自己之前想要說的是什麼,這樣會影響孩子表達的連貫性。

第三,孩子表達完之後,你要及時的做出回應。

這裡切忌邊看手機,邊聽孩子講話。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他表達的內容並不重要,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而且還會讓你和孩子之間產生疏離感。

最後,就是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例如夏令營之類的,通過與別人的溝通,讓他更善於去表達自己,這樣才會讓孩子的語言能力提升。


光醬語言研究所


孩子能夠用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思想,是孩子自信的表現,能夠幫助孩子很好地交流和溝通。父母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培養孩子語言組織能力。

1.父母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年紀小,對自己說話能力沒有評價能力,而是依賴父母的評價,孩子說話語句不完整,父母要給予鼓勵,讓孩子有信心講的更好2.父母要多和孩子一起閱讀和講故事,讓孩子多理解和感受到語言的氛圍,以便將學到的詞語運用到自己的表達中去,從而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3.父母要多傾聽孩子的表達,多引導孩子表達,多教孩子用詞語表達,達到鍛鍊的目的4.如果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可以把孩子送到口才班學習,這種輔導班有提升孩子表達的課程


侯媽家庭教育


第一,海量聽,聽重點,談想法。經典的朗誦、故事、辯論等激發興趣。

第二,多讀繪本。從繪本開始,慢慢學習拼音,在繪本中培養自主閱讀的習慣。

第三,敢說、想說、會說。在吐字發聲、語言表達、即興口語三軌並進中同步提高智商、情商和語商。

第四,常寫。寫作是整理思維的一種方式,能將記憶和技能永存在文字中。在大語文時代下,讓表達帶動思維、手速“活”起來。


關注公眾號:現代教育中心(ID:neoelite),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同時,這裡還彙集好玩的英語知識、實用的育兒心得、豐富的學習資源,致力於讓父母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我們是青少兒英語培訓的“清華北大”,中國青少兒英語教育領導品牌,提供3-15歲青少兒英語課程,幫孩子養成每日學習英語的好習慣。


香港現代教育


一個人的語言能力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一個是自信心,一個知識水平,也就是自身的積累。而且兩者相輔相成。

一個簡單的例子,那些教授、科學家、院士等等,至少在他的專業領域一定能自信語言表達。

首先,想讓孩子有良好的知識水平,除了專業知識以外,就得讓孩子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書要有效和高效讀書,讀書後要整理過書中的邏輯主線和結構、精彩的描述和獨到的視點、以及歷史背景和典故等等。不能走馬觀花似的只看情節,沒有自己的思考。

如果能夠找一下孩子階段性的閱讀材料,條件允許的話,組織一些家庭閱讀的討論,然後引導孩子做讀書筆記和延伸閱讀,而且需要注意循序漸進;就更好了!引導孩子像高曉松讀《紅樓夢》和《金瓶梅》有自己的視角,有自己的提煉。整理讀過的書的邏輯主線和結構、精彩的描述和獨到的視點、以及歷史背景和典故等等。

另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這些閱讀材料的讀書筆記,一定要有結合新讀的書,來整理之前的筆記,定時不定時地謄寫和精煉讀書筆記(可以用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哦!)。具體方法可以參考錢鍾書先生的筆記方法;學霸是怎麼煉成的?錢鍾書的讀書之道在提倡全民閱讀的時代裡,我們提倡有效和高效閱讀。

其次,就是聽和寫。聽,就是聽經典的國學、文章、詩歌等等。比如背下像《聲律啟蒙》這樣的經典。寫,就是讓孩子多寫,讓表達帶動思維。

最後,就是鍛鍊演講和溝通,讓孩子敢說、想說、會說。


北京智學中心


想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需要先引導孩子們逐步掌握一定的漢語基本知識,在鍛鍊語言表達能力中,提高幼兒的自信心。

戳視頻帶上孩子和老師在動手動腳中,滿滿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dc1e0005f154ecad790c\

智慧少年宮


我女兒從出生我就開始跟她說話,給她喝奶,穿衣換尿片時都告訴她。總之,不是她睡覺我都和她說,逗她玩。我本不是愛說話的人,可是女兒降生後,我媽都說我把我之前幾年說的話都說給女兒聽了。這樣女兒一歲時已經可以和大人交流,一歲半會背詩講短故事。如今,我當外婆了,小孫女也是從小跟她一個勁的說,兩歲半的她小嘴也特別會說,唱歌講故事特別能。有時候會說出意想不到的話。總之,給孩子說話的語境,多和她交流,講故事,看書。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確比一般小孩強,說話也早。


亞西瑪



暢談百姓事


【積木寶貝育兒經】寶寶的語言能力大部分是環境所造成的,爸爸媽媽應儘可能在孩子能夠發揮潛能時,大量為他輸入更多的詞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