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人肺癌晚期還是否有必要接受治療?

想象力限制了我的貧窮


無論是早期肺癌,還是晚期肺癌,65歲都不是一個放棄治療的年齡臨界點,對於大部分65歲的肺癌患者來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診斷肺癌後都可以進行相應的治療,包括手術,化療和放療,對於腫瘤患者來說,治療和不治療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對於65歲早期肺癌的患者來說,尤其是所患癌症還處於小結節階段,是完全可以治癒的,65歲不是手術的禁忌症,甚至有一些超過80歲的患者,如果身體評估下來可以耐受手術都是可以破例手術的,對於早期患者來說,手術就是根治,獲得正常的生存時間,不手術意味著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

而65歲左右的晚期肺癌患者,放棄治療也並非最佳選擇,只要條件允許,放療和化療都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尤其是那些對於化療和放療比較敏感的患者,治療後可以極大的延長生存時間,有些人甚至活過5年,當然,放療和化療的副反應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難以耐受治療的原因,這個要結合患者的身體情況和治療反應來決定是否進一步治療。

目前還有一些副反應小的治療方法,更加適合年齡較大的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比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二者雖然都有副反應,但相對化療和放療來說,副反應都小得多,尤其是靶向治療很多人可以取藥在家治療,每天口服一片即可,這種療法即使是80歲患者也可以進行的。

因此,年齡不應該成為肺癌患者放棄治療的原因,隨著更多副反應小的癌症治療方法面世,相信會有更多的高齡患者獲益。


胡洋


我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研究三十餘年,在綜合評估患者體力狀況、經濟條件、腫瘤分期、腫瘤分子生物學標誌物(預測與預後指標)等多種因素基礎上,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達到以最少的痛苦,最微的損傷,用最低的經濟費用,贏得最佳的療效,達到“人瘤共存”的和諧狀態,使患者腫瘤長期穩定或趨於好轉。

我主張對於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最應該關心的是“生存質量,而不是生命長短”。

肺癌中醫病因與氣虛、痰凝、溼聚、血瘀關係密切。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中醫辨證分型以氣虛為主,兼見痰溼、瘀血、氣滯,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脾虛則無以運化水谷精微,水飲停滯,痰溼內生,上儲於肺。氣虛血停,久則為瘀,痰瘀、癌毒互結遂成癌瘤。

我通過長期實踐中潛心研究,創制了“扶正抗癌方”作為“長期帶瘤生存”治療思維的嘗試。用藥體現了扶正與祛邪相結合,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達到扶正而不斂邪、祛邪而不傷正。

在臨床實踐中,我強調中醫藥應貫穿於肺癌治療的始終,與現代醫學手段結合,優勢互補,以達到更優的療效。

中醫藥可做為不能從手術、放化療中獲益患者的替代治療,也可聯合現代藥物和技術,補充西醫的療效。


吳萬垠說腫瘤


【 編號WD332】

肺癌的高發年齡是45-65歲,也就是說65歲患癌的人不在少數,都不治療了?我們國家目前人均壽命大約是73歲,一些大城市還要高些,相對於65歲,沒有生存的期望了?還有肺癌發現時幾乎70%患者是中晚期,30%多是晚期,也都不治療了嗎?

有病了就要治療,這應該沒錯吧?要麼站在病人的角度想想,肯定沒錯!肺癌雖然不同於其他良性疾病,最終會走向死亡,但是延緩腫瘤發展、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的治療要不要呢?


有些肺癌晚期患者臥床不起,而也有人生活完全自理,沒有什麼不舒服,根據這些具體情況、結合各家經濟能力以及病人意願等等因素選擇一個相適宜的治療方案,不要放棄、也不要過度。

肺癌針對腫瘤治療進展這些年是最快的,成效也很顯著,尤其是針對晚期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適應症最主要是晚期肺癌,尤其是腺癌。前天FDA也批准了派姆單抗用於鱗癌的治療。適合肺腺癌驅動基因突變陽性的靶向藥物目前大部分一月需要花費4-5千元,許多老人的退休工資夠吧,還不要說納入醫保報銷情況。

當然如果晚期體力狀態、臟器功能已經不適合腫瘤治療,或者一些免疫製劑費用很大沒有經濟支持,那強求這些方法也沒用。

針對不了腫瘤治療,那麼病人不舒服,我們要不要處理、治療呢,這部分治療傾不了家、也蕩不了產!

所以當發生癌患,不要輕易地就說不治了,尤其做子女的,要為人事,全面的病情評估,結合家庭、社會各種因素綜合考慮,選擇一個適宜的治療方案為好!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


劉永毅醫生


我認為有條件的話還是選個合理的治療方案!必定生命是可貴的!再說了如果都不治那醫院的收入哪來!醫院怎維持!

本人也是患者!明知自己最後是人財兩空!但我想活!






平安是福62297345


65歲肺癌晚期,是否治療,首先需要醫生的綜合評估,比如治療方式?治療效果,對患者的身體損害等等。既然已經確定是晚期,估計治療的難度較大。

其次,患者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在普通家庭,當家都知道一個結果,癌症晚期的治療實在是錢基本花光,患者也是痛苦的死去,也就是人沒有留住,還背上債務。

再次,情感方面的思考。患者也好,家屬也罷,能否接受不治療的遺憾?會不會有“假如那時候怎麼這麼,現在是怎樣怎樣”諸如此類的想法?

最後,患者的意願,不論年齡多大,貪生的慾念存在於每個人的意識裡,想法中。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所以尊重患者的意見再做取捨。

癌症晚期,意味著癌細胞已經擴散,醫生不知道癌細胞已在哪裡“安營紮寨”,想手術治療已不現實,化療?有的患者的確可以起到不錯的效果,但是對於肺癌晚期的65歲患者,前期的折磨也就是對身體的摧殘可能到了一定的程度,能否經得起化療的再次“摧殘”,實在不好預測,個體不同,實際情況不同,效果差異性更大。現在的醫生處於責任的關係,不可能阻止患者選擇治療,哪怕明知是徒勞的。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可取。所以,本人是不贊成去折騰患者。還是老調重提,1.趁著老人還能享受到一些,就儘量滿足。2.與醫院溝通,準備好止痛藥,以備之需。

一家之言,分享觀點!


見腫消世界


接到這個邀請回答,我一時間失了方寸,不知如何作答?

因為,無論如何回答,都可能被"噴"!

也許,只有每天面臨手術檯無影燈前考驗的外科醫生才真正從內心懼怕回答這樣的問題:

因為,我們真的無法預料下一秒的情況。既然已經提到了這個問題,那麼,治療。好,緊接著的問題,如何治療?

手術!那麼,醫生,手術成功率多少?危險大不大?您有多少把握?手術併發症怎麼辦?如果手術失敗那是不是還不如不治?

如果不治療!醫生,您就這麼輕易放棄?您是不是沒有把握治療?我們的病情有這麼嚴重嗎?

其實,我主刀的肺癌手術最大年齡89歲,主刀的食管癌手術最大年齡88歲。

但我們外科醫生的確無法面對每一個病人肯定的去說:治不治。因為每一位病人病情不同、分期不同、身體狀況不同,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屬的期望值不同和家庭認知度、配合度的不同,再有就是經濟能力的不同......

其實,這個問題,只是將"治療疾病的意願"單方強加於醫者而已,在這原本已緊張的醫患世界,其實,很多醫生聽到了這樣的發問,馬上"滔滔不絕"的專業講解就會變為謹慎和"慎言",因為我們不知道面臨的下一個問題該如何作答!我們內心恐懼的自問:這個問題是什麼目的??

醫學,不是生意,沒有"買"與"不買"。在您左右為難、騎虎難下之時,我們只能尊重您的本意。但就如問題所講,晚期是如何評價的?是局部晚期還是全身多處轉移的真晚期?就在今天,我治療組一位84歲肺鱗癌合併小腦轉移的老人進行了腫瘤局部放射粒子置入,緊接著腦部定向放療就會進行。

您120%熱情的投入,我一定100%的付出;您即使50%熱情的預期,我還是100%的付出。只因我必將盡我全力!其實,只需要您1%的相信,其餘的99%我們來!

但,一種危及生命的惡性腫瘤,治與不治,我們醫生真的說了不算!

關注"柳葉道仁心"頭條號,您可能就會感受到腫瘤人"冰與火""喜與悲""道德與法庭"下保留"初心"的艱難和對醫學人文修養的敬畏!


侯醫生的柳葉道仁心


香港依利沙白腫瘤醫院、每天排位看癌症患者都平均四百人以上、肝癌患者由60歲開始治療、近期是第四次復發、但還健在、巳經七十五歲、採用也是與癌共存、這也是一種求生的方式、長命比什麼都重要、這例子或者有人會質疑要維持一個與癌共存十五年需要多少錢的問題、這隻有患者自己知道、但不管怎樣它給予我們希望、肝癌晚期都會有十五年不死的人、患者必須先有求生意志才有戰勝癌症的可能是可以實現的


何冠盛


肺癌、肝癌、胰腺癌、胃癌這四種癌可以說是癌中之王,治癒律非常低,治也是人錢兩空,不過有錢治也只能儘儘子兒孝心罷了


用戶預知人生


看家庭吧!有好多錢治療,撫慰活人的心靈,沒錢就不用治療了,利用剩下的時間快快樂樂的想去哪去哪,想吃什麼吃什麼吧!必定癌症不好治,李詠有有錢吧,還是走了說明了癌症不好治,最後醫院掏空錢,最後還是走,,,,


彥138015486


看不看這是你們親人的事啦,因為要錢別人沒辦法幫你的,如果問我吃什麼藥,我還有辦法告訴你,因為我也是肺癌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