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優勢在哪裡

「深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在哪里

「深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在哪里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勝利的基礎上,領導團結中國人民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不僅有外在的客觀條件,更為重要的是其自身所具備的執政優勢,這些優勢在革命時期即已奠定,在執掌政權後,得以發揚發大。

中國共產黨是肩負使命的黨

這是中國共產黨能夠不斷奮進的內在動力和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質。

馬克思主義政黨從誕生伊始,就將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作為其自身使命。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中國共產黨秉承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特質,自成立之初,就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併為之進行了可歌可泣的奮鬥,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篇。

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建設和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承創立之初的初心與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將自身發展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在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與帝國主義列強、封建主義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建立起了新中國,解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任務。

在建設和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圍繞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目標,深入思考,並探索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牢記使命,使得我們黨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避免陷入安於現狀的教條主義傾向,永葆了生機和活力。

中國共產黨是接續奮鬥的黨

中國共產黨人的事業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摸爬滾打中,在艱難困苦中,一步步從弱小走向強大,是一部接續奮鬥的歷史,是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張藍圖繪到底。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始終圍繞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目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

早在1956年,毛澤東就指出:“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過四十五年,中國的面目完全變了。再過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進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中國的面目更要大變。中國將變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

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兩步走:第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明確提出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其中第二步就是在上世紀末使我國進入小康社會,這一步已經如期實現。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這一戰略使我國現代化建設目標更加具體和明確,過程更有條理。

黨的十五大展望我國新世紀的發展,提出到2010年、建黨一百年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的發展目標,其中要求在新世紀頭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

黨的十九大又將我們戰略安排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將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往前提前了15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提出了到2050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回顧戰略目標的制定,我們所有安排與部署都不是平地起高樓、空中樓閣,而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接續奮鬥,才迎來了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中國共產黨是自我革命的黨

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保持生機和活力,不斷髮展壯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我們黨有能力、有魄力、有辦法進行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我們黨是一個善於反思和糾正錯誤的黨,能夠反對和糾正黨內一切脫離人民群眾、腐蝕黨的健康肌體的消極現象。

早在上世紀40年代,我們黨就在延安開展了整風運動,集中反對危害黨、危害革命的“三風”——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提高了全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水平,保持了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為奪取中國革命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在中國共產黨即將在全國執政前夕,毛澤東又發出“決不當李自成”的警告,提出堅持“兩個務必”、警惕“糖衣炮彈”的襲擊。

新中國成立不久,黨中央發現黨內出現了貪汙腐敗現象,立即發動“三反”,挽救了許多幹部,保持了黨和政府清正廉潔的形象。

改革開放以來,黨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作為重要任務來抓,旗幟鮮明,措施有力,成效明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抓作風建設入手,制定並帶頭執行中央八項規定,集中解決“四風”問題。與此同時,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堅持“打老虎”“拍蒼蠅”“獵狐”。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對腐敗問題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任何一個政黨,像一個人一樣,沒有不犯錯誤的。但是,中國共產黨十分鄭重地對待自己的錯誤,認真作自我批評,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善於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種自我糾正,提高了我們黨的領導能力。

中國共產黨是理論創新的黨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說過:“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我們黨歷來注重理論創新,注重理論在社會發展中的價值。

在革命年代,毛澤東曾指出“用社會科學來了解社會,改造社會,進行社會革命”。他的《實踐論》《矛盾論》指引無數共產黨人學習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很多老一輩革命家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從學習“兩論”開始的。

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指出:“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與此同時,我們黨非常清楚地知道,正確的理論必須結合具體情況,根據現存條件加以闡明和發揮。脫離實踐土壤,理論就是無本之木,海市蜃樓。因此,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始終圍繞現實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之後的科學發展觀,始終圍繞如何在中國的具體條件下實現現代化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推進。實踐沒有止步,理論也不會止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理論創新,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論斷、理念。

黨的十九大又將十八大以來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概括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我們黨最新的理論成果,這也充分說明馬克思主義“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

理論的創新體現出我們黨是一個開放包容、與時俱進、具有鮮活生命力的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