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1》

一老友,钟爱普洱茶。

某日,相约一起喝茶,为拿出诚意,选了一款老白茶招待。

2013年寿眉饼,在太姥山仓库陈化五年,得到S师傅的悉心保存,品质可用一骑绝尘形容。毫无意外,枣香是这饼茶的主旋律,搭配上陈香与药香,老寿眉温暖的形象瞬间变得清晰、明朗。汤水,同样的温暖的主调,稠厚、顺滑、柔和、细腻、圆润、饱满。

这样一饼茶,让人青眼有加。即便是一些常喝其他茶类的朋友,也能被这饼茶快速征服,收入麾下。

但现在大多数人没有口福,喝不到如斯好茶。

因为存量,实在是太少!

村姑陈和李麻花,三五个月里可能才喝一次。每次喝茶都无比虔诚,要知道这是喝一饼少一饼,喝一泡没一泡的茶。

时光,不可穿越,最难复制。这就是老茶的珍贵之处。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在一个冬日温暖的午后,轻启茶的包装。用最好的山泉水,新到的110毫升青荷盖碗,泡了它。

沸腾的水,与干燥的芽叶相互碰撞,茶梗被水分充分浸湿。香,随之而来。

期待,欣喜,沾沾自喜,一饼茶足以调动你所有的美好情绪。

快出水,倾倒茶汤,递茶。

一切看着都是如此地自然,水到渠成。村姑陈就准备接收朋友的称赞。

然,剧情反转,溢美之词姗姗来迟,倒是收到了朋友的……吐槽。

“唉,你怎么直接把茶饼泡了,不用醒茶吗?”

“还有第一泡怎么就直接喝了,不用洗茶吗?”

瞧,喝普洱茶的“职业病”犯了。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2》

醒茶、洗茶,普洱茶喝前的必备工作!

常喝普洱茶的茶友,在冲泡前,会有两个习惯。一是醒茶,二是洗茶。

有此习惯,这都是被“逼”的。要是不这么做,茶的品质如明珠蒙尘,滋味难以充分释放,甚至喝着还会有一股异味、杂味。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普洱茶为什么要醒茶】

普洱茶的醒茶,有人称之为退仓。

即放在紫砂罐或者是空气中通通风,透透气,让原本附着在茶叶表面的仓味、异味等消失,让普洱茶原本的香气显露,重新拥有香气巅峰,让茶变得更好喝。

普洱茶之所以要退仓,这与它的工艺、保存方式密切关联。

普洱茶,尤其是熟茶,在制作过程中有一道渥堆的工序。渥堆,就是将茶叶堆得高高的(一般是70厘米),然后再洒水,让茶叶聚集在一起发酵,从而产生一些有益的霉菌,形成普洱熟茶独特的风味。

在后期存放过程中,为了能保证这些有益的霉菌能够繁殖,继续为茶叶品质做出贡献,收藏家们就要营造出有利的环境。如增加空气湿度、温度等,保证霉菌的生长、发育、繁衍。

普洱茶的陈放过程,有时候会偏离控制,湿度温度一旦超标,容易给普洱茶招致霉味、陈味、仓味等。

而茶叶本身就是气味敏感体,极容易吸附气味。

这些外界的异味,就如同八爪鱼一般,牢牢地缠着普洱茶不放手。

驱赶这些不该有的异味,醒茶是最好的选择。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普洱茶醒茶,目的有三。

1.退去异味

2.让茶原本的香气恢复

3.能增加喝茶的愉悦感

简而言之,退仓醒茶只有一个目的——为了更好喝。

确定了退仓的意义,接下来是执行。

为了普洱茶可以实现退仓,通常有两种方式。

1.直接将普洱熟茶暴露在流通的空气中,让流畅的空气带走茶的异味。

2.将茶叶放在紫砂罐中,利用紫砂罐的吐纳功能,让茶叶的异味消失。

在祛除异味的同时,还能提升茶的口感,此为醒茶的目的。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洗茶,除异味提香双重奏】

醒茶,只是唤醒普洱茶的准备工作,要让茶更好喝,更香醇,少不了冲泡环节的洗茶。

何为洗茶?

即使用沸水,将茶清洗一番。

《中国茶叶大辞典》记载,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可诱发茶香,茶味。

注水时缓缓打着圆圈沿杯沿倾泻,像唤醒沉睡的黑熊。经过沸水的刺激,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开始剧烈运动,附着在茶叶表面的物质也随着沸水脱落,逐渐释放茶香。

沸水之下,普洱茶在杯中也渐渐舒展开了自己的叶片,茶性和茶气缓慢的挥发出来。

如果是陈年的熟普,洗茶次数可能远不止一次。

洗茶,更像是一种召唤仪式,振臂高呼,破茧成蝶。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3》

鸟兽不厌高,鱼鳌不厌深,适合才是王道!

推己及茶,因经常冲泡普洱茶,茶友们或多或少都会代入主观意识:是茶,都要洗一洗,尤其是有年份的茶,不洗茶,总觉得错过了什么重要环节。

但,茶要不要洗,要不要提前醒茶,还真没有标准公式,不可一刀切,用标准来禁锢它。

不厌深眇,冲泡还是要立足于茶本身品质。

如老白茶在冲泡前,就不必像普洱茶一样醒茶,更不需要让白茶暴露在空气中,与空气进行交换。原因有二。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1.白茶制作工艺简单,后期陈化物质基础雄厚。

白茶,基本工艺包括萎凋、文火烘干、拣挑等工序,整个过程中,不会破坏茶叶原有的外形结构。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白茶是纯自然制作手法,无经过搓揉、炒青等工序。保留了多数的营养物质,为后期转化提供充足的能量,不必像熟普一样有霉菌参与。

在后期陈化时,也不用考虑保持霉菌的活性。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2.白茶保存要满足干燥、无异味的基本条件。

干燥、无异味,是白茶保存的最基本要求。在这些条件的制约下,优质白茶很难接触到那些异味、杂味等,除非是保存不当的白茶,吸入了水汽,有了异味,发生霉变。

综合来看,醒茶这个举措,显然不适合白茶。

物极必反,要是没有运用正确的冲泡方式,贸然使用醒茶的方式,最后只会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茶非但没有变的好喝,反而还变得没有香气,甚至还会吸附空气中的水汽和霉味,严重毁坏茶叶品质。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4》

白茶冲泡,洗不洗茶相当恼人!

在白茶冲泡环节,听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白茶要不要洗?

sorry,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好的白茶,不用洗!

洗了茶,反而会错失一款茶的美妙。第一冲茶,往往大有乾坤。

如喝白毫银针、白牡丹这类白毫丰富的茶,第一冲会拥有相当丰富的白毫。这些白毫,可是不可多得的营养物质,是氨基酸的另类表达方式。

第一冲茶汤,相当能给人惊喜。

入口,汤水甜,香,爽,柔,是一种相当温和的口感。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啜一口汤,毫香在嘴里炸裂,深深浅浅的花香,若隐若现。从第一冲的茶汤品质,可推断出茶汤在接下来会有不俗的表现。

若是第一冲不喝,会错失众多风味,喝茶会变得不完整,稍有残缺。

有人说了:“新茶冲泡,可以不洗茶,那老茶也不用吗?”

洗茶与否,也是要有前提条件。保存得当,原料纯净的白茶,自然不必洗。如村姑陈所说,洗茶后就难以感受到茶汤的完整风味,将要错过白茶前几冲滋味释放。

如老白茶,在第一冲时快出水,虽然味道还不够浓郁,但也是难得的感受。

清甜的香,顺滑的汤,轻盈的水,在舌尖起舞。这类喝茶感受,不可以复制,十分难得。

当然,如果您觉得喝第一冲茶,始终有心理感受,那么洗一洗茶,也可以,图个安慰,但请第一遍快速洗过。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5》

洗白茶,快准狠是基本要求。

已经决定要洗茶后,茶怎么洗又是一门学问。

洗茶,不是洗青菜,也不是洗衣服,不需要在水龙头下反复冲洗,若是这样,白茶必定会香气全无,汤水变淡,品质直线下降。

洗茶,出水速度要快。

用我们平时经常使用的110毫升白瓷盖碗,投茶5克,将水烧至沸腾状态,使用环壁注水的方式,让茶叶充分浸润在水中,而后快速倒出茶汤。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快出水,是重点。

要是浸润的时间太长,会破坏茶叶的结构,让释放的通道提早打开,茶多酚、咖啡碱一多,汤水容易苦涩。

此处,充分体现出白瓷盖碗的好处,可随心所欲控制出水时间。

开口大一些,茶汤呈现为瀑布状出水,可做到五秒把汤水倾倒干净。

第二冲开始,可以进入正常冲泡流程,依旧使用沸水冲泡,快出水。

醒茶、洗茶,这是普洱茶的冲泡方式,但却未必适用于老白茶!

《6》

醒茶与洗茶,多是普洱茶冲泡的惯用手段。

醒茶,一般会将普洱茶放在一个可以通风的场所,让茶叶能自由呼吸,透透气,让茶叶中的异味、杂味散去,留下最纯正的香味,以便之后的冲泡。

但白茶冲泡,却不需要提前醒茶。

若是贸然行动,会让白茶聚拢的药香、陈香、枣香等舒服的香气消失,反而得不偿失。

至于洗茶,则是看个人需求。

如是茶喝之前没有洗茶,会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倒是可以简单洗洗,图个心里安慰。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