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总是是擦了又擦,要求完美但很浪费时间,该怎么办?

无用妈妈


经常有一年级的家长对我说:“老师,我家的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可磨叽了,本来写得好好的字,偏偏还要用橡皮擦来回擦上个十来遍,真的很让人头疼!”确实,包括我的孩子在内,当她读一年级的时候,写字的时候也貌似格外认真,但也会伴随这么一个习惯:一个字写完了擦,擦完了写,然后第二次写的内容再擦掉,如此循环,浪费的时间很让人无语。

一年级孩子写作业时总是擦了又擦,是追求完美?还是习惯了磨蹭?我觉得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为了追求完美,但是发展到了后期,就形成了磨磨蹭蹭的习惯。故此,当考试的时候,孩子如果继续保持这么一个习惯,那么让他(她)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试卷,估计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孩子产生这一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在起始阶段,孩子用橡皮擦擦掉的是错误答案,比如把错别字、病句之类的错题清理掉,把正确答案写上去;之后,孩子可能就更“认真”了,只要是看不顺眼的字,他们都会用橡皮擦一一擦掉,力求“完美”;到最后,孩子可能觉得这样擦来擦去挺好玩的,在作业不多的情况下擦擦更能打发无聊的时间,结果就擦“上瘾”了。

如何让孩子尽可能戒掉这种一言不合就擦擦的“瘾”呢?我觉得首先应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心里产生这么一种心理暗示——“这道题目我已经写对了,我已经很认真地写完了,就不用再去‘打扰’这个已经很完美的答案了,我还要利用别的时间做其他的题目!”

正是因为心理上的一种不自信,所以孩子一直不厌其烦地擦掉自己原本已经正确的答案。在这种不确定、不自信的心理怂恿下,孩子擦掉了用金钱难以买来的信心,擦掉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擦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家长可以留心观察孩子的橡皮擦。有的孩子的橡皮擦完好无损,我敢肯定这种橡皮擦的主人十有八九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把错误的答案擦掉很可能是一种追求完美的举措;有的孩子的橡皮擦坑坑洼洼、“伤横累累”,而且整块橡皮擦并不完整,如同得道高僧头顶所烧的戒疤,那么这块橡皮擦的主人还会是在追求完美吗?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警惕孩子的这一种时不时滥用橡皮擦的行为,千万不要产生一种“擦掉重写就一定是追求完美”的错觉。很多时候,孩子不经意间擦掉答案,和传说中的追求完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微雨润苗



我是一名工龄二十多年的语文老师,也带过很多一年级的孩子,也遇到过 不少这样的孩子。孩子写作业为什么会擦了又擦呢?

1、孩子对书写没有做到胸有成竹。

写字就像画画儿一样,如果没有对字儿的整体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是不可能把字写好的。

2、孩子思维不够连贯。

在书写时,很多孩子看一笔写一笔,或者想一画写一画,这就导致书写时不够漂亮, 孩子就边写边擦。

3、孩子经常因为书写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使孩子极度缺乏自信。

有的孩子在写作业时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孩子稍微写得不规范,家长和老师就会让孩子擦了重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让孩子缺乏自信。当孩子觉得某个地方写的不漂亮,甚至老师和家长表情比较严厉时,孩子就担心没有写工整,写规范,于是就经常去擦。

4、孩子本身性格比较追求完美。

有的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做事要求很高。



当然,孩子写作业时,经常擦,擦了又写,写了又擦,导致了卷面不工整,又耽误时间,我们老师或我家长要鼓励孩子改正这个缺点。

1、孩子写生字前先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

在每学习一个生字前,老师要鼓励孩子仔细观察。先找准横中线和竖中线上分别有什么笔画,然后再看其他笔画在什么位置,接下来是描红、书写。如果写的不够规范,家长和老师应该让孩子停下笔来,再仔细观察,找到自己的字的缺点在哪里, 再动笔写。

海子边书写边总结,就会把字越写越好。

2、孩子书写时要让孩子严格按照正确的笔顺笔画来写。

孩子只有按照正确的笔画、笔顺来写,先把自整体观察一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注意把每一个笔画连贯起来写,才能把字写得规范漂亮。这样就会减少孩子涂改的频率。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体育锻炼来训练孩子思维的连贯性。

3、家长和老师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树立自信。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学习写字,本来就会就会有很大的困难,家长和老师不要在孩子一写的不工整的情况下就批评孩子。 不要一发现孩子哪里写的不好,就劈头盖脸的批评一通,让孩子完全失去了自信。

我们可以在鼓励和表扬中让孩子发现哪里写的不太规范,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再解决问题。

4、注意陪伴的方式要正确。

有的家长喜欢陪着孩子写作业,在孩子写作业时全程陪伴。 其实这种方式是很不利于孩子后期发展的。在孩子写作业时,我们要尽量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孩‘子需要家长读题目,家长可以给孩子念题,但是仅仅限于念题。

在孩子书写时不要一个劲儿的盯着孩子看。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和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学习。可以在孩子书写完之后让孩子自主检查,找到那些字写得不够规范,再自主修改。家长和老师只做最后的评价。

5、允许孩子犯一点小错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哪有不犯错误的呢?家长和老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孩子犯错误。当发现孩子哪个字写的不太漂亮时,并不一定非要孩子把它擦掉,可以让孩子留着找到问题所在,再把规范的写在后边。

孩子的书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家长和老师都需要极大的耐心那陪伴和鼓励孩子。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实在没写好的,肯定要让孩子改正,但是又不能让孩子丧失自信心。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写作业擦了又擦,家长以为是追求完美,其实根本不是,不过是一种不良习惯而已,折射的是一种不自信的心理。

如果,你孩子做作业,几乎动笔就是这样,就不要再傻乎乎地以为是孩子追求完美导致的了,这是没有自信的表现,也是不认真的表现。家长把这种情形视为追求完美,有的家长还对孩子这种行为加以表扬,估计这种不良习惯就改不过来了。

先说不自信,孩子在下笔之前,对所写的字没有信心,缺乏计划,随意下笔,结果导致写错了,写的不好,然后就擦了。下一次,还是没有计划性,于是又写错,再擦。信心就在这样的写与擦之间给消磨掉了。

再说这不良习惯,刚开始时,孩子可能是因为写的不好而想重新写,写的好一些,但是,多次以后,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擦,已经跟写的好与不好关系不大了,擦就是一种习惯,写字就会擦,就是这样,这样的习惯,自然是坏习惯,必须改正。

这还不是全部,孩子有这样的习惯,往往反映了孩子注意力集中情况,正是因为孩子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才导致孩子一写就写不好,一写就要擦。

人民网上有一篇文章,从橡皮看孩子,可以说是非常精准。

这块橡皮,形状规整,一看就很少用,说明孩子的习惯很好,偶尔写错才会用。

这块橡皮的小主人会开小差,有时注意力不集中。

这块橡皮的小主人,习惯已经很不好了,经常走神,容易分心。

这块惨不忍睹的橡皮的小主人,上课时能整节课都没听,做作业时同样不会把心思放到作业上。

看到了吧,这些橡皮,反映的不是橡皮,而是橡皮小主人的心理、习惯和注意力集中度问题,家长可以通过橡皮,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切莫再以为孩子是在追求完美了。


教师妹子一枝花


最初孩子上学的时候,孩子都有这样表现,因为初入校园,有着一种对于学校和老师的敬畏之心,所以总想着自己各方面表现良好,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表扬或者关注。这种心理就使孩子出现这种写作业写了擦,擦了写的现象。


首先,家长要明白这是孩子一个自我要求高的表现,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孩子出现这种表现,家长心里不要焦虑,应该庆幸自己的孩子是个有上进心的孩子。接受孩子这种行为,并肯定和鼓励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


其次,帮孩子改变这种现象。肯定了孩子这种上进的学习态度,就要和孩子一起面对,一起改变。写作业的时候给孩子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让孩子享受写作业的乐趣。试着和孩子做个挑战:今天写作业是不是可以比昨天写得又快又好呢?孩子有了进步,就要适当奖励。


再次,切记不能谩骂甚至打击孩子。在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与肯定。家长要慎重对待孩子这种表现,你的一句唠叨很可能就打击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要把一个学习态度积极的孩子打击成一个失去学习兴趣的孩子。


看到了学习上的焦虑现象,就要找到原因,从本质上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去打击。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耐心鼓励,所以要做个耐心细心的家长。


余争的世界


我是研究儿童学习心理的皓容学习力,希望能帮到您。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这几种情况:

1,孩子求认可,求认同心理因素比较重,家长多沟通,多赞赏,多用赏识的方式引导。

2,孩子可能属于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家乡需耐心讲解学习,练习的真正意义,加以心理疏导。

3,孩子故意推脱的方式,现在有些家长在孩子做完学校作业后再留家庭作业,孩子不想做,故意推脱。

4,孩子缺少时间管理意识,家长需从小训练孩子时间观念,不然考试会吃亏的

5,家长要求严格,需要写成一定要求,孩子才出现过多使用橡皮,家长应降低要求。

建议家长从小灌输增加孩子时间管理和减少使用橡皮的观念。



皓容学习力


"孩子写作业总是擦了又擦\

喜205409161


这个问题提的很模糊,为什么擦?

如果是写了就错,错了就擦,完了再写,写完了又错的话,那是孩子的专注力有问题。

还有就是为什么不想好了之后再去动笔呢?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可以去带孩子练练书法,或者说让孩子,有一个清晰的逻辑之后再去动笔,无论做题还是写字,都是一样的,脑子先走手再跟。


学钢琴的那些事


孩子一般在学龄前,有一个阶段对某些规则有相当的执着。所以,大部分学龄儿童已经越过了这一心理特征年龄段。对作业的整齐程度过分追求往往是外部因素导致的。外部因素主要来源是父母(或其他直接养育者)或老师。

孩子在小学阶段主要关注的评价来源是父母。初中到高中关注权威者,其中老师是主要的人选。这两个阶段之间有交叠。所以,通常,孩子在作业工整度上的过度要求源于相应时期的父母或老师。或者是小学期间,父母的类似要求养成的习惯,被中学老师持续强化。

解决问题不仅要消除问题的来源,还要为孩子建设新的值得追求的动机。孩子如果已经执着于此,仅仅告诉孩子不需如此,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帮助他/她建设新的,值得去追求的目标。这和建设其他目标动机的方法希望。


征夫前路


不赞成养成这种习惯。结果就是小孩以后爱磨蹭,学习效率低下。应当允许孩子出错,修改但不要用橡皮擦,括弧后画一小横线,可以警示小孩,错在哪里,为什么出错。督促小孩子,养成思考、打草稿的习惯。家长千万别老盯着他的小毛病,以免小孩养成喜欢钻牛角尖的习惯。


九澧小渔


什么叫要求完美?家长要求完美,还是老师要求完美?擦了又擦是什么意思?做错了还是写的不好看?为什么不让孩子练一练写字,这样不就会好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