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萬年縣:推進“城市雙修” 讓文化之“稻”根植生態之城


江西省萬年縣:推進“城市雙修” 讓文化之“稻”根植生態之城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郝海霞 周雨農 見習記者鄧藝童)“萬年這幾年變化是相當大的,最直觀的一點就是綠化面積在不斷擴大,比如說這裡有世界稻作文化主題公園、體育公園、珠溪公園等11座開放式公園,還有就是像迎賓大道、縣城主幹道這些道路兩邊的綠化是規劃的非常好的,讓我們老百姓出門50米能見綠,500米能進入公園。”談及近幾年萬年縣的變化,市民津津樂道,並娓娓道來:萬年縣提升改造了萬盛大道、建德大街等城市主幹道,啟動六〇北路、萬年青大道改造提升工程,完成了西南片區市政道路以及長年路的建設;不斷加大力度整治鐵皮車,淘汰了黃包車;長期“駐守”在馬路兩旁的攤販沒了,設立了流動的攤販疏導點;拆除了空心房、危舊房和違章房;打造了秀美鄉村示範點和秀美鄉村示範帶;城鎮汙水管網建設在持續進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近年來,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圍繞“弘揚稻作文化、推動產業升級、打造生態城鄉、建設幸福萬年”的發展思路,緊扣打造“上饒濱湖板塊增長極、江西綠色崛起先行縣、世界稻作文化體驗地”的發展定位,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力做好城市生態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實施和“城市雙修”工作方面成效顯著;在城市規劃建設、更新改造中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文化彰顯城市特色,形成了道路綠化有特色、公園綠化有文化、社區綠化有內涵的綠化風格;在公園綠地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本著方便群眾的原則,加快推進“城市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建設,著力構建城區生態空間,努力實現“一分鐘見綠、十分鐘見園”目標,不斷滿足群眾對高質量城市生活的需求。

江西省萬年縣:推進“城市雙修” 讓文化之“稻”根植生態之城


圖/王濤

據瞭解,萬年縣始終將鎮村聯動、城鄉一體化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突破口,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同時,堅定不移地實施“生態立縣”戰略,以低碳、環保、生態為內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17年共投入56.48億元全力以赴打好生態修復、城市功能修補攻堅戰。目前,該縣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47.9%,綠地率45.4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8平方米。該縣先後獲得“國際最佳生態休閒旅遊名縣”、“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中國綠色名縣”、“全省生態建設試點縣”、“省級園林城市”等榮譽。

深入推進“城市雙修” 讓“面子”光“裡子”亮

“我縣老城區從上世紀60年開始建設,城市道路、汙水管網、電力電信線路等已超期‘服役’,無論是質量還是功能遠遠不能適應現代城市發展的需要,在新的城市化建設過程中,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滿足老百姓需求,建設幸福城市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動力。為此,我縣從2016年開始,全面推進‘城市雙修’工作,即生態修復、城市功能修補。通過近三年的建設,萬年這個城市面子煥然一新,裡子脫胎換骨,整體提升了城市品位,城市承載力也得到提升,百姓直呼‘獲得感滿滿’。”據萬年縣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生態修復包括修山體、治水源、清空氣、淨土壤;功能修補包括修街道、理小巷、整村莊、改小區。據介紹,萬年縣完成上萬高速、德昌高速連接線環境亮化等工程,山體復綠面積達80萬平方,同時三大公園(體育休閒公園、世界稻作文化公園、珠溪公園)先後基本完工,使山變綠了;完成城鎮汙水管網建設總長度106公里,流入珠溪河、濱溪河生汙水基本全收集,使河水變清了;出臺了《萬年縣揚塵治理工作方案》,重點監管施工揚塵,要求建築施工場地做到7個百分百,最大限度降低揚塵汙染,空氣變清新了;啟動珠溪河景觀提升,防止水土流失。啟動城鄉垃圾一體化和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從而淨化了土壤。

江西省萬年縣:推進“城市雙修” 讓文化之“稻”根植生態之城

如何提高萬年城區的基礎設施服務水平成為深入推進“城市雙修”工作的重要內容。2018年,萬年縣建設局承擔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26個,包括續建16項,新建10項。其中萬年縣城市生態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和汙水管網改造工程進展順利,PPP項目中規劃建設城區“五位一體”新改項目正大街(萬盛大道-萬年青大道)、萬昌路(建安大街-建明大街)、建德大街(六0路-濱溪河)。汙水管網改造工程方面,到2018年7月底,萬年縣城鎮汙水管網建設總長度達到約98.64公里,管道清淤檢測長度30.2公里;同時規範了新的市政基礎設施及小區建設的雨汙分流相關要求,避免出現新的雨汙混流現象。

以文化涵養城市建設

“野稻馴化,萬年之源”。2012年,我國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為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之一——江西萬年親筆題下了這8個字。“野稻馴化起於是,燒土成器始於斯,刻符記事源於此,物食易換髮於茲”是萬年人引以為豪的四個“第一”,人類對水稻漫長的馴化栽培之路,在萬年的水稻生產中可以尋找到其歷史脈絡和文化傳承。在萬年的水稻生產中,勞動人民創造出的油茶籽殼磨粉防蟲、扎草人拒鳥、打樁排泉等栽培管理方式,也是萬年稻作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礎。

江西省萬年縣:推進“城市雙修” 讓文化之“稻”根植生態之城


圖/王濤

近年來,萬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依託突出的文化資源優勢,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優化文化產業佈局,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萬年文化產業成為推進縣域經濟改革發展的“點睛之筆”。 圍繞把萬年建設成為“世界稻作文化體驗地”構想,萬年開工建設世界稻作文化主題公園、天下第一陶博物館和神農湖景區農耕文化創意園等一大批以稻作文化為“底色”的文化重點項目。建成“萬年貢集團院士工作站”,擁有“萬年貢”、“城南故事”兩個中國馳名商標。江南糖果產業園擁有50多條國內先進的糖果生產線,年產糖果規模10萬噸,預計實現利稅1億元以上,解決1000餘人就業。總投資人民幣7.36億元,規劃面積9980畝的珍珠文化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為10億元人民幣,總建築面積約30餘萬平方米的國際珍珠城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注重傳承與創新,萬年文化興盛“凸顯特色”。非遺文化傳承創新,出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實施方案》,舉辦灌芝麻糖、殺年豬、舞龍燈、打麻餈粿、農耕文化展示和萬年絲絃等獨具特色的非遺進鄉村、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景區活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以“稻作文化+”的理念量身打造裴梅貢米、湖雲珍珠等一批特色小鎮,重點推進裴梅荷橋貢米原產地、珠田越溪生態農莊、石鎮中洲民俗文化等鄉村旅遊與精品農業旅遊項目建設,塑造稻作文化體驗遊的新亮點和新名片;文化新業態迅猛發展,舉辦貢米文化節、農耕文化展示和首屆農耕文化藝術節等以稻作習俗為主題的節慶活動,催生私人定製農業、休閒農莊、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打造一批具有稻作文化特色的名鎮名村,以文化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江西省萬年縣:推進“城市雙修” 讓文化之“稻”根植生態之城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幸福萬年“提高成色”。加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開工建設總投資6400萬元、面積6446平米的萬年縣博物館和總投資6300萬元、面積6313平米的萬年縣文化館(含美術館和非遺展示館),完成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47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深入實施“三下鄉”、“紅色文藝輕騎兵”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歌舞擂臺賽、民間藝人匯演、傳統體育競賽等文化活動,實現了“週週有活動、月月有主題、常年不間斷、人人都參與、無處不歡樂”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常態化生動局面;發揮“六館兩園”作用,做好博物館、展覽館、城市規劃館和烈士陵園的免費開放工作,組織民眾參觀並座談,確保群眾參觀一次受教育一次;把村級陣地建設成“聚心之家”,將會議室改造為多功能室,配備鄉村文化宣傳員,通過周到服務實現管理和發動群眾,凝聚民心。

打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加快城鎮化進程

脫貧攻堅既是最重要的政治責任,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來,萬年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繼續做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篇大文章,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據瞭解,2017年,該縣已解決預脫貧建檔立卡戶354戶,其它三類對象169戶,共524戶。啟動了兜底保障及“交鑰匙”工程,制定下發了《萬年縣農村危房改造兜底保障及“交鑰匙”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及《萬年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責任追究管理辦法》,細化了各級主體的責任,重點對濫用職權,優親厚友、套取、騙取、貪汙、挪用等性質惡劣的行為制定了詳細的問責機制,為該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018年,為積極策應全縣脫貧攻堅會議精神,縣農房辦加大了農村危房改造力度,制定並經縣政府常務會通過下發了《萬年縣2018年安居工程工作方案》,對今年的任務總體作了安排,嚴格了申請程序,嚴明瞭申請人責任,明確了各級報批權力和義務,實施了問責機制。分類建立建檔立卡貧困戶、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一般困難戶的動態信息臺賬,及時瞭解各類貧困戶危房改造需求信息及分佈;並定期對危房改造戶的房屋開工、竣工情況進行跟蹤更新,實時掌握危房改造進度,確保數據的真實性。目前,根據動態臺賬顯示,全縣共有1521戶補助對象需要解決安全住房,其中建檔立卡戶612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268戶,一般困難戶641戶。當前危房改造開工率60%,竣工率30%。下一步縣農房辦將會採取日調度、周通報、月督查的方式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建設進度,同時做好質量安全巡查、資料收集整理、網上信息錄入等工作。

江西省萬年縣:推進“城市雙修” 讓文化之“稻”根植生態之城


同時,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十大工程”,重點抓好產業扶貧全覆蓋、健康扶貧再提升、易地搬遷扶貧再精準、教育扶貧再對接、貧困村村莊整治再推進,確保今年實現退出貧困人口4525人、退出貧困村7個,全縣貧困發生率降至1.55%以內;大力推行產業扶貧“經營主體+村集體+貧困戶(農戶)”模式,力爭建成“扶貧合作社”46個、“扶貧車間”26個,確保產業分紅戶均達到1500元以上;加快推進“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中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確保貧困戶患者住院費用個人自付比例保持在10%以下;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並舉,激發脫貧發展內生動力,堅決糾正“懶、等、靠、要”錯誤思想;提供公益性崗位1100個,幫助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健全資金運作、督查考核和貧困人口“進、退”動態管理等制度,嚴防“假脫貧”、“被脫貧”、“數字脫貧”,在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

大氣汙染防治問題成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短板,急需全力攻堅。要讓城市更加鮮活,城市的優質空氣成為了必不可少的養分。對此,萬年縣城管執法局局長祝曉光受訪時說,萬年縣正在打造環境衛生清潔市場化,聘請了專業團隊進行管理,由政府進行監督、考評,有效地提升了工作質量,減輕了環衛工人的勞動負荷。據悉,目前,全縣聘請保潔員1560名,新添置電動三輪垃圾清運車100輛、大垃圾桶1萬隻,提高了垃圾收集率,杜絕了垃圾入河、入庫的現象發生。與此同時,該縣成功引進了上市公司、垃圾處理行業的領軍企業——浙江偉民環保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新建日處理能力5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廠,並配套新建了12座中轉站和163個垃圾收集屋,已基本形成“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化收運體系。

企業助力打造“生態城鄉”升級版

道路兩旁植被錯落有致,各大公園被植被鑲嵌,陣陣“綠”意撲面而來;工業園區道路開闊整潔,看不到煙霧瀰漫,聞不到臭氣撲鼻;舉目四顧,一條美麗精緻的洙溪河國家溼地公園如同一條玉帶連襟抱水,形成以河為玉帶,路為珠簾,園為玉珠的錦繡家園。行走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彷彿置身在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美麗畫卷中……

近年來,萬年縣加大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推進城鄉綠色生態建設,全面打造“生態城鄉”升級版,不斷刷新萬年靚麗新顏值。萬年縣跨步前行在“生態城鄉”這條路上,當地建築施工企業嚴把建築質量關,為萬年建築工程質量和安全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宜居小區依園傍水而建,成為萬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質量是建築的靈魂,是工程的骨架。我們公司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機構、科學的管理制度、完善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和嚴謹的管理網絡,萬年縣旅遊法式風情街、萬年工業園標準孵化基地等都是我們公司承建的。”宇軒建業有限公司坐落於萬年,是一家以建築業、房地產業和農林開發業為主導,多元化發展、多領域經營的集團性質的民營企業,也是國家一級施工企業。公司通過了GB/T 9001:2008國際質量體系認證,GB/T 24001-2004/ISO環境管理體系認證、GB/T 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同時被授予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企業信用等級AA級,屬於“守合同,重信用”AAA企業和資信等級AA企業。對於公司的下一步發展,董事長鬍文平早有長遠規劃,“下一步,公司將爭取晉升特級資質, 晉升成功後,公司就能夠承攬各類建築工程的施工;建築設計甲級資質承擔本行業建設工程項目主體工程及其配套工程的設計業務,其規模不受限制。”

江西省萬年縣:推進“城市雙修” 讓文化之“稻”根植生態之城


“天下第一陶”博物館

與城市“綠心”珠溪河相鄰的御景國際是萬年縣城市中心炙手可熱的宜居之地。因該小區的區位優勢非常明顯,北面有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寶潤廣場、神農國際酒店、萬達傢俱建材市場,臨街西面有萬年第一中學、萬年第5小學,通過正大西街即可到達體育公園中心,8萬方珠溪公園提供充足的有氧生活、兩大公園環繞四周。充分發揮“城市綠肺”的功能,輻射周邊生態,滿足市民休閒、鍛鍊需求。

凱旋半島的西南面便是世界稻作文化公園,“後花園”的相伴成就了優越的自然環境,是當地非常理想的居住地。它的魅力既來自於歷史文化的榮光,也來自於精緻的設計。設計者採用了“三縱一橫三節點”模式佈局,三條縱向空間軸貫穿小區南北,中心主軸甚至延伸至南面城市公園,豐富小區空間層次,橫軸連接東西次入口。住宅容積率為1.39,商業容積率為1.35,綠化率佔百分之30,滿足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下一步,我們要儘快完成續建項目,確保施工質量安全,同時加快實施新建項目,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打通城區‘斷頭路’,拉開城市框架建設,完成城市生態修復修補工程,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同時加強建築行業管理,不斷提升管理水平。”萬年縣副縣長鄧正平一再強調,城市規劃要注重延續性,以滿足城市不斷髮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為宗旨,努力在城市定位上多下功夫,彰顯城市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